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多糖在制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508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黄精多糖在制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中的应用,具体涉及黄精多糖在制备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调控菌群失调修复肠粘膜屏障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节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降低炎症因子IL‑6、TNF‑α的产生及升高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抑制炎症表达,并通过改善肠屏障以改善结肠炎症,以期探索黄精多糖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潜在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黄精多糖在制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黄精多糖在制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中的应用,具体涉及黄精多糖在制备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调控菌群失调修复肠粘膜屏障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该病具有慢性进展、病程长、反复发作等特点,以肠道局部炎性细胞浸润、杯状细胞消失及可溶性炎症介质聚集为病理特征[1]。目前缺乏有效治疗方法,被WHO列为难治性疾病之一。近20年在中国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持续增高,并与结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UC的治疗已经成为临床的棘手问题[2]。虽然糖皮质激素、水杨酸制剂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能够缓解症状,但是效果不甚满意,而且长期应用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3]。随着UC基础研究的进展,治疗的着眼点聚焦在针对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肠黏膜屏障功能异常是UC发病的重要环节,同时肠屏障功能改善也是UC治疗所追求的目标之一[4]。肠外排转运体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缺陷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受到失调的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侵袭,诱发了类似UC的结肠炎[5]。近年来,中药多糖作为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而备受关注[6],中药多糖能通过抗炎、降低肠道的过度免疫反应以及调节肠道微生态失调等,发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作为一种传统的药食同源性植物,黄精品种繁多,分布广泛,具有上千年的药用食用历史,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抑菌、抗衰老以及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黄精多糖(PolygonatumcyrtonemaHuapolysaccharides,PCP)是黄精最主要的有效成分[7],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黄精多糖具有抗衰老、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防动脉硬化、抗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种药理作用。目前为止,黄精多糖在肠道疾病的防治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参考文献:[1]IngridOrdás1,LarsEckmann,MarkTalamini,DanielCBaumgart,WilliamJSandborn.Ulcerativecolitis.Lancet.2012Nov3;380(9853):1606-19.[2]BopannaS,AnanthakrishnanAN,KediaS,YajnikV,AhujaV.RiskofcolorectalcancerinAsianpatientswithulcerativecolitis: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Lancet.Gastroenterol.Hepatol.2017;2(4):269-276.[3]冯文林,伍海涛.中药多糖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19,46(4):878-882.[4]SánchezdMF,RomerocalvoI,MascaraqueC,etal.Intestinalinflammationandmucosalbarrierfunction..InflammatoryBowelDiseases,2014,20(12):2394-2404.[5]ZhangYJ,XuJJ,WangP,etal.Multidrugresistancegeneanditsrelationshiptoulcerativecolitisandimmunestatusofulcerativecolitis.Genetics&MolecularResearchGmr,2014,13(4):10837.[6]燕玉奎,郭玫,王志旺,等中药多糖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进展[J].甘肃科技,2019,35(13):119-122.[7]卜红南.黄精多糖的提取及其免疫活性研究[J].实用医药杂志,2017(1):48-51.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精多糖在制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中的应用,具体是黄精多糖在制备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调控菌群失调修复肠粘膜屏障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实现过程如下:黄精多糖在制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中的应用。黄精多糖在制备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调控菌群失调修复肠粘膜屏障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进一步,所述的药物为通过调节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以降低炎症因子IL-6、TNF-α的产生及升高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抑制炎症表达,从而实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进一步,所述的药物为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代谢,进而提高P-糖蛋白的表达,从而实现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修复的药物。进一步,所述的药物在增加结肠炎小鼠的体重、结肠长度,改善结肠炎小鼠的便血情况、粪便形态,改善肠炎小鼠的结肠病理结构中的应用。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由黄精多糖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用辅料制成。本专利技术所述黄精多糖在制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方面的原理:本专利技术从中药黄精中提取的主要有效成分黄精多糖,可以抑制溃疡性结肠炎炎性因子的释放,具体表现在TNF-α、Cox-2、NF-κB、INOS等的释放减少;黄精多糖可以改善肠粘膜屏障的修复,具体表现指标为ZO-1、Occludin、Claudin-1蛋白表达的变化;黄精多糖还可以调节肠道菌群代谢,进而提高P-糖蛋白的表达。经过实验验证,黄精多糖能够降低炎症性肠病,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因子表达,改善肠粘膜屏障的修复,调节肠道菌群代谢,进而提高P-糖蛋白的表达,提高肠黏膜屏障功能。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1)本专利技术从中药黄精中经水煮醇沉提取的总多糖成分,或进一步将总多糖成分经凝胶过滤色谱,或离子交换色谱分离纯化获得的不同黄精多糖组分,通过调节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降低炎症因子IL-6、TNF-α的产生及升高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抑制炎症表达,并通过改善肠屏障以改善结肠炎症,以期探索黄精多糖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潜在应用。(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黄精多糖在防治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黄精多糖能增加结肠炎小鼠的体重、结肠长度,改善结肠炎小鼠的便血情况、粪便形态,改善肠炎小鼠的结肠病理结构,可作为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潜在药物,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用药选择。附图说明图1为黄精多糖对小鼠结肠长度的影响,a为正常组、b为模型组、c为给药低剂量组、d为给药高剂量组、e为阳性对照组;图2为黄精多糖对抑制小鼠脾脏肿大的影响,a为正常组、b为模型组、c为给药低剂量组、d为给药高剂量组、e为阳性对照组;图3为黄精多糖对结肠组织中MPO活性的影响,a为正常组、b为模型组、c为给药低剂量组、d为给药高剂量组、e为阳性对照组;图4为黄精多糖对结肠肠道形态的影响(HE染色),a为正常组、b为模型组、c为给药低剂量组、d为给药高剂量组、e为阳性对照组;图5为黄精多糖对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a为正常组、b为模型组、c为给药低剂量组、d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黄精多糖在制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中的应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黄精多糖在制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黄精多糖在制备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调控菌群失调修复肠粘膜屏障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为通过调节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以降低炎症因子IL-6、TNF-α的产生及升高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抑制炎症表达,从而实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善波张蕊石小鹏张伟屈慧缪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