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将液态天然气转换为气态的自动气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1508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将液态天然气转换为气态的自动气化装置,涉及气化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包括装置外壳、多级管道系统和控温加热器,装置外壳外,多级管道系统一端为进液口,另一端为出气口,多级管道系统包含直钢管、“U”形钢管和固定板,多级管道系统设有若干隔热管套,隔热管套与控温加热器电性连接,对液态天然气逐级升温,实现将液态转换为气化的过程,本实验新型通过多级管道系统及分级加热控温,严格控制液态天然气的升温速度,避免因温度骤升带来的危险性因素,同时装置外壳设置前后通风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一部分自然升温,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将液态天然气转换为气态的自动气化装置
本技术属于
,特别是涉及一种将液态天然气转换为气态的自动气化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天然气作为目前世界一次能源三大支柱之一,已经被人们大力的开采与利用,其主要成分是甲烷。由于天然气无色无味无毒,同时热值高,燃尽性好,对自然环境污染较少,一度被广泛认为是洁净能源,特别是近些年来,石油、煤炭危机的冲击下,人类对于天然气的需求日渐增大。为了方便贮藏运输,一般将开采后的天然气降温加压至-162摄氏度的液态,再用汽化器转换为气态输送至天然气需求处。但现有气化设备结构复杂繁琐,转化率低且耗能高,造成大量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液态天然气转换为气态的自动气化装置,解决现有气化设备结构复杂繁琐,转化率低且耗能高,造成大量浪费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将液态天然气转换为气态的自动气化装置,包括装置外壳、多级管道系统和控温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为箱体;所述多级管道系统由直钢管与“U”形钢管上下依次焊接;所述多级管道系统包括若干隔热管套;所述隔热管套一表面设有导线接头;所述多级管道系统安装于装置外壳内,所述多级管道系统一端为进液口,另一端为出气口;所述多级管道系统两端均设有阀门;所述阀门设于装置外壳外;所述多级管道系统管道间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表面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为梯台体;所述装置外壳包括主壳体和盖板;所述盖板四角均设有连接口;所述盖板一表面设有若干前通风槽。进一步地,所述导线接头与导线插口电性连接,组成加热电线路;所述隔热管套相互之间存在空隙。进一步地,所述控温加热器包括隔热板、加热机和加热器底座;所述加热机一表面设有若干导线插口。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与主壳体通过螺栓固定。进一步地,所述主壳体盖板面四角均设有螺纹槽;所述主壳体一表面设有若干后通风槽;所述主壳体相对侧面各设有一管道口;所属主壳体一表面设有若干外壳支架;所述外壳支架为三脚架。进一步地,所述装置外壳材质为不易燃材料;所述不易燃材料包括铝合金或不锈钢;所述加热器底座表面涂有绝缘材料;所述绝缘材料包括塑料或木材。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温控加热器和空气自然对流的双重作用,对管道内的液态天然气进行升温;多级管道系统和分级加温的设计,严格控制升温速度,避免危险发生;同时,空气自然对流作为辅助设计,节约能源,减少加热器的功率损耗。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将液态天然气转换为气态的自动气化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将液态天然气转换为气态的自动气化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盖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主壳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将液态天然气转换为气态的自动气化装置气-液线路和加热线路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装置外壳,2-多级管道系统,3控温加热器,202-隔热管套,2021-导线接头,205-进液口,206-出气口,201-阀门,203-固定板,204-底座,101-主壳体,102-盖板,1021-连接口,1022-前通风槽,301-隔热板,302-加热机,303-加热器底座,3021-导线插口,1011-螺纹槽,1012-后通风槽,1013-管道口,1014-外壳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外”、“内”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5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将液态天然气转换为气态的自动气化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多级管道系统2和控温加热器3,装置外壳1为箱体;多级管道系统2由直钢管与“U”形钢管上下依次焊接;多级管道系统2包括若干隔热管套202;隔热管套202一表面设有导线接头,用来连接控温加热器3为液态天然气加热;多级管道系统2安装于装置外壳1内;多级管道系统2两端均设有阀门201;阀门201设于装置外壳1外,用来控制装置的进液和出气;多级管道系统2管道间设有固定板203;固定板203一表面设有底座204;底座204为梯台体;装置外壳1包括主壳体101和盖板102;盖板102四角均设有连接口1021;盖板102一表面设有若干前通风槽1022,形成空气自然对流,降低能耗;导线接头2021与导线插口3021电性连接;隔热管套202相互之间不连接,避免管套之间相互的热效应;盖板102与主壳体101通过螺栓固定;主壳体一表面设有若干外壳支架1014,外壳支架1014为三脚架;控温加热器3包括隔热板301、加热机302和加热器底座303;加热机302一表面设有若干导线插口3021;主壳体101盖板面四角均设有螺纹槽1011;主壳体101一表面设有若干后通风槽1012;主壳体101相对侧面各设有一管道口1013;装置外壳1材质为不易燃材料;不易燃材料包括铝合金或不锈钢;不易燃材料防止因泄漏等问题引发的火灾发生;加热器底座303表面涂有绝缘材料;绝缘材料包括塑料或木材,绝缘材料防止装置内部因设备老化等因素引发的漏电现象发生。实施例一: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将液态天然气转换为气态的自动气化装置的主要工作原理:其中,控温加热器3所用的电机额定功率为1500W。当需要将液态天然气转化为气态时,由多级管道系统2进液口205注入多级管道,管道上的隔热管套202分别与控温加热器3独立电性连接,组成加热电线路207。在控温加热器3的作用下,隔热管套202阶梯式升温,随天然气液的流向逐渐减弱;同时,由于多级管道系统2作用,天然气液流程增长,使得升温温和且充分,提高了转化率。在前后通风槽作用下,装置实现空气自然对流,在转换过程中辅助天然气液升温,减少了电能损耗。液态天然气经温和充分加热后,由出气口206流出。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将液态天然气转换为气态的自动气化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多级管道系统(2)和控温加热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为箱体;所述多级管道系统(2)由直钢管与“U”形钢管上下依次焊接构成;/n所述多级管道系统(2)包括若干隔热管套(202);所述隔热管套(202)一表面设有导线接头(2021);/n所述多级管道系统(2)安装于装置外壳(1)内,所述多级管道系统(2)一端为进液口(205),另一端为出气口(206);所述多级管道系统(2)两端均设有阀门(201);所述阀门(201)设于装置外壳(1)外;/n所述多级管道系统(2)管道间设有固定板(203);所述固定板(203)一表面设有底座(204);所述底座(204)为梯台体;/n所述装置外壳(1)包括主壳体(101)和盖板(102);/n所述盖板(102)四角均设有连接口(1021);所述盖板(102)一表面设有若干前通风槽(10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将液态天然气转换为气态的自动气化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多级管道系统(2)和控温加热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为箱体;所述多级管道系统(2)由直钢管与“U”形钢管上下依次焊接构成;
所述多级管道系统(2)包括若干隔热管套(202);所述隔热管套(202)一表面设有导线接头(2021);
所述多级管道系统(2)安装于装置外壳(1)内,所述多级管道系统(2)一端为进液口(205),另一端为出气口(206);所述多级管道系统(2)两端均设有阀门(201);所述阀门(201)设于装置外壳(1)外;
所述多级管道系统(2)管道间设有固定板(203);所述固定板(203)一表面设有底座(204);所述底座(204)为梯台体;
所述装置外壳(1)包括主壳体(101)和盖板(102);
所述盖板(102)四角均设有连接口(1021);所述盖板(102)一表面设有若干前通风槽(10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将液态天然气转换为气态的自动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接头(2021)与导线插口(3021)电性连接,组成加热电线路(207);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贡亚斌胡丽霞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积翔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