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薄膜点烫机,涉及点烫机,旨在解决点烫机烫合薄膜时无法对薄膜进行固定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固定连接有压膜组件,压膜组件包括底座和压块,底座沿其厚底方向开设有横槽,横槽用于薄膜贯穿,底座的上顶面开设有与横槽连通和垂直设置的竖槽,压块与竖槽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对薄膜准确定位和抵压固定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薄膜点烫机
本技术涉及点烫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动化薄膜点烫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塑料薄膜点烫基本上处于全手工阶段,人为因素参与其中,自动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使得产品的剩余价值相对较低。现有技术中的点烫机与公开号为CN101733930A中公开的一种塑料薄膜点烫机类似,其技术要点包括机架,机架由工作台和工作臂组成,工作臂和机架组成移动副,在工作臂上设有烫头,在机架上设有一反转触发开关,反转触发开关与工作臂的位移驱动装置电连接。上述方案中在点烫过程中,员工会先将两张薄膜平铺在工作台上,然后直接对上下两张薄膜进行点烫粘接,由于员工操作的随意性,导致两张薄膜并未完全对齐,且由于薄膜质轻,在点烫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薄膜折边并点烫在一起的现象,降低产品质量的同时增加了产品的报废率。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薄膜点烫机,通过设置压膜组件,达到对待点烫的两张薄膜的固定和张紧作用,从而提高了待点烫薄膜的定位准确性和点烫的质量。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动化薄膜点烫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固定连接有压膜组件,所述压膜组件包括底座和压块,所述底座沿其厚底方向开设有横槽,所述横槽用于薄膜贯穿,所述底座的上顶面开设有与横槽连通和垂直设置的竖槽,所述压块与竖槽滑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工作台上压膜组件,压膜组件由于工作台固定连接的底座和滑动连接在底座内的压块组成,在对两张薄膜进行点烫粘接前,需要将两张薄膜分别从底座上的横槽处贯穿,接着通过位于底座竖槽内的压块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直至将贯穿通槽的两张薄膜通过压块抵压在竖槽内底面上,实现对两张薄膜的一直固定作用,从而有效防止了点烫机在点烫过程中使得薄膜发生晃动和翻折现象,进而防止两张薄膜在点烫过程中导致点烫定位不准的问题,提高点烫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工作台上开设有通槽,底座贯穿通槽且其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沿其厚度方向开设有若干螺纹孔,底座通过螺栓螺纹连接在工作台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工作台上开设通槽,底座贯穿通槽并与工作台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实现固定,从而方便底座与工作台的拆卸和更换,当不需要对薄膜进行点烫时,拆卸底座的工作台还可以作为其他生产流程的工作台。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底座包括主板和两块侧板,主板和两块侧板形成凵字型,两块侧板相互平行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主板和两块侧板,不仅使得薄膜可以在主板上得以贯穿和抵压,而且安装薄膜时,主板两侧的侧板还对薄膜的长度方向进行限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压块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拿持板和固定板,固定板的厚度小于竖槽的槽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拿持板,一方面方便员工通过拿持部实现对压块的拿持,从而方便通过压块实现对横槽开口大小的调节,另一方面拿持板还有利于对压块进行限位,防止压块长时间在压力的作用下导致对竖槽的抵压。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竖槽的内底面圆弧过渡,固定板上设有圆弧部,圆弧部与竖槽内底面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固定板上设置圆弧部,并使得竖槽的内底面圆弧过渡,从而有效防止固定板在对薄膜进行抵压固定的同时对薄膜产生强切应力,进而可以防止薄膜在固定时造成切断的现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竖槽离底板的距离小于横槽离底板的距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定竖槽离底板的距离小于横槽离底板的距离,使得竖槽的内底面低于横槽的底面,从而使得薄膜能嵌在竖槽内,增加了薄膜与压膜组件的接触面积,进一步防止了薄膜的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竖槽的内底面上设有橡胶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竖槽的内底面上设置橡胶垫,有利于增强竖槽内底面与薄膜的接触摩擦力,从而使得薄膜能更高的在压膜组件内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压膜组件为两个,两个压膜组件对称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对称布置的压膜组件,从而进一步限定了薄膜的自由移动,增加了薄膜的固定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工作台上压膜组件,压膜组件由于工作台固定连接的底座和滑动连接在底座内的压块组成,在对两张薄膜进行点烫粘接前,需要将两张薄膜分别从底座上的横槽处贯穿,接着通过位于底座竖槽内的压块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直至将贯穿通槽的两张薄膜通过压块抵压在竖槽内底面上,实现对两张薄膜的一直固定作用,从而有效防止了点烫机在点烫过程中使得薄膜发生晃动和翻折现象,进而防止两张薄膜在点烫过程中导致点烫定位不准的问题,提高了点烫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中压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中压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中:1、工作台;2、通槽;3、压膜组件;4、底板;5、螺纹孔;6、侧板;7、压块;8、拿持板;9、固定板;10、竖槽;11、横槽;12、圆弧部;13、主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自动化薄膜点烫机,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开设有两个通槽2,压膜组件3贯穿通槽2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上,压膜组件3为两个,两个压膜组件3对称设置且分别位于升降台的两侧,压膜组件3包括底座和压块7,底座包括主板13和两块侧板6,主板13和两块侧板6形成凵字型,两块侧板6相互平行设置,主板13沿其厚底方向开设有横槽11,横槽11用于薄膜贯穿,主板13的上顶面开设有与横槽11连通和垂直设置的竖槽10,竖槽10的内底面圆弧过渡且粘接有橡胶垫,压块7与竖槽10滑动连接,底座的下端一体成型有底板4,底板4和工作台1上沿其厚度方向均开设有若干螺纹孔5,底座通过底板4上的螺纹孔5与工作台1螺纹连接。压块7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拿持板8和固定板9,固定板9的厚度小于竖槽10的槽厚,固定板9上设有圆弧部12,圆弧部12与竖槽10的内底面贴合,竖槽10离底板4的距离小于横槽11离底板4的距离。在具体实施中,首先将两张薄膜重合,并在压膜组件3的两块侧板6上进行初步的限位,接着向上拉动拿持板8,使得拿持板8向远离底板4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主板13上的通槽2开口变大,然后将两张薄膜从通槽2内穿过,接着缓慢放开拿持板8,使得固定块在重力的作用向竖槽10的内底面方向移动,直至固定块上的圆弧部12和竖槽10内底面上的橡胶垫共同对薄膜进行抵压固定,完成薄膜一端与压膜组件3的固定,接着拉动两张薄膜的另一端,用同样的方法将薄膜固定在压膜组件3上,完成薄膜与压膜组件3的安装固定,接着利用薄膜具有良好的热塑性,使得点烫机对工作台1上对两张薄膜进行点烫粘接,最终使得两张薄膜熔合。由于本技术通过在工作台1上压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薄膜点烫机,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固定连接有压膜组件(3),所述压膜组件(3)包括底座和压块(7),所述底座沿其厚底方向开设有横槽(11),所述横槽(11)用于薄膜贯穿,所述底座的上顶面开设有与横槽(11)连通和垂直设置的竖槽(10),所述压块(7)与竖槽(10)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薄膜点烫机,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固定连接有压膜组件(3),所述压膜组件(3)包括底座和压块(7),所述底座沿其厚底方向开设有横槽(11),所述横槽(11)用于薄膜贯穿,所述底座的上顶面开设有与横槽(11)连通和垂直设置的竖槽(10),所述压块(7)与竖槽(10)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薄膜点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开设有通槽(2),所述底座贯穿通槽(2)且其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4),所述底板(4)沿其厚度方向开设有若干螺纹孔(5),所述底座通过螺栓螺纹连接在工作台(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薄膜点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主板(13)和两块侧板(6),所述主板(13)和两块侧板(6)形成凵字型,两块所述侧板(6)相互平行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福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家乐蜜园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