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成祖荣专利>正文

一种生态型雨水收集及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2502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型雨水收集及利用系统,属于雨水收集利用领域,一种生态型雨水收集及利用系统,包括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排水孔,所述排水槽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通过设置集水管、集水槽、第一出水管、污水处理箱、第二出水管、集水箱、水泵、吸水管、排水管、分支管、安装管和喷头,可以使雨水从排水槽通过集水管流入到集水槽内,集水槽设置为倾斜角度,便于雨水通过第一出水管进入到污水处理箱内,经过污水处理箱处理后的雨水会通过第二出水管进入到集水箱内,打开水泵,集水箱内的雨水会通过吸水管进入到排水管中,进入分支管后从安装管顶部的喷头处喷出,从而可以实现雨水的再次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型雨水收集及利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水收集利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生态型雨水收集及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一些城市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洪涝灾害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已非常严重。雨水作为水循环系统中的一个关键要素,在构建城市可持续水循环系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对城市雨洪实施有效的控制利用已成为环境、市政、规划、建筑、景观、水利等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当今城市,暴雨引发的水害,已经成为冲击城市建设的严重自然灾害。传统的雨洪管理模式,局限在“管道—水池”传输系统,将雨水通过管道、汇水口、侧石和排水沟进行引导,缺乏弹性及过量荷载的能力,并且加剧了污染物的扩散。然而,现在对于雨水的处理方式大多都是将雨水引流进行排放,无法对雨水进行二次利用;而且,现在的下水管道槽一般都只对一些较大的垃圾进行过滤,但是还是很容易将下水道堵上,从而造成路面积水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型雨水收集及利用系统,通过设置集水管、集水槽、第一出水管、污水处理箱、第二出水管、集水箱、水泵、吸水管、排水管、分支管、安装管和喷头,可以使雨水从排水槽通过集水管流入到集水槽内,集水槽设置为倾斜角度,便于雨水通过第一出水管进入到污水处理箱内,经过污水处理箱处理后的雨水会通过第二出水管进入到集水箱内,打开水泵,集水箱内的雨水会通过吸水管进入到排水管中,进入分支管后从安装管顶部的喷头处喷出,从而可以实现雨水的再次利用。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生态型雨水收集及利用系统,包括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排水孔,所述排水槽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置有横块,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横块的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块与卡槽相匹配且卡块卡接在卡槽内,所述排水槽的底部设置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的底部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污水处理箱,所述污水处理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集水箱,所述集水箱的右下角位于集水箱的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内部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吸水管,所述吸水管穿过安装箱位于集水箱的内部,所述水泵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穿过集水箱固定连接有分支管,所述分支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顶部安装有喷头,通过设置集水管、集水槽、第一出水管、污水处理箱、第二出水管、集水箱、水泵、吸水管、排水管、分支管、安装管和喷头,可以使雨水从排水槽通过集水管流入到集水槽内,集水槽设置为倾斜角度,便于雨水通过第一出水管进入到污水处理箱内,经过污水处理箱处理后的雨水会通过第二出水管进入到集水箱内,打开水泵,集水箱内的雨水会通过吸水管进入到排水管中,进入分支管后从安装管顶部的喷头处喷出,从而可以实现雨水的再次利用,通过设置排水槽,在排水槽上开设排水孔,排水孔可以便于雨水的下落,排水槽可以对垃圾进行收集,防止垃圾进入到集水管内,通过设置连接板、卡块、横块和卡槽,可以将排水槽从横块的顶部取出,从而便于对排水槽收集的垃圾进行清理,从而可以防止垃圾将集水管堵住造成道路积水的问题。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的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提拉把手,通过设置提拉把手,可以通过提拉把手轻松的将连接板之间连接的排水槽从集水管的顶部拉起,从而便于清理排水槽内的垃圾。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槽的形状为下陷的V字形,且每隔5m设置一个排水槽,通过将排水槽设置为V字形,便于对垃圾进行收集处理,每隔5m设置一个排水槽使排水效率更高。进一步的,所述集水箱的顶部两侧开设有溢水口,所述溢水口的内部安装有精密滤网,通过设置溢水口,可以对集水箱内漫出的雨水排出集水箱,防止雨水沉积在第二出水管内,通过设置精密滤网,可以防止外侧的污染物进入到集水箱内。进一步的,所述集水箱的外侧设置有溢水层,所述溢水层的顶部设置有传输层,所述传输层的顶部设置有土壤层,所述土壤层的顶部设置有植被层,通过设置溢水层,可以将集水箱溢出的雨水通过传输层输入到土壤层内,从而对植被层进行供水。进一步的,所述植被层位于排水槽的两侧,且横块设置在植被层与土壤层的连接处,通过设置横块位于植被层和土壤层的连接处,便于安装排水槽。进一步的,所述污水处理箱的内侧底部设置有水质检测器,所述污水处理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与污水处理箱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出水管与污水处理箱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一电磁阀,通过设置水质检测器可以对水质进行检测,通过设置第一电磁阀,可以控制雨水进入到第二出水管,通过设置第二电磁阀,可以控制雨水从排污管中排出。进一步的,所述污水处理箱的外侧设置有PLC控制器,所述水质检测器通过导线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通过导线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通过导线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设置PLC控制器,使水质检测器可以传输信号到PLC控制器,从而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当水质较差时,PLC控制器会控制第二电磁阀打开,使水质较差的雨水通过排污管排出污水处理箱,当水质较好时,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打开,雨水会通过第二出水管进入到集水箱内。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通过设置集水管、集水槽、第一出水管、污水处理箱、第二出水管、集水箱、水泵、吸水管、排水管、分支管、安装管和喷头,可以使雨水从排水槽通过集水管流入到集水槽内,集水槽设置为倾斜角度,便于雨水通过第一出水管进入到污水处理箱内,经过污水处理箱处理后的雨水会通过第二出水管进入到集水箱内,打开水泵,集水箱内的雨水会通过吸水管进入到排水管中,进入分支管后从安装管顶部的喷头处喷出,从而可以实现雨水的再次利用。(2)通过设置排水槽,在排水槽上开设排水孔,排水孔可以便于雨水的下落,排水槽可以对垃圾进行收集,防止垃圾进入到集水管内,通过设置连接板、卡块、横块和卡槽,可以将排水槽从横块的顶部取出,从而便于对排水槽收集的垃圾进行清理,从而可以防止垃圾将集水管堵住造成道路积水的问题。(3)集水箱的顶部两侧开设有溢水口,溢水口的内部安装有精密滤网,通过设置溢水口,可以对集水箱内漫出的雨水排出集水箱,防止雨水沉积在第二出水管内,通过设置精密滤网,可以防止外侧的污染物进入到集水箱内。(4)集水箱的外侧设置有溢水层,溢水层的顶部设置有传输层,传输层的顶部设置有土壤层,土壤层的顶部设置有植被层,通过设置溢水层,可以将集水箱溢出的雨水通过传输层输入到土壤层内,从而对植被层进行供水。(5)污水处理箱的内侧底部设置有水质检测器,污水处理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排污管,排污管与污水处理箱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二电磁阀,第二出水管与污水处理箱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一电磁阀,通过设置水质检测器可以对水质进行检测,通过设置第一电磁阀,可以控制雨水进入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型雨水收集及利用系统,包括排水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1)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排水孔(2),所述排水槽(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的底部设置有横块(5),所述连接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4),所述横块(5)的表面开设有卡槽(30),所述卡块(4)与卡槽(30)相匹配且卡块(4)卡接在卡槽(30)内,所述排水槽(1)的底部设置有集水管(6),所述集水管(6)的底部设置有集水槽(7),所述集水槽(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水管(8),所述第一出水管(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污水处理箱(9),所述污水处理箱(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水管(13),所述第二出水管(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集水箱(15),所述集水箱(15)的右下角位于集水箱(15)的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箱(18),所述安装箱(18)的内部安装有水泵(20),所述水泵(2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吸水管(19),所述吸水管(19)穿过安装箱(18)位于集水箱(15)的内部,所述水泵(2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排水管(21),所述排水管(21)穿过集水箱(15)固定连接有分支管(22),所述分支管(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管(23),所述安装管(23)的顶部安装有喷头(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型雨水收集及利用系统,包括排水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1)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排水孔(2),所述排水槽(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的底部设置有横块(5),所述连接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4),所述横块(5)的表面开设有卡槽(30),所述卡块(4)与卡槽(30)相匹配且卡块(4)卡接在卡槽(30)内,所述排水槽(1)的底部设置有集水管(6),所述集水管(6)的底部设置有集水槽(7),所述集水槽(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水管(8),所述第一出水管(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污水处理箱(9),所述污水处理箱(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水管(13),所述第二出水管(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集水箱(15),所述集水箱(15)的右下角位于集水箱(15)的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箱(18),所述安装箱(18)的内部安装有水泵(20),所述水泵(2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吸水管(19),所述吸水管(19)穿过安装箱(18)位于集水箱(15)的内部,所述水泵(2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排水管(21),所述排水管(21)穿过集水箱(15)固定连接有分支管(22),所述分支管(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管(23),所述安装管(23)的顶部安装有喷头(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型雨水收集及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的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提拉把手(2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型雨水收集及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1)的形状为下陷的V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成祖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