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电池位垂直循环结构的自动更换电池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0583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车辆充电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电池位垂直循环结构的自动更换电池充电系统,旨在解决可移动蓄电池充电桩充电时间长、工作效率低的问题。该系统包括移动充电设备、电池输送带、电池充电装置;电池输送带两端分别可与移动充电设备的电池存储舱口对接;电池充电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装设于电池输送带设定部位的一侧的多层充电仓;各层充电仓与电池运送段对接;充电仓对应的电池运送段设置有变向装置,移动充电设备包括多电池位垂直循环结构,多电池位垂直循环结构能够带动多个电池进行循环运动,以使得电池能够与充电枪连通或与电池输送带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系统有效解决可移动蓄电池充电桩充电时间长、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多电池位垂直循环结构的自动更换电池充电系统
本技术属于车辆充电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电池位垂直循环结构的自动更换电池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包括连接线充电桩和蓄电池充电桩,对于一些特殊路段或一些无法连接电线的区域需要蓄电池充电桩作为电力进行供应为新能源汽车充电,但蓄电池充电桩的续航有限,需要频繁对电池充电或者更换电池。现有技术中,可移动蓄电池充电桩在充电时需返回充电站进行充电,因此其在充电时无法工作,需要完成充电后才能投入运行,充电耗时长、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可移动蓄电池充电桩充电时间长、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多电池位垂直循环结构的自动更换电池充电系统,包括移动充电设备、电池输送带、电池充电装置、变向装置。所述电池输送带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所述输出端分别可与所述移动充电设备的电池存储舱口对接。所述电池充电装置和所述变向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池输送带的两相对侧,所述电池充电装置能够与所述电池输送带对接,所述变向装置能够将所述电池输送带上的电池移动至所述电池充电装置内部,所述电池充电装置内部设置有用于给电池充电的电池充电接口。所述移动充电设备包括多电池位垂直循环结构,所述多电池位垂直循环结构上设置有多个电池存储舱,所述电池存储舱能够在所述多电池位垂直循环结构的带动下进行循环运动,所述电池存储舱用于存储电池。所述电池能够在所述多电池位垂直循环结构的带动下,通过所述电池存储舱口与所述输入端或与所述输出端连通。在一些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池存储舱设置有第一供电接口,所述移动充电设备设置有第二供电接口,所述第二供电接口与所述移动充电设备的电路连通;所述电池能够在所述多电池位垂直循环结构的带动下通过所述第一供电接口与所述第二供电接口连通。在一些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池输送带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输入端与所述输出端之间的电池运送段。在一些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池运送段为分离设置的两层输送结构,其中一层与所述输入端连接,另一层与所述输出端连接。在一些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池充电装置包括多层充电仓;所述多层充电仓包括升降机构和多个沿竖直方向排布的充电仓;所述充电仓固定装设于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移动部,所述升降移动部可以将各层充电仓与所述电池输送带对接。在一些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池充电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多层充电仓,所述多层充电仓邻近装设于所述电池运送段设定部位的一侧。在一些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多个多层充电仓分离设置。在一些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多个多层充电仓共用一个升降机构。在一些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变向装置包括推板和气缸,所述推板背离所述电池输送带的一侧与所述气缸的活动端连接,所述推板能够在所述气缸的带动下将电池推入所述充电仓。在一些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变向装置为机械臂,所述机械臂具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用于夹持或释放电池。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基于多电池位垂直循环结构的自动更换电池充电系统,移动充电设备内部设置多电池位垂直循环结构能够快速更换电池,通过接收电池输送带上的满电电池,驱动其循环运动依次为充电枪供电,保证充电枪自身电池储备供电充足,以便于对处于路途上电量不足的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待所有电池均使用后再通过电池输送带传输至电池充电装置。本系统通过移动充电设备、电池输送带、电池充电装置实现自动化更换电池,无需人工干预,工作效率高。本技术的移动充电设备,电池为独立模块,可实现自动更换,通过该设置使得本技术的移动充电设备无需固定不动充电,其只需移动到充电站处循环运转多电池位垂直循环结构即可实现电池的更换,充电站电池储备充足省略了等待充电的时间,提高了本技术移动充电设备的工作效率,增大了利用率。本技术设置多个小蓄电池循环运转替代大蓄电池一方面将电池模块化,减少现有技术中大电池的充电次数、充电时间和拆装时间,减少大电池的电能损耗,延长寿命。另一方面当现有技术中大蓄电池还存在剩余电量,但是剩余电量无法完成下一次任务,此时需要对大蓄电池放电或继续充电,造成了能源浪费,同时在更换电池时小电池相比于大蓄电池更易更换和维修,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更低。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基于多电池位垂直循环结构的自动更换电池充电系统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基于多电池位垂直循环结构的自动更换电池充电系统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基于多电池位垂直循环结构的自动更换电池充电系统的示意图三。图4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中电池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移动充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多电池位垂直循环结构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电池存储舱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第一供电接口与第二供电接口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100-移动充电设备,110-电池存储舱,112-电池存储舱口,113-第一供电接口,114-第一套筒,115-第一插接头,116-第一检测装置,120-多电池位垂直循环结构,130-双目摄像装置,140-行走装置,150-第二供电接口,160-第二套筒,163-预制孔,164-限位件,1641-延伸端,1642-第一敏感元器件,1643-第二敏感元器件,170-第二插接头;180-充电枪;200-电池输送带,210-电池输入段,220-电池运送段,230-电池输出段;300-电池充电装置,310-升降机构,320-充电仓;400-变向装置,410-推板,420-缓冲器,430-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技术,而非对该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技术的基于多电池位垂直循环结构的自动更换电池充电系统,包括移动充电设备、电池输送带、电池充电装置;电池输送带包括电池输入段、电池输出段、以及设置于所述电池输入段与所述电池输出段之间的电池运送段;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电池位垂直循环结构的自动更换电池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充电设备、电池输送带、电池充电装置和变向装置;所述电池输送带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所述输出端分别可与所述移动充电设备的电池存储舱口对接;所述电池充电装置和所述变向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池输送带的两相对侧,所述电池充电装置能够与所述电池输送带对接,所述变向装置能够将所述电池输送带上的电池移动至所述电池充电装置内部,所述电池充电装置内部设置有用于给电池充电的电池充电接口;所述移动充电设备包括多电池位垂直循环结构,所述多电池位垂直循环结构上设置有多个电池存储舱,所述电池存储舱能够在所述多电池位垂直循环结构的带动下进行循环运动,所述电池存储舱用于存储电池;所述电池能够在所述多电池位垂直循环结构的带动下,通过所述电池存储舱口与所述输入端或与所述输出端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电池位垂直循环结构的自动更换电池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充电设备、电池输送带、电池充电装置和变向装置;所述电池输送带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所述输出端分别可与所述移动充电设备的电池存储舱口对接;所述电池充电装置和所述变向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池输送带的两相对侧,所述电池充电装置能够与所述电池输送带对接,所述变向装置能够将所述电池输送带上的电池移动至所述电池充电装置内部,所述电池充电装置内部设置有用于给电池充电的电池充电接口;所述移动充电设备包括多电池位垂直循环结构,所述多电池位垂直循环结构上设置有多个电池存储舱,所述电池存储舱能够在所述多电池位垂直循环结构的带动下进行循环运动,所述电池存储舱用于存储电池;所述电池能够在所述多电池位垂直循环结构的带动下,通过所述电池存储舱口与所述输入端或与所述输出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电池位垂直循环结构的自动更换电池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存储舱设置有第一供电接口,所述移动充电设备设置有第二供电接口,所述第二供电接口与所述移动充电设备的电路连通;所述电池能够在所述多电池位垂直循环结构的带动下通过所述第一供电接口与所述第二供电接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电池位垂直循环结构的自动更换电池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输送带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输入端与所述输出端之间的电池运送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电池位垂直循环结构的自动更换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峰刘然张冰洁杨俊强高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新智电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