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车库用载车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169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体车库用载车板,包括底板以及在底板所在平面开设的轮胎槽,底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供限制车辆左右停车位置的限位横梁,轮胎槽的深度小于车辆底盘的最小高度,轮胎槽的弧度大于轮胎的弧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停车平稳、使用安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车库用载车板
本技术涉及立体车库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立体车库用载车板。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越来越多的走进人们的家庭生活当中,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但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停车的麻烦也接踵而至,车位少车辆多成为了城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舒缓城市停车问题,政府往往会建设一些立体车库,也有一些私人立体车库为车主们提供停车服务,以此来舒缓交通拥挤的困境及因没有车位而违规违章停车造成市容混乱的问题。立体车库是用来最大量存取储放车辆的机械或机械设备系统。针对专业车场管理公司提高停车场容量、提高收益、增加停车费收入的有效工具。在公告号为CN207647254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立体车库的载车板,包括底板,底板顶端的两侧分别固有位置相对的两个轮胎放置槽,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一端均固定设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顶端均开设设有三角形搭板,底板顶端的中部横向开设有滑槽。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此种载车板在底板的顶端的两侧分别固有位置相对的两个轮胎放置槽,其轮胎放置槽呈半圆柱状,司机停放车辆时完全依靠司机的,必然会存在判断不准的情况,如停车司机将车停倾斜亦或是停得相对靠边时,车辆没办法停得相对平稳,此时车辆会出现颠簸,给驾驶人员带来恐慌,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种立体车库用载车板,其具有停车平稳、使用安全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立体车库用载车板,包括底板以及在底板所在平面开设的轮胎槽,所述底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供限制车辆左右停车位置的限位横梁,所述轮胎槽的深度小于车辆底盘的最小高度,所述轮胎槽的弧度大于轮胎的弧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底板所在平面开设的轮胎槽,可供车辆的轮胎停放,轮胎槽能够起到阻止车辆轮胎转动的作用,起辅助停车的功能,轮胎槽的深度与弧度保证车辆的轮胎能够平稳的停放在轮胎槽内,不会对车辆造成损坏,保证使用安全;位于底板两侧的限位横梁能够限制车辆的停车位置,同时起到警示作用,车辆不会剐蹭到限位横梁,保证车辆停放时不会超出载车板的安全停车范围,防止在载车板上升、转位时车辆发生碰撞、剐蹭,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使得车辆停车更加平稳与安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轮胎槽的内侧壁设置有减震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层能够减小车辆的轮胎在进入轮胎槽时,轮胎突然出现的高度差时发生的震动,避免驾驶人员产生紧张感,确保车辆停车的平稳与安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轮胎槽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轮胎槽分别位于底板的两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底板两端的轮胎槽能够保证车辆在停车时在同一水平高度,驾驶人员不会产生错觉,确保车辆停车的平稳与安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轮胎槽之间的间距等于车辆的前轮与后轮之间的间距。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车辆挺稳后,车辆的前轮与后轮均在轮胎槽的中间位置,车辆不会发生溜坡现象,保证车辆停车的平稳与安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横梁朝向车辆的侧壁设置有倒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横梁的尖角对车辆及驾驶人员构成威胁,倒角起到圆润限位横梁的作用,减小车辆发生剐蹭或驾驶人员意外受伤的概率,确保车辆停车的平稳与安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横梁朝向车辆的侧壁设置有保护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层起到保护作用,减小车辆意外发生剐蹭限位横梁时的冲击力,降低损失。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板的一端倾斜设置有用于供车辆减速的上坡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坡板有一段的上坡路程,能够使得驾驶人员在将车辆停放进载车板时提前减速,确保车辆停放的平稳与安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坡板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纹路增加车辆轮胎与上坡板之间的摩擦力,保证车辆与驾驶人员的安全。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轮胎槽与限位横梁起到保护作用,确保车辆停车的平稳与安全;减震层能够减小车辆的轮胎在进入轮胎槽时,轮胎突然出现的高度差时发生的震动,避免驾驶人员产生紧张感,确保车辆停车的平稳与安全;保证车辆挺稳后,车辆的前轮与后轮均在轮胎槽的中间位置,车辆不会发生溜坡现象,保证车辆停车的平稳与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底板;2、轮胎槽;3、减震层;4、限位横梁;5、倒角;6、保护层;7、上坡板;8、防滑纹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立体车库用载车板,包括底板1,底板1呈矩形状。底板1所在平面开设有轮胎槽2,轮胎槽2呈“U”字型,轮胎槽2为两个,两个轮胎槽2分别位于底板1的两端,两个轮胎槽2之间的间距等于车辆的前轮与后轮之间的间距。参照图2和图3,轮胎槽2的深度小于车辆底盘的最小高度,轮胎槽2的弧度大于轮胎的弧度。轮胎槽2的内侧壁粘接固定有减震层3,减震层3为一种SD、JDF型橡胶减振垫。参照图1和图2,底板1的两侧均一体成型有用于供限制车辆左右停车位置的限位横梁4。限位横梁4朝向车辆的侧壁开设有倒角5。限位横梁4的倒角5所在的侧壁粘接固定有保护层6,保护层6为一种橡胶材料。底板1的一端倾斜铺设有用于供车辆减速的上坡板7,上坡板7呈三角型,上坡板7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8。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需要停放的车辆沿上坡板7驶入底板1上,车辆的前轮与后轮先后停入轮胎槽2内,此时车辆的前轮与后轮恰好停放在前后两个轮胎槽2内,车辆平稳、安全的停放。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车库用载车板,包括底板(1)以及在底板(1)所在平面开设的轮胎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供限制车辆左右停车位置的限位横梁(4),所述轮胎槽(2)的深度小于车辆底盘的最小高度,所述轮胎槽(2)的弧度大于轮胎的弧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车库用载车板,包括底板(1)以及在底板(1)所在平面开设的轮胎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供限制车辆左右停车位置的限位横梁(4),所述轮胎槽(2)的深度小于车辆底盘的最小高度,所述轮胎槽(2)的弧度大于轮胎的弧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车库用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槽(2)的内侧壁设置有减震层(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车库用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槽(2)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轮胎槽(2)分别位于底板(1)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立体车库用载车板,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晓涛陈继承陈由锯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怡丰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