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推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儿童推车。
技术介绍
儿童推车是婴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常见产品。现在到底儿童推车一般都能展开或折叠,折叠时候便于携带和存放。但是目前市场上的一般儿童推车仍然在折叠后体积较大的缺点,不便于携带,而且收合不灵活。因此,本技术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而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收合灵活,折叠后体积小,占用空间小的儿童推车。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儿童推车,在锁定装置解锁后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连杆机构1,所述的前连杆机构1包括前腿11和设在前腿11下端的前轮12;后连杆机构2,所述的后连杆机构2包括后腿21和设在后腿21下端的后轮22,并且所述的后腿21和前腿11绕第一轴线A枢转连接;上连杆机构3,所述的上连杆机构3包括上撑杆31,所述的上撑杆31与后连杆机构2绕第二轴线B枢转连接;滑动件4,所述的滑动件4设置在后腿21上并能沿后腿21滑行;侧扶手5,所述的侧扶手5一端与上撑杆31绕第三轴线C枢转连接,另一端与滑动件4绕第四轴线D枢转连接,并且在上撑杆31绕第二轴线B顺时针转动时,所述的侧扶手5下端与滑动件4一起从后腿21上端向第四轴线D滑动靠近;牵引机构6,所述的牵引机构6与前连杆机构1绕第五轴线E枢转连接并与上连杆机构3绕第六轴线F枢转连接,并且在上撑杆31绕第二轴线B顺时针转动时,所述的牵引机构6带着前腿11下端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推车,在锁定装置解锁后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前连杆机构(1),所述的前连杆机构(1)包括前腿(11)和设在前腿(11)下端的前轮(12);/n后连杆机构(2),所述的后连杆机构(2)包括后腿(21)和设在后腿(21)下端的后轮(22),并且所述的后腿(21)和前腿(11)绕第一轴线(A)枢转连接;/n上连杆机构(3),所述的上连杆机构(3)包括上撑杆(31),所述的上撑杆(31)与后连杆机构(2)绕第二轴线(B)枢转连接;/n滑动件(4),所述的滑动件(4)设置在后腿(21)上并能沿后腿(21)滑行;/n侧扶手(5),所述的侧扶手(5)一端与上撑杆(31)绕第三轴线(C)枢转连接,另一端与滑动件(4)绕第四轴线(D)枢转连接,并且在上撑杆(31)绕第二轴线(B)顺时针转动时,所述的侧扶手(5)下端与滑动件(4)一起从后腿(21)上端向第四轴线(D)滑动靠近;/n牵引机构(6),所述的牵引机构(6)与前连杆机构(1)绕第五轴线(E)枢转连接并与上连杆机构(3)绕第六轴线(F)枢转连接,并且在上撑杆(31)绕第二轴线(B)顺时针转动时,所述的牵引机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推车,在锁定装置解锁后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连杆机构(1),所述的前连杆机构(1)包括前腿(11)和设在前腿(11)下端的前轮(12);
后连杆机构(2),所述的后连杆机构(2)包括后腿(21)和设在后腿(21)下端的后轮(22),并且所述的后腿(21)和前腿(11)绕第一轴线(A)枢转连接;
上连杆机构(3),所述的上连杆机构(3)包括上撑杆(31),所述的上撑杆(31)与后连杆机构(2)绕第二轴线(B)枢转连接;
滑动件(4),所述的滑动件(4)设置在后腿(21)上并能沿后腿(21)滑行;
侧扶手(5),所述的侧扶手(5)一端与上撑杆(31)绕第三轴线(C)枢转连接,另一端与滑动件(4)绕第四轴线(D)枢转连接,并且在上撑杆(31)绕第二轴线(B)顺时针转动时,所述的侧扶手(5)下端与滑动件(4)一起从后腿(21)上端向第四轴线(D)滑动靠近;
牵引机构(6),所述的牵引机构(6)与前连杆机构(1)绕第五轴线(E)枢转连接并与上连杆机构(3)绕第六轴线(F)枢转连接,并且在上撑杆(31)绕第二轴线(B)顺时针转动时,所述的牵引机构(6)带着前腿(11)下端向后腿(21)下端转动靠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撑杆(31)下端设有向前侧延伸的延伸部(32),所述的牵引机构(6)为座位支撑杆(61),所述的座位支撑杆(61)一端绕第五轴线(E)与前腿(11)枢转连接,另一端绕第六轴线(F)与延伸部(32)枢转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腿(21)中部设有凸出的连接耳(23),所述的上撑杆(31)绕连接耳(23)上的第二轴线(B)与后连杆机构(2)枢转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件(4)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启佑,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宝蓓悠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