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包磁性金属单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71728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磁波吸收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包磁性金属单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包磁性金属单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含金属盐的碳源溶液与聚苯乙烯进行混合,通过搅拌浸入聚苯乙烯球中,将金属盐和碳源负载在聚苯乙烯球上,经碳化除去模版,碳源形成三维蜂窝状结构,金属盐碳化形成金属单质镶嵌在蜂窝状的碳材料中,这种结构可以形成导电网络,提高材料的导电率损耗,提高磁性金属在孔之间的负载量,进而提高复合材料的磁导率。该制备方法简化了传统的制备步骤,操作简单,且制得的复合材料厚度薄,质量轻,具有高介电损耗和磁损耗能力、低密度、高导电性,增强了其电磁波吸收性能,可作为吸波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包磁性金属单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磁波吸收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碳包磁性金属单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各种无线通讯工具的使用,越来越多的电磁波进入我们的生活,俨然成为一种新型的污染—电磁污染。研究表明,电磁波不仅会对精密仪器的使用造成干扰,而且过量的电磁波辐射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也有很大的伤害。长时间暴露在电磁波辐射中,会导致人体内的血液、淋巴细胞等细胞组织发生病变,甚至诱发癌症,对人身体机能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目前唯一的方法就是研究开发新型的电磁波吸收材料去衰减掉不需要的电磁波。电磁波吸收材料又称为隐身材料,在战略军事方面也有很重要的应用。而传统的电磁波吸收材料制备方法步骤繁琐,导致狭窄的吸收带宽、高的密度、吸收能力差等各种因素限制了其发展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碳包磁性金属单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专利技术碳包磁性金属单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化了传统的制备步骤,操作简单,且制得的复合材料吸收频带宽、质量轻、吸收强、厚度薄。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碳包磁性金属单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磁性金属盐与碳源溶液进行混合,得到含有金属盐的碳源溶液;步骤2:将聚苯乙烯球粉末加入所述含有金属盐的碳源溶液中,进行搅拌,干燥后,得到混合物;步骤3:在还原气体和惰性气体的氛围下,将所述混合物进行碳化,得到碳包磁性金属单质复合材料;所述碳源选自聚偏氟乙烯或葡萄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聚苯乙烯球作为碳包磁性金属单质复合材料模版,含金属盐的碳源溶液在静置搅拌过程中浸入聚苯乙烯球中,即可将金属盐和碳源负载在聚苯乙烯球上,在高温碳化过程中,因聚苯乙烯分解,除去模版,碳源形成三维蜂窝状结构,且金属盐碳化形成金属单质镶嵌在蜂窝状的碳材料中,这种独特的结构不仅可以形成导电网络,提高材料的导电率损耗,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磁性金属在孔之间的负载量,进而提高碳包磁性金属单质复合材料的磁导率。本专利技术步骤1中,所述磁性金属盐中的磁性金属为铁、钴和镍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金属镍单质具有典型的软磁性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材料的磁导率;当金属盐中的金属优选为镍时,所述金属盐优选为硝酸镍、乙酰丙酮镍或二茂镍,更优选为二茂镍;所述碳源优选为聚偏氟乙烯;聚偏氟乙烯不仅可以作为高介电损耗的碳源还可以作为粘结剂连接各个分散的聚苯乙烯球,使之在碳化过程中不会发生结构坍塌,保持良好的三维蜂窝状结构;所述金属盐与所述碳源的质量比为(1-3):(1-3),优选为2:1;所述碳源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0%-50%,更优选为10%-30%,进一步优选为10%。本专利技术步骤2中,聚苯乙烯球粉末可市购,也可自制。本专利技术聚苯乙烯球粉末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苯乙烯单体、引发剂、乳化剂和交联剂混合,进行水浴反应,干燥后,得到聚乙烯粉末;所述引发剂优选为过硫酸钾,所述乳化剂优选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所述交联剂为二乙烯基苯;所述苯乙烯单体、引发剂、乳化剂和交联剂的用量比为(20-50)mL:(1000-1500)mg:(200-250)mg:(3~5)mL;所述混合优选在搅拌的条件下混合,所述搅拌的速率为250~300rmp,时间为20-40min,优选为250rmp搅拌30min;所述水浴反应的温度为70-80℃,时间为12-36h,优选为75℃,24h;所述干燥的温度为60~90℃,时间为10~14h,优选为80℃,12h;所述水浴反应优选在氮气或惰性气体的氛围下进行。本专利技术步骤2中,含金属盐的碳源溶液通过搅拌使得金属盐和碳源负载在聚苯乙烯球中,较抽真空处理其负载效果更佳;所述搅拌的速率为250~300rmp,时间为30min;所述聚苯乙烯球粉末的粒径为100-150nm,优选为100~120nm;所述聚苯乙烯球与碳源的质量比为(1-3):(1-3),优选为1:1。本专利技术步骤3中,金属盐在还原气体的氛围下,经碳化还原成金属单质镶嵌在三维蜂窝状碳材料中;所述还原气体为氢气;所述碳化的温度为500℃~700℃,优选为550~650℃,时间为2~4h,优选为2h。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碳包磁性金属单质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碳包磁性金属单质复合材料中镍纳米晶的粒径为7-10nm,金属单质的质量含量为55%。本专利技术制备得碳包磁性金属单质复合材料中的碳材料和磁性金属单质分别提供的介电损耗和磁损耗相结合,都大大提高了其电磁波吸收性能,可以作为吸波材料。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碳包磁性金属单质复合材料在电磁波吸收领域中的应用。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碳包磁性金属单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中,聚苯乙烯球作为碳包磁性金属单质复合材料模版,含金属盐的碳源溶液在静置搅拌过程中浸入聚苯乙烯球中,即可将金属盐和碳源负载在聚苯乙烯球上,在高温碳化过程中,因聚苯乙烯分解,除去模版,碳源形成三维蜂窝状结构,且金属盐碳化形成金属单质镶嵌在蜂窝状的碳材料中,这种独特的结构不仅可以形成导电网络,提高材料的导电率损耗,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磁性金属在孔之间的负载量,进而提高碳包磁性金属单质复合材料的磁导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化了传统的制备步骤,操作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制备得到的碳包磁性金属单质复合材料厚度薄,质量轻,且具有高介电损耗和磁损耗能力、低密度和高导电性,从而增强了其电磁波吸收性能,可以作为吸波材料。而且该复合材料较其它无机非金属材料,碳的制备更简单,成本更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聚苯乙烯微球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碳化温度为600℃下得到的三维蜂窝状的碳包镍复合材料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3和4在碳化温度分别为550、600和650℃下得到三维蜂窝状的碳包镍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环形样品在2-18GHz频率范围内的介电常数的实部和虚部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环形样品在2-18GHz频率范围内的磁导率的实部和虚部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环形样品在2-18GHz频率范围内的介电损耗和磁损耗机制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环形样品在2-18GHz频率范围内模拟不同厚度得到的反射率值。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包磁性金属单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将磁性金属盐与碳源溶液进行混合,得到含有金属盐的碳源溶液;/n步骤2:将聚苯乙烯球粉末加入所述含有金属盐的碳源溶液中,进行搅拌,干燥后,得到混合物;/n步骤3:在还原气体和惰性气体的氛围下,将所述混合物进行碳化,得到碳包磁性金属单质复合材料;/n所述碳源选自聚偏氟乙烯或葡萄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包磁性金属单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磁性金属盐与碳源溶液进行混合,得到含有金属盐的碳源溶液;
步骤2:将聚苯乙烯球粉末加入所述含有金属盐的碳源溶液中,进行搅拌,干燥后,得到混合物;
步骤3:在还原气体和惰性气体的氛围下,将所述混合物进行碳化,得到碳包磁性金属单质复合材料;
所述碳源选自聚偏氟乙烯或葡萄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金属盐中的磁性金属为铁、钴和镍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气体为氢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盐与所述碳源的质量比为(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聪爱张海燕张丹枫沈俊尧曾国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