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吊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0868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吊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固定吊具装置,包括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所述第一吊钩和所述第二吊钩并列固定在被吊物体被吊面的同一位置处;所述第一吊钩的开口端与所述第二吊钩的开口端在所述被吊面反向设置,且,所述第一吊钩的开口端和所述第二吊钩的开口端形成一孔洞;所述第一吊钩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吊钩的侧面之间具有间隙。通过上述结构,索具在与固定吊具装置连接时,先放置在间隙中,再两端反向旋转通过两个吊钩的开口端挂入空洞处,该固定吊具装置不仅能够保证索具不会脱落,而且拆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定吊具装置
本技术涉及吊装设备
,尤其涉及固定吊具装置。
技术介绍
物体上最常见的固定吊具装置主要有单侧开口的吊钩和封闭的吊环。在吊装作业时,先将固定吊具装置固定在被吊物体上,再通过钢丝绳、吊链或吊带等索具将起吊设备与固定吊具装置连接,从而利用起吊设备能够吊起被吊物体。然而,若采用普通吊钩,对于斜放或吊装面不在上方的被吊物体,被吊物体容易从吊钩上脱落,从而使得吊装作业存在安全隐患。若采用吊环,则需要利用卸扣将索具与吊环连接,从而存在拆装操作复杂、费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技术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固定吊具装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固定吊具装置,包括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所述第一吊钩和所述第二吊钩并列固定在被吊物体被吊面的同一位置处;所述第一吊钩的开口端与所述第二吊钩的开口端在所述被吊面反向设置,且,所述第一吊钩的开口端和所述第二吊钩的开口端形成一孔洞;所述第一吊钩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吊钩的侧面之间具有间隙。优选的,所述第一吊钩和所述第二吊钩平行。优选的,所述第一吊钩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二吊钩的固定端对齐。优选的,所述第一吊钩和所述第二吊钩的结构和尺寸相同。优选的,所述间隙大于用于连接所述固定吊具装置和起吊设备的索具的宽度。优选的,所述第一吊钩和所述第二吊钩均为单开口吊钩。优选的,所述第一吊钩和/或所述第二吊钩焊接在所述被吊面上。优选的,所述第一吊钩和/或所述第二吊钩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被吊面上。优选的,所述紧固件为螺栓和螺母。优选的,所述孔洞的面积大于用于连接所述固定吊具装置和起吊设备的索具的预挂入处的横截面面积。本技术的固定吊具装置包括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并列固定在被吊物体被吊面的同一位置处。第一吊钩的开口端与第二吊钩的开口端在被吊面反向设置,且,第一吊钩的开口端和第二吊钩的开口端形成一孔洞。第一吊钩的侧面与第二吊钩的侧面之间具有间隙。通过上述结构,索具在与固定吊具装置连接时,索具先放置在间隙中,再两端反向旋转通过两个吊钩的开口端挂入孔洞处,该固定吊具装置不仅能够保证索具不会脱落,而且拆装方便。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图形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吊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吊具装置的俯视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吊具装置在对需要翻转的被吊物体进行起吊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吊具装置在对斜放的被吊物体进行起吊的示意图。其中,1为第一吊钩,2为第二吊钩,3为索具,4为起吊设备,5为被吊物体,A为固定吊具装置,B为孔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固定吊具装置,如图1所示,该固定吊具装置包括第一吊钩1和第二吊钩2。第一吊钩1和第二吊钩2并列固定在被吊物体被吊面的同一位置处。第一吊钩1的开口端与第二吊钩2的开口端在被吊面反向设置。第一吊钩1的开口端和第二吊钩2的开口端侧视形成一孔洞B,孔洞B通透。第一吊钩1的侧面与第二吊钩2的侧面之间具有间隙,即第一吊钩1和第二吊钩2之间存在间隙L。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反向而言,第一吊钩1和第二吊钩2的开口端可以相对设置,即,第一吊钩1和第二吊钩2的开口端均朝内,第一吊钩1的开口端朝向第二吊钩2的开口端,从而使得第一吊钩1和第二吊钩2反向。另外,第一吊钩1和第二吊钩2的开口端也可以相背,即,第一吊钩1和第二吊钩2的开口端均朝外,第一吊钩1的开口端背于第二吊钩2的开口端,从而使得第一吊钩1和第二吊钩2反向。在本技术中,第一吊钩1和第二吊钩2可以采用相同的结构实现,即第一吊钩1和第二吊钩2的结构相同。具体地,第一吊钩1和第二吊钩2均为单开口吊钩,并且,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如图2所示。通过上述设置方式,能够便于固定吊具装置的实施,简化固定吊具装置的结构。在本技术中,如俯视图图3所示,第一吊钩1和第二吊钩2平行设置。同时,第一吊钩1的固定端与第二吊钩2的固定端对齐。吊钩的固定端即吊钩与被吊物体连接的一端。通过上述设置方式,能够提升索具3与固定吊具装置之间连接的稳固性。在本技术中,第一吊钩1和第二吊钩2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焊接在被吊物体的被吊面上。也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在被吊物体的被吊面上,紧固件可以为螺栓和螺母。通过紧固件将固定吊具装置与被吊物体连接,能够提高固定吊具装置与被吊物体之间拆装的灵活性。在本技术中,固定吊具装置通过索具3与起吊设备4连接,索具3可以为钢丝绳、吊链或吊带。第一吊钩1的开口端和第二吊钩2的开口端所形成的孔洞B的面积大于用于连接固定吊具装置和起吊设备4的索具3的预挂入处的横截面面积,从而使得索具3能够挂入至孔洞B中。另外,第一吊钩1和第二吊钩2之间的间隙L大于用于连接固定吊具装置和起吊设备4的索具3的宽度。当索具3为钢丝绳和吊链时,L大于钢丝绳和吊链的直径。当索具3为吊带时,L大于吊带的最小宽度。下面对本技术的固定吊具装置的使用过程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将第一吊钩1和第二吊钩2并列、平行、反向且第一吊钩1和第二吊钩2间隔一定距离L,另外,第一吊钩1的开口端和第二吊钩2的开口端侧视形成一孔洞B,孔洞B的面积大于用于连接固定吊具装置和起吊设备4的索具3的预挂入处的横截面面积,第一吊钩1和第二吊钩2安装固定在被吊物体的上,既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固定,也可以通过螺栓螺母等紧固件安装固定。第一吊钩1和第二吊钩2之间的间隙L大于索具3的宽度。索具3可以选用钢丝绳、吊链或吊带。在将索具3与固定吊具装置连接时,先将索具3放置在间隙中,再将索具3两端反向旋转,通过两个吊钩的开口端使索具3挂入固定吊具装置的孔洞B处。如图3所示。进一步,在吊装作业时,索具3与起吊设备4连接。在起吊设备4的带动下,索具3带动固定吊具装置,从而间接带动被吊物体起吊。在被吊物体升降、翻转和吊运过程中,利用上述固定吊具装置,不仅能够保证索具3不会从固定吊具装置上脱落,尤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定吊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n所述第一吊钩和所述第二吊钩并列固定在被吊物体被吊面的同一位置处;/n所述第一吊钩的开口端与所述第二吊钩的开口端在所述被吊面反向设置,且,所述第一吊钩的开口端和所述第二吊钩的开口端形成一孔洞;/n所述第一吊钩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吊钩的侧面之间具有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吊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
所述第一吊钩和所述第二吊钩并列固定在被吊物体被吊面的同一位置处;
所述第一吊钩的开口端与所述第二吊钩的开口端在所述被吊面反向设置,且,所述第一吊钩的开口端和所述第二吊钩的开口端形成一孔洞;
所述第一吊钩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吊钩的侧面之间具有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吊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钩和所述第二吊钩平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吊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钩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二吊钩的固定端对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吊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钩和所述第二吊钩的结构和尺寸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秋林张鹏史敬磊陈辉张绍文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