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孕镶金刚石钻头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204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孕镶金刚石钻头端面结构,其包括若干个于钻头端面的中心向四周呈螺旋形发散的水口以及由水口分割形成的胎体块,水口的宽度由里向外逐渐扩大,每个水口上设置有水路水眼,钻头端面的中心设置有中心水眼。上述孕镶金刚石钻头端面结构增大了水口尺寸,相对减少了胎体块面积,从而在打钻的时候有利于进尺,减小钻压,提高钻速,且螺旋形水口的设计,可设置较大水眼直径,有利于水路的循环,大大提高了冷却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孕镶金刚石钻头端面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刚石钻头,尤其涉及一种孕镶金刚石钻头端面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地质勘探施工中,金刚石钻进工艺应用广泛,其中的孕镶金刚石钻头由钻头冠部包镶金刚石的胎体和与之连接的金刚体组成,孕镶金刚石钻头主要用于公路、铁路、市政工程、水利水电、地质勘探、矿产勘探、水文地质调查等工程建设过程中中心岩的提取。现有一孕镶金刚石钻头端面结构如图2所示,其钻头水口1'采取直线形,水口1'宽度6mm,共七个水眼2',水眼2'直径5mm,整个端面分成大小六个胎体扇形块3',各块体较大,水路较小,水口1'较窄,不能很好的冷却胎体扇形块3',水口1'冷却效果差,且钻头的接触面较大,所以在钻进的时候进尺较慢,容易发生烧钻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所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孕镶金刚石钻头端面结构,通过优化水口设计,具体是加大水口,减小钻压,提高冷却速度,从而改善上述情况。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孕镶金刚石钻头端面结构,其包括若干个于钻头端面的中心向四周呈螺旋形发散的水口以及由水口分割形成的胎体块,水口的宽度由里向外逐渐扩大,每个水口上设置有水路水眼,钻头端面的中心设置有中心水眼。特别地,各个水口之间不连通,且于钻头端面的中心形成中心块。特别地,中心水眼于中心块上偏心设置。特别地,水路水眼位于对应水口长度的中间位置上。特别地,水口的外口宽度为里口宽度的2~3倍。综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孕镶金刚石钻头端面结构增大了水口尺寸,相对减少了胎体块面积,从而在打钻的时候有利于进尺,减小钻压,提高钻速,且螺旋形水口的设计,可设置较大水眼直径,有利于水路的循环,大大提高了冷却速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孕镶金刚石钻头端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一孕镶金刚石钻头端面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孕镶金刚石钻头端面结构,其包括若干个于钻头端面的中心向四周呈螺旋形发散的水口1以及由水口1分割形成的胎体块2,水口1的宽度由里向外逐渐扩大,水口1的外口宽度为里口宽度的2~3倍。每个水口1上设置有水路水眼3,优选地,水路水眼3位于对应水口1长度的中间位置上。钻头端面的中心设置有中心水眼4,各个水口1之间不连通,且于钻头端面的中心形成中心块5,中心水眼4于中心块5上偏心设置。具体地,本实施例设置五条水口1,将钻头端面分成五份,相较原有的胎体块2面积小得多,水路水眼3直径也可相对提高尺寸。综上,该孕镶金刚石钻头端面结构增大了水口尺寸,相对减少了胎体块面积,从而在打钻的时候有利于进尺,减小钻压,提高钻速,且螺旋形水口的设计,可设置较大水眼直径,有利于水路的循环,大大提高了冷却速度。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技术不受上述事例限制,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孕镶金刚石钻头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于钻头端面的中心向四周呈螺旋形发散的水口以及由所述水口分割形成的胎体块,所述水口的宽度由里向外逐渐扩大,每个所述水口上设置有水路水眼,钻头端面的中心设置有中心水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孕镶金刚石钻头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于钻头端面的中心向四周呈螺旋形发散的水口以及由所述水口分割形成的胎体块,所述水口的宽度由里向外逐渐扩大,每个所述水口上设置有水路水眼,钻头端面的中心设置有中心水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孕镶金刚石钻头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水口之间不连通,且于钻头端面的中心形成中心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磊彭莉蔡纪雄赵俊彩
申请(专利权)人:中地装无锡钻探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