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多模腔模具热流道温度同步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1885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多模腔模具热流道温度同步控制方法,涉及注塑多模腔模具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注塑多模腔模具在使用时热流道温度具有差异没有同步,导致注塑成型效果差的问题。所述模具的内部设置有模腔,且模腔与模具为一体结构,所述模具的内部设置有模腔,且模腔与模具为一体结构,所述模腔设置有四个,所述模具的外部设置有第一冷却管,所述模腔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热流道,所述第一热流道设置有四个,所述第一热流道的一端设置有分流盘,所述分流盘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热流道,所述第二热流道的外部设置有温度控制罩,且温度控制罩设置有两个,所述温度控制罩与第二热流道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温度控制罩的前端面设置有螺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多模腔模具热流道温度同步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多模腔模具
,具体为一种注塑多模腔模具热流道温度同步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注塑还可分注塑成型模压法和压铸法,注射成型机(简称注射机或注塑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射成型是通过注塑机和模具来实现的,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是注塑机注塑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现有的注塑多模腔模具在使用时热流道温度具有差异没有同步,导致注塑成型效果差,为此,我们提供一种注塑多模腔模具热流道温度同步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多模腔模具热流道温度同步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注塑多模腔模具在使用时热流道温度具有差异没有同步,导致注塑成型效果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多模腔模具热流道,包括模具,所述模具的内部设置有模腔,且模腔与模具为一体结构,所述模腔设置有四个,所述模具的外部设置有第一冷却管,且第一冷却管与模具固定连接,所述模腔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热流道,且第一热流道与模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热流道设置有四个,所述第一热流道的一端设置有分流盘,所述分流盘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热流道,且第一热流道与第二热流道均与分流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热流道的外部设置有温度控制罩,且温度控制罩设置有两个,所述温度控制罩与第二热流道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温度控制罩的前端面设置有螺栓,且两个温度控制罩通过螺栓相互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温度控制罩的内部设置有空腔,且空腔与温度控制罩为一体结构,所述空腔与温度控制罩之间设置有第一加热腔,且第一加热腔与温度控制罩为一体结构,所述温度控制罩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加热连接管,且第一加热连接管与温度控制罩为一体结构。优选的,所述温度控制罩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冷却管,且第二冷却管与温度控制罩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冷却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进口,所述第二冷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出口,且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均与第二冷却管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冷却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进口,所述第一冷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出口,且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均与第一冷却管为一体结构。优选的,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螺纹热流道,且螺纹热流道与第二热流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热流道的外部设置有辅助温度控制罩,且辅助温度控制罩与第一热流道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温度控制罩设置有四个。优选的,所述辅助温度控制罩的内部设置有冷却腔,且冷却腔与辅助温度控制罩为一体结构,所述冷却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冷却管,且第三冷却管与辅助温度控制罩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冷却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进口,所述第三冷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出口,且第三进口和第三出口均与第三冷却管为一体结构。优选的,所述冷却腔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加热腔,且第二加热腔与辅助温度控制罩为一体结构,所述冷却腔和第二加热腔之间设置有隔板,且隔板与辅助温度控制罩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热腔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加热连接管且第二加热连接管与辅助温度控制罩为一体结构。优选的,一种注塑多模腔模具热流道温度同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首先把两个温度控制罩利用螺栓进行固定,把第二热流道和螺纹热流道包裹住,使第二热流道和螺纹热流道位于空腔内;步骤二:把第一加热连接管和第二加热连接管均外接加热机构,利用外接加热机构加热使热量从第一加热连接管和第二加热连接管分别进入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内,对第二热流道和第一热流道分别独立加热;步骤三:把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外接进出水机构和阀门机构,控制第二冷却管进行水循环,第二冷却管环绕温度控制罩外壁;步骤四:控制第三冷却管进行水循环,第三冷却管位于辅助温度控制罩内部的冷却腔内;步骤五:把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外接进出水机构和阀门机构,控制第一冷却管进行水循环,第一冷却管位于模腔外部;步骤六:原料从第二热流道进入分流盘,向四个第一热流道进行均匀分流,配合辅助温度控制罩进行辅助温度同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热流道外部设置辅助温度控制罩,辅助温度控制罩被隔板分成两部分,分别是第二加热腔和冷却腔,经过第一热流道的原料最先经过第二加热腔进行辅助加热,防止从分流盘分流后的物料因为体积减少造成温度流失不均衡,在分流后立即进行辅助加热从而实现温度同步,在冷却腔内部设置第三冷却管,用于辅助加热后的原料进行适当的降温处理,经过第一次加热后进行二次加热,温度会超过预定温度,通过第三冷却管进行短暂的降温处理从而进一步实现温度同步,提高注塑成型的效果,同时第三冷却管外接进出水机构和阀门机构,通过第三进口和第三出口实现水循环处理,从而实现节能效果,降低成本,同时保障冷却效果实用性强。2、通过在第二热流道外部设置温度控制罩,在温度控制罩外部设置第二冷却管,在温度控制罩内部设置第一加热腔,利用第一加热连接管与外部加热机构连接,实现第一加热腔对第二热流道和螺纹热流道进行加热处理,由于螺纹热流道是螺纹形状,提高了热胀冷缩效果,防止第二热流道损坏,同时螺纹热流道直径比第二热流道要大,从而可以进行原料存储,进行堆积加热,使加热更加均与,从而在分流时实现温度同步,当温度过高需要及时快速降温时,通过第二冷却管进行实现,对流通过螺纹热流道的原料进行温度控制,使流出第二热流道进入第一热流道的时候时一个可控的温度,并不是一个温度不停上升的效果,便于后期实现温度同步,提高注塑成型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右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模腔和第一热流道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温度控制罩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辅助温度控制罩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模具;2、模腔;3、第一冷却管;4、第一进口;5、第一出口;6、第一热流道;7、第二热流道;8、分流盘;9、辅助温度控制罩;10、第二加热连接管;11、第三出口;12、第三进口;13、温度控制罩;14、第二冷却管;15、第二进口;16、第二出口;17、第一加热连接管;18、螺栓;19、第一加热腔;20、螺纹热流道;21、空腔;22、隔板;23、冷却腔;24、第三冷却管;25、第二加热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注塑多模腔模具热流道,包括模具1,模具1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多模腔模具热流道,包括模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1)的内部设置有模腔(2),且模腔(2)与模具(1)为一体结构,所述模腔(2)设置有四个,所述模具(1)的外部设置有第一冷却管(3),且第一冷却管(3)与模具(1)固定连接,所述模腔(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热流道(6),且第一热流道(6)与模腔(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热流道(6)设置有四个,所述第一热流道(6)的一端设置有分流盘(8),所述分流盘(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热流道(7),且第一热流道(6)与第二热流道(7)均与分流盘(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热流道(7)的外部设置有温度控制罩(13),且温度控制罩(13)设置有两个,所述温度控制罩(13)与第二热流道(7)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温度控制罩(13)的前端面设置有螺栓(18),且两个温度控制罩(13)通过螺栓(18)相互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多模腔模具热流道,包括模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1)的内部设置有模腔(2),且模腔(2)与模具(1)为一体结构,所述模腔(2)设置有四个,所述模具(1)的外部设置有第一冷却管(3),且第一冷却管(3)与模具(1)固定连接,所述模腔(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热流道(6),且第一热流道(6)与模腔(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热流道(6)设置有四个,所述第一热流道(6)的一端设置有分流盘(8),所述分流盘(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热流道(7),且第一热流道(6)与第二热流道(7)均与分流盘(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热流道(7)的外部设置有温度控制罩(13),且温度控制罩(13)设置有两个,所述温度控制罩(13)与第二热流道(7)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温度控制罩(13)的前端面设置有螺栓(18),且两个温度控制罩(13)通过螺栓(18)相互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多模腔模具热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罩(13)的内部设置有空腔(21),且空腔(21)与温度控制罩(13)为一体结构,所述空腔(21)与温度控制罩(13)之间设置有第一加热腔(19),且第一加热腔(19)与温度控制罩(13)为一体结构,所述温度控制罩(13)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加热连接管(17),且第一加热连接管(17)与温度控制罩(13)为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多模腔模具热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罩(13)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冷却管(14),且第二冷却管(14)与温度控制罩(1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冷却管(1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进口(15),所述第二冷却管(14)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出口(16),且第二进口(15)和第二出口(16)均与第二冷却管(14)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冷却管(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进口(4),所述第一冷却管(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出口(5),且第一进口(4)和第一出口(5)均与第一冷却管(3)为一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多模腔模具热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21)的内部设置有螺纹热流道(20),且螺纹热流道(20)与第二热流道(7)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多模腔模具热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流道(6)的外部设置有辅助温度控制罩(9),且辅助温度控制罩(9)与第一热流道(6)固定连接,所述辅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常红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强宏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