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向防晃隔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299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侧向防晃隔振器,其包括弹性本体,所述弹性本体中形成有隔振腔,所述弹性本体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背离弹性本体的一侧开设有与舰体侧壁连接的连接孔,第二连接片背离弹性本体的一侧开设有与设备侧壁连接的对接孔,所述连接孔和对接孔均为螺纹盲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对设备进行侧向固定,使设备在受到冲击时不易出现摆动,并且不易对设备造成损伤,从而达到缓冲隔振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侧向防晃隔振器
本技术涉及隔振器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侧向防晃隔振器。
技术介绍
隔振器能够有效的避免强冲击环境对电子设备所造成的损坏,尤其是军用电子设备一旦受到强冲击后,易损伤失效,使武器装备失去战斗力。例如反舰导弹、水下鱼雷等武器的爆炸冲击波会对舰船上电子设备造成损坏,使舰船失去战斗力。现有的效果隔振器种类很多,其中钢丝绳隔振器和无斜峰隔振器运用最为广泛,无斜峰隔振器更多的应用于设备的底部,起到底部隔振的效果,但在很多的军用设备在受到冲击时会产生摆动,在军舰上当冲到冲击时设备产生摆动尤为明显,设备产生摆动时时会对设备本身造成损伤,为降低设备会产生摆动损伤需要降低设备的摆动,目前会采用将设备与侧壁之间通过刚性构件进行连接固定,但在当设备产生摆动时,刚性构件会对设备造成挤压损伤,从而还是会对设备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侧向防晃隔振器,具有能够对设备进行侧向固定,使设备在受到冲击时不易出现摆动,并且不易对设备造成损伤,从而达到缓冲隔振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侧向防晃隔振器,包括弹性本体,所述弹性本体中形成有隔振腔,所述弹性本体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背离弹性本体的一侧开设有与舰体侧壁连接的连接孔,第二连接片背离弹性本体的一侧开设有与设备侧壁连接的对接孔。进一步的:所述隔振腔内形成有隔振垫,所述隔振垫朝向第二连接片一侧延伸。进一步的:所述隔振垫与弹性本体内壁之间形成有梯形的二次缓冲腔。进一步的:所述隔振垫内嵌设有弹性丝网。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片两侧形成有固定耳片,所述固定耳片位于弹性本体内。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孔和对接孔均为螺纹盲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片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片之间连接有对接片,所述对接片与两个第二连接片一体成型,所述对接片和两个第二连接片成H型。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本体截面呈菱形,所述弹性本体与嵌设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相邻的两侧形成有倒角。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孔和对接孔外缘均涂覆有荧光漆。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采用具有良好的自我复原性能和较低刚度的弹性本体,使得在受到冲击时能够产生形变来达到缓冲隔振的性能,使设备不易产生摆动,从而在缓冲隔振的同时起到对设备进行防护的效果;2.通过隔振垫能够起到二次缓冲隔振的效果,进一步提高整体的缓冲隔振性能,使设备更加不易出现受冲击摆动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体现整体结构中第二连接片的轴侧示意图。图2是体现整体结构中第一连接片的轴侧示意图。图3是体现固定耳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体现对接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弹性本体;11、隔振腔;12、隔振垫;13、二次缓冲腔;14、弹性丝网;2、第一连接片;21、连接孔;22、固定耳片;3、第二连接片;31、对接孔;32、对接片;4、荧光漆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考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侧向防晃隔振器,包括弹性本体1,弹性本体1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弹性本体1截面呈菱形,并且两侧形成有倒角,使得整体弹性本体1能够具备高的弹性和和复原能力,弹性本体1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片2和第二连接片3,第一连接片2背离弹性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与舰体侧壁连接的连接孔21,第二连接片3背离弹性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与设备侧壁连接的对接孔31;对接孔31和连接孔21均为螺纹盲孔,并且在对接孔31和连接孔21外缘均涂覆有荧光材料的荧光漆层4,使得能够在光线较暗时能够快速找寻到对接孔31和连接孔21位置,使得连接有第一连接片2和第二连接片3的弹性本体1将设备和舰体侧壁进行连接,并且在第一连接片2和第二连接片3的作用下,使整体具有一定的刚度,在弹性本体1的作用下使整体具有弹性缓冲隔振性能。参考图3和图4,第一连接片2两侧形成有固定耳片22,固定耳片22呈爪状,弹性本体1内形成有供固定耳片22放置的第一增固腔,第二连接片3有对称设置的两片,两片第二连接片3之间连接有对接片32,对接片32与两个第二连接片3一体成型,并且呈H形,弹性本体1对应对接片32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增固槽,第一连接片2和第二连接片3与弹性本体1之间均热塑成型,并进行硫化处理,使得第一连接片2和第二连接片3与弹性本体1连接牢固并不易对弹性本体1造成损伤,从而使整体具有良好的弹性缓冲隔振性能。参考图2,弹性本体1中间形成有隔振腔11,隔振腔11内形成有隔振垫12,隔振垫12与隔振腔11靠近第一连接片2的一侧内壁连接,并且朝向第二连接片3一侧延伸,使得隔振垫12与弹性本体1内壁之间形成有梯形的二次缓冲腔13,隔振垫12内嵌设有弹性丝网14,在弹性丝网14的作用下能够保证隔振垫12的整体完整性和弹性复原性能,使得当设备受到震动产生摆动时压缩弹性本体1,弹性本体1受压缩变形较大时会使得隔振垫12受冲击压缩,使得在隔振垫12的作用下进一步的提高整体缓冲隔震性,从而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小设备受冲击产生摆动,进而形成对设备的保护,使设备不易受损;当冲击消失时,弹性本体1和隔振垫12能够快速的进行复原,从而能够持续的进行缓冲隔振。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采用具有良好的自我复原性能和较低刚度的弹性本体1,使得在受到冲击时能够产生形变来达到缓冲隔振的性能,弹性本体1内设置的隔振垫12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整体缓冲隔振的性能,使受到冲击后设备不易产生摆动,并且不易造成设备因缓冲隔振而受损的现象,从而在缓冲隔振的同时起到对设备进行防护的效果。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向防晃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本体(1),所述弹性本体(1)中形成有隔振腔(11),所述弹性本体(1)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片(2)和第二连接片(3),所述第一连接片(2)背离弹性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与舰体侧壁连接的连接孔(21),第二连接片(3)背离弹性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与设备侧壁连接的对接孔(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向防晃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本体(1),所述弹性本体(1)中形成有隔振腔(11),所述弹性本体(1)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片(2)和第二连接片(3),所述第一连接片(2)背离弹性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与舰体侧壁连接的连接孔(21),第二连接片(3)背离弹性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与设备侧壁连接的对接孔(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向防晃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腔(11)内形成有隔振垫(12),所述隔振垫(12)朝向第二连接片(3)一侧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侧向防晃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垫(12)与弹性本体(1)内壁之间形成有梯形的二次缓冲腔(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侧向防晃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垫(12)内嵌设有弹性丝网(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昌利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江大隔振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