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升降的新能源汽车应急充电电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958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升降的新能源汽车应急充电电源设备,包括底座,底座上侧设有机架,底座右端两侧各设有的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上端设有第一支撑杆,机架下端两侧各设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下端设有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上端与机架下端之间设有连接机构,第二连接块下端与底座上端之间同样设有连接机构,机架上端设有保护壳,保护壳两端与机架之间各设有固定机构,机架中间设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内设有电源本体,保护壳右端设有导线通孔,底座右端设有锁定机架的锁定机构,底座外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轮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运用连接机构限制机架下降,简化上升并固定机架的操作步骤,提高了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升降的新能源汽车应急充电电源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涉及充电电源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升降的新能源汽车应急充电电源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缺点是不同车型的充电口高度不同,应急电源的高度不能满足所有车型需求。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应急电源[申请号:202020123814.5],包括电源本体、支撑架、升降组件、滚轮、固定壳及推杆,所述滚轮固定在支撑架下端,所述推杆设于支撑架左端,所述升降组件设于支撑架上,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螺纹杆、固定块、螺纹块、连接杆及四组铰接组件,四组所述铰接组件两两对称设于支撑架上端左右两侧并分别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铰接组件包括上U型连接座、上铰接件、下铰接件和下U型连接座,两组连接杆上分别设有固定块和螺纹块,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螺纹块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穿过固定块并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电源本体设于固定壳内。可通过向内或向外拧动螺纹杆来调节固定壳的高度,以满足不同车型充电需求。上述方案,调节固定壳的高度时需要反复旋转螺纹杆,且在锁定固定壳的高度时,需要手动维持固定壳高度的同时旋转螺纹杆,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升降的新能源汽车应急充电电源设备,运用连接机构限制机架下降,简化上升并固定机架的操作步骤,提高了便利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便于升降的新能源汽车应急充电电源设备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侧设有机架,所述底座右端两侧各设有的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上端设有第一支撑杆,所述机架下端两侧各设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下端设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端与所述机架下端之间设有连接机构,所述第二连接块下端与所述底座上端之间同样设有连接机构,所述机架上端设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两端与所述机架之间各设有固定机构,所述机架中间设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内设有电源本体,所述保护壳右端设有导线通孔,所述底座右端设有锁定所述机架的锁定机构,所述底座外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轮胎。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地设计了所述连接机构通过所述移动架与所述摩擦板之间的摩擦力限制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移动,当所述机架处于静止状态时,所述机架在重力作用下对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施加向下的压力,则上侧的所述移动架受到向上的压力并与所述摩擦板紧密接触,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固定所述第一支撑杆,而下侧的所述移动架受到向下的压力并与所述摩擦板紧密接触,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固定所述第二支撑杆,则所述电源本体质量越重,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固定支撑能力越强,而上移所述机架将其升起的过程中,上侧的所述移动架受到向下的拉力并与所述摩擦板分离,下侧的所述移动架受到向上的拉力并与所述摩擦板分离,简化了使用人员的操作流程,提高了便利性。在上述的便于升降的新能源汽车应急充电电源设备中,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板,所述减震板设于所述机架内,所述减震板四端各设有通孔,所述机架内设有与所述通孔相适配的支杆,所述支杆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支杆外侧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上端与所述减震板下端相连,所述减震弹簧下端与所述机架内壁下端相连,所述减震板上端设有安装框,所述电源本体设于所述安装框内,所述保护壳内设有避震组件。在上述的便于升降的新能源汽车应急充电电源设备中,所述避震组件包括避震架,所述保护壳内四端各设有避震腔,所述避震架设于所述避震腔内,所述避震架外端与所述避震腔内壁外端之间设有避震弹簧,所述避震架两端各设有第一限位板,所述避震架内端延伸至所述避震腔外侧并设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内端与所述电源本体外端接触。在上述的便于升降的新能源汽车应急充电电源设备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移动板,所述保护壳两端各设有移动腔,所述移动板设于所述移动腔内,所述移动板外端延伸至所述保护壳外侧,所述移动板内端与所述移动腔内壁内端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移动腔内两端各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移动板两端各设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移动板下端设有固定板,所述机架两端各设有与所述移动腔相适配的固定腔,所述固定板下端延伸至所述固定腔内,所述固定腔内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板下端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块设于所述固定槽内。在上述的便于升降的新能源汽车应急充电电源设备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移动架,所述底座上端两侧与所述机架下端两侧均设有滑槽,所述移动架设于所述滑槽内,上侧的所述移动架下端延伸至所述机架下侧并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端相连,下侧的所述移动架上端延伸至所述底座上侧并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下端相连,所述滑槽内底端设有摩擦板,所述摩擦板与所述移动架外端接触,所述滑槽左端设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内两端各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缓冲腔内设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两端各设有第三限位板,所述第三限位板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所述缓冲板左端与所述缓冲腔内壁右端之间设有缓冲弹簧,所述滑槽外侧设有滑动组件。在上述的便于升降的新能源汽车应急充电电源设备中,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动架,所述滑槽外端设有直槽,所述滑动架设于所述直槽内,所述滑动架内端与所述移动架外端接触,所述直槽内两端各设有压力槽,所述压力槽内设有压力板,所述压力板外端与所述压力槽内壁之间设有压力弹簧,所述压力板内端与所述滑动架外端贴合,所述压力槽内端设有凹槽,所述滑动架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直板,所述空腔内两侧各设有斜块,所述斜块内端与所述直板外端接触,所述斜块外端与所述压力板内端接触,所述直板前端延伸至所述滑动架外侧并设有推板。在上述的便于升降的新能源汽车应急充电电源设备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定块,所述底座右侧上端设有锁定腔,所述锁定块设于所述锁定腔内,所述锁定块右端与所述锁定腔内壁右端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机架右侧下端设有锁定板,所述锁定板下端设有锁定槽,所述锁定板下端设于所述锁定腔内,所述锁定块左端设于所述锁定槽内,所述锁定块下端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下端设有连杆,所述锁定腔右端设有控制腔,所述控制腔内设有控制板,所述连杆下端延伸至所述控制腔内并与所述控制板左端相连,所述控制板上端延伸至所述底座上侧并设有压板。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中的减震机构通过减震弹簧为减震板提供弹力,使固定在减震板上的电源本体在受到竖直方向的冲击力时,可在减震弹簧提供的弹力作用下上下震动缓解冲击力,保护电源本体不因剧烈的冲击而损坏,提高了电源本体的使用寿命。2.本专利技术中的避震组件通过避震弹簧为避震架提供弹力,使电源本体在受到横向方向的冲击力时,不因剧烈的冲击而损坏,同时避震架可将电源本体夹持在安装框中心,由避震弹簧提供夹持力的避震架可内外收缩,便于夹持尺寸规格不同的电源本体,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适用范围。3.本专利技术中的固定机构通过固定块固定住固定板的位置,使保护壳能够稳定地固定在机架上侧,保护电源本体不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提高了电源本体的使用寿命,同时内推移动板即可解除保护壳的固定状态,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升降的新能源汽车应急充电电源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侧设有机架(2),所述底座(1)右端两侧各设有的第一连接块(7),所述第一连接块(7)上端设有第一支撑杆(8),所述机架(2)下端两侧各设有第二连接块(7a),所述第二连接块(7a)下端设有第二支撑杆(8a),所述第一支撑杆(8)上端与所述机架(2)下端之间设有连接机构(40),所述第二连接块(7a)下端与所述底座(1)上端之间同样设有连接机构(40),上下两侧的所述连接机构(40)为镜像设置,所述机架(2)上端设有保护壳(3),所述保护壳(3)两端与所述机架(2)之间各设有固定机构(30),所述机架(2)中间设有减震机构(10),所述减震机构(10)内设有电源本体(5),所述保护壳(3)右端设有导线通孔(6),所述底座(1)右端设有锁定所述机架(2)的锁定机构(70),所述底座(1)外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轮胎(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升降的新能源汽车应急充电电源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侧设有机架(2),所述底座(1)右端两侧各设有的第一连接块(7),所述第一连接块(7)上端设有第一支撑杆(8),所述机架(2)下端两侧各设有第二连接块(7a),所述第二连接块(7a)下端设有第二支撑杆(8a),所述第一支撑杆(8)上端与所述机架(2)下端之间设有连接机构(40),所述第二连接块(7a)下端与所述底座(1)上端之间同样设有连接机构(40),上下两侧的所述连接机构(40)为镜像设置,所述机架(2)上端设有保护壳(3),所述保护壳(3)两端与所述机架(2)之间各设有固定机构(30),所述机架(2)中间设有减震机构(10),所述减震机构(10)内设有电源本体(5),所述保护壳(3)右端设有导线通孔(6),所述底座(1)右端设有锁定所述机架(2)的锁定机构(70),所述底座(1)外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轮胎(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升降的新能源汽车应急充电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10)包括减震板(11),所述减震板(11)设于所述机架(2)内,所述减震板(11)四端各设有通孔(12),所述机架(2)内设有与所述通孔(12)相适配的支杆(13),所述支杆(13)设于所述通孔(12)内,所述支杆(13)外侧设有减震弹簧(14),所述减震弹簧(14)上端与所述减震板(11)下端相连,所述减震弹簧(14)下端与所述机架(2)内壁下端相连,所述减震板(11)上端设有安装框(16),所述电源本体(5)设于所述安装框(16)内,所述保护壳(3)内设有避震组件(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升降的新能源汽车应急充电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震组件(20)包括避震架(21),所述保护壳(3)内四端各设有避震腔(22),所述避震架(21)设于所述避震腔(22)内,所述避震架(21)外端与所述避震腔(22)内壁外端之间设有避震弹簧(23),所述避震架(21)两端各设有第一限位板(24),所述避震架(21)内端延伸至所述避震腔(22)外侧并设有夹持板(25),所述夹持板(25)内端与所述电源本体(5)外端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升降的新能源汽车应急充电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30)包括移动板(31),所述保护壳(3)两端各设有移动腔(32),所述移动板(31)设于所述移动腔(32)内,所述移动板(31)外端延伸至所述保护壳(3)外侧,所述移动板(31)内端与所述移动腔(32)内壁内端之间设有复位弹簧(33),所述移动腔(32)内两端各设有第一限位槽(34),所述移动板(31)两端各设有第二限位板(35),所述第二限位板(35)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34)内,所述移动板(31)下端设有固定板(36),所述机架(2)两端各设有与所述移动腔(32)相适配的固定腔(38),所述固定板(36)下端延伸至所述固定腔(38)内,所述固定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麻陶炼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知开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