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量测量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08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雨量测量井,包括井体,所述井体包括由隔墙分割而成的前池及后池,所述前池下端设置进水管,所述后池下端设置出水管,后池内设置后池隔墙;所述前池上部池顶设置前池液位计,后池上部池顶设置有后池液位计;所述隔墙中部设置有三角堰,三角堰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后池隔墙顶标高高于出水管管顶标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解决目前雨水管道雨量难以准确计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量测量井
本技术涉及一种雨量测量井,属于雨量测量

技术介绍
城市里的雨水往往是通过地面汇集,重力管道收集最终流入到河道中,而传统的流量计往往需要管道满流才能够进行流量的测量,而最下游的雨水管常根据暴雨强度公式进行计算设计,往往管道较大,而大部分的降雨均无法使管道满流,往往只有夏季的时候管道才能够满流。如采用常规的流量计进行计量,必然需要适配下游雨水管道的大口径流量计,且往往难以准确计量,难以产生良好的计量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雨量测量井,其能够有效的解决目前雨水管道雨量难以准确计量的问题。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雨量测量井,包括井体,所述井体包括由隔墙分割而成的前池及后池,所述前池下端设置进水管,所述后池下端设置出水管,后池内设置后池隔墙;所述前池上部池顶设置前池液位计,后池上部池顶设置有后池液位计;所述隔墙中部设置有三角堰,三角堰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后池隔墙顶标高高于出水管管顶标高。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解决现有技术中雨量过小时管道内部无法满流,导致常规流量计无法准确计量的问题。根据降雨过程由小到大,雨量较小时通过前池及后池液位结合前池及后池面积准确计算出雨量,当雨量开始稳定均匀时,通过三角堰稳定的计算出过流流量,结合此段时间参数,计算出三角堰上稳定过流雨量。最终通过雨量的累计叠加,可计算出整个过程的降雨雨量。通过简单的构造的实施,配合池顶的液位计,实现了雨量的计量。且相比常规的流量计的设置,节省了大量的设备成本及设备维护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I-I截面剖视图。图3为图1中Ⅱ-Ⅱ截面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前池、2-后池、3-隔墙、4-进水管、5-出水管、6-池顶、7-井体、11-前池液位计、21-后池液位计、22-后池隔墙、31-三角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雨量测量井,包括井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7包括由隔墙3分割而成的前池1及后池2,所述前池1下端设置进水管4,所述后池2下端设置出水管5,后池2内设置后池隔墙22;所述前池1上部池顶6设置前池液位计11,后池2上部池顶6设置有后池液位计21;所述隔墙3中部设置有三角堰31,三角堰31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后池隔墙22顶标高高于出水管5管顶标高。工作原理:雨量测量井的流量测量方法,雨水通过进水管4进入到前池1内,水位逐渐上升,前池液位计11记录前池内液位H1,已知前池1面积S1,通过公式V1=S1*H1可计算出未过堰前的雨量V1。雨量渐大后,前池1内雨水开始通过三角堰31过流,此时后池液位计21测量出后池液位H2处于逐渐升高的状态,隔墙3与后池隔墙22中间形成的面积为S2,通过公式V2=S2*H2可计算出过堰后的雨量V2。当雨水持续稳定流入后,雨水恒定通过三角堰进行过流,此时液位H1较为稳定,已知三角堰31堰底高度为H0,h=H1-H0,如h=0.021~0.2m,通过三角堰31过流公式Q=1.4h^(2.5)计算。若h=0.301~0.35m,通过三角堰31过流公式Q=1.343h^(2.47)计算。若h=0.201~0.30m,通过Q=(1.4h^(2.5)+1.343h^(2.47))/2计算。通过累计时间T1,可计算出雨量V3=Q*T1。降雨结束,可通过V=V1+V2+V3计算出降雨过程的累计流量。至此雨量测量结束。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技术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量测量井,包括井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7)包括由隔墙(3)分割而成的前池(1)及后池(2),所述前池(1)下端设置进水管(4),所述后池(2)下端设置出水管(5),后池(2)内设置后池隔墙(22);所述前池(1)上部池顶(6)设置前池液位计(11),后池(2)上部池顶(6)设置有后池液位计(21);所述隔墙(3)中部设置有三角堰(31);所述后池隔墙(22)顶标高高于出水管(5)管顶标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量测量井,包括井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7)包括由隔墙(3)分割而成的前池(1)及后池(2),所述前池(1)下端设置进水管(4),所述后池(2)下端设置出水管(5),后池(2)内设置后池隔墙(22);所述前池(1)上部池顶(6)设置前池液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峰胡邦范忠保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