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可拆卸自锁连接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2528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可拆卸自锁连接结构,包括有带肋U型件,带肋U型件包括有U型构件,U型构件弯折头端后方设有肋条,肋条的两端分别与U型构件的两侧杆件固定连接,还包括有套环,肋条穿入套环中,还包括有1个U型件。该连接结构现场连接安装工序简单,无需节点安装专业人员。而且适用范围广,灵活性强,可适用于钢结构体系、混凝土结构体系木结构体系等装配式建筑体系,并且可根据临时性构筑物和永久性构筑物不同要求调整连接做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可拆卸自锁连接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可拆卸自锁连接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市政建筑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市政建筑的装配式建筑是指将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构件和配件运输到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具有节能、环保、工期短等优点。其中连接方式是决定装配式建筑结构整体性能的关键,需要满足安全、快速安装、易加工等要求。现今装配式建筑连接形式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复杂多样,如对于节点要求高的预制混凝土体系高层建筑常采用套筒连接,对于节点要求相对较低的预制混凝土体系低层建筑和围护结构可采用软索连接,对于钢结构体系常采用螺栓连接和焊接。但上述现有连接技术具有如下缺陷:(1)套筒连接具有节点受力性能好的优点,几乎等同于现浇体系节点受力性能,常用于高层装配式建筑。但其存在成本高、工序多、需要人工现场安装及无法检测套筒连接质量等缺陷。(2)软索连接是一种欧洲常用的装配式连接结构,在国内应用较少,其具有连接可靠、方便施工、价格低廉等优点。但是需要布置插筋固定两侧软索,并对节点区域进行灌浆才能发挥节点作用,节点受拉时新旧混凝土界面承载力和软索难以同步抵抗外力,受拉性能较弱,且仅适用于竖向预制构件。(3)钢结构体系常采用的螺栓连接和焊接方式,安装较为繁琐,需要专业安装人员才能保证节点连接质量和连接性能。(4)上述连接方式安装后都难以或者无法拆卸,因此难以重复利用。(5)上述连接方式对于不同体系的适用性较低,如套筒连接和软索连接仅用于混凝土结构体系,而焊接方式仅用于钢结构体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可拆卸自锁连接结构及其使用方法。该连接结构现场连接安装工序简单,无需节点安装专业人员。而且适用范围广,灵活性强,可适用于钢结构体系、混凝土结构体系木结构体系等装配式建筑体系,并且可根据临时性构筑物和永久性构筑物不同要求调整连接做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可拆卸自锁连接结构,包括有带肋U型件,带肋U型件包括有U型构件,U型构件弯折头端后方设有肋条,肋条的两端分别与U型构件的两侧杆件固定连接,还包括有套环,肋条穿入套环中,还包括有1个U型件。前述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可拆卸自锁连接结构中,所述套环采用高强度材料制成,所述U型件和带肋U型件采用刚度较大且不易变形的材料制成。前述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可拆卸自锁连接结构中,所述U型件和带肋U型件采用相同材料制成。前述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可拆卸自锁连接结构中,所述U型件和带肋U型件远离折弯部分的杆件端部为向下弯折结构、尖刺结构、螺纹结构或与竖向连接板固定连接。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可拆卸自锁连接结构的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制作预制构件预制构件制作过程中,将U型件和带肋U型件远离折弯部分的杆件端部分别固定在2个预制构件的侧壁上,制成预制构件;B.预制构件安装B1:将固定有带肋U型件的预制构件固定至指定位置,将另一个固定有U型件的预制构件吊起,水平推动吊起的预制构件,使U型件位于带肋U型件的正下方,并使U型件折弯头端与套环侧面接触,推动套环转动;B2:套环随着U型件的推动绕肋条自动旋转,待旋转至带肋U型件上方时自动下落,使得套环卡入U型件中,之后反向水平推动吊起的预制构件,使U型件和带肋U型件之间空隙减小且U型件折弯头端内壁挤压套环,临时性节点安装完成。前述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可拆卸自锁连接结构的使用方法中,当预制构件安装完成后,需要拆除时,将固定有带肋U型件的预制构件吊起,向另一个预制构件方向水平移动使U型件中部具有使套环可以旋转的足够空间,将套环托起后,水平反向移动预制构件即可完成拆卸。前述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可拆卸自锁连接结构的使用方法中,当预制构件用于永久性构筑物时,完成步骤B2后,在U型件与带肋U型件连接处两侧布置模板,在预制构件连接部分浇筑填充混凝土形成芯柱,永久性连接节点完成。前述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可拆卸自锁连接结构的使用方法中,所述步骤A制作预制构件过程中,当预制构件为混凝土预制构件时,将U型件和带肋U型件远离折弯部分的杆件端部分别与预制构件的钢筋部分焊接形成一体,布置模板后整体浇注,形成混凝土预制构件;当预制构件为钢结构预制构件时,将U型件与带肋U型件远离折弯部分的杆件端部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方式与钢结构预制构件侧面连接;当预制构件为木结构预制构件时,将U型件和带肋U型件远离折弯部分的杆件端部直接钉入木结构预制构件的侧壁中。前述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可拆卸自锁连接结构的使用方法中,所述步骤B2过程中,U型件折弯头端内壁挤压套环时,U型件折弯头端内壁距离套环中点的水平距离小于套环的半径。前述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可拆卸自锁连接结构的使用方法中,当预制构件为混凝土预制构件时,填充混凝土强度应高于混凝土预制构件强度1~2个等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装置使用过程中仅需U型件和套环即可完成节点连接,成本低,并且当需要浇注填充混凝土时由于节点构造简单,节点连接质量有保障,不需检测连接质量;2、本专利技术采用套环与U型件卡扣的方式进行连接,无需插筋和灌浆即可达到一定的连接性能,节点受拉时由套环和U型件的卡扣进行抵抗,套环处于受压状态且由于套环为圆形受力更为均匀,承载力更高。最后不仅可适用于竖向预制构件的连接,还可用于横向预制构件;3、本结构可直接制作在钢结构构件上,适用于临时性钢结构连接,连接简单无需专业安装人员即可完成。而且还可以用于混凝土结构体系,并且可以用于钢结构体系和木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体系适用性;4、本结构安装后仍然可以拆卸,并且不需要其他专业工具即可完成,达到可快速拆卸、重复利用和节约资源的目的;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现场连接安装工序简单,无需节点安装专业人员;适用范围广,灵活性强,可适用于钢结构体系、混凝土结构体系、木结构体系等装配式建筑体系,并且可根据临时性构筑物和永久性构筑物不同要求调整连接做法;连接构造简单,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线;可拆卸重复利用,节约资源;节点可靠,节点受拉承载力高于软索连接等优点。本专利技术是一种体系构造简单、体系适用性强、成本低廉、安装简易、可拆卸、具有良好可靠性和适用性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可拆卸自锁连接结构。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几种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连接步骤示意图;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临时连接时应用于混凝土构件中的正视图和俯视图;附图5是本专利技术永久连接时应用于混凝土构件中的正视图和俯视图。附图标记:1-U型件,2-套环,3-U型件,301-U型构件,302-肋条,4-预制构件,5-填充混凝土,6-竖向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可拆卸自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带肋U型件(3),带肋U型件(3)包括有U型构件(301),U型构件(301)弯折头端后方设有肋条(302),肋条(302)的两端分别与U型构件(301)的两侧杆件固定连接,还包括有套环(2),肋条(302)穿入套环(2)中,还包括有1个U型件(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可拆卸自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带肋U型件(3),带肋U型件(3)包括有U型构件(301),U型构件(301)弯折头端后方设有肋条(302),肋条(302)的两端分别与U型构件(301)的两侧杆件固定连接,还包括有套环(2),肋条(302)穿入套环(2)中,还包括有1个U型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可拆卸自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2)采用高强度材料制成,所述U型件(1)和带肋U型件(3)采用刚度较大且不易变形的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可拆卸自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件(1)和带肋U型件(3)采用相同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可拆卸自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件(1)和带肋U型件(3)远离折弯部分的杆件端部为向下弯折结构、尖刺结构、螺纹结构或与竖向连接板(6)固定连接。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可拆卸自锁连接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制作预制构件
预制构件(4)制作过程中,将U型件(1)和带肋U型件(3)远离折弯部分的杆件端部分别固定在2个预制构件(4)的侧壁上,制成预制构件(4);
B.预制构件安装
B1:将固定有带肋U型件(3)的预制构件(4)固定至指定位置,将另一个固定有U型件(1)的预制构件(4)吊起,水平推动吊起的预制构件(4),使U型件(1)位于带肋U型件(3)的正下方,并使U型件(1)折弯头端与套环(2)侧面接触,推动套环(2)转动;
B2:套环(2)随着U型件(1)的推动绕肋条(302)自动旋转,待旋转至带肋U型件(3)上方时自动下落,使得套环(2)卡入U型件(1)中,之后反向水平推动吊起的预制构件(4),使U型件(1)和带肋U型件(3)之间空隙减小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矗云零江龙李准姚斌黄江波尹曜华李诚鄀王强朱利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