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连接板及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733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换热器连接板及换热器。一种换热器连接板,安装于换热器上,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管组及第二换热管组,第一换热管组及第二换热管组均具有多根换热管,换热器连接板用于连接第一换热管组及第二换热管组中的换热管;换热器连接板包括第一板,第一板由多块第一子板拼接而成,第一子板上开设有通孔,多块第一子板上的通孔沿第一子板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第一换热管组及所述第二换热管组中的换热管穿设于通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当换热器的尺寸改变时,只需要增加或减少第一子板的数量,根据不同的换热器尺寸选择相应的第一子板拼接而成,增加加工的便利性及提高生产效率,且第一子板尺寸小,便于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连接板及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制冷
,特别是涉及换热器连接板及换热器。
技术介绍
在制冷系统中,换热器作为制冷四大部件中的重要部件,起到与外界进行热交换的作用。在较长的换热器或者双排换热器中,需要通过连接板连接,连接板能够作为支撑板,或者能够连接双排换热器中的两组换热管,避免换热管直接折弯而影响产品性能。在现有技术中,换热器的产品尺寸发生变化时,换热器连接板的长度也需改变,需要重新制作换热器连接板,其冲压之后需另外加工用于插接换热管的通孔,这样不仅会使加工难度提升,且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器连接板,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换热器连接板,安装于换热器上,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管组及第二换热管组,所述第一换热管组及所述第二换热管组均具有多根换热管,所述换热器连接板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管组及所述第二换热管组中的换热管;所述换热器连接板包括第一板,所述第一板由多块第一子板拼接而成,所述第一子板上开设有通孔,多块所述第一子板上的所述通孔沿所述第一子板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一换热管组及所述第二换热管组中的换热管穿设于所述通孔内。可以理解的是,当换热器的尺寸改变时,只需要增加或减少所述第一子板的数量,而不需要根据换热器的尺寸重新制作一整块所述第一板,根据不同的换热器尺寸选择相应的所述第一子板拼接而成,增加加工的便利性及提高生产效率,且第一子板尺寸小,便于加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连接板还包括第二板,所述第二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板的侧面贴合,所述第二板的侧面开设有沿着所述第二板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凹槽,所述凹槽一端开口且所述开口朝向所述第一板设置,所述第一换热管组及所述第二换热管组中的换热管的一端自所述通孔伸出并容置于所述凹槽内。可以理解的是,在双排换热器中,所述换热器连接板安装于所述换热器的端部,可避免所述第一换热管组与所述第二换热管组中的换热管直接折弯影响产品性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板包括多块块第二子板,多块所述第二板依次连接,所述凹槽开设于多块所述第二子板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块所述第一子板之间的连接处与多块所述第二子板之间连接处相互错开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多块所述第一子板之间的连接处与多块所述第二子板之间连接处不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以加强连接强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板具有锯型齿,相邻的所述第一子板上的锯型齿相互交错设置;及/或所述第二子板具有锯型齿,相邻的所述第二子板上的锯型齿相互交错设置。可以理解的是,锯型齿能够加大焊接面积,增强焊接强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锯型齿为三角形、矩形或者梯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板上的所述锯型齿为多个,多个所述锯型齿间隔设置以形成齿槽,所述第一子板上的所述锯型齿能够卡入相邻的所述第一子板的齿槽内;及/或所述第二子板上的所述锯型齿为多个,多个所述锯型齿间隔设置以形成齿槽,所述第二子板上的所述锯型齿能够卡入相邻的所述第二子板的齿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板的侧面设有凸起,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凸起上,所述第二子板上远离所述第一子板的侧面设有与所述凹槽对应的凸块,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凸块的内侧,所述凸块相对所述第二子板远离所述第一板的表面凸出设置。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换热管抵靠于所述通孔的壁面上,在所述凸起上开设所述通孔,以增加所述通孔的厚度,所述凸块能够增加所述凹槽的厚度,增强所述换热管的抵靠强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块所述第一子板的连接处设置于所述凸起之间,及/或多块所述第二子板的连接处设置于所述凸块之间。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多块所述第一子板的连接处不设置在所述凸起上,及/或多块所述第二子板的连接处不设置在所述凹槽上,以避免增加安装的难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为两列,所述凹槽为一列,位于同排的所述通孔与同排的所述凹槽形成通道。本技术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第一换热管组、第二换热管组及上述换热器连接板,所述第一换热管组及所述第二换热管组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及第二集流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换热器连接板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换热器连接板,通过将第一板设置成由多块第一子板拼接而成,当换热器的尺寸发生变化时,通过增减第一子板的块数,或者更换第一子板的尺寸,以使由多块第一子板拼凑而成的第一板的尺寸适用于换热器,第一子板尺寸小,便于加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换热器的结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换热器连接板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换热器结构示意图。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100、换热器;10、第一集流管;11、进流口;12、扁管槽;20、第二集流管;21、出流口;30、第一换热管组;31、换热管;40、第二换热管组;50、翅片;60、换热器连接板;61、第一板;611、第一子板;6111、通孔;6112、凸起;6113、锯型齿;6113a、齿槽;62、第二板;621、第二子板;6211、凹槽;6212、凸块;70、边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实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见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换热器100,该换热器100应用于空调系统中,用以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100为至少双排微通道换热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换热器100还可为单排微通道换热器,还可为翅片式或者其他类型换热器。请参见图1及图2,换热器100包括第一集流管10、第二集流管20、第一换热管组30及第二换热管组40,第一换热管组30与第二换热管组40均具有多根换热管31,第一换热管组30与第二换热管组40中的换热管31的一端分别与第一集流管10与第二集流管20连接。换热器100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连接板,安装于换热器上,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管组(30)及第二换热管组(40),所述第一换热管组(30)及所述第二换热管组(40)均具有多根换热管(31),所述换热器连接板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管组(30)及所述第二换热管组(40)中的换热管(31),其特征在于:/n所述换热器连接板包括第一板(61),所述第一板(61)由多块第一子板(611)拼接而成,所述第一子板(611)上开设有通孔(6111),多块所述第一子板(611)上的所述通孔(6111)沿所述第一子板(611)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一换热管组(30)及所述第二换热管组(40)中的换热管(31)穿设于所述通孔(611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连接板,安装于换热器上,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管组(30)及第二换热管组(40),所述第一换热管组(30)及所述第二换热管组(40)均具有多根换热管(31),所述换热器连接板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管组(30)及所述第二换热管组(40)中的换热管(31),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器连接板包括第一板(61),所述第一板(61)由多块第一子板(611)拼接而成,所述第一子板(611)上开设有通孔(6111),多块所述第一子板(611)上的所述通孔(6111)沿所述第一子板(611)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一换热管组(30)及所述第二换热管组(40)中的换热管(31)穿设于所述通孔(61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换热器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连接板还包括第二板(62),所述第二板(62)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板(61)的侧面贴合,所述第二板(62)的侧面开设有沿着所述第二板(62)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凹槽(6211),所述凹槽(6211)一端开口且所述开口朝向所述第一板(61)设置,所述第一换热管组(30)及所述第二换热管组(40)中的换热管(31)的一端自所述通孔(6111)伸出并容置于所述凹槽(62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换热器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62)包括多块第二子板(621),多块所述第二板(62)依次连接,所述凹槽(6211)开设于多块所述第二子板(6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换热器连接板,其特征在于:多块所述第一子板(611)之间的连接处与多块所述第二子板(621)之间连接处相互错开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换热器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板(611)具有锯型齿(6113),相邻的所述第一子板(611)上的锯型齿(6113)相互交错设置;及/或所述第二子板(621)具有锯型齿(6113),相邻的所述第二子板(621)上的锯型齿(6113)相互交错设置。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新宇范毅王冠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盾安热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