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院专利>正文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用可移动式电动汽车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584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用可移动式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运动轨道和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的内腔与运动轨道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充电桩本体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充电桩技术领域。该新能源电动汽车用可移动式电动汽车充电桩,当车辆倒车过度而撞击到充电桩时,车辆尾部先触碰到弧形缓冲杆,弧形缓冲杆挤压缓冲气囊,缓冲气囊内的气体经过推动顺着连接管道快速输送到气腔内,气流从吹气喇叭经过,使得吹气喇叭发声进行示警,在具有防撞功能的同时具有示警功能,可以有效防止汽车倒车过度对充电桩本体造成破坏,增加了充电桩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用可移动式电动汽车充电桩
本技术涉及汽车充电桩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用可移动式电动汽车充电桩。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有: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氢发动机汽车以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等等,由于电力采集方便而且电力没有形体存在可以极大的节约空间,因此电动汽车在新能源汽车中脱颖而出,随着电动汽车的越来越多,电动汽车用充电桩也出现在各个角落,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移动充电桩在使用时,有时会出现驾驶员操作失误,倒车过度容易撞到充电桩,而现有的充电桩并没有良好的防护措施,受到撞击后很容易损坏,降低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用可移动式电动汽车充电桩,解决了现有的充电桩并没有良好的防护措施,受到撞击后很容易损坏,降低了使用寿命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用可移动式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运动轨道和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的内腔与运动轨道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充电桩本体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弧形缓冲杆,所述充电桩本体位于固定架后方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气囊,所述缓冲气囊的表面与充电桩本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腔,所述缓冲气囊的底部连通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远离缓冲气囊的一端与气腔的顶部连通,所述气腔的表面连通有吹气喇叭,所述吹气喇叭设置有多个,且在气腔的表面均匀分布。优选的,所述充电桩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箱,所述风机的抽风口连通有抽风管道,并且抽风管道的左端与过滤箱的表面连通。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防尘滤网。优选的,所述充电桩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吹风腔,所述吹风腔的内腔通过空孔与充电桩本体的内腔连通,所述风机的出风口通过出风管道与吹风腔的表面连通。优选的,所述充电桩本体的表面开设有透气防尘槽。优选的,所述移动底座的底部分别滚动连接有限位轮和助力轮,所述助力轮的表面与运动轨道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用可移动式电动汽车充电桩。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新能源电动汽车用可移动式电动汽车充电桩,通过在充电桩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底座,移动底座的内腔与运动轨道的表面活动连接,充电桩本体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两个固定架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弧形缓冲杆,充电桩本体位于固定架后方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气囊,缓冲气囊的表面与充电桩本体的背面固定连接,充电桩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腔,缓冲气囊的底部连通有连接管道,连接管道远离缓冲气囊的一端与气腔的顶部连通,气腔的表面连通有吹气喇叭,吹气喇叭设置有多个,且在气腔的表面均匀分布,当车辆倒车过度而撞击到充电桩时,车辆尾部先触碰到弧形缓冲杆,弧形缓冲杆挤压缓冲气囊,缓冲气囊内的气体经过推动顺着连接管道快速输送到气腔内,气流从吹气喇叭经过,使得吹气喇叭发声进行示警,在具有防撞功能的同时具有示警功能,可以有效防止汽车倒车过度对充电桩本体造成破坏,增加了充电桩的实用性。(2)、该新能源电动汽车用可移动式电动汽车充电桩,通过在充电桩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机,充电桩本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箱,风机的抽风口连通有抽风管道,并且抽风管道的左端与过滤箱的表面连通,充电桩本体长时间工作发热以后,启动风机,通过抽风管道从过滤箱内抽入空气,过滤箱表面的第一防尘滤网将灰尘过滤以后抽入,然后顺着吹风腔输送到充电桩本体内部,充电桩本体内的热气顺着透气防尘槽吹出,进行换气,可以快速的将充电桩本体内部产生的热气排出,可以防止内部电子元器件长时间在高温下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过滤箱结构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移动底座结构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弧形缓冲杆结构的俯视图。图中:1-运动轨道、2-充电桩本体、3-移动底座、4-固定架、5-弧形缓冲杆、6-缓冲气囊、7-气腔、8-连接管道、9-吹气喇叭、10-风机、11-过滤箱、12-抽风管道、13-第一防尘滤网、14-吹风腔、15-出风管道、16-透气防尘槽、17-限位轮、18-助力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用可移动式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运动轨道1和充电桩本体2,充电桩本体2与电源连通,充电桩本体2的表面开设有透气防尘槽16,透气防尘槽16可以防止灰尘进入充电桩本体2内,充电桩本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吹风腔14,吹风腔14的内腔通过空孔与充电桩本体2的内腔连通,风机10的出风口通过出风管道15与吹风腔14的表面连通,充电桩本体2长时间工作发热以后,启动风机10,通过抽风管道13从过滤箱11内抽入空气,过滤箱11表面的第一防尘滤网13将灰尘过滤以后抽入,然后顺着吹风腔14输送到充电桩本体2内部,充电桩本体2内的热气顺着透气防尘槽16吹出,进行换气,可以快速的将充电桩本体2内部产生的热气排出,可以防止内部电子元器件长时间在高温下工作,充电桩本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机10,风机10与电源连通,充电桩本体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箱11,过滤箱1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防尘滤网13,风机10的抽风口连通有抽风管道12,并且抽风管道12的左端与过滤箱11的表面连通,充电桩本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底座3,移动底座3的底部分别滚动连接有限位轮17和助力轮18,助力轮18的表面与运动轨道1的顶部活动连接,移动底座3的内腔与运动轨道1的表面活动连接,充电桩本体2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4,两个固定架4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弧形缓冲杆5,当车辆倒车过度而撞击到充电桩时,车辆尾部先触碰到弧形缓冲杆5,弧形缓冲杆5挤压缓冲气囊6,缓冲气囊6内的气体经过推动顺着连接管道8快速输送到气腔7内,气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用可移动式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运动轨道(1)和充电桩本体(2),所述充电桩本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底座(3),所述移动底座(3)的内腔与运动轨道(1)的表面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2)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4),两个所述固定架(4)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弧形缓冲杆(5),所述充电桩本体(2)位于固定架(4)后方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气囊(6),所述缓冲气囊(6)的表面与充电桩本体(2)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充电桩本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腔(7),所述缓冲气囊(6)的底部连通有连接管道(8),所述连接管道(8)远离缓冲气囊(6)的一端与气腔(7)的顶部连通,所述气腔(7)的表面连通有吹气喇叭(9),所述吹气喇叭(9)设置有多个,且在气腔(7)的表面均匀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用可移动式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运动轨道(1)和充电桩本体(2),所述充电桩本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底座(3),所述移动底座(3)的内腔与运动轨道(1)的表面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2)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4),两个所述固定架(4)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弧形缓冲杆(5),所述充电桩本体(2)位于固定架(4)后方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气囊(6),所述缓冲气囊(6)的表面与充电桩本体(2)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充电桩本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腔(7),所述缓冲气囊(6)的底部连通有连接管道(8),所述连接管道(8)远离缓冲气囊(6)的一端与气腔(7)的顶部连通,所述气腔(7)的表面连通有吹气喇叭(9),所述吹气喇叭(9)设置有多个,且在气腔(7)的表面均匀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用可移动式电动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机(10),所述充电桩本体(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箱(11),所述风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院
申请(专利权)人:黄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