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及终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286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及终端设备,前壳组件包括触摸屏组件、合金部及屏下指纹模组,合金部设置在触摸屏组件的下方,合金部包括固定部,固定部与合金部一体成型且固定部的中间设置有一通孔,固定部为反光率小于反光率阈值的材料,屏下指纹模组固定在固定部的靠近终端设备的背面的一侧,屏下指纹模组用于通过光源发射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一方面使指纹模组的照射到触摸屏组件的光,在从触摸屏组件反射出去后,不会再次反射至触摸屏组件上来干扰指纹模组识别的效率与准确度,另一方面,也无需在前壳组件设置好了后,为了避免光的再次反射而对合金部进行处理从而导致生产工序复杂且成本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及终端设备
本技术涉及指纹识别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及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如今,手机、平板等通讯产品基本已成为人生活中必不缺少的电子产品,随着移动产品不断普及,大家对移动产品的保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手机等移动产品添加指纹模组,通过指纹模组来确认机主身份,指纹模组一般设置在整机的正面、背面或侧面,方便用户使用时进行指纹识别。目前的通过正面、背面或者侧面的采集指纹的方式一般会占据一部分面积,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会占用一本终端设备表面的空间,也可能会在用户使用的过程中,留下指纹痕迹或者残留油污。因此,屏下指纹识别技术一经出现便逐渐受到了用户的欢迎。在屏下指纹识别技术中,由于指纹模组发射的光线在经过Tp(触摸屏)组件后,反射的光线会经过合金部再次反射到触摸屏组件上,导致指纹识别速度慢、指纹识别不准确,而为了解决该问题,现有技术一般会采用复杂的生产工艺来生产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这使得生产效率降低且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在生产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时,生产效率低且成本高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生产效率高且成本低的新型的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及终端设备。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所述前壳组件包括触摸屏组件、合金部及屏下指纹模组,所述合金部设置在所述触摸屏组件的下方,所述合金部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合金部一体成型且所述固定部的中间设置有一通孔,所述固定部为反光率小于反光率阈值的材料,所述屏下指纹模组固定在所述固定部的靠近所述终端设备的背面的一侧,所述屏下指纹模组用于通过光源发射光。本技术中,通过在前壳组件的合金部设置固定部,并且通过将固定部设置为反光率小于反光率阈值的材料,一方面使指纹模组的照射到触摸屏组件的光,在从触摸屏组件反射出去后,不会再次反射至触摸屏组件上来干扰指纹模组识别的效率与准确度,另一方面,也无需在前壳组件设置好了后,为了避免光的再次反射而对合金部进行处理从而导致生产工序复杂且成本高的缺陷。本技术不仅提高了指纹模组识别的效率与准确度也降低了生产工序的复杂度以及节约了生产成本。可选地,所述固定部的材料为塑胶。本技术中,通过将固定部设置反光率较低的塑胶材料降低了固定部的反射率可选地,所述塑胶为黑色塑胶。本技术中,将固定部设置为不透光的黑色塑胶,进一步降低了固定部的反射率。可选地,所述固定部的第一表面的材料为黑色塑胶,所述第一表面为靠近所述触摸屏组件的表面。本技术中,将固定部第一表面设置为黑色塑胶,进一步节约了材料的成本。可选地,所述固定部至少在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纹路。本技术中,通过在固定部的至少在第一表面上设置纹路,可以进一步降低固定部的反射率。可选地,所述屏下指纹模组包括镜头,所述镜头的尺寸与所述通孔的尺寸相匹配。本技术中,通过镜头的尺寸与通孔的尺寸相匹配,从而可以使镜头发射的光能够从通过通孔发射至触摸屏组件。可选地,所述镜头为空心圆柱体的结构,所述空心圆柱体的横截面的外径小于所述通孔的内径;或,所述镜头为实心圆柱体的结构,所述实心圆柱体的横截面的外径小于所述通孔的内径;和/或,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镜头上,所述光源用于从所述通孔发射光。可选地,所述固定部的材料与所述终端设备的边框的材料一致。本技术中,将固定部的材料设置为与终端设备的材料一致,从而在生产终端设备的同时,可以利用生产终端设备的材料来生产固定部,因此,进一步节约了生产成本。可选地,所述光源发射的光进入所述通孔到达所述触摸屏组件形成一光照范围,所述固定部的横截面大于或等于所述光照范围;和/或,所述屏下指纹模组通过背胶固定在所述固定部的靠近所述终端设备的背面的一侧。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固定部的范围从而可以进一步避免触摸屏组件反射的光到达合金部而被再次反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前壳组件。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中,通过在前壳组件的合金部设置固定部,并且通过将固定部设置为反光率小于反光率阈值的材料,一方面使指纹模组的照射到触摸屏组件的光,在从触摸屏组件反射出去后,不会再次反射至触摸屏组件上来干扰指纹模组识别的效率与准确度,另一方面,也无需在前壳组件设置好了后,为了避免光的再次反射而对合金部进行处理从而导致生产工序复杂且成本高的缺陷。本技术中不仅提高了指纹模组识别的效率与准确度也降低了生产工序的复杂度以及节约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指纹模组的光源反射的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指纹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技术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前壳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前壳组件包括触摸屏组件101、合金部102及屏下指纹模组104。其中,合金部102设置在触摸屏组件101的下方,也就是设置在触摸屏组件101靠近终端设备的背面的一侧。应当理解,在实际情况中,合金部102具体设置在触摸屏组件101的下方的位置以及合金部102与触摸屏组件101的大小、比例等关系可以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习惯以及其它的现有技术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并不以对其进行限制。合金部102包括固定部103,固定部的中间设置有一通孔,屏下指纹模组104固定在固定部102的下方,也就是靠近终端设备的背面的一侧,并且,屏下指纹模组104通过粘性材料固定在固定部上,屏下指纹模组104还包括有光源,光源用于发射光,且光源发射的光通过固定部的通孔到达触摸屏幕组件。其中,固定部103使用的材料为反光率小于反光率阈值的材料以使从触摸屏组件101反射至固定部103的光线几乎不会再次反射至触摸屏组件101,具体的,该材料可以使用塑胶、乳胶、橡胶等反光率低的材料。其中,固定部103与合金部102一体成型。也就是说,固定部是103在生产合金部102的生产过程中生产的,而不是生产完合金部后再通过贴附、喷绘等方式添加上的。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原理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2所示,屏下指纹模组104中的光源105从通孔发射出光线后,第一光线经过指纹模组104中的棱镜108后通过触摸屏组件(图2未示出)到达用户手指,手指上具有指纹纹路的部分,即指纹隆起线109,会阻挡到达指纹隆起线109与触摸屏组件101接触面的光线的进一步反射,因此,这一部分光线即不会反射,而第二光线,即到达手指与触摸屏组件的接触面的指纹隆起线109未与触摸屏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组件包括触摸屏组件、合金部及屏下指纹模组,所述合金部设置在所述触摸屏组件的下方,所述合金部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合金部一体成型且所述固定部的中间设置有一通孔,所述固定部为反光率小于反光率阈值的材料,所述屏下指纹模组固定在所述固定部的靠近所述终端设备的背面的一侧,所述屏下指纹模组用于通过光源发射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组件包括触摸屏组件、合金部及屏下指纹模组,所述合金部设置在所述触摸屏组件的下方,所述合金部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合金部一体成型且所述固定部的中间设置有一通孔,所述固定部为反光率小于反光率阈值的材料,所述屏下指纹模组固定在所述固定部的靠近所述终端设备的背面的一侧,所述屏下指纹模组用于通过光源发射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材料为塑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为黑色塑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第一表面的材料为黑色塑胶,所述第一表面为靠近所述触摸屏组件的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至少在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纹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的前壳组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克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