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型水洗加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710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室内型水洗加湿器,包括上盖、主体、隔板、接水槽、动力组件、水幕组件以及吹风组件;所述上盖与主体和隔板密封连接,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连通孔,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底部和出风口,所述主体通过连通孔与接水槽连通,所述水幕组件具体有多个,所述水幕组件贯通隔板,所述水幕组件与与动力组件连通,所述水幕组件与吹风组件位置相对应,所述吹风组件与出风口位置相对应,所述吹风组件上设置有吹风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室内型水洗加湿器,清洁室内的空气,提高了加湿效率,减少了能量的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型水洗加湿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湿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内型水洗加湿器。
技术介绍
加湿器就是对空气中提供潮湿的空气,进而实现增大环境内空气湿度的一种装置。现在常用的加湿器通常采用雾化水份,再将雾化的水份排入空气中的方式加湿,不能清洁空气,加湿效果差,将水雾化消耗能量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室内型水洗加湿器,解决以上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室内型水洗加湿器,包括上盖、主体、隔板、接水槽、动力组件、水幕组件以及吹风组件;所述上盖与主体和隔板密封连接,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连通孔,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底部和出风口,所述主体通过连通孔与接水槽连通,所述水幕组件具体有多个,所述水幕组件贯通隔板,所述水幕组件与与动力组件连通,所述水幕组件与吹风组件位置相对应,所述吹风组件与出风口位置相对应,所述吹风组件上设置有吹风口。进一步的,所述吹风组件位于水幕组件的上方,所述吹风口与出风口位置相对应,所述底部位于主体底板的中部,所述接水槽通过连通孔与底部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吹风组件位于隔板上,所述接水槽上设置有底面和排污管,所述底部具体呈圆弧形。进一步的,所述吹风组件位于隔板上远离出风口处,所述底面具体也呈圆弧形,所述排污管位于接水槽靠近底面处,所述接水槽与动力组件连通,所述底面位于底部的下方。进一步的,所述吹风组件位于水幕组件远离出风口的一侧,所述动力组件上设置有水泵和抽水管,所述水泵与水幕组件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吹风组件上设置有出风管和风机,所述水泵通过抽水管和接水槽连通,所述水幕组件具体为水管,所述水幕组件上设置有水孔。进一步的,所述出风管与风机连通,所述水孔有多个,所述水孔位于水幕组件上远离底部处,所述水孔与水泵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出风管上的吹风口朝向出风口,所述风机具体为变频风机,所述水孔在水幕组件上呈直线阵列状分布,所述风机的吸风口贯通主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室内型水洗加湿器,通过上盖、主体、隔板、接水槽、动力组件、水幕组件以及吹风组件相互配合使用,实现循环空气通过水幕的方式增加空气湿度的效果,清洁室内的空气,提高了加湿效率,减少了能量的消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室内型水洗加湿器的整体结构轴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室内型水洗加湿器的部分结构轴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室内型水洗加湿器的另一部分结构轴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室内型水洗加湿器的部分结构主视图。图中:1、上盖;2、主体;3、隔板;4、底部;5、连通孔;6、接水槽;61、底面;62、排污管;7、动力组件;71、水泵;72、抽水管;8、水幕组件;81、水孔;9、吹风组件;91、吹风口;92、风机;93、出风管;10、出风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考图1至图4,一种室内型水洗加湿器,包括上盖1、主体2、隔板3、接水槽6、动力组件7、水幕组件8以及吹风组件9;所述上盖1与主体2和隔板3密封连接,用于防止水幕组件8喷出的水进入室内,所述隔板3上设置有连通孔5,所述主体2上设置有底部4和出风口10,所述主体2通过连通孔5与接水槽6连通,所述水幕组件8具体有多个,用于增加工作效率,所述水幕组件8贯通隔板3,用于和水泵71连通,所述水幕组件8与与动力组件7连通,所述水幕组件8与吹风组件9位置相对应,用于方便吹风组件9吹出的风穿过水幕,增加湿度,所述吹风组件9与出风口10位置相对应,所述吹风组件9上设置有吹风口91,所述排污管62、动力组件7以及吹风组件9均与外部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吹风组件9位于水幕组件8的上方,所述吹风口91与出风口10位置相对应,用于方便吹风口91吹出的湿空气穿过水幕,进而经过出风口10进入室内,所述底部4位于主体2底板的中部,所述接水槽6通过连通孔5与底部4连通,用于将底部4内的水排入接水槽6内。所述吹风组件9位于隔板3上,所述接水槽6上设置有底面61和排污管62,所述底部4具体呈圆弧形。所述吹风组件9位于隔板3上远离出风口10处,所述底面61具体也呈圆弧形,所述排污管62位于接水槽6靠近底面61处,用于将接水槽6内的脏水排出,所述接水槽6与动力组件7连通,用于将接水槽6中的水抽出并排入水幕组件8内,水幕组件8经过水孔81将水排出形成水幕,当水幕组件8排出的水接触上盖1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到底部4,掉落的水从底部4经过连接孔5再次回到接水槽6内,形成水路的循环,所述底面61位于底部4的下方。所述吹风组件9位于水幕组件8远离出风口10的一侧,所述动力组件7上设置有水泵71和抽水管72,所述水泵71与水幕组件8连通,用于将接水槽6中的水抽出并排入水幕组件8内。所述吹风组件9上设置有出风管93和风机92,所述水泵71通过抽水管72和接水槽6连通,所述水幕组件8具体为水管,所述水幕组件8上设置有水孔81,用于排出水形成水柱,多个水柱形成水幕。所述出风管93与风机92连通,所述水孔81有多个,所述水孔81位于水幕组件8上远离底部4处,所述水孔81与水泵71连通。所述出风管93上的吹风口91朝向出风口10,用于方便吹出潮湿的空气,所述风机92具体为变频风机,用于方便调整风速,所述水孔81在水幕组件8上呈直线阵列状分布,所述风机92的吸风口贯通主体2,用于将室内的空气吸入加湿器。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当开始使用加湿器工作前,将加湿器安装在房间里,此时接水槽6以及排污管62均与卫生间的水路连通;当开始使用加湿器时: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水泵71开始工作将接水槽6内的水打入水幕组件8内,水幕组件8内的水经过水孔81将水打出,多个水孔81打出的水组成水幕,与此同时风机92开始工作将室内的空气抽入出风管93内,出风管93内的风经过吹风口92和多个水幕,最终经过出风口10排入室内,在经过水幕的过程中空气被加湿,且空气中的灰尘会随着水进入底部4,进而经过连通孔5进入接水槽6内,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停止工作,当觉得接水槽6内的水太脏时,将脏水从排污管62排出。上述实施例用于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专利技术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理解为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型水洗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1)、主体(2)、隔板(3)、接水槽(6)、动力组件(7)、水幕组件(8)以及吹风组件(9);所述上盖(1)与主体(2)和隔板(3)密封连接,所述隔板(3)上设置有连通孔(5),所述主体(2)上设置有底部(4)和出风口(10),所述主体(2)通过连通孔(5)与接水槽(6)连通,所述水幕组件(8)具体有多个,所述水幕组件(8)贯通隔板(3),所述水幕组件(8)与与动力组件(7)连通,所述水幕组件(8)与吹风组件(9)位置相对应,所述吹风组件(9)与出风口(10)位置相对应,所述吹风组件(9)上设置有吹风口(9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型水洗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1)、主体(2)、隔板(3)、接水槽(6)、动力组件(7)、水幕组件(8)以及吹风组件(9);所述上盖(1)与主体(2)和隔板(3)密封连接,所述隔板(3)上设置有连通孔(5),所述主体(2)上设置有底部(4)和出风口(10),所述主体(2)通过连通孔(5)与接水槽(6)连通,所述水幕组件(8)具体有多个,所述水幕组件(8)贯通隔板(3),所述水幕组件(8)与与动力组件(7)连通,所述水幕组件(8)与吹风组件(9)位置相对应,所述吹风组件(9)与出风口(10)位置相对应,所述吹风组件(9)上设置有吹风口(9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型水洗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组件(9)位于水幕组件(8)的上方,所述吹风口(91)与出风口(10)位置相对应,所述底部(4)位于主体(2)底板的中部,所述接水槽(6)通过连通孔(5)与底部(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内型水洗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组件(9)位于隔板(3)上,所述接水槽(6)上设置有底面(61)和排污管(62),所述底部(4)具体呈圆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室内型水洗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组件(9)位于隔板(3)上远离出风口(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帅夏远志
申请(专利权)人:中净空气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