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尾矿浆用浓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0943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矿山尾矿浆用浓缩装置,包括仓体以及用于向仓体内提供砂浆的给料渣浆泵,所述仓体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连通的锥形帽部、中部筒体以及高深锥仓底,高深锥仓底的底部连接有放砂系统。锥形帽部顶部安装有缓冲槽,且锥形帽部内安装有中心槽。还包括用于连接缓冲槽和中心槽的旋切给料管,旋切给料管的下端部与中心槽的槽壁相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全尾砂充填时,从旋切给料管流入中心槽的尾砂在中心槽内形成旋流,能够在中心槽中与絮凝剂进行充分的自搅拌,使尾砂与絮凝剂混合充分,节约了絮凝剂的消耗量,提高了充填料浆的制备效率和制备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山尾矿浆用浓缩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矿山尾矿浆用浓缩装置,属于矿山充填采矿业中的尾矿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选厂尾矿浆脱水是矿山尾矿膏体充填料制备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不同物化性质的尾矿,其脱水性能不同。采用分层充填采矿法或进路充填采矿法的矿山,尤其是大规模矿山,需急采急充,对充填系统调节能力和充填料浆质量要求较高,对膏体料浆可靠缓存需求较大。目前矿山主要采用立式砂仓、深锥浓密机、带式过滤机和压滤机等进行选厂尾矿浓密脱水,但是上述脱水装置均存在尾砂絮团输出不均匀、采用全尾砂充填时絮凝剂混合不充分等问题,充填料浆制备质量不稳定,充填料浆制备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矿山尾矿浆用浓缩装置,提高了充填料浆的制备质量和制备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山尾矿浆用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仓体以及用于向仓体内提供砂浆的给料渣浆泵,所述仓体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连通的锥形帽部、中部筒体以及高深锥仓底,所述高深锥仓底的底部连接有放砂系统;所述锥形帽部顶部安装有缓冲槽,且锥形帽部内安装有中心槽;还包括泵送给料管,所述泵送给料管的下端与给料渣浆泵的出料口连接,泵送给料管的上端部连接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用于与缓冲槽相配合;还包括旋切给料管,所述旋切给料管的上端与缓冲槽连通,旋切给料管的下端用于与中心槽连通,且旋切给料管的下端部与中心槽的槽壁相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泵送给料管的上端部安装有与第一出料口相配合的电动切换阀。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心槽的底部安装有扇形分料盘,所述扇形分料盘包括中心轴座以及若干环设在中心轴座上的扇叶片,所述扇叶片的根部固定在中心轴座上;所述扇叶片从根部向尾部延伸的两侧边分别向上翻折形成挡边,扇叶片两侧的挡边与扇叶片围合形成出料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相邻的扇叶片在中心轴座的轴向上具有重叠部分。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扇叶片的根部相对于中心轴座倾斜设置,且扇叶片在中心轴座周向上与中心轴座的外壁之间的夹角为3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扇形分料盘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转动套以及若干用于固定转动套的连接筋,所述转动套与中心轴座的上端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筋的内端与转动套的外壁固定连接,连接筋的外端与中心槽下部的内壁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锥形帽部的顶部安装有旋流器组,所述旋流器组的出料口用于与中心槽的进料口相配合;所述泵送给料管的上端部连接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用于与所述旋流器组的进料口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泵送给料管的上端部安装有与第二给料口相配合的电动切换阀。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心槽与旋切给料管的连接处开设有溢流水通孔。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全尾砂充填时,旋切给料管的出料口与中心槽相切,从旋切给料管流入中心槽的尾砂在中心槽内形成旋流,能够在中心槽中与絮凝剂进行充分的自搅拌,尾砂与絮凝剂在中心槽中混合充分,节约了絮凝剂的消耗量,提高了充填料浆的制备效率和制备质量;2、从中心槽底部输出的尾砂絮团经扇形分料盘后,通过扇叶片的出料槽将絮凝沉降的全尾砂以抛物线运动的形式沉缩,实现全尾砂絮团均匀、快速的分散在仓内平面上,进一步提高了充填料浆的制备效率和制备质量;3、中心槽上设置溢流水通孔,便于在中心槽受旋切给料管输料形成的负压作用下,将溢流水吸入中心槽,进行浓度调节,进一步提高了充填料浆的制备效率和制备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扇形分料盘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如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矿山尾矿浆用浓缩装置,包括仓体以及用于向仓体内提供砂浆的给料渣浆泵6,所述仓体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连通的锥形帽部1、中部筒体2以及高深锥仓底3,所述高深锥仓底3的底部连接有放砂系统5。所述锥形帽部1顶部安装有缓冲槽10,且锥形帽部1内安装有中心槽8。本实施例还包括泵送给料管7,所述泵送给料管7的下端与给料渣浆泵6的出料口连接,泵送给料管7的上端部连接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用于与缓冲槽10相配合,且泵送给料管7的上端部安装有与第一出料口相配合的电动切换阀。进一步地,所述中心槽8与旋切给料管9的连接处开设有溢流水通孔。旋切给料管9向中心槽8输入尾砂时,尾砂在中心槽8内流动形成负压,溢流水通孔便于中心槽8外部的溢流水在负压作用下进入中心槽8,进而调节中心槽8内的尾砂浓度。本实施例还包括旋切给料管9,所述旋切给料管9的上端与缓冲槽10连通,旋切给料管9的下端用于与中心槽8连通,且旋切给料管9的下端部与中心槽8的槽壁相切。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中心槽8的底部安装有扇形分料盘12,所述扇形分料盘12包括中心轴座124以及若干环设在中心轴座124上的扇叶片121,所述扇叶片121的根部固定在中心轴座124下端部的外壁上。所述扇叶片121从根部向尾部延伸的两侧边分别向上翻折形成挡边,扇叶片121两侧边的挡边与扇叶片121围合形成出料槽。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相邻扇叶片121在中心轴座124的轴向上具有交叠部分,使得从中心槽8内流出的尾矿浆均流入至扇形分料盘12的出料槽中。进一步地,所述扇叶片121的根部相对于中心轴座124倾斜设置,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扇叶片121在中心轴座124周向上与中心轴座124的外壁之间的夹角为30°。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扇形分料盘12还包括用于与中心轴座124上端部相配合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转动套123以及若干用于固定转动套123的连接筋122,所述连接筋122的内端与转动套123的外壁固定连接,连接筋122的外端与中心槽8下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套123与中心轴座124的上端部转动连接。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套123包括与中心轴座124转动连接的轴承以及套设在轴承上的密封套,所述轴承的内圈与中心轴座124的外壁固定连接,轴承的外圈与连接筋122的内端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筋122的数量至少为三根,且沿转动套123的周向相间设置。进一步地,所述锥形帽部1的顶部安装有旋流器组11,所述旋流器组11的出料口用于与中心槽8的进料口相配合。所述泵送给料管7的上端部连接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用于与所述旋流器组11的进料口连接,且所述泵送给料管7的上端部安装有与第二给料口相配合的电动切换阀。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包括安装在高深锥仓底3外部的絮凝剂制备系统,所述絮凝剂制备系统包括絮凝剂输出管,所述絮凝剂输出管的出水口用于与中心槽8的进料口相配合。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包括安装在仓体底部用于支撑高深锥仓底3的混凝土仓座4。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是: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山尾矿浆用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仓体以及用于向仓体内提供砂浆的给料渣浆泵(6),所述仓体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连通的锥形帽部(1)、中部筒体(2)以及高深锥仓底(3),所述高深锥仓底(3)的底部连接有放砂系统(5);/n所述锥形帽部(1)顶部安装有缓冲槽(10),且锥形帽部(1)内安装有中心槽(8);还包括泵送给料管(7),所述泵送给料管(7)的下端与给料渣浆泵(6)的出料口连接,泵送给料管(7)的上端部连接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用于与缓冲槽(10)相配合;/n还包括旋切给料管(9),所述旋切给料管(9)的上端与缓冲槽(10)连通,旋切给料管(9)的下端用于与中心槽(8)连通,且旋切给料管(9)的下端部与中心槽(8)的槽壁相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山尾矿浆用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仓体以及用于向仓体内提供砂浆的给料渣浆泵(6),所述仓体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连通的锥形帽部(1)、中部筒体(2)以及高深锥仓底(3),所述高深锥仓底(3)的底部连接有放砂系统(5);
所述锥形帽部(1)顶部安装有缓冲槽(10),且锥形帽部(1)内安装有中心槽(8);还包括泵送给料管(7),所述泵送给料管(7)的下端与给料渣浆泵(6)的出料口连接,泵送给料管(7)的上端部连接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用于与缓冲槽(10)相配合;
还包括旋切给料管(9),所述旋切给料管(9)的上端与缓冲槽(10)连通,旋切给料管(9)的下端用于与中心槽(8)连通,且旋切给料管(9)的下端部与中心槽(8)的槽壁相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尾矿浆用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送给料管(7)的上端部安装有与第一出料口相配合的电动切换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尾矿浆用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槽(8)的底部安装有扇形分料盘(12),所述扇形分料盘(12)包括中心轴座(124)以及若干环设在中心轴座(124)上的扇叶片(121),所述扇叶片(121)的根部固定在中心轴座(124)上;所述扇叶片(121)从根部向尾部延伸的两侧边分别向上翻折形成挡边,扇叶片(121)两侧的挡边与扇叶片(121)围合形成出料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矿山尾矿浆用浓缩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纪光宋泽普齐兆军寇云鹏郭加仁李广波朱庚杰荆晓东吴再海盛宇航栾黎明贾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黄金矿业科技有限公司充填工程实验室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