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三通灌装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359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三通灌装阀,包括第一阀体和第一防漏垫,所述第一阀体的底部连接有第二阀体,且第二阀体的外壁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部贯穿有控制筒,且控制筒的内部连接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外壁预设有活动槽,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连接有伸缩杆,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防漏垫粘贴于作用板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作用板向上转动的时候带动顶部固定的第一防漏垫对第一阀体与第二阀体的连接处进行堵塞,作用板向下转动的时候带动顶部固定的第二防漏垫对第二阀体与第三阀体的连接处进行堵塞,防止水源的流通,从而可快速对两根水管之间的水源进行精准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三通灌装阀
本技术涉及三通灌装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三通灌装阀。
技术介绍
三通灌装阀是精准定量控制流量的开关型阀门,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石化、冶金、喷漆、车辆、印染等机械上阀门特点阀门执行器采用轻巧设计,外观精美,结构紧凑,性能优良。但是现有市面上的三通灌装阀在使用过程中结构复杂,作用单一,三通灌装阀安装于不同的三个水管之间,对不同两根水管之间的水流量进行控制,在对水源的流通方向进行转换时,容易发生磨损或者卡顿损坏,由于三通灌装阀内部结构复杂,难易拆卸安装,造成难以修理的情况,降低了使用寿命。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新型三通灌装阀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三通灌装阀,将第一阀体、第二阀体和第三阀体与需要连接的水管之间连接固定,确认水源的进入和流向,在确定所需要进行水源流通的两根水管,进行装置的调节,转动控制筒外壁的转柄,使转柄在第一轴承的作用下带动控制筒进行转动,控制筒转动的同时带动内部连接的控制杆进行向外转动移动,从而使控制杆带动外部的第一转轴在活动槽的作用下在第二阀体的内部进行滑动,滑动的过程中推动外壁连接的伸缩杆在第一转轴的作用下进行转动,使伸缩杆转动的同时根据顶部与第二转轴的距离进行伸缩,使伸缩杆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转轴在第二轴承的作用下在第一阀体的内部进行转动,第二转轴的转动带动外壁固定的作用板进行倾斜转动,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三通灌装阀,包括第一阀体和第一防漏垫,所述第一阀体的底部连接有第二阀体,且第二阀体的外壁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部贯穿有控制筒,且控制筒的内部连接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外壁预设有活动槽,且活动槽的外壁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连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内部贯穿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连接有第二轴承,且第二轴承的外壁设置有作用板,所述第一防漏垫粘贴于作用板的顶部,且第一防漏垫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防漏垫,并且第二防漏垫的外壁设置有第三阀体。优选的,所述控制筒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二阀体构成转动结构,且控制筒与控制杆之间为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伸缩杆通过第一转轴与控制杆构成转动结构,且第一转轴通过活动槽与第二阀体构成滑动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通过第二轴承与第一阀体构成转动结构,且第二转轴与作用板之间为一体化设置。优选的,所述作用板与第一防漏垫之间为胶水粘接,且第一防漏垫水平分布于第一阀体的底部。优选的,所述第二防漏垫与作用板之间为胶水粘接,且第二防漏垫与第三阀体之间紧密贴合。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通过转动控制筒外壁的转柄,使转柄在第一轴承的作用下带动控制筒进行转动,控制筒转动的同时带动内部连接的控制杆进行向外转动移动,从而使控制杆带动外部的第一转轴在活动槽的作用下在第二阀体的内部进行滑动,滑动的过程中推动外壁连接的伸缩杆在第一转轴的作用下进行转动,使伸缩杆转动的同时根据顶部与第二转轴的距离进行伸缩,使伸缩杆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转轴在第二轴承的作用下在第一阀体的内部进行转动,第二转轴的转动带动外壁固定的作用板进行倾斜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可避免在对水源的流通方向进行转换时,容易发生磨损或者卡顿损坏,由于三通灌装阀内部结构复杂,难易拆卸安装,造成难以修理的情况,降低了使用寿命的问题;2、通过作用板向上转动的时候带动顶部固定的第一防漏垫对第一阀体与第二阀体的连接处进行堵塞,防止水源的流通,作用板向下转动的时候带动顶部固定的第二防漏垫对第二阀体与第三阀体的连接处进行堵塞,防止水源的流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可快速对两根水管之间的水源进行精准控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后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阀体、2第二阀体、3第一轴承、4控制筒、5控制杆、6活动槽、7第一转轴、8伸缩杆、9第二转轴、10第二轴承、11作用板、12第一防漏垫、13第二防漏垫、14第三阀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新型三通灌装阀,包括第一阀体1和第一防漏垫12,所述第一阀体1的底部连接有第二阀体2,且第二阀体2的外壁设置有第一轴承3,所述第一轴承3的内部贯穿有控制筒4,且控制筒4的内部连接有控制杆5,所述控制杆5的外壁预设有活动槽6,且活动槽6的外壁安装有第一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7的外壁连接有伸缩杆8,且伸缩杆8的内部贯穿有第二转轴9,所述第二转轴9的外壁连接有第二轴承10,且第二轴承10的外壁设置有作用板11,所述第一防漏垫12粘贴于作用板11的顶部,且第一防漏垫1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防漏垫13,并且第二防漏垫13的外壁设置有第三阀体14。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筒4通过第一轴承3与第二阀体2构成转动结构,且控制筒4与控制杆5之间为螺纹连接,该结构有效说明控制筒4可在第一轴承3的作用下进行转动,转动的同时带动内部连接的控制杆5同一转动。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伸缩杆8通过第一转轴7与控制杆5构成转动结构,且第一转轴7通过活动槽6与第二阀体2构成滑动结构,该结构有效说明了第一转轴7在活动槽6的作用下在第二阀体2的内壁进行滑动,滑动的同时带动伸缩杆8在第一转轴7的作用下进行转动。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转轴9通过第二轴承10与第一阀体1构成转动结构,且第二转轴9与作用板11之间为一体化设置,该结构有效说明了第二转轴9可在第二轴承10的作用下在第一阀体1的内部进行转动,转动的同时带动作用板11同一转动。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作用板11与第一防漏垫12之间为胶水粘接,且第一防漏垫12水平分布于第一阀体1的底部,该结构有效说明了作用板11转动的同时带动顶部固定的第一防漏垫12对第一阀体1与第二阀体2的连接处进行堵塞,防止水源的流通。实施方式具体为: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首先将第一阀体1、第二阀体2和第三阀体14与需要连接的水管之间连接固定,确认水源的进入和流向,在确定所需要进行水源流通的两根水管,进行装置的调节,转动控制筒4外壁的转柄,使转柄在第一轴承3的作用下带动控制筒4进行转动,控制筒4转动的同时带动内部连接的控制杆5进行向外转动移动,从而使控制杆5带动外部的第一转轴7在活动槽6的作用下在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三通灌装阀,包括第一阀体(1)和第一防漏垫(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体(1)的底部连接有第二阀体(2),且第二阀体(2)的外壁设置有第一轴承(3),所述第一轴承(3)的内部贯穿有控制筒(4),且控制筒(4)的内部连接有控制杆(5),所述控制杆(5)的外壁预设有活动槽(6),且活动槽(6)的外壁安装有第一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7)的外壁连接有伸缩杆(8),且伸缩杆(8)的内部贯穿有第二转轴(9),所述第二转轴(9)的外壁连接有第二轴承(10),且第二轴承(10)的外壁设置有作用板(11),所述第一防漏垫(12)粘贴于作用板(11)的顶部,且第一防漏垫(1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防漏垫(13),并且第二防漏垫(13)的外壁设置有第三阀体(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三通灌装阀,包括第一阀体(1)和第一防漏垫(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体(1)的底部连接有第二阀体(2),且第二阀体(2)的外壁设置有第一轴承(3),所述第一轴承(3)的内部贯穿有控制筒(4),且控制筒(4)的内部连接有控制杆(5),所述控制杆(5)的外壁预设有活动槽(6),且活动槽(6)的外壁安装有第一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7)的外壁连接有伸缩杆(8),且伸缩杆(8)的内部贯穿有第二转轴(9),所述第二转轴(9)的外壁连接有第二轴承(10),且第二轴承(10)的外壁设置有作用板(11),所述第一防漏垫(12)粘贴于作用板(11)的顶部,且第一防漏垫(1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防漏垫(13),并且第二防漏垫(13)的外壁设置有第三阀体(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三通灌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筒(4)通过第一轴承(3)与第二阀体(2)构成转动结构,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明鹏逢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鹏杰阀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