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轨式道岔系统、双轨式车辆、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1984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轨式道岔系统、双轨式车辆、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所述双轨式道岔系统设置为包括第一轨道机构及第二轨道机构的双悬浮系统,车辆直行状态通过所述第一轨道机构运行;车辆在道岔区通过所述第二轨道机构运行;当车辆驶入或驶出道岔区时第一轨道机构与第二轨道机构进行过渡转换,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利用车辆从一个轨道机构转换到另一个轨道机构,实现了车辆的快速、便捷转弯,具有能够在道岔固定不动的情况下,通过车辆上下变轨实现转弯,不需要响应时间;转换过程平滑过渡,不影响后面车辆速度;正线所有车辆可全速运行,效率高;道岔结构简单,轨道不需控制,只需控制车辆变轨,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轨式道岔系统、双轨式车辆、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轨式道岔系统、双轨式车辆、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包括汽车、高铁、磁浮等在内的任何一种地面交通工具因受空气阻力及气动噪声限制,其商业运行速度都不宜超过400km/h,若要在地面达到更高的运行速度,目前来看,将车辆放到真空或低真空管道内是较优选择。其中,真空管道运输系统是指在低大气压(10-20KPa)或高真空度的密封管道内运行的车辆系统,系统主要由车辆、管道、轨道、车站、道岔、真空监测、逃生系统等组成。目前磁悬浮现有的道岔大都是中低速磁浮道岔,结构为三段定心式,是结构、机械和控制一体化的设备。道岔主要由垛梁、一段主动梁(跨中有竖向支承的双跨连续钢梁)、第一和第二两段从动梁(简支钢梁),以及安装于梁上翼缘的F轨组成。主梁和两段从动梁都有一个固定于地面的转动中心,故而得名三段定心式。由于道岔处于侧线位时为折线形,为了减小相邻梁段间的相对转角以提高列车的通过性能,梁段之间设置了用于减小梁段间折角的角平分装置。为了保证道岔转辙到位后与岔后线路之间的连接精度,在道岔的活动端设置了可调节的过渡装置。道岔通过一端的左右移动来实现转换轨道。由于真空管道运输系统的特殊性,真空管道运输系统车辆转换轨道和传统高铁、磁悬浮不同,由于真空管道车辆运行速度快,且空间有限,像铁路那样铺设可移动的道岔会产生很多弊端;至少包括以下缺点:一、道岔结构复杂,需要道岔机、定心机构、控制系统等;二、道岔响应时间长,道岔转换需要十几秒左右,影响正线其它车辆快速运行;三、造价昂贵,需要很多专业设备;四、由于真空管道速度快,转弯半径大,需要很长的道岔;五、道岔管道铺设很宽且长,浪费土地和材料费用太长,控制困难,精度也难保证;六、道岔转换不及时,车辆有脱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和技术弊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双轨式道岔系统、双轨式车辆、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及其运行方法,车辆进入道岔区时,直线行驶与转弯行驶采用不同轨道运行,解决了车辆在真空管道中快速转换轨道面临的问题。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轨式道岔系统,所述双轨式道岔系统设置为双悬浮轨道,所述双悬浮轨道包括第一轨道机构及第二轨道机构,车辆直行状态通过所述第一轨道机构运行;车辆在道岔区通过所述第二轨道机构运行;当车辆驶入或驶出道岔区时第一轨道机构与第二轨道机构进行过渡转换。进一步地,所述双轨式道岔系统设置在真空管道内,所述第一轨道机构设置在真空管道底部,所述第二轨道机构设置在真空管道顶部或者侧面;或者所述第一轨道机构设置在真空管道顶部,所述第二轨道机构设置在真空管道底部或者侧面;或者所述第一轨道机构设置在真空管道侧面,所述第二轨道机构设置在真空管道底部或者顶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轨道机构与第二轨道机构分别为吸力悬浮轨道、斥力悬浮轨道、超导悬浮轨道或轮轨轨道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所述双轨式道岔系统还设置有车辆检测平衡装置和/或对中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轨道机构及所述第二轨道机构分别包括轨道及悬浮轨,所述悬浮轨设置在轨道表层,所述悬浮轨的两端设置有曲线过渡段。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轨道机构及所述第二轨道机构均设置为吸力悬浮轨道,所述第一轨道机构设置在所述真空管道底部为下悬浮轨道,所述第二轨道机构设置在所述真空管道顶部为上悬浮轨道;车辆直行区行驶时,设置在车辆下方的行走机构与下悬浮轨道悬浮连接;当车辆进入道岔区状态时,通过转向架建立设置在车辆上方的行走机构与上悬浮轨道的悬浮连接;上悬浮轨道与车辆稳定运行后,解除设置在车辆下方的牵引装置及车辆的行走装置与下悬浮轨道的悬浮连接;当车辆由道岔区转入直行区时,启动设置在车辆下方的牵引装置,并建立车辆的行走机构与下悬浮轨道对应的悬浮连接,车辆行驶稳定后,解除设置在车辆上方的行走机构与上悬浮轨道的悬浮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双轨式车辆,所述车辆设置有第一行走装置及第二行走装置,所述第一行走装置及第二行走装置分别与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双轨式道岔系统的第一轨道机构及第二轨道机构相配合;所述第一行走装置及第二行走装置分别位于车辆的外部,所述第一行走装置和/或第二行走装置内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第一行走装置和/或第二行走装置的位置移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方面,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真空管道运输系统,所述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包括如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双轨式道岔系统。进一步地,所述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包括主干线、缓冲线、车站线、主干道岔及车站道岔;所述主干线通过主干道岔与缓冲线连通,所述缓冲线通过车站道岔与车站线连通;所述车站线内设置车站区,所述主干线及缓冲线设置有第一轨道机构;所述主干道岔及车站道岔设置有第二轨道机构,或第一轨道机构及第二轨道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真空管道运输系统的运行方法,所述运行方法包括:当车辆由主干线或缓冲线驶入主干道岔或车站道岔时,保持车辆的第一行走机构与第一轨道机构配合运行,启动车辆的第二行走机构;当第二行走机构与第二轨道机构配合运行稳定后,移动车辆的第一行走机构,第一行走机构与第一轨道机构断开连接,车辆由第二行走机构与第二轨道机构配合运行;当车辆由主干道岔或车站道岔驶入主干线或缓冲线时,保持车辆的第二行走机构与第二轨道机构配合运行,启动车辆的第一行走机构;当第一行走机构与第一轨道机构配合运行稳定后,移动车辆的第二行走机构,第二行走机构与第二轨道机构断开连接,车辆由第一行走机构与第二轨道机构配合运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至少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真空管道运输系统道岔系统进行设计,利用车辆从一个轨道机构转换到另一个轨道机构,实现了车辆的快速、便捷转弯,且不受类似高铁系统的道岔移动时间限制。具体地至少包括以下优点:一、道岔固定不动,通过车辆上下变轨实现转弯,不需要响应时间;二、转换过程平滑过渡,不影响后面车辆速度;三、正线所有车辆可全速运行,效率高;四、道岔结构简单,轨道不需控制,只需控制车辆变轨,成本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记载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车辆直行状态下双轨式道岔系统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车辆进入道岔区状态下双轨式道岔系统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轨式道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轨式道岔系统设置为双悬浮轨道,所述双悬浮轨道包括第一轨道机构及第二轨道机构,车辆直行状态通过所述第一轨道机构运行;车辆在道岔区通过所述第二轨道机构运行;当车辆驶入或驶出道岔区时第一轨道机构与第二轨道机构进行过渡转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轨式道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轨式道岔系统设置为双悬浮轨道,所述双悬浮轨道包括第一轨道机构及第二轨道机构,车辆直行状态通过所述第一轨道机构运行;车辆在道岔区通过所述第二轨道机构运行;当车辆驶入或驶出道岔区时第一轨道机构与第二轨道机构进行过渡转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轨式道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轨式道岔系统设置在真空管道内,所述第一轨道机构设置在真空管道底部,所述第二轨道机构设置在真空管道顶部或者侧面;或者
所述第一轨道机构设置在真空管道顶部,所述第二轨道机构设置在真空管道底部或者侧面;或者
所述第一轨道机构设置在真空管道侧面,所述第二轨道机构设置在真空管道底部或者顶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轨式道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机构与第二轨道机构分别为吸力悬浮轨道、斥力悬浮轨道或超导悬浮轨道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轨式道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轨式道岔系统还设置有车辆检测平衡装置和/或对中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轨式道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机构及所述第二轨道机构分别包括轨道及悬浮轨,所述悬浮轨设置在轨道表层,所述悬浮轨的两端设置有曲线过渡段。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轨式道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机构及所述第二轨道机构均设置为吸力悬浮轨道,所述第一轨道机构设置在所述真空管道底部为下悬浮轨道,所述第二轨道机构设置在所述真空管道顶部为上悬浮轨道;
车辆直行区行驶时,设置在车辆下方的行走机构与下悬浮轨道悬浮连接;
当车辆进入道岔区状态时,通过转向架建立设置在车辆上方的行走机构与上悬浮轨道的悬浮连接;上悬浮轨道与车辆稳定运行后,解除设置在车辆下方的牵引装置及车辆的行走装置与下悬浮轨道的悬浮连接;
当车辆由道岔区转入直行区时,启动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亚之王国静刘宇刘曰峰崔玉萌耿庆厚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