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电机式继电器的电能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348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电机式继电器的电能表,包括射频卡读写模块、电源管理模块、液晶显示模块、按键输入处理模块、电机控制模块和信号采集模块,所述射频卡读写模块包括读卡芯片U3,所述读卡芯片U3的2管脚和3管脚之间串接有晶振Y1,所述读卡芯片U3的2管脚还通过电容C9接地并且所述读卡芯片U3的3管脚还通过电容C10接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电机式继电器的电能表,其提供更可靠更稳定的方式去调节电能表的内置继电器,从而实现预付费电能表的控制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电机式继电器的电能表
本技术属于电力仪器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内置电机式继电器的电能表。
技术介绍
现有同类技术专利技术中,通过射频卡读取用户充值信息,从而控制继电器,实现电能表预付费的方式。继电器是一种传统的电磁器件,在各类电子电气设备中有大量的运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应用量也越来越大。磁保持继电器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方式,相对于以前的继电器来说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使用功耗大大降低,使用寿命和工作可靠性大大提高。但是,随着其使用量的增加,其固有的弱点也慢慢的暴露出来,比如在大功率(大电流)的条件下使用时,会出现触点抖动、打火和拉弧现象,耐大电流冲击能力和耐恒定磁场影响能力弱等等,从而造成继电器工作不稳定,严重的可能会造成其动作的失效,给供电管理部门或者用户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电机式继电器的电能表,其提供更可靠更稳定的方式去调节电能表的内置继电器,从而实现预付费电能表的控制功能。电机式继电器是一种全新的继电器,具有传统继电器(包括磁保持继电器)所不具有的优点:克服了传统继电器耐冲击电流小的缺陷;克服了传统继电器不能抗击强恒定磁场的影响;克服了传统继电器在闭合和断开的过程中出现的拉弧、打火或者抖动现象;降低了继电器的自身功耗;降低了继电器的材料成本。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电机式继电器的电能表,其克服了传统继电器耐冲击电流小的缺陷,耐冲击电流可以达到标定电流的60倍以上。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电机式继电器的电能表,其克服了传统继电器不能抗击强恒定磁场的影响,能够在强恒定磁场下正常工作并且不失效。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电机式继电器的电能表,其克服了传统继电器在闭合和断开的过程中出现的拉弧、打火或者抖动现象,使继电器的工作更稳定、更可靠。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电机式继电器的电能表,其所需要的驱动电流小,降低了继电器本身的功耗。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电机式继电器的电能表,其体积小,重量轻,降低了继电器的材料成本。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电机式继电器的电能表,其使用寿命大大延长。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内置电机式继电器的电能表,包括射频卡读写模块、电源管理模块、液晶显示模块、按键输入处理模块、电机控制模块和信号采集模块,其中:所述射频卡读写模块包括读卡芯片U3,所述读卡芯片U3的2管脚和3管脚之间串接有晶振Y1,所述读卡芯片U3的2管脚还通过电容C9接地并且所述读卡芯片U3的3管脚还通过电容C10接地;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变压器T1和整流桥D3,所述变压器T1的4管脚和3管脚分别与所述整流桥D3的1管脚和2管脚电性连接;所述液晶显示模块将所述射频卡读写模块获取的信息进行显示,所述液晶显示模块包括显示驱动芯片U15和显示屏LCD1,所述显示驱动芯片U15和所述显示屏LCD1电性连接;所述按键输入处理模块与所述液晶显示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按键输入处理模块包括开关K1、开关K2、开关K3和开关K4,所述开关K1和所述开关K2连接并且接电源,所述开关K3和所述开关K4连接并且接电源;所述电机控制模块包括电机B1,所述电机B1的一端分别与晶体管Q1的源极和晶体管Q2的漏极电性连接,所述电机B1的另一端分别与晶体管Q3的源极和晶体管Q4的漏极电性连接;所述信号采集模块包括放大芯片U1,所述放大芯片U1的1管脚和2管脚之间分别并接电阻R16和电容C7,所述放大芯片U1的2管脚还依次通过电阻R11、电阻R10与电阻R9电性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读卡芯片U3的6管脚依次通过电感L1和电容C17与天线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天线的另一端接地并且所述天线的两端并接有电容C20,所述天线靠近所述电容C17的一端依次通过电容C15、电阻R22和电阻R21与所述读卡芯片U3的20管脚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21和所述电阻R22的共接端与所述读卡芯片U3的19管脚电性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变压器T1的6管脚通过二极管D1与稳压器U7的3管脚电性连接并且所述变压器T1的5管脚与所述稳压器U7的2管脚电性连接,所述稳压器U7的2管脚和3管脚之间分别串接有电容C22和电容C18并且所述电容C22和所述电容C18并联,所述整流桥D3的3管脚与稳压器U8的1管脚电性连接并且所述稳压器U8的3管脚与稳压器U2的3管脚电性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晶体管Q1的栅极一路与三极管Q20的集电极电性连接并且所述晶体管Q1的栅极另一路通过电阻R57与三极管Q21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晶体管Q2的栅极一路与所述三极管Q21的集电极电性连接并且所述晶体管Q2的栅极另一路通过二极管D23与所述三极管Q21的发射极电性连接;所述晶体管Q3的栅极一路与三极管Q22的集电极电性连接并且所述晶体管Q3的栅极另一路通过电阻R58与三极管Q23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晶体管Q4的栅极通过二极管D25接地。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放大器AR2的6管脚一路依次通过电阻R60、电阻R59、电阻R70和二极管D20接地,放大器AR2的6管脚另一路依次通过电阻R61和电阻R62接地,所述电阻R59和所述电阻R60的共接端与所述三极管Q22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61和所述电阻R62的共接端与所述三极管Q23的基极电性连接;放大器AR1的6管脚一路依次通过电阻R54、电阻R53、电阻R70和二极管D20接地,放大器AR1的6管脚另一路依次通过电阻R55和电阻R56接地,所述电阻R53和所述电阻R54的共接端与所述三极管Q20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55和所述电阻R56的共接端与所述三极管Q21的基极电性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放大芯片U1的5管脚一路依次通过电阻R14和电阻R13与电阻R12电性连接,所述放大芯片U1的5管脚另一路依次通过电阻R15和电容C6接地,所述电阻R15的两端并接有电容C5。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内置电机式继电器的电能表的射频卡读写模块电路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内置电机式继电器的电能表的电源管理模块电路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内置电机式继电器的电能表的液晶显示模块电路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内置电机式继电器的电能表的按键输入处理模块电路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内置电机式继电器的电能表的电机控制模块电路图。图6是本技术的一种内置电机式继电器的电能表的信号采集模块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电机式继电器的电能表,其特征在于,包括射频卡读写模块、电源管理模块、液晶显示模块、按键输入处理模块、电机控制模块和信号采集模块,其中:/n所述射频卡读写模块包括读卡芯片U3,所述读卡芯片U3的2管脚和3管脚之间串接有晶振Y1,所述读卡芯片U3的2管脚还通过电容C9接地并且所述读卡芯片U3的3管脚还通过电容C10接地;/n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变压器T1和整流桥D3,所述变压器T1的4管脚和3管脚分别与所述整流桥D3的1管脚和2管脚电性连接;/n所述液晶显示模块将所述射频卡读写模块获取的信息进行显示,所述液晶显示模块包括显示驱动芯片U15和显示屏LCD1,所述显示驱动芯片U15和所述显示屏LCD1电性连接;/n所述按键输入处理模块与所述液晶显示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按键输入处理模块包括开关K1、开关K2、开关K3和开关K4,所述开关K1和所述开关K2连接并且接电源,所述开关K3和所述开关K4连接并且接电源;/n所述电机控制模块包括电机B1,所述电机B1的一端分别与晶体管Q1的源极和晶体管Q2的漏极电性连接,所述电机B1的另一端分别与晶体管Q3的源极和晶体管Q4的漏极电性连接;/n所述信号采集模块包括放大芯片U1,所述放大芯片U1的1管脚和2管脚之间分别并接电阻R16和电容C7,所述放大芯片U1的2管脚还依次通过电阻R11、电阻R10与电阻R9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电机式继电器的电能表,其特征在于,包括射频卡读写模块、电源管理模块、液晶显示模块、按键输入处理模块、电机控制模块和信号采集模块,其中:
所述射频卡读写模块包括读卡芯片U3,所述读卡芯片U3的2管脚和3管脚之间串接有晶振Y1,所述读卡芯片U3的2管脚还通过电容C9接地并且所述读卡芯片U3的3管脚还通过电容C10接地;
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变压器T1和整流桥D3,所述变压器T1的4管脚和3管脚分别与所述整流桥D3的1管脚和2管脚电性连接;
所述液晶显示模块将所述射频卡读写模块获取的信息进行显示,所述液晶显示模块包括显示驱动芯片U15和显示屏LCD1,所述显示驱动芯片U15和所述显示屏LCD1电性连接;
所述按键输入处理模块与所述液晶显示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按键输入处理模块包括开关K1、开关K2、开关K3和开关K4,所述开关K1和所述开关K2连接并且接电源,所述开关K3和所述开关K4连接并且接电源;
所述电机控制模块包括电机B1,所述电机B1的一端分别与晶体管Q1的源极和晶体管Q2的漏极电性连接,所述电机B1的另一端分别与晶体管Q3的源极和晶体管Q4的漏极电性连接;
所述信号采集模块包括放大芯片U1,所述放大芯片U1的1管脚和2管脚之间分别并接电阻R16和电容C7,所述放大芯片U1的2管脚还依次通过电阻R11、电阻R10与电阻R9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电机式继电器的电能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卡芯片U3的6管脚依次通过电感L1和电容C17与天线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天线的另一端接地并且所述天线的两端并接有电容C20,所述天线靠近所述电容C17的一端依次通过电容C15、电阻R22和电阻R21与所述读卡芯片U3的20管脚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21和所述电阻R22的共接端与所述读卡芯片U3的19管脚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置电机式继电器的电能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T1的6管脚通过二极管D1与稳压器U7的3管脚电性连接并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川吴文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东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