绕线治具以及绕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808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绕线治具,包括第一旋转轴以及第二旋转轴,第一旋转轴用于装配于绕线机,第二旋转轴被配置为与第一旋转轴同轴可拆卸连接,第二旋转轴包括内轴和轴套,内轴的朝向第一旋转轴的端部以及第一旋转轴的朝向内轴的端部中的至少一者形成用于安装马达载体的安装部,轴套套设于内轴外并用于沿轴向锁紧马达载体。使用时,马达载体沿其轴向被固定于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之间,不会对马达载体的径向形成压迫造成损坏,同时,由于马达载体沿其轴向固定,马达载体的内壁与第一旋转轴或第二旋转轴之间没有作用力,也不会对马达载体上的螺纹形成接触造成损伤。同时,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绕线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绕线治具以及绕线机
本申请涉及图像采集
,具体涉及一种绕线治具以及绕线机。
技术介绍
目前,各类马达在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例如音圈电机,音圈电机通过线圈在磁场中的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从而推动镜头的上下运动,实现自动对焦功能,满足消费者拍照需求。线圈是音圈马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通过绕线机将铜线绕在马达载体上,通常使用绕线治具固定马达载体,然后将绕线治具组装到绕线机上,通过绕线机程序控制完成马达载体自动绕线。现有技术中在对马达载体进行固定时,由于马达载体通常采用塑胶材质,易对马达载体造成损伤,造成产品的良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线治具以及绕线机,以避免在绕线过程中对马达载体造成损伤。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绕线治具,包括第一旋转轴以及第二旋转轴,第一旋转轴用于装配于绕线机,所述第二旋转轴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旋转轴同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包括内轴和轴套,所述内轴的朝向所述第一旋转轴的端部以及第一旋转轴的朝向内轴的端部中的至少一者形成用于安装马达载体的安装部,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内轴外并用于沿马达载体的轴向锁紧所述马达载体。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绕线机,包括上述的绕线治具、机体、固定座以及驱动电机,所述固定座设置于所述机体,所述固定座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安装孔;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固定座转动。本申请提供的绕线治具,使用时,将马达载体安装于安装部,并将第二旋转轴与第一旋转轴连接,此时马达载体沿其轴向被固定于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之间,不会对马达载体的径向形成压迫造成损坏,同时,由于马达载体沿其轴向固定,马达载体的内壁与第一旋转轴或第二旋转轴之间没有作用力,也不会对马达载体上的螺纹形成接触造成损伤,仅通过轴套沿马达载体的轴向锁紧马达载体。在整个绕线过程中,均可以保护马达载体,使用上述绕线治具的绕线机可以在绕线过程中提高产品良率。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绕线治具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绕线治具中的第一旋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绕线治具中的第二旋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绕线治具在组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Ⅴ处的放大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绕线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音圈电机等马达,通过具有多匝线圈,这些线圈绕制在马达载体上。这类马达载体通常具有一通孔,并且在位于通孔的内壁上形成有螺纹,用于固定马达载体。目前绕线厂多使用以下两种方式固定马达载体,一种是穿过载体螺纹的方式固定,这种方式会与马达载体上的螺纹接触,绕线过程中可能损伤螺纹。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外形尺寸定位的方式固定,将载体固定在绕线治具上,再将绕线治具组装到绕线机上,通过绕线机程序控制完成马达载体自动绕线,由于马达载体通常为塑胶材质,通过对外形尺寸进行固定的方式可能对马达载体形成较大的挤压,引起马达载体的损伤。因此,专利技术人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绕线治具和绕线机。下面将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申请的各实施例。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绕线治具100,包括第一旋转轴200和第二旋转轴300,其中第一旋转轴200和第二旋转轴300被配置为可以同轴的可拆卸连接。第一旋转轴200可以设置成适于与绕线机连接的形式,马达载体可以被固定于第一旋转轴200和第二旋转轴300之间。具体的,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第一旋转轴200为大致的圆柱形轴,其可以被绕线机夹持或以其他方式固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旋转轴200可以采用插接的方式插入至绕线机的固定部中并与固定部相对固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夹具固定第一旋转轴2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第一旋转轴200的外壁上可以形成有定位安装面210,定位安装面210为平面并用于在固定第一旋转轴200时,形成对第一旋转轴200的限位作用,以避免第一旋转轴200与固定第一旋转轴200的固定部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定位安装面210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每个定位安装面210可以以与第一旋转轴200的轴线方向平行的方式布置,当定位安装面210为多个时,多个定位安装面210可以围绕第一旋转轴200的轴线均匀布置。请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旋转轴200的朝向第二旋转轴300的端面凹陷形成容纳孔220,容纳孔220用于容纳部分的马达载体,并且容纳孔220的孔径可以大致与马达载体的外径适配,使得当马达载体容纳于容纳孔220时,围成容纳孔220的内壁可以对马达载体进行定位,以使得马达载体的安装更为稳定。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3,第二旋转轴300被配置为与第一旋转轴200同轴可拆卸连接,第二旋转轴300包括内轴310和轴套320,其中内轴310与轴套320形成相互之间可滑动的装配结构,内轴310的外径小于第一旋转轴200的外径,并且小于容纳孔220的孔径。并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轴310可以是实心轴,也可以是空心轴,本实施例中,内轴310为空心轴,内轴310延其轴向开设有通孔315,且通孔315贯穿内轴310的端面。内轴310的朝向第一旋转轴200的端部形成安装马达载体的安装部313,安装部313用于安装马达载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部313包括开设于内轴310的环形槽314,环形槽314形成于内轴310的外表面并沿内轴310的周向形成,环形槽314位于内轴310的靠近第一旋转轴200的一端并贯穿内轴310的端面,相当于在内轴310的外壁形成一台阶。在安装马达载体时,内轴310的设置环形槽314的部分可以伸入马达载体内,并使得马达载体卡在台阶处。因此环形槽314的开设深度与马达载体的尺寸相适配。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部313也可以设置成其他形式,例如在内轴310上开设出与马达载体相适配的结构,直接整体伸入马达载体内。请再次参阅图3,轴套320滑动套设于内轴310外并用于沿马达载体的轴向锁紧马达载体,具体的,当马达载体安装于安装部313时,会有部分的马达载体突出于内轴310的外壁,此时轴套320可以抵住马达载体的突出部分,并将马达载体抵在第一旋转轴200上。即马达载体被限定在第一旋转轴200和第二旋转轴300之间形成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绕线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旋转轴,用于装配于绕线机;/n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旋转轴同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包括内轴和轴套,所述内轴的朝向所述第一旋转轴的端部以及所述第一旋转轴中的至少一者形成用于安装马达载体的安装部,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内轴外并用于沿马达载体的轴向锁紧所述马达载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线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旋转轴,用于装配于绕线机;
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旋转轴同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包括内轴和轴套,所述内轴的朝向所述第一旋转轴的端部以及所述第一旋转轴中的至少一者形成用于安装马达载体的安装部,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内轴外并用于沿马达载体的轴向锁紧所述马达载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开设于所述内轴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位于所述内轴的靠近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一端并贯穿所述内轴的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线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的朝向所述第二旋转轴的端面凹陷形成容纳孔,当所述马达载体装配于所述安装部时,所述容纳孔容纳部分的所述马达载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治具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内轴的外壁设置有限位部,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限位部以及所述轴套之间,并用于在所述马达载体安装于所述安装部时,对所述轴套施加弹性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上开设有沿所述内轴的轴线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第二旋转轴还包括限位销,所述限位销嵌入所述限位槽内,并连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弓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