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的熔模制造用制壳原料混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715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自动化的熔模制造用制壳原料混淋设备,包括固定座,滑孔,调节孔,固定支撑块,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可观察测量混合桶结构,可缓冲动力支撑座结构,可调节支撑管结构,可转动观察密封盖结构,混淋罐,第一固定管,第二固定管,支撑杆和弧形支撑板,所述的滑孔分别开设在固定座的内部左侧和内部中间位置右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第二固定板,升降座,螺纹孔,倒T型螺纹杆,固定座,调节孔,第二支撑板,混淋罐和第二固定管相互配合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旋转倒T型螺纹杆,然后通过通过倒T型螺纹杆和升降座螺纹连接设置,方便在工作中调节混淋罐的角度进行混淋工作增加调节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化的熔模制造用制壳原料混淋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铸造设备
,尤其涉及自动化的熔模制造用制壳原料混淋设备。
技术介绍
熔模铸造又称失蜡铸造,包括压蜡、修蜡、组树、沾浆、熔蜡、浇铸金属液及后处理等工序,在进行蜡模沾浆后,需要及时对进行沾浆的蜡模,进行淋砂、覆砂,沾浆和淋砂往往需要重复多次,淋砂作业通常使用人工方式进行,所以人们设计了混淋设备。但是现有的混淋设备还存在着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原料观察测量,不方便在混淋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工作和不方便在工作中调节设备角度以及不方便在工作中进行遮挡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自动化的熔模制造用制壳原料混淋设备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自动化的熔模制造用制壳原料混淋设备,以解决现有的混淋设备还存在着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原料观察测量,不方便在混淋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工作和不方便在工作中调节设备角度以及不方便在工作中进行遮挡的问题。自动化的熔模制造用制壳原料混淋设备,包括固定座,滑孔,调节孔,固定支撑块,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可观察测量混合桶结构,可缓冲动力支撑座结构,可调节支撑管结构,可转动观察密封盖结构,混淋罐,第一固定管,第二固定管,支撑杆和弧形支撑板,所述的滑孔分别开设在固定座的内部左侧和内部中间位置右侧;所述的调节孔开设在固定座的内部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支撑块螺栓连接在固定座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支撑板的下端轴接在固定支撑块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支撑板安装在可调节支撑管结构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观察测量混合桶结构安装在支撑杆的上端;所述的可缓冲动力支撑座结构安装在滑孔的下端;所述的可调节支撑管结构安装在调节孔的上端;所述的可转动观察密封盖结构安装在第一固定管的左侧;所述的第一固定管螺栓连接在混淋罐的左侧;所述的第二固定管螺栓连接在混淋罐的右侧;所述的支撑杆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固定座的上端右侧;所述的弧形支撑板分别螺栓连接在混淋罐的内壁;所述的可观察测量混合桶结构包括混合桶,导送管,电磁阀,第一观察片,第一固定板,混合电机,传动管和搅拌杆,所述的导送管的右侧螺纹连接在混合桶的左侧下部;所述的电磁阀螺栓连接在导送管的右侧内壁;所述的第一观察片镶嵌在混合桶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固定板分别螺栓连接在混合桶的上端中间位置左右两侧;所述的混合电机螺栓连接在第一固定板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传动管的上端键连接在混合电机的输出轴外壁且贯穿第一固定板之间;所述的搅拌杆从上到下依次螺栓连接在传动管的左右两侧。优选的,所述的可缓冲动力支撑座结构包括第三固定管,缓冲弹簧,倒T型杆,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旋转管,动力辊和动力电机,所述的缓冲弹簧分别插接在第三固定管的内部底端;所述的倒T型杆的下端滑动贯穿第三固定管左右两侧开设的滑动孔;所述的倒T型杆的上端分别轴接在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下端外壁;所述的旋转管贯穿第二固定块的内部中间位置且右侧轴接在第一固定块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动力辊螺栓连接在旋转管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动力电机螺栓连接在第二固定块的左侧中间位置且输出轴键连接在旋转管的左侧内部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的可调节支撑管结构包括第二固定板,翼形螺栓,第四固定管,升降座,螺纹孔和倒T型螺纹杆,所述的翼形螺栓分别贯穿第二固定板的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四固定管的下端焊接在第二固定板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升降座的下端插接在第四固定管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螺纹孔开设在升降座的下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倒T型螺纹杆贯穿第二固定板的内部中间位置螺纹连接在螺纹孔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的可转动观察密封盖结构包括连接座,遮挡盖,第二观察片,密封圈,固定孔,挂接钩和锁紧螺母,所述的遮挡盖的上端轴接在连接座的左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观察片镶嵌在遮挡盖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密封圈胶接在遮挡盖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孔开设在遮挡盖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挂接钩贯穿固定孔;所述的锁紧螺母螺纹连接在挂接钩的外壁左侧。优选的,所述的混淋罐设置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所述的第一固定管贯穿第一支撑板的内部中间位置且轴接设置;所述的第二固定管贯穿第二支撑板的内部中间位置且轴接设置;所述的滑孔设置在调节孔的左侧。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观察片采用透明的钢化玻璃片且表面刻画有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线;所述的搅拌杆采用一端设置为锥形的不锈钢杆且设置在混合桶的内部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杆的上端分别螺栓连接在混合桶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导送管的左侧插接在第二固定管的右侧内部底端与混淋罐连通设置。优选的,所述的动力辊设置在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缓冲弹簧的上端和倒T型杆的下端接触设置;所述的第三固定管采用封底的且左右两侧开设有滑动孔的不锈钢管。优选的,所述的第三固定管分别螺栓连接在滑孔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倒T型杆分别贯穿滑孔;所述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分别设置在固定座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动力辊的上端和混淋罐的下端中间位置接触设置。优选的,所述的升降座和第四固定管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硅胶圈;所述的升降座采用上端中间位置开设有凹槽的不锈钢座。优选的,所述的第二固定板通过翼形螺栓连接在固定座的上端中间位置右侧;所述的翼形螺栓和固定座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的倒T型螺纹杆通过调节孔贯穿固定座且轴接设置;所述的第二支撑板的下端轴接在升降座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的第二观察片采用透明的钢化玻璃片;所述的密封圈采用硅胶圈;所述的挂接钩采用L型的不锈钢挂钩。优选的,所述的连接座螺栓连接在第一固定管的左侧上部;所述的密封圈设置在遮挡盖和第一固定管之间。优选的,所述的混合电机和动力电机分别采用型号为VRDM364LHA的步进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混合桶,导送管,电磁阀,第一观察片和第一固定板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通过第一观察片以及第一观察片表面刻画的刻度线的配合,方便在工作中进行原料观察工作增加观察功能。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第二固定板,升降座,螺纹孔,倒T型螺纹杆,固定座,调节孔,第二支撑板,混淋罐和第二固定管相互配合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旋转倒T型螺纹杆,然后通过通过倒T型螺纹杆和升降座螺纹连接设置,方便在工作中调节混淋罐的角度进行混淋工作增加调节功能。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连接座,遮挡盖,第二观察片,固定孔,挂接钩,锁紧螺母,混淋罐和第一固定管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第二观察片观察混淋罐内部的工件混合进度,方便在工作中进行观察,增加观察功能。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连接座,遮挡盖,第二观察片,密封圈,固定孔,挂接钩,锁紧螺母,混淋罐和第一固定管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密封圈对遮挡盖和第一固定管之间的密封工作,方便在工作中进行遮挡工作,防止在混淋的过程中原料流出造成浪费。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混合桶,导送管,电磁阀,第一观察片,第一固定板,混合电机,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动化的熔模制造用制壳原料混淋设备,包括固定座(1),滑孔(2),调节孔(3),固定支撑块(4),第一支撑板(5),第二支撑板(6),可观察测量混合桶结构(7),可缓冲动力支撑座结构(8),可调节支撑管结构(9),可转动观察密封盖结构(10),混淋罐(11),第一固定管(12),第二固定管(13),支撑杆(14)和弧形支撑板(15),所述的滑孔(2)分别开设在固定座(1)的内部左侧和内部中间位置右侧;所述的调节孔(3)开设在固定座(1)的内部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支撑块(4)螺栓连接在固定座(1)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支撑板(5)的下端轴接在固定支撑块(4)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支撑板(6)安装在可调节支撑管结构(9)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固定管(12)螺栓连接在混淋罐(11)的左侧;所述的第二固定管(13)螺栓连接在混淋罐(11)的右侧;所述的支撑杆(14)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固定座(1)的上端右侧;所述的弧形支撑板(15)分别螺栓连接在混淋罐(11)的内壁;其特征在于,该自动化的熔模制造用制壳原料混淋设备中所述的可观察测量混合桶结构(7)安装在支撑杆(14)的上端;所述的可缓冲动力支撑座结构(8)安装在滑孔(2)的下端;所述的可调节支撑管结构(9)安装在调节孔(3)的上端;所述的可转动观察密封盖结构(10)安装在第一固定管(12)的左侧;所述的可观察测量混合桶结构(7)包括混合桶(71),导送管(72),电磁阀(73),第一观察片(74),第一固定板(75),混合电机(76),传动管(77)和搅拌杆(78),所述的导送管(72)的右侧螺纹连接在混合桶(71)的左侧下部;所述的电磁阀(73)螺栓连接在导送管(72)的右侧内壁;所述的第一观察片(74)镶嵌在混合桶(71)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固定板(75)分别螺栓连接在混合桶(71)的上端中间位置左右两侧;所述的混合电机(76)螺栓连接在第一固定板(75)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传动管(77)的上端键连接在混合电机(76)的输出轴外壁且贯穿第一固定板(75)之间;所述的搅拌杆(78)从上到下依次螺栓连接在传动管(77)的左右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化的熔模制造用制壳原料混淋设备,包括固定座(1),滑孔(2),调节孔(3),固定支撑块(4),第一支撑板(5),第二支撑板(6),可观察测量混合桶结构(7),可缓冲动力支撑座结构(8),可调节支撑管结构(9),可转动观察密封盖结构(10),混淋罐(11),第一固定管(12),第二固定管(13),支撑杆(14)和弧形支撑板(15),所述的滑孔(2)分别开设在固定座(1)的内部左侧和内部中间位置右侧;所述的调节孔(3)开设在固定座(1)的内部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支撑块(4)螺栓连接在固定座(1)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支撑板(5)的下端轴接在固定支撑块(4)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支撑板(6)安装在可调节支撑管结构(9)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固定管(12)螺栓连接在混淋罐(11)的左侧;所述的第二固定管(13)螺栓连接在混淋罐(11)的右侧;所述的支撑杆(14)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固定座(1)的上端右侧;所述的弧形支撑板(15)分别螺栓连接在混淋罐(11)的内壁;其特征在于,该自动化的熔模制造用制壳原料混淋设备中所述的可观察测量混合桶结构(7)安装在支撑杆(14)的上端;所述的可缓冲动力支撑座结构(8)安装在滑孔(2)的下端;所述的可调节支撑管结构(9)安装在调节孔(3)的上端;所述的可转动观察密封盖结构(10)安装在第一固定管(12)的左侧;所述的可观察测量混合桶结构(7)包括混合桶(71),导送管(72),电磁阀(73),第一观察片(74),第一固定板(75),混合电机(76),传动管(77)和搅拌杆(78),所述的导送管(72)的右侧螺纹连接在混合桶(71)的左侧下部;所述的电磁阀(73)螺栓连接在导送管(72)的右侧内壁;所述的第一观察片(74)镶嵌在混合桶(71)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固定板(75)分别螺栓连接在混合桶(71)的上端中间位置左右两侧;所述的混合电机(76)螺栓连接在第一固定板(75)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传动管(77)的上端键连接在混合电机(76)的输出轴外壁且贯穿第一固定板(75)之间;所述的搅拌杆(78)从上到下依次螺栓连接在传动管(77)的左右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的熔模制造用制壳原料混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缓冲动力支撑座结构(8)包括第三固定管(81),缓冲弹簧(82),倒T型杆(83),第一固定块(84),第二固定块(85),旋转管(86),动力辊(87)和动力电机(88),所述的缓冲弹簧(82)分别插接在第三固定管(81)的内部底端;所述的倒T型杆(83)的下端滑动贯穿第三固定管(81)左右两侧开设的滑动孔;所述的倒T型杆(83)的上端分别轴接在第一固定块(84)和第二固定块(85)的下端外壁;所述的旋转管(86)贯穿第二固定块(85)的内部中间位置且右侧轴接在第一固定块(84)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动力辊(87)螺栓连接在旋转管(86)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动力电机(88)螺栓连接在第二固定块(85)的左侧中间位置且输出轴键连接在旋转管(86)的左侧内部中间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的熔模制造用制壳原料混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节支撑管结构(9)包括第二固定板(91),翼形螺栓(92),第四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亮李以瑞杨龙龙
申请(专利权)人:阳信东泰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