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2160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包括压缩垃圾原料、渗滤液絮凝处理、沉积物团聚、粗过滤、电解、低温结晶去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步骤1),提高了垃圾原料中的垃圾渗滤液的渗出速度,提升垃圾渗滤液的渗出效率;通过步骤3),利用凝胶剂包裹悬浮物的沉积物,使悬浮物能够团聚,进而增大了悬浮物的体积,便于后续的过滤,提高了垃圾渗滤液中悬浮物及大分子物质的过滤效率;通过步骤5),利用电解的原理,对垃圾渗滤液中的金属离子进行电解过滤,降低垃圾渗滤液中金属离子的含量;利用油污与渗滤液中水的结晶点差异,对油污进行结晶析出,进而便于将油污与水进行分离过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渗滤液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垃圾渗滤液是指来源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层的饱和持水量,并经历垃圾层和覆土层而形成的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还有堆积的准备用于焚烧的垃圾渗漏出的水分。现有技术中,在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时,一般通过过滤、絮凝来处理垃圾渗滤液,处理方式较单一,使得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率及处理质量不理想,很难将垃圾渗滤液中的大分子物质、悬浮物、金属离子、油污等进行处理,因此如何提高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质量及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它可以实现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压缩垃圾原料:将垃圾原料置于压缩设备中,进行压缩,将垃圾原料中的渗滤液渗出;2)渗滤液絮凝处理:将上述步骤中压缩出的渗滤液通入絮凝设备中,并往絮凝设备中倒入0.04倍于渗滤液总重量的絮凝剂,对渗滤液中的悬浮物进行絮凝沉淀,使垃圾渗滤液中的悬浮物形成沉积物;3)沉积物团聚:将絮凝设备中垃圾渗滤液的上层清水抽出,然后将0.03倍于絮凝设备中余下渗滤液重量的凝胶剂倒入絮凝设备内,使凝胶剂对沉积物进行包裹、团聚,使沉积物体积增大,形成沉积聚合物;4)粗过滤:将上述步骤处理后的沉积聚合物及渗滤液通入过滤网中,由过滤网对沉积聚合物进行过滤;5)电解:将由上述步骤处理后的渗滤液置于电解设备的电解槽内,电解设备上的两个电解柱分别接阴极电源、阳极电源,电解设备通电,电解槽内的渗滤液中的金属离子向与阳极电源连接的电解柱移动,并附着在电解柱上,从而对渗滤液中的金属离子进行过滤;6)低温结晶去油:将上述步骤处理后的渗滤液置于容器中,并往容器中放置制冷元件,制冷元件对渗滤液进行冷却,使渗滤液的温度降低至1-2℃,由于水在0℃及0℃以下的温度条件下才会产生结晶,而油污的结晶点高于水的冰点,使得油污能够结晶析出,再使用细滤网对渗滤液进行过滤,将其中结晶后的油污进行过滤,使得渗滤液内的悬浮物、油污能够进行分离处理。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步骤4)中,由过滤网对渗滤液、沉积聚合物过滤后,再使用管式陶瓷膜组对由过滤网过滤出的渗滤液进行再次过滤,通过管式陶瓷膜组对渗滤液的再次过滤,将渗滤液中的大分子物质进行过滤。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步骤2)中,往絮凝设备中加入絮凝剂后,再往絮凝设备内添加0.5倍于絮凝剂重量的成膜助剂。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步骤2)中,首先往絮凝设备内加入酸碱中和剂,以调节垃圾渗滤液的PH值至6.5-7.8。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压缩设备包括一压缩仓,所述压缩仓顶部敞口且铰接有盖板,所述压缩仓底部设有向其内部凹陷的凸台,所述凸台与压缩仓内壁之间围成一个储液空间,所述压缩仓外壁上设有与储液空间连通的排水口,所述凸台凹陷部位内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上驱动连接有离心仓,所述离心仓同轴竖直转动连接在压缩仓内,其周面上设有多个与储液空间内部连通的、通孔形式的渗液孔,所述离心仓顶部敞口,且其内滑配卡合有压板,所述压板通过花键连接在离心仓上,使其能够沿所述离心仓轴向滑动,所述压板上同轴设有螺纹杆,对应的,所述盖板上各设有螺纹套装在螺纹杆上的螺套,所述离心仓转动时,驱动所述螺纹杆与螺套螺纹连接,进而使所述压板在离心仓内跟随离心仓转动且能竖直移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步骤1),提高了垃圾原料中的垃圾渗滤液的渗出速度,提升垃圾渗滤液的渗出效率;通过步骤3),利用凝胶剂包裹悬浮物的沉积物,使悬浮物能够团聚,进而增大了悬浮物的体积,便于后续的过滤,提高了垃圾渗滤液中悬浮物及大分子物质的过滤效率;通过步骤5),利用电解的原理,对垃圾渗滤液中的金属离子进行电解过滤,降低垃圾渗滤液中金属离子的含量;通过步骤6),利用油污与渗滤液中水的结晶点差异,对油污进行结晶析出,进而便于将油污与水进行分离过滤,综上所述,通过本申请的处理方法,可提高对垃圾渗滤液中金属离子、油污、悬浮物进行高效处理;此外设置了压缩设备,垃圾原料倒入离心仓内,通过驱动电机驱动离心仓转动,使离心仓内的原料产生离心力,利用离心力,将垃圾原料中的渗滤液由渗液孔离心渗出,提高了垃圾原料中渗滤液的渗出效率,离心仓在转动时,由于离心仓内壁与螺纹杆为花键连接方式,使得螺纹杆跟随离心仓同步转动,螺纹杆与螺套螺纹连接,因此在螺纹旋合的驱动力下,压板一边转动,一边竖直移动,进而使压板对离心仓内的垃圾原料产生挤压,这样垃圾原料在离心仓的离心力以及压板的挤压力双重作用力的驱动下,加速其内部的渗滤液快速渗出,进而提高了渗滤液的渗出效率,且渗滤液渗出后,垃圾原料能够被压板压缩成型,便于垃圾原料打包运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压缩设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驱动电机,2-排水口,3-凸台,4-渗液孔,5-离心仓,6-螺纹杆,7-螺套,8-盖板,9-压板,10-压缩仓,11-储液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图1-2示出了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压缩垃圾原料:将垃圾原料置于压缩设备中,进行压缩,将垃圾原料中的渗滤液渗出;2)渗滤液絮凝处理:将上述步骤中压缩出的渗滤液通入絮凝设备中,并往絮凝设备中倒入0.04倍于渗滤液总重量的絮凝剂,对渗滤液中的悬浮物进行絮凝沉淀,使垃圾渗滤液中的悬浮物形成沉积物;3)沉积物团聚:将絮凝设备中垃圾渗滤液的上层清水抽出,然后将0.03倍于絮凝设备中余下渗滤液重量的凝胶剂倒入絮凝设备内,使凝胶剂对沉积物进行包裹、团聚,使沉积物体积增大,形成沉积聚合物;4)粗过滤:将上述步骤处理后的沉积聚合物及渗滤液通入过滤网中,由过滤网对沉积聚合物进行过滤;5)电解:将由上述步骤处理后的渗滤液置于电解设备的电解槽内,电解设备上的两个电解柱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压缩垃圾原料:将垃圾原料置于压缩设备中,进行压缩,将垃圾原料中的渗滤液渗出;/n2)渗滤液絮凝处理:将上述步骤中压缩出的渗滤液通入絮凝设备中,并往絮凝设备中倒入0.04倍于渗滤液总重量的絮凝剂,对渗滤液中的悬浮物进行絮凝沉淀,使垃圾渗滤液中的悬浮物形成沉积物;/n3)沉积物团聚:将絮凝设备中垃圾渗滤液的上层清水抽出,然后将0.03倍于絮凝设备中余下渗滤液重量的凝胶剂倒入絮凝设备内,使凝胶剂对沉积物进行包裹、团聚,使沉积物体积增大,形成沉积聚合物;/n4)粗过滤:将上述步骤处理后的沉积聚合物及渗滤液通入过滤网中,由过滤网对沉积聚合物进行过滤;/n5)电解:将由上述步骤处理后的渗滤液置于电解设备的电解槽内,电解设备上的两个电解柱分别接阴极电源、阳极电源,电解设备通电,电解槽内的渗滤液中的金属离子向与阳极电源连接的电解柱移动,并附着在电解柱上,从而对渗滤液中的金属离子进行过滤;/n6)低温结晶去油:将上述步骤处理后的渗滤液置于容器中,并往容器中放置制冷元件,制冷元件对渗滤液进行冷却,使渗滤液的温度降低至1-2℃,由于水在0℃及0℃以下的温度条件下才会产生结晶,而油污的结晶点高于水的冰点,使得油污能够结晶析出,再使用细滤网对渗滤液进行过滤,将其中结晶后的油污进行过滤,使得渗滤液内的悬浮物、油污能够进行分离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压缩垃圾原料:将垃圾原料置于压缩设备中,进行压缩,将垃圾原料中的渗滤液渗出;
2)渗滤液絮凝处理:将上述步骤中压缩出的渗滤液通入絮凝设备中,并往絮凝设备中倒入0.04倍于渗滤液总重量的絮凝剂,对渗滤液中的悬浮物进行絮凝沉淀,使垃圾渗滤液中的悬浮物形成沉积物;
3)沉积物团聚:将絮凝设备中垃圾渗滤液的上层清水抽出,然后将0.03倍于絮凝设备中余下渗滤液重量的凝胶剂倒入絮凝设备内,使凝胶剂对沉积物进行包裹、团聚,使沉积物体积增大,形成沉积聚合物;
4)粗过滤:将上述步骤处理后的沉积聚合物及渗滤液通入过滤网中,由过滤网对沉积聚合物进行过滤;
5)电解:将由上述步骤处理后的渗滤液置于电解设备的电解槽内,电解设备上的两个电解柱分别接阴极电源、阳极电源,电解设备通电,电解槽内的渗滤液中的金属离子向与阳极电源连接的电解柱移动,并附着在电解柱上,从而对渗滤液中的金属离子进行过滤;
6)低温结晶去油:将上述步骤处理后的渗滤液置于容器中,并往容器中放置制冷元件,制冷元件对渗滤液进行冷却,使渗滤液的温度降低至1-2℃,由于水在0℃及0℃以下的温度条件下才会产生结晶,而油污的结晶点高于水的冰点,使得油污能够结晶析出,再使用细滤网对渗滤液进行过滤,将其中结晶后的油污进行过滤,使得渗滤液内的悬浮物、油污能够进行分离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由过滤网对渗滤液、沉积聚合物过滤后,再使用管式陶瓷膜组对由过滤网过滤出的渗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铮炫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清扬水处理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