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爆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572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爆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池,包括壳体、封盖、电池本体和散热装置,壳体内部设置有隔板,壳体一端面设置有透气孔,封盖上设置有贯穿封盖的过孔和泄压孔,封盖与壳体固定连接,封盖下端面设置有弹簧,电池本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的隔板内侧,电池本体与弹簧弹性连接,散热装置固定设置在壳体内部一侧边上,散热装置包括散热支架和风扇本体,风扇本体固定设置在散热支架内腔内,风扇本体外部设置有与风扇本体电性连接的温控器,温控器与电池本体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内置温控器的散热装置,根据电池温度开启散热功能,避免电池因高温产生爆炸而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爆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池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防爆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池,属于新能源汽车电池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因环保、节能、经济等优点深受大众喜欢,是汽车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来源的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必不可少的存在,电池的安全、使用寿命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性能,进而决定新能源汽车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但是目前新能源汽车经常因为电池的过度受热而产生一些安全事故,造成危害,令车主遭受损失,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因此电池的安全备受关注;在电池上增加防爆功能是增强电池安全性的一种方法,目前市场上拥有的具有防爆功能的电池通过泄压孔和散热孔来散压和自然散热,但是在夏天或过高温度环境下,即使电池不工作,也会受气温影响而因温度过高产生爆炸或自燃,造成危害,让车主遭受经济损失;因此,亟需对电池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爆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池,设有内置温控器的散热装置,根据电池温度开启散热功能,避免电池因高温产生爆炸而造成危害。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具有防爆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池,包括壳体、封盖、电池本体、散热装置;所述壳体内部固定设置有隔板,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透气孔,所述壳体与所述封盖配合的端面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封盖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封盖的过孔和泄压孔,所述过孔设置在所述螺纹孔上方,所述过孔内设置有螺栓,所述封盖与所述壳体通过螺栓贯穿所述过孔旋合所述螺纹孔固定连接;所述封盖下端面固定设置有弹簧;所述电池本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所述隔板内侧,所述电池本体与所述弹簧弹性连接;所述散热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一侧边上,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支架和风扇本体,所述风扇本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散热支架内腔内,所述散热支架内设置有与所述风扇本体电性连接的温控器,所述温控器与所述电池本体电性连接,所述散热支架内靠近所述电池本体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温控器电性连接的温度传感器。优选的,所述壳体外侧设置有隐藏式把手。优选的,所述电池本体与所述隔板之间设置有海绵垫。优选的,所述散热装置内设置有与所述温控器电性连接的电源。优选的,所述泄压孔和所述透气孔外侧均设置有防水透气膜。优选的,所述过孔与所述螺纹孔同一中心轴。优选的,所述温控器的型号为TK4N。优选的,所述散热支架为半封闭结构,所述散热支架一侧上设置有排气孔。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散热装置内设置有温控器,温度传感器探测温度传输给温控器控制风扇工作,散出电池内部的热量,避免电池本体过热导致电池爆炸。2、电池本体周围设置有海绵垫、隔板,壳体设置有泄压孔,缓冲电池晃动,避免电池本体以振动而爆炸。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壳体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散热装置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散热装置的流程示意图。图中,1-壳体,101-隔板,102-透气孔,103-螺纹孔,104-把手,2-封盖,201-过孔,202-泄压孔,3-电池本体,4-散热装置,401-散热支架,402-风扇本体,403-排气孔,404-温控器,405-电源,406-温度传感器,5-螺栓,6-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防爆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池,包括壳体1、封盖2、电池本体3、散热装置4;壳体1内部固定设置有隔板101,隔板101限制电池本体3的活动范围,避免电池本体3因大幅度振动而爆炸,壳体1一侧设置有透气孔102,壳体1与封盖2配合的端面设置有螺纹孔103,透气孔102有效的将热量散出壳体1;封盖2上设置有贯穿封盖2的过孔201和泄压孔202,过孔201设置在螺纹孔103上方,过孔201与螺纹孔103同一中心轴,过孔201内设置有螺栓5,封盖2与壳体1通过螺栓5贯穿过孔201旋合螺纹孔103固定连接;封盖2下端面固定设置有弹簧6,封盖2通过螺栓5贯穿过孔201旋进螺纹孔3内,将封盖2紧紧固定在壳体1上,当电池内部压力过大时,通过泄压孔202向外泄压,电池本体3向上顶起,弹簧6起到缓冲作用;电池本体3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隔板101内侧,电池本体3与隔板101之间设置有海绵垫,电池本体3与弹簧6弹性连接,缓冲电池本体3的晃动;散热装置4固定设置在壳体1内部一侧边上,散热装置4包括散热支架401和风扇本体402,风扇本体402固定设置在散热支架401内腔内,散热支架401内设置有与风扇本体402电性连接的温控器404,温控器404的型号为TK4N,温控器404与电池本体3电性连接,散热支架401内靠近电池本体3一端设置有与温控器电性连接的温度传感器406,温度传感器406探测温度传输给温控器404实时反映电池内部温度,当温度高于温控器404设定值时,温控器404启动电性连接的风扇本体402,开始散热,将热量通过透气孔102散出,避免电池内部高温引发爆炸而造成危害。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壳体1外侧设置有隐藏式把手104,便于电池的移动与装配。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散热装置4内设置有与温控器404电性连接的电源405,在电池充电时启动风扇本体402进行散热,避免充电过程中电池温度过高发生爆炸而造成危害。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泄压孔202和透气孔102外侧均设置有防水透气膜,在透气的同时起到防水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散热支架401为半封闭结构,散热支架401一侧上设置有排气孔403,提高散热装置4的散热速度,避免因电池内部快速产热而导致热量堆积造成高温。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防爆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的原理如下:车辆使用时,电池因工作,内部产生热量,散热装置4内的温度传感器406探测温度传输给温控器404,温度达到温控器404设定值时,温控器404控制电路启动风扇本体402转动,将产生的热量沿着透气孔102和泄压孔202吹出壳体1进行散热,当电池内部压力过大时,通过泄压孔202向外泄压,车辆停放在高温环境下时,散热装置4内的温控器404同理工作,当电池充电时,散热装置内4的电源405代替电池本体3连接温控器404启动风扇本体402进行散热。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爆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池,其特征在于,/n包括壳体(1)、封盖(2)、电池本体(3)、散热装置(4);/n所述壳体(1)内部固定设置有隔板(101),所述壳体(1)一侧设置有透气孔(102),所述壳体(1)与所述封盖(2)配合的端面设置有螺纹孔(103);/n所述封盖(2)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封盖(2)的过孔(201)和泄压孔(202),所述过孔(201)设置在所述螺纹孔(103)上方,所述过孔(201)内设置有螺栓(5),所述封盖(2)与所述壳体(1)通过螺栓(5)贯穿所述过孔(201)旋合所述螺纹孔(103)固定连接;所述封盖(2)下端面固定设置有弹簧(6);/n所述电池本体(3)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的所述隔板(101)内侧,所述电池本体(3)与所述弹簧(6)弹性连接;/n所述散热装置(4)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一侧边上,所述散热装置(4)包括散热支架(401)和风扇本体(402),所述风扇本体(402)固定设置在所述散热支架(401)内腔内,所述散热支架(401)内设置有与所述风扇本体(402)电性连接的温控器(404),所述温控器(404)与所述电池本体(3)电性连接,所述散热支架(401)内靠近所述电池本体(3)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温控器(404)电性连接的温度传感器(40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爆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池,其特征在于,
包括壳体(1)、封盖(2)、电池本体(3)、散热装置(4);
所述壳体(1)内部固定设置有隔板(101),所述壳体(1)一侧设置有透气孔(102),所述壳体(1)与所述封盖(2)配合的端面设置有螺纹孔(103);
所述封盖(2)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封盖(2)的过孔(201)和泄压孔(202),所述过孔(201)设置在所述螺纹孔(103)上方,所述过孔(201)内设置有螺栓(5),所述封盖(2)与所述壳体(1)通过螺栓(5)贯穿所述过孔(201)旋合所述螺纹孔(103)固定连接;所述封盖(2)下端面固定设置有弹簧(6);
所述电池本体(3)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的所述隔板(101)内侧,所述电池本体(3)与所述弹簧(6)弹性连接;
所述散热装置(4)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一侧边上,所述散热装置(4)包括散热支架(401)和风扇本体(402),所述风扇本体(402)固定设置在所述散热支架(401)内腔内,所述散热支架(401)内设置有与所述风扇本体(402)电性连接的温控器(404),所述温控器(404)与所述电池本体(3)电性连接,所述散热支架(401)内靠近所述电池本体(3)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温控器(404)电性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帅伟魏霞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