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校准对中可称重航天器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868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航空航天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天器吊具。实时校准对中可称重航天器吊具,包括吊具本体,吊具本体包括吊具框架、摄像头,第一微处理器和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摄像头的信号输出端有线电连接第一微处理器,第一微处理器的通信端有线电连接第一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显示器,显示器包括显示屏、第二微处理器和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显示屏的信号输入端有线电连接第二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第二微处理器的通信端有线电连接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与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无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吊具本体和显示器的分工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航天器起吊过程中的风险,增强了安全性,降低了用户的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时校准对中可称重航天器吊具
本技术属于航空航天装配
,具体涉及一种航天器吊具。
技术介绍
在航天器总装过程中,航天器精密对接与分解装配均采用吊装的方式完成。由于航天器的实际质心位置与理论质心位置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吊装倾斜,引起航天器对接面的点接触,损伤对接面,损坏定位销(或导向销)。同时,由于实际质心位置与理论质心位置的偏差,吊装过程中产生旋转及摆动,容易产生碰撞,损伤航天器或操作人员。目前,航天器吊装及对接过程均使用目测为主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航天器在吊装过程及对接过程中容易损伤航天器对接面和操作人员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时校准对中可称重航天器吊具。实时校准对中可称重航天器吊具,包括吊具本体,所述吊具本体包括吊具框架、摄像头,第一微处理器和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吊具框架上且摄像端朝向航天器顶部,所述摄像头的信号输出端有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通信端有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包括显示屏、第二微处理器和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所述显示屏的信号输入端有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微处理器的通信端有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无线连接。本技术在原有的吊具框架上增设了摄像头,通过摄像头实时观测航天器顶部,摄像头摄制的数据通过第一微处理器及第一无线通信装置通过无线的方式发送给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经第二微处理器处理后,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以便于帮助使用者通过显示屏的数据显示寻找航天器重心位置。所述吊具本体还包括称重传感器(力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上表面固定在所述吊具框架上,吊绳穿过所述吊具框架后悬挂于所述称重传感器下表面。所述吊具框架优选为十字可折叠的吊具框架;所述吊具框架包括两个交叉设置的吊杆,两个所述吊杆的中部通过竖向的连接轴和锁紧螺母固定;每个所述吊杆的两端底面分别焊接有一个所述称重传感器,四根所述吊绳分别穿过所述吊杆后悬挂于对应的所述称重传感器下表面。每根所述吊绳底部设置有吊钩。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有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通过称重传感器实时监控吊具框架的四根吊绳所受拉力,防止偏心。所述称重传感器优选为S型称重传感器。所述吊具本体还包括红外测距仪,所述红外测距仪设置在吊具框架上且测量端朝向航天器顶部;所述红外测距仪的信号输出端有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通过红外测距仪可以采集航天器顶部的图像。所述红外测距仪优选为激光红外测距仪。以便于具备测量计算物体体积功能。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采用实时校准对中可称重航天器吊具,通过吊具本体和显示器的分工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航天器起吊过程中的风险,增强了安全性,降低了用户的操作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信号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吊具框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照图1,实时校准对中可称重航天器吊具,包括吊具本体,吊具本体包括吊具框架、摄像头11、称重传感器12、红外测距仪13、第一微处理器14和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5。摄像头11设置在吊具框架上且摄像端朝向航天器顶部,摄像头11的信号输出端有线电连接第一微处理器14。参照图2,称重传感器12的上表面固定在吊具框架3上,吊绳31穿过吊具框架3后悬挂于称重传感器12下表面。具体的,吊具框架3优选为十字可折叠的吊具框架。吊具框架3包括两个交叉设置的吊杆,两个吊杆的中部通过竖向的连接轴和锁紧螺母固定;每个吊杆的两端底面分别焊接有一个称重传感器12,四根吊绳31分别穿过吊杆后悬挂于对应的称重传感器12下表面。每根吊绳31底部设置有吊钩32。称重传感器12的信号输出端有线电连接第一微处理器14。称重传感器12优选为S型称重传感器12。红外测距仪13设置在吊具框架上且测量端朝向航天器顶部,红外测距仪13的信号输出端有线电连接第一微处理器14。红外测距仪13优选为激光红外测距仪13。以便于具备测量计算物体体积功能。第一微处理器14的通信端有线电连接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5。本技术的第一微处理器14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可处理图像、重量和红外测距信号的微处理器,例如STM32F407微处理器、ARM9微处理器等。还包括显示器,显示器包括显示屏21、第二微处理器22和第二无线通信装置23,显示屏21的信号输入端有线电连接第二微处理器22的信号输出端,第二微处理器22的通信端有线电连接第二无线通信装置23,所第二无线通信装置23与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5无线连接。本技术的第二微处理器22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可处理数据的微处理器,例如STM32F407微处理器、ARM9微处理器等。本技术在原有的吊具框架上增设了摄像头11、称重传感器12和红外测距仪13,通过摄像头11实时观测航天器顶部,通过称重传感器12实时监控吊具框架的四根吊绳所受拉力,防止偏心,通过红外测距仪13可以采集航天器顶部的图像。摄像头11摄制的数据、称重传感器12采集的拉力信息、红外测距仪13采集的图像分别发送给第一微处理器14,经第一微处理器14处理后的数据打包给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5,通过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5以无线的方式发送给第二无线通信装置23。经第二微处理器22处理后,通过显示屏21进行显示,以便于帮助使用者通过显示屏21的数据显示,校准对中航天器重心位置。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实时校准对中可称重航天器吊具,包括吊具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本体包括吊具框架、摄像头,第一微处理器和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吊具框架上且摄像端朝向航天器顶部,所述摄像头的信号输出端有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通信端有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n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包括显示屏、第二微处理器和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所述显示屏的信号输入端有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微处理器的通信端有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无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实时校准对中可称重航天器吊具,包括吊具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本体包括吊具框架、摄像头,第一微处理器和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吊具框架上且摄像端朝向航天器顶部,所述摄像头的信号输出端有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的通信端有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
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包括显示屏、第二微处理器和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所述显示屏的信号输入端有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微处理器的通信端有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无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校准对中可称重航天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本体还包括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上表面固定在所述吊具框架上,吊绳穿过所述吊具框架后悬挂于所述称重传感器下表面;
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有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时校准对中可称重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星宇许美娟郭明彦沈怿闻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格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