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勇专利>正文

一种带托手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993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带托手推车由承载板、轮子、倾倒转动件、连接件、手柄、托脚、定位件、锁合件构成。其特征为手推车承载板的下方有腿状承重托脚,承载板下方安装有前后倾倒转动件,推车的定向轮及转向轮分别安装在前后倾倒转动件上,前后倾倒转动件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借助杠杆原理,手柄上撬、下压一端倾倒转动件时,其倾倒转动件连同轮子将发生倾倒转动,因前后倾倒转动件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故当一端倾倒转动件及轮子发生倾倒转动时,另一端的倾倒转动件及轮子也将发生相应的倾倒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托手推车所属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托手推车,适用于中轻型货物的手工搬运及存放。
技术介绍
目前手推车广泛应用于中轻型货物的搬运领域,以此减少人工搬运的劳动强度,其移动通常直接依靠底部的四个或四个以上轮子得以实现,轮子直接固定在推车承载板的底部,为便于转向,部分或全部轮子为万向轮结构。手推车装载货物后,移动中途的临时停放及进入车厢后的放置,均涉及到推车的固定问题,需防止推车滑动造成撞击及其他损失。为了防止滑动,现有的解决方案是给推车轮子装上刹车或顶高装置,以减小滑动的可能性。其存在的问题为:当推车轮子全部装上刹车后,固定时需多个轮子逐个刹车固定,其操作较为繁琐,同时万向轮在推车停放后其角度通常不确定,当刹车柄向内侧时,刹车操作极为不便;当底部四角均安装顶高装置以避免滑动,固定时需对四角的顶高装置逐个进行顶高操作,其操作较为繁琐;同时当多件紧挨并放时、当其紧靠车厢壁时,部分轮刹或顶高装置均存在人手无法操作的情况。当推车轮子仅部分装上刹车时,如只给定向轮装刹车或只给部分万向轮装刹车,或只给底部一端安装顶高装置时,此类固定方式仅适应于货物在平地的临时存放,当停放地点带有坡度时或放置地点为运动的车厢内时,此方式的安全性极差,存在较大的滑动及撞击的风险。目前中轻型货物搬运用的手推车,因其下方的轮子难以有效、牢固、便捷的固定,如果通过尾板车、升降平台将手推车连同货物整体装进货车后,存在滑动撞击的风险,无法像托盘一样在车厢内平稳安全的放置。目前手推车的通常使用方式为:在搬出地点将货物逐件搬运并堆码在推车上,用手推车将货物搬运至货车装车地点,将货物逐件从推车上搬进货车并堆码,货车至目的地后,将货物逐件卸下车并堆码在手推车上,搬运至放置地点后再从手推车上逐件卸下堆码。现有的使用方式,存在多次装卸堆码,增加了劳动强度。为了克服常规手推车不便于四轮有效固定及存在多次装卸堆码的不足,近些年来,液压车配套托盘使用在搬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液压车其实现升降的原理为:往返数次抬压手柄触压液压装置机关、液压装置垂直上升,得以垂直顶高液压车的一端,在顶高的同时通过连接杆让另一端的轮子实现倾倒变直立,从而实现液压车承载面的上升。液压车配套托盘使用的搬运方式尤其适用于工厂、仓库内物品的搬运作业。与此同时,液压车亦存在以下不足:其一、液压车自带液压装置,整体构件尤为笨重,当应用于精装场地,如写字楼、酒店内的货物搬运时,存在撞击损坏其它物品的风险;其二、液压车承载面需上升以便移动时,往往需多次抬压手柄方能实现货物的移动,增加了劳动强度,尤其针对中轻型货物的搬运存在劳动浪费。其三、液压车通常与托盘配套使用,将托盘货物就位后的返程亦需推运空载液压车,增加了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手推车难以有效固定或操作繁琐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托手推车。该手推车不仅适应地面移动,方便进入有效固定状态,亦方便由固定状态进入移动状态,在状态转换时勿需四角逐个操作。存放时可以进行有效的固定,能防止推车滑动而造成损失;与尾板车、升降平台配套使用时,推车连同货物可以整体推上货车,进入货厢后,经操作可让轮子上移,由支撑托脚与底板接触承重,推车在货厢内将变成托盘式结构,由此减小了推车在车厢内滑动、撞击的可能性,从而实现货物的安全运输。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带托手推车由承载板、轮子、倾倒转动件、连接件、手柄、托脚、定位件、锁合件构成。其特征为手推车承载板的下方有腿状承重托脚,承载板下方安装有前后倾倒转动件,推车的定向轮及转向轮分别安装在前后倾倒转动件上,前后倾倒转动件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借助杠杆原理,手柄上撬、下压一端倾倒转动件时,其倾倒转动件连同轮子将发生倾倒转动,因前后倾倒转动件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故当一端倾倒转动件及轮子发生倾倒转动时,另一端的倾倒转动件及轮子也将发生相应的倾倒转动。当倾倒转动件及轮子在转动后呈倾倒状态时,托脚将与地面接触承重,本专利技术一种带托手推车为固定状态;当倾倒转动件及轮子在转动后呈直立状态时,轮子与地面接触承重,托脚与地面分离,本专利技术一种带托手推车为可移动状态;此时通过定位件、锁合件将倾倒转动件进行固定使其不再转动倾倒,从而确保其稳定性。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一种带托手推车应用于零散物品、贵重物品的搬运时,在平面承载板上增加箱体结构,将会增加贵重物品的安全性,同时零散物品的承载将更加便捷;应用于中小型设备仪器的移动时,可直接将设备仪器的底部构件作为承载板制作该设备仪器的专属带托手推车,从而方便设备仪器的移动及有效固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主要借助杠杆原理让推车的轮子同时倾倒或直立,轮子的状态决定是托脚承重还是轮子承重,针对中轻型货物的搬运,本专利技术的带托手推车可以实现一次性起降,而勿需往返数次抬压手柄;托脚承重的固定方式,其可靠性、便捷性优于轮刹及顶高装置;其自带托脚而勿需与托盘配套使用;因其轻便性,能适用于酒店、写字楼等精装修场所的中轻型货物的搬运。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手柄A的正视图。图2是图1的下视图。图3是图1的左视图。图4是A型推车正视图(未装手柄)。图5是A型推车正视图(已装手柄)。图6是图5的右视图。图7是图5的下视图。图8是图5的上视图。图9是承重加强件A的正视图。图10是图9的左视图。图11是图9的下视图。图12是图8的A-A剖视图。图13是A型推车可移动状态正视图(定位件未扣合)。图14是A型推车可移动状态正视图(定位件已扣合)。图15是图14的右视图。图16是图14的上视图。图17是图15的局部视图。图18是图16的B-B剖视图。图19是图14的下视图。图20是B型推车正视图。图21是图20的下视图。图22是图20的上视图。图23是图22的C-C剖视图。图24是图20的右视图。图25是B型推车局部视图(定位件张开)。图26是图25的局部放大图。图27是B型推车可移动状态正视图。图28是图27的下视图。图29是图27的上视图。图30是图29的D-D剖视图。图31是图27的右视图。图32是B型推车加装箱体后正视图。图33是手柄C正视图(定位件弹下)。图34是手柄C正视图(定位件未弹下)。图35是图33的右视图。图36是图34的右视图。图37是C型推车正视图。图38是图37的右视图。图39是图37的下视图。图40是图37的上视图。图41是图40的E-E剖视图。图42是C型推车可移动状态正视图(定位件未弹下)。图43是C型推车可移动状态正视图(定位件弹下)。图44是图43的下视图。图45是图43的上视图。图46是图45的F-F剖视图。图47是图43的右视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托手推车由承载板、轮子、倾倒转动件、连接件、手柄、托脚、定位件、锁合件构成,其特征为:承载板的下方有腿状承重托脚,承载板下方安装有前后倾倒转动件,推车的定向轮及转向轮分别安装在前后倾倒转动件上,前后倾倒转动件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托手推车由承载板、轮子、倾倒转动件、连接件、手柄、托脚、定位件、锁合件构成,其特征为:承载板的下方有腿状承重托脚,承载板下方安装有前后倾倒转动件,推车的定向轮及转向轮分别安装在前后倾倒转动件上,前后倾倒转动件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带托手推车,其特征为:手柄上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
申请(专利权)人:黄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