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线张力检测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1003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底线张力检测调节装置,包括出线机构、绕线机构、张力测试仪和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用于限制纺线的路径,出线机构包含待检测的纺线,张力测试仪设有检测头,通过限位机构和绕线机构将纺线绷直,使得纺线对准张力检测仪的检测头,确保检测头在每次检测时角度均对准纺线,保证张力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以方便工作人员对梭壳和夹线器的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线张力检测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为一种底线张力检测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纺线的张力控制,目的是为了控制纺线的出线速度(即抽出速度),因此当梭壳的导线板或纺织机的夹线器夹持的越紧,张力越大,则纺线出线的速度会越慢;反之夹的越松,则张力越小,纺线被抽出的速度就越快。目前,市场上缺少纺线张力的检测装置,即是通过人工抽出纺线,再通过张力测试仪对纺线进行检测,纺线的一端是通过夹线器或线索进行固定,而另一端则是通过操作人员抓捏拉扯进行固定,当测量张力时,由于手指难以完全固定纺线,当纺线受到张力检测仪的推挤,手指容易跟随一同移动,其次张力检测仪的检测头与纺线角度存在偏差,且每次检测头与纺线之间的检测角度不同,因此测量结果较为不准确。同时手指等人体表皮为柔性(实际检测时需要寻找刚性材料进行辅助捆绑),因此检测时张力的值不可避免存在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底线张力检测调节装置,通过限位机构和绕线机构将纺线绷直,使得纺线对准张力检测仪的检测头,确保检测头在每次检测纺线时角度保持一致,保证张力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以方便工作人员对梭壳和夹线器的调整。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底线张力检测调节装置,包括出线机构、绕线机构、张力测试仪和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用于限制纺线的路径,出线机构包含待检测的纺线,张力测试仪设有检测头,检测头用于触压纺线得到张力数值,使纺织者能够根据张力数值选取优质的纺线进行纺织;-纺线由出线机构伸出,纺线的始端固定在出线机构上,纺线的末端固定并缠绕在绕线机构上;-纺线经过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用于调整纺线角度以使检测头垂直对准纺线;-张力测试仪的检测头触压经过限位机构的纺线并测量得到纺线当前的张力数值。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底线张力检测调节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因为纺线始端被出线机构固定,纺线末端被绕线机构固定,绕线机构配合限位机构将纺线拉直,防止纺线在检测张力时末端部脱落或移动(即末端部被完全固定牢),通过张力测试仪的检测头触压经过限位机构的纺线,检测头对准纺线,能够较为准确地得到纺线的张力,减小误差。二、通过该底线张力检测调节装置,对每次检测时的检测条件(检测头与纺线的角度,纺线水平或竖直摆放等)进行统一,减小检测条件不一而带来的结果误差。其中,检测头与纺线之间角度可以是倾斜或垂直,倾斜时会有少量误差,因此优选检测头的移动路径垂直于纺线,这也是最标准的张力检测角度。根据得到的张力数值,工作人员可以对梭壳上导线板的张力螺丝进行调整,控制导线板的对纺线的张力。其次,本申请中的底线张力检测调节装置还可以用于缝制设备(如绣花机、梭织机等)纺线张力的在线检测,就是在不将纺线取下的情况下,将纺线从机针处抽出,放入张力检测装置,对其张力进行检测,同时调整夹线器的夹紧力,达到预设张力。优选的,限位机构为两个过线柱,两个过线柱的连线垂直于检测头的移动方向,纺线依次经过过线柱,检测头对准两个过线柱中间的纺线,使检测头能够准确地触压纺线得到有效的张力数值。优选的,过线柱上设有过线轮,过线轮用于减小纺线与限位机构之间的摩擦,纺线穿过过线轮。在本申请中,出线机构存在两种状况:1.纺线从梭壳经过导线板带出,2.纺线从缝制设备的夹线器经过机针带出。当出线机构为梭壳,纺线的始端固定在梭壳的导线板上,导线板通过张力螺丝连接在梭壳上,因此梭壳带出的纺线经过张力检测仪测量后,可以通过调整张力螺丝,对导线板的张力进行适应性调整。上述出线机构仅包含一个梭壳,为了提高出线机构内待检测梭壳的数量,申请人还提出了以下另一种出线机构,出线机构还包括料盘,底线张力检测调节装置还包括支架,料盘与支架旋转连接,料盘用于固定多个梭壳,料盘可转动,使工作人员能将多个梭壳放置在料盘上,逐个对梭壳内的纺线进行检测张力,提高工作效率。本申请中的料盘结构,可参考本申请人于2019.05.31提出的专利申请(专利名称:一种梭壳更换装置,申请号:201910472692.2)。当出线机构为缝制设备时,出线机构包括夹线器,纺线的始端夹持固定在夹线器上,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调整夹线器的拧紧螺丝,对夹线器的张力进行适应性调整。其中,绕线机构可以采用人工进行绕线,对纺线尾端进行固定,也可以采用电机辅助绕线固定。当采用电机辅助绕线固定时,绕线机构包括电机和缠绕棒,缠绕棒连接在电机上,纺线缠绕并固定在缠绕棒上,因为使纺织者减小工作强度。当采用人工绕线固定时,绕线机构包括缠绕轮,纺线接触并经过缠绕轮,缠绕轮位置与限位机构相固定,纺织者能够对纺线末端施加力,使限位机构内的纺线被拉直,达到有效地检测纺线张力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底线张力检测调节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手动)。图2为实施例4中底线张力检测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电动)。图3为实施例2中底线张力检测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手动)。图4为实施例4中底线张力检测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电动)。图5为实施例3中底线张力检测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手动)。图6为实施例4中底线张力检测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电动)。附图标记:1.出线机构;11.纺线;121.夹线器;122.梭壳;1221.张力螺丝;1222.导线板;13.料盘;2.绕线机构;21.电机;221.缠绕棒;222.缠绕轮;3.限位机构;30.过线柱;31.过线轮;4.张力测试仪;43.检测头;5.支架;6、机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底线张力检测调节装置,包括出线机构1、绕线机构2、张力测试仪4和用于限制纺线11的路径的限位机构3,出线机构1包含待检测的纺线11,张力测试仪4设有用于触压纺线11的检测头43。限位机构3为两个过线柱30,两个过线柱30的连线垂直于检测头43的移动方向,过线柱30上设有用于减小摩擦的过线轮31。本实施例中,出线机构1采用梭壳122对纺线进行放置,绕线机构2包括缠绕轮222。具体检测步骤如下:1.纺线11由梭壳122内伸出,纺线11的起始端挂在梭壳122的导线板1222上。2.纺线11穿过两个过线轮31。3.纺线末端接入并固定在绕线机构2的缠绕轮222内。4.通过手动拉紧纺线11,使得纺线在过线轮31处绷直,此时通过张力测试仪4的检测头43触压纺线11,得到张力数值。5.通过螺丝刀对梭壳122的张力螺丝1221的松紧进行调整,调整导线板1222的张力。实施例2:本实施相较于实施例1,本实施对出线机构进行了更换。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2中底线张力检测调节装置还包括支架5和料盘13,料盘13枢接在支架5上,料盘13用于固定多个梭壳122。...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线张力检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出线机构(1)、绕线机构(2)、张力测试仪(4)和用于限制纺线(11)的路径的限位机构(3),所述出线机构(1)包含待检测的纺线(11),所述张力测试仪(4)设有用于触压纺线(11)的检测头(43);/n-所述纺线(11)由出线机构(1)伸出,纺线(11)的始端固定在出线机构(1)上,所述纺线(11)的末端固定并缠绕在绕线机构(2)上;/n-所述纺线(11)经过限位机构(3),限位机构(3)用于调整纺线角度以使检测头(43)对准纺线(11);/n-所述张力测试仪(4)的检测头(43)触压经过限位机构(3)的纺线(11)并测量得到纺线(11)当前的张力数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线张力检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出线机构(1)、绕线机构(2)、张力测试仪(4)和用于限制纺线(11)的路径的限位机构(3),所述出线机构(1)包含待检测的纺线(11),所述张力测试仪(4)设有用于触压纺线(11)的检测头(43);
-所述纺线(11)由出线机构(1)伸出,纺线(11)的始端固定在出线机构(1)上,所述纺线(11)的末端固定并缠绕在绕线机构(2)上;
-所述纺线(11)经过限位机构(3),限位机构(3)用于调整纺线角度以使检测头(43)对准纺线(11);
-所述张力测试仪(4)的检测头(43)触压经过限位机构(3)的纺线(11)并测量得到纺线(11)当前的张力数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线张力检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3)为若干个过线柱(30),所述纺线(11)依次经过过线柱(30),所述检测头(43)对准过线柱(30)中间的纺线(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线张力检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3)共包含两个过线柱(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线张力检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过线柱(30)的连线垂直于检测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苗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轻工时代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