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轴承降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1265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机轴承降温系统,涉及风机技术领域,解决了风机轴承内部和润滑油箱内的润滑油温度过高,导致轴承寿命降低的技术问题。该风机轴承降温系统包括润滑油箱、支撑轴承、密封端盖以及风机传动轴,还包括设置在润滑油箱内的水冷组件和设置在位于润滑油箱内的风机传动轴上的润滑油搅拌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润滑油箱内设置水冷组件和在风机传动轴上设置润滑油搅拌组件,能够降低润滑油的温度,通过低温润滑油降低轴承温度,实现润滑油不超温,润滑保护效果不降低,轴承从内部冷却降温,外部测温设备提供的温度真实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机轴承降温系统
本技术涉及风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泥生产中使用的风机轴承降温系统。
技术介绍
在水泥生产过程中,由于物料和研磨体的摩擦产生高温,有时物料的温度已经超过100度,造成烟气温度过高。目前国内生产的离心式通风机一般工作温度不能超过60度,水泥磨尾排风机是用来将烟气排出的设备,由于水泥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在水泥磨尾设置的排风机通常要输送超过100度的高温气体。气体温度通过叶轮和轴将温度传递到支撑轴承上,使其温度超过60度引起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支承轴承温度高后,润滑油箱内的润滑油温度增高,润滑效果降低,轴承磨损速度加剧。尤其是夏季这种现象更为明显,经常引起设备超温跳停,影响正常生产。为应对这种问题,现在国内的一些风机厂家将轴承室加装了水冷套,这种方法只是轴承外面温度降低,测温仪器的测点处温度在正常范围,但是不能根本上解决润滑油和轴承内部温度高的问题,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的轴承寿命大幅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风机轴承降温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风机轴承内部和润滑油箱内的润滑油温度过高,导致轴承寿命降低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风机轴承降温系统,包括润滑油箱、支撑轴承、密封端盖以及风机传动轴,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润滑油箱内的水冷组件和设置在位于所述润滑油箱内的所述风机传动轴上的润滑油搅拌组件。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冷组件为铜制冷却器,呈S形盘旋设置在所述润滑油箱底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润滑油搅拌组件数量为两个,间隔设置,分别靠近对应的所述支撑轴承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润滑油搅拌组件均包括套筒和沿所述套筒整圈外壁均匀设置的多个扇叶,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风机传动轴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扇叶倾斜设置,且两个所述润滑油搅拌组件中的所述扇叶倾斜方向相反,均朝向所述润滑油箱外部方向。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扇叶倾斜角度为2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端盖上设置有骨架油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润滑油箱内壁上对应于所述支撑轴承下方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润滑油箱内部连通的回油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端盖下部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回油槽连通的回油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油槽为水平设置的回油槽或倾斜设置的回油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风机轴承降温系统,通过在润滑油箱内设置水冷组件和在风机传动轴上设置润滑油搅拌组件,能够降低润滑油的温度,通过低温润滑油降低轴承温度,实现润滑油不超温,润滑保护效果不降低,轴承从内部冷却降温,外部测温设备提供的温度真实有效;本技术提供的风机轴承冷却系统,通过设置一个铜质换热器安装于风机润滑油室内部,换热器内部接冷却水,通过铜金属导热效果好的特性,将铜质换热器外部的热量传导至内部流动的水将热量带走;安装实验后油温下降明显,可是润滑油在油室内流动性差,参与轴承润滑的润滑油温度依然较高,不能有效降低轴承温度;本技术进一步的通过设计制作了两个叶轮式搅拌器,安装于旋转主轴上(也就是风机传动轴),利用轴的旋转带动搅拌器转动,将冷却的润滑油大量流向轴承实现轴承的降温;搅拌器的扇叶与轴中心垂直线夹角为20度,角度太大润滑油在内部流动速度太快,飞溅严重,角度小了起不到搅拌效果;通过搅拌器的设置,使得润滑油箱内的油流动性好,润滑油以及轴承温度进一步降低;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通过设计制作了可回流式密封端盖、将原有盘根密封改为骨架油封、在轴承下部加工制作了回油槽,在密封端盖上制作了回油孔,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但解决了轴承温度高的问题,还提高了润滑效果;改造后的润滑油时刻处于流动状态,通过轴承的润滑油迅速回流至润滑油室循环降温;通过骨架油封,也能避免大量冷却润滑油流向轴承后从轴承另一侧的端盖溢出,造成漏油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风机轴承降温系统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风机轴承降温系统的俯视剖面图;图3是图2中AA向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风机轴承降温系统中密封端盖的俯视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风机轴承降温系统中润滑油搅拌组件从轴向看过去的主视图;图6是本技术风机轴承降温系统中润滑油搅拌组件从径向看过去的俯视图。图中1、润滑油箱;11、回油槽;2、支撑轴承;3、密封端盖;31、骨架油封;32、回油孔;4、风机传动轴;5、铜制冷却器;51、冷却水入口;52、冷却水出口;6、润滑油搅拌组件;61、套筒;62、扇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图1是风机轴承降温系统的主视图,也就是从润滑油箱1的前侧看过去的示意图;在该图中,上方为润滑油箱1顶部,下方为润滑油箱1底部;图2是风机轴承降温系统从上往下看也就是俯视时剖开的剖面图,在该图中,上方为润滑油箱1后侧,下方为润滑油箱1前侧;朝向纸面的方向是润滑油箱1底部;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风机轴承降温系统,包括润滑油箱1、支撑轴承2、密封端盖3以及风机传动轴4,润滑油箱1内具有润滑油室,润滑油室两侧具有缩颈部,缩颈部上开设有供支撑轴承2放置的轴承室,轴承室外侧为敞口结构,密封端盖3盖设在敞口处且延伸环抵接在支撑轴承2外侧,风机传动轴4穿设在润滑油箱1内,且两端伸出。此部分结构为现有技术,再此不再赘述。还包括设置在润滑油箱1内的水冷组件和设置在位于润滑油箱1内的风机传动轴上4的润滑油搅拌组件6。本技术提供的风机轴承降温系统,通过在润滑油箱内设置水冷组件和在风机传动轴上设置润滑油搅拌组件,能够降低润滑油的温度,通过低温润滑油降低轴承温度,实现润滑油不超温,润滑保护效果不降低,轴承从内部冷却降温,外部测温设备提供的温度真实有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水冷组件为铜制冷却器5,呈S形盘旋设置在润滑油箱1底部。铜制冷却器5也就是S形换热盘管,铜制冷却器5的冷却水入口51和冷却水出口52均设置在润滑油箱1前侧壁上。本技术提供的风机轴承冷却系统,通过设置一个铜质换热器安装于风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机轴承降温系统,包括润滑油箱、支撑轴承、密封端盖以及风机传动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润滑油箱内的水冷组件和设置在位于所述润滑油箱内的所述风机传动轴上的润滑油搅拌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轴承降温系统,包括润滑油箱、支撑轴承、密封端盖以及风机传动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润滑油箱内的水冷组件和设置在位于所述润滑油箱内的所述风机传动轴上的润滑油搅拌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轴承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组件为铜制换热器,呈S形盘旋设置在所述润滑油箱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轴承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搅拌组件数量为两个,间隔设置,分别靠近对应的所述支撑轴承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轴承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润滑油搅拌组件均包括套筒和沿所述套筒整圈外壁均匀设置的多个扇叶,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风机传动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轴承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泽通刘建新赵胜山靳洪峰高贵华曹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隅琉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