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光正专利>正文

一种双通道救生软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199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4
一种双通道救生软梯,包括悬挂机构、防火软绳和方框型踏杆,悬挂机构的底端与防火软绳连接,防火软绳与方框型踏杆的四个角接连,并将多个方框型踏杆串接形成软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范围广,具有防滑、防坠功能,不影响夜间使用,安全系数高;逃生人员可以通过方框型踏杆围成的内部通道和方框型踏杆远离墙面的外部通道进行逃生,两个逃生通道互补影响,能大幅提升逃生人员撤离火灾现场的速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通道救生软梯
本技术涉及消防领域的紧急避险自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双通道救生软梯。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里的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长,人们大多都住进了高层住宅里,或者在高层写字楼里工作。在高层住宅或者高层写字楼里,一旦发生火灾,许多人会因为来不及逃离火灾现场,也没有有效的逃生设施,而选择从楼上阳台或者从窗户跳下,摔死摔伤的事故不胜枚举。救生软梯是一种用于营救和撤离火场被困人员的移动式梯子,可卷叠收藏在包装袋内,当发生火灾来逃生通道被封闭的危急情况下,是逃生的有效工具。现有的救生软梯在使用时,通过悬挂机构安放在窗台上,软梯紧靠墙壁,不便于逃生人员抓握及踩踏;此外,现有的救生软梯只能提供单通道逃生,当有人攀爬软梯速度较慢时,会延误后续人员逃生。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救生软梯进行改进,在分秒必争的危急时刻,既方便逃生人员攀爬,又能多提供一条逃生通道能让更多的人员顺利逃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双通道救生软梯。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通道救生软梯,包括悬挂机构、防火软绳和方框型踏杆,所述悬挂机构的底端与防火软绳连接,所述防火软绳与方框型踏杆的四个角接连,并将多个方框型踏杆串接形成软梯。优选地,所述方框型踏杆包括第一踏杆、第二踏杆、横杆和斜杆,所述第一踏杆的长度大于第二踏杆的长度,所述第一踏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横杆的一端连接,两个所述横杆的另一端通过斜杆与第二踏杆的两端连接,所述横杆的两端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与防火软绳连接。优选地,所述悬挂机构包括挂钩和衔接梯,两个所述挂钩与衔接梯的顶端连接,所述衔接梯的底端与防火软绳连接。优选地,所述挂钩包括水平杆、L型钩和蝶形螺栓所述L型钩套设于水平杆中,通过蝶形螺栓调节水平方向上的长度。优选地,还包括保险绳,所述保险绳的两端局设有锁扣,用于防止人员坠落。优选地,所述第一踏杆和第二踏杆上设有防滑条纹。优选地,所述防火软绳、第一踏杆和第二踏杆上均涂有夜光层。优选地,所述双通道救生软梯可多段连接,以适应不同高度的楼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旋转蝶形螺栓,根据窗台的宽度调节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将挂钩安放在窗台上,将救生软梯放下,将保险绳一端的锁扣扣在衔接梯上,另一端的锁扣扣住逃生人员的腰带,能避免逃生人员坠落;通过衔接梯爬至方框型踏杆上,两斜杆与横杆连接的一端作为支点撑在墙面上,两斜杆的另一端将第二踏杆与墙面撑开,一名逃生人员在方框型踏杆围成的内部通道通过抓握和踩踏第二踏杆逃生;另一名逃生人员通过远离墙面的外部通道,抓握和踩踏进行逃生第一踏杆,两个逃生通道互补影响,能大幅提升逃生人员撤离火灾现场的速度,当在夜晚逃生时,防火软绳、第一踏杆和第二踏杆上的夜光层能让逃生人员看清楚防火软绳、第一踏杆和第二踏杆的位置,方便抓握和踩踏,另一方面能让救援人员从远处即可了解救援位置,安全系数高,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不应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为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悬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位图1所示的方框型踏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悬挂机构,11-挂钩,111-水平杆,112-L型钩,113-蝶形螺栓,12-衔接梯,2-防火软绳,3-方框型踏杆,31-第一踏杆,32-第二踏杆,33-横杆,34-斜杆,35-通孔,4-保险绳,41-锁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请一并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的双通道救生软梯,包括悬挂机构1、防火软绳2和方框型踏杆3,悬挂机构1的底端与防火软绳2连接,防火软绳2与方框型踏杆3的四个角接连,并将多个方框型踏杆3串接形成软梯,逃生人员可以通过方框型踏杆3围成的内部通道和方框型踏杆3远离墙面的外部通道进行逃生。方框型踏杆3包括第一踏杆31、第二踏杆32、横杆33和斜杆34,第一踏杆31的长度大于第二踏杆32的长度,第一踏杆31的两端分别与两横杆33的一端连接,两横杆33的另一端通过斜杆34与第二踏杆32的两端连接,横杆33的两端设有通孔35,通孔35用于与防火软绳2连接,两斜杆34与横杆33连接的一端作为支点撑在墙面上,两斜杆34的另一端将第二踏杆32与墙面撑开,方便逃生人员在方框型踏杆3围成的内部通道逃生时抓握和踩踏第二踏杆32;另一名逃生人员通过远离墙面的外部通道,抓握和踩踏进行逃生第一踏杆31,两个逃生通道互补影响,能大幅提升逃生人员撤离火灾现场的速度。第一踏杆31的长度为45-60cm,横杆33的长度与第一踏杆31的长度相同,相邻两层方框型踏杆3之间的距离为30-60cm。悬挂机构1包括挂钩11和衔接梯12,两挂钩11与衔接梯12的顶端连接,衔接梯12的底端与防火软绳2连接。挂钩11包括水平杆111、L型钩112和蝶形螺栓113,L型钩112套设于水平杆111中,通过蝶形螺栓113调节水平方向上的长度,以适应不同宽度的窗台。保险绳4的两端局设有锁扣41,上端的锁扣41扣在衔接梯12上,下端的锁扣41扣住逃生人员的腰带;第一踏杆31和第二踏杆32上设有防滑条纹,增加抓握和踩踏的摩擦力,防止逃生人员坠落。防火软绳2、第一踏杆31和第二踏杆32上均涂有夜光层。当在夜晚逃生时,一方面能让逃生人员看清楚防火软绳2、第一踏杆31和第二踏杆32的位置,方便抓握和踩踏,另一方面能让救援人员从远处即可了解救援位置。双通道救生软梯的长度为10m,且可多段连接,以适应不同高度的楼层。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旋转蝶形螺栓113,根据窗台的宽度调节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将挂钩11安放在窗台上,将救生软梯放下,将保险绳4一端的锁扣41扣在衔接梯12上,另一端的锁扣41扣住逃生人员的腰带,通过衔接梯12爬至方框型踏杆3上,两斜杆34与横杆33连接的一端作为支点撑在墙面上,两斜杆34的另一端将第二踏杆32与墙面撑开,一名逃生人员在方框型踏杆3围成的内部通道通过抓握和踩踏第二踏杆32逃生;另一名逃生人员通过远离墙面的外部通道,抓握和踩踏进行逃生第一踏杆31,两个逃生通道互补影响,能大幅提升逃生人员撤离火灾现场的速度,当在夜晚逃生时,防火软绳2、第一踏杆31和第二踏杆32上的夜光层能让逃生人员看清楚防火软绳2、第一踏杆31和第二踏杆32的位置,方便抓握和踩踏,另一方面能让救援人员从远处即可了解救援位置。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通道救生软梯,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挂机构(1)、防火软绳(2)和方框型踏杆(3),所述悬挂机构(1)的底端与防火软绳(2)连接,所述防火软绳(2)与方框型踏杆(3)的四个角接连,并将多个方框型踏杆(3)串接形成软梯,逃生人员通过所述方框型踏杆(3)围成的内部通道和远离墙面的外部通道进行逃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通道救生软梯,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挂机构(1)、防火软绳(2)和方框型踏杆(3),所述悬挂机构(1)的底端与防火软绳(2)连接,所述防火软绳(2)与方框型踏杆(3)的四个角接连,并将多个方框型踏杆(3)串接形成软梯,逃生人员通过所述方框型踏杆(3)围成的内部通道和远离墙面的外部通道进行逃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救生软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框型踏杆(3)包括第一踏杆(31)、第二踏杆(32)、横杆(33)和斜杆(34),所述第一踏杆(31)的长度大于第二踏杆(32)的长度,所述第一踏杆(31)的两端分别与两横杆(33)的一端连接,两个所述横杆(33)的另一端通过斜杆(34)与第二踏杆(32)的两端连接,所述横杆(33)的两端设有通孔(35),所述通孔(35)用于与防火软绳(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通道救生软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机构(1)包括挂钩(11)和衔接梯(12),两个所述挂钩(11)与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正
申请(专利权)人:陈光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