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637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推车,前连杆机构包括前腿和前轮;后连杆机构包括后腿和后轮,并且后腿和前腿绕第一轴线枢转连接;上连杆机构包括上撑杆,上撑杆与后连杆机构绕第二轴线枢转连接;滑动件设置在后腿上并能沿后腿滑行;侧扶手一端与上撑杆绕第三轴线枢转连接,另一端与滑动件绕第四轴线枢转连接,并且在上撑杆绕第二轴线顺时针转动时,侧扶手下端与滑动件一起从后腿上端向第四轴线滑动靠近;牵引机构与前连杆机构绕第五轴线枢转连接并与上连杆机构绕第六轴线枢转连接,并且在上撑杆绕第二轴线顺时针转动时,牵引机构带着前腿下端向后腿下端转动靠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折叠后体积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推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儿童推车。
技术介绍
儿童推车是婴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常见产品。现在到底儿童推车一般都能展开或折叠,折叠时候便于携带和存放。但是目前市场上的一般儿童推车仍然在折叠后体积较大的缺点,不便于携带,而且收合不灵活。因此,本技术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而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收合灵活,折叠后体积小,占用空间小的儿童推车。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儿童推车,在锁定装置解锁后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连杆机构1,所述的前连杆机构1包括前腿11和设在前腿11下端的前轮12;后连杆机构2,所述的后连杆机构2包括后腿21和设在后腿21下端的后轮22,并且所述的后腿21和前腿11绕第一轴线A枢转连接;上连杆机构3,所述的上连杆机构3包括上撑杆31,所述的上撑杆31与后连杆机构2绕第二轴线B枢转连接;滑动件4,所述的滑动件4设置在后腿21上并能沿后腿21滑行;侧扶手5,所述的侧扶手5一端与上撑杆31绕第三轴线C枢转连接,另一端与滑动件4绕第四轴线D枢转连接,并且在上撑杆31绕第二轴线B顺时针转动时,所述的侧扶手5下端与滑动件4一起从后腿21上端向第四轴线D滑动靠近;牵引机构6,所述的牵引机构6与前连杆机构1绕第五轴线E枢转连接并与上连杆机构3绕第六轴线F枢转连接,并且在上撑杆31绕第二轴线B顺时针转动时,所述的牵引机构6带着前腿11下端向后腿21下端转动靠近。如上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撑杆31下端设有向前侧延伸的延伸部32,所述的牵引机构6为座位支撑杆61,所述的座位支撑杆61一端绕第五轴线E与前腿11枢转连接,另一端绕第六轴线F与延伸部32枢转连接。如上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腿21中部设有凸出的连接耳23,所述的上撑杆31绕连接耳23上的第二轴线B与后连杆机构2枢转连接。如上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件4包括套设在后腿21上的滑动套41,所述的滑动套41上设有凸出的连接部42,所述的侧扶手5绕连接部42上的第四轴线D与滑动件4枢转连接。如上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撑杆31上连接有可相对其滑动伸缩或可相对其绕第七轴线G转动的手推把7。如上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腿21上端设有固定座24,所述的锁定装置包括设在固定座24内并能相对固定座24横向移动而与连接部42上的卡槽81卡合或分离的卡销82,所述的固定座24内还设有能在其内上下滑动并在上下滑动时能驱动卡销82横向移动的驱动块83,所述的上撑杆31和后腿21内穿设有与驱动块83连接并能拉动驱动块83向下滑行的拉索84,所述的固定座24或后腿21内还设有能够使驱动块83复位的复位弹簧85。如上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块83上设有斜槽86,所述的卡销82上设有穿入在斜槽86内的横轴87。如上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撑杆31上连接有可相对其绕第七轴线G转动的手推把7,所述的拉索84与手推把7连接,并且在手推把7相对上撑杆31转动折叠时,所述的手推把7拉动拉索84而使驱动块83向下滑行。如上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位支撑杆61上连接有前横杆62,所述的上撑杆31上连接有后横杆33,所述的前横杆62与后横杆33之间设有拉簧63。如上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扶手5与上撑杆31相连接位置设有扭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如下优点:本技术折叠时,上撑杆相对后连杆机构绕第二轴线转动,上撑杆上端向后腿下端靠近,在此过程中侧扶手一端相对上撑杆绕第三轴线转动,另一端与滑动件相对后腿向下滑行,使得侧扶手折叠靠拢到上撑杆上,二者在此过程中牵引机构带着前腿下端向后腿下端转动靠近,使得前腿也靠拢到后腿上,实现儿童推车的收合。整个收合动作灵活顺畅,并且折叠以后儿童推车的最长状态只是后连杆机构的长度,折叠后体积小,便于携带,可以方便地放入汽车尾箱或飞机行李架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展开状态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折叠过程中侧视图之一;图4是本技术折叠过程中侧视图之二;图5是本技术折叠状态侧视图;图6是本技术部件的分解图;图7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儿童推车,在锁定装置解锁后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包括:前连杆机构1,所述的前连杆机构1包括前腿11和设在前腿11下端的前轮12;后连杆机构2,所述的后连杆机构2包括后腿21和设在后腿21下端的后轮22,并且所述的后腿21和前腿11绕第一轴线A枢转连接;上连杆机构3,所述的上连杆机构3包括上撑杆31,所述的上撑杆31与后连杆机构2绕第二轴线B枢转连接;滑动件4,所述的滑动件4设置在后腿21上并能沿后腿21滑行;侧扶手5,所述的侧扶手5一端与上撑杆31绕第三轴线C枢转连接,另一端与滑动件4绕第四轴线D枢转连接,并且在上撑杆31绕第二轴线B顺时针转动时,所述的侧扶手5下端与滑动件4一起从后腿21上端向第四轴线D滑动靠近;牵引机构6,所述的牵引机构6与前连杆机构1绕第五轴线E枢转连接并与上连杆机构3绕第六轴线F枢转连接,并且在上撑杆31绕第二轴线B顺时针转动时,所述的牵引机构6带着前腿11下端向后腿21下端转动靠近。如图1至图5所示,儿童推车折叠时,上撑杆31相对后连杆机构2绕第二轴线B顺时针转动,上撑杆31上端向后腿21下端靠近,在此过程中侧扶手5一端相对上撑杆31绕第三轴线C转动,另一端与滑动件4相对后腿21向下滑行,使得原本与上撑杆31和后腿21围成稳定三角形的侧扶手5折叠靠拢到上撑杆31上,并且上撑杆31靠拢到后腿21上,在此过程中牵引机构6带着前腿11下端向后腿21下端转动靠近,使得前腿11也靠拢到后腿21上,实现儿童推车的收合。整个收合动作灵活顺畅,并且折叠以后儿童推车的最长状态只是后连杆机构2的长度,折叠后体积小,便于携带,可以方便地放入汽车尾箱或飞机行李架内。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的上撑杆31下端设有向前侧延伸的延伸部32,所述的牵引机构6为座位支撑杆61,所述的座位支撑杆61一端绕第五轴线E与前腿11枢转连接,另一端绕第六轴线F与延伸部32枢转连接。座位支撑杆61既起到牵引前腿11向后腿21靠拢的作用,又起到支撑座位的作用的,使得儿童推车结构更简单紧凑。在儿童推车折叠时,上撑杆31顺时针转动,以第二轴线B位置为支点,延伸部32向上翘起,在此过程中,延伸部32拉动座位支撑杆61,使得座位支撑杆61能够拉动前腿11向后腿21靠拢。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收合灵活。如图1至图4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推车,在锁定装置解锁后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前连杆机构(1),所述的前连杆机构(1)包括前腿(11)和设在前腿(11)下端的前轮(12);/n后连杆机构(2),所述的后连杆机构(2)包括后腿(21)和设在后腿(21)下端的后轮(22),并且所述的后腿(21)和前腿(11)绕第一轴线(A)枢转连接;/n上连杆机构(3),所述的上连杆机构(3)包括上撑杆(31),所述的上撑杆(31)与后连杆机构(2)绕第二轴线(B)枢转连接;/n滑动件(4),所述的滑动件(4)设置在后腿(21)上并能沿后腿(21)滑行;/n侧扶手(5),所述的侧扶手(5)一端与上撑杆(31)绕第三轴线(C)枢转连接,另一端与滑动件(4)绕第四轴线(D)枢转连接,并且在上撑杆(31)绕第二轴线(B)顺时针转动时,所述的侧扶手(5)下端与滑动件(4)一起从后腿(21)上端向第四轴线(D)滑动靠近;/n牵引机构(6),所述的牵引机构(6)与前连杆机构(1)绕第五轴线(E)枢转连接并与上连杆机构(3)绕第六轴线(F)枢转连接,并且在上撑杆(31)绕第二轴线(B)顺时针转动时,所述的牵引机构(6)带着前腿(11)下端向后腿(21)下端转动靠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推车,在锁定装置解锁后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连杆机构(1),所述的前连杆机构(1)包括前腿(11)和设在前腿(11)下端的前轮(12);
后连杆机构(2),所述的后连杆机构(2)包括后腿(21)和设在后腿(21)下端的后轮(22),并且所述的后腿(21)和前腿(11)绕第一轴线(A)枢转连接;
上连杆机构(3),所述的上连杆机构(3)包括上撑杆(31),所述的上撑杆(31)与后连杆机构(2)绕第二轴线(B)枢转连接;
滑动件(4),所述的滑动件(4)设置在后腿(21)上并能沿后腿(21)滑行;
侧扶手(5),所述的侧扶手(5)一端与上撑杆(31)绕第三轴线(C)枢转连接,另一端与滑动件(4)绕第四轴线(D)枢转连接,并且在上撑杆(31)绕第二轴线(B)顺时针转动时,所述的侧扶手(5)下端与滑动件(4)一起从后腿(21)上端向第四轴线(D)滑动靠近;
牵引机构(6),所述的牵引机构(6)与前连杆机构(1)绕第五轴线(E)枢转连接并与上连杆机构(3)绕第六轴线(F)枢转连接,并且在上撑杆(31)绕第二轴线(B)顺时针转动时,所述的牵引机构(6)带着前腿(11)下端向后腿(21)下端转动靠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撑杆(31)下端设有向前侧延伸的延伸部(32),所述的牵引机构(6)为座位支撑杆(61),所述的座位支撑杆(61)一端绕第五轴线(E)与前腿(11)枢转连接,另一端绕第六轴线(F)与延伸部(32)枢转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腿(21)中部设有凸出的连接耳(23),所述的上撑杆(31)绕连接耳(23)上的第二轴线(B)与后连杆机构(2)枢转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件(4)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启佑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宝蓓悠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