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片包胶产品去飞边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457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片包胶产品去飞边工装,涉及金属件封胶制造领域,包括底座板、左立板、右立板、盖板、手柄、手轮、轴、滚轮、衬套一、衬套二、垫圈一、定位件;左、右立板通过圆柱头内六角螺钉与底座板连接,盖板设于左、右立板上方,并用沉头螺钉固定,构成支撑架,轴通过衬套与左、右立板连接,手轮通过圆柱头内六角螺钉安装在轴上,手柄与手轮连接,滚轮、垫圈依次交替安装在轴上,通过定位件定位,并用六角螺母固定;滚轮两侧设有三角槽,摇动手柄时,手轮通过轴带动多个滚轮转动,滚轮两侧的三角槽可将金属件封胶时产生的飞边快速去除,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修边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片包胶产品去飞边工装
本技术涉及金属件封胶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片包胶产品去飞边工装。
技术介绍
对于一些固体硅橡胶包金属件的产品,其模具最大的难点是产品封胶处理,尤其针对一些金属件特别薄的产品,在模具上很难保证其封胶无飞边,产品通常需要进行飞边清理后续工作;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因为金属片在硫化时会在表面涂有一层胶黏剂,导致硫化后的产品飞边和金属片之间有一定的粘接力,造成飞边难以清理;目前很多企业常规的做法是使用刀片修刮毛边,缺点是效率很低,极其浪费人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金属片包胶产品去飞边工装,通过摇动手柄,使手轮通过轴带动滚轮转动,滚轮两侧的三角槽可将金属件封胶时产生的飞边快速去除,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修边效率。按照本技术所述的技术分案,所述金属片包胶产品去飞边工装包括机架,及安装于机架上的轴;所述轴上安装多个滚轮,相邻两个滚轮之间装有套在轴上的垫圈一;在所述滚轮与垫圈一上设置能够与定位件配合定位的定位孔或定位槽,在所述轴上同样设置与定位件配合定位的定位孔或定位槽。所述机架包括底座板、左立板、右立板及盖板;所述左立板及右立板利用连接件与所述底座板连接;所述盖板分别连接在所述左立板与所述右立板的上端。所述左立板及右立板的上部中心位置设有轴孔,所述左立板的轴孔内设置衬套一,所述右立板轴孔内设置衬套二;所述轴的一端位于衬套一内,另一端位于衬套二内。所述轴的一端伸出衬套一,在轴的端部安装手轮,在手轮的边缘设置手柄。所述左立板、所述右立板安装在所述底座板两侧,与所述底座板垂直,且相互平行。所述手轮边缘设一螺纹孔,所述手柄通过此螺纹孔与所述手轮连接;安装在所述左立板外侧的所述轴上,所述手轮通过连接件和垫圈二与轴相连。所述滚轮共12个,所述垫圈一共11个;所述滚轮两侧均匀设置12条三角槽,槽深0.15mm;所述滚轮两侧与所述垫圈一非接触区域均匀密布同心圆,所述同心圆的深度为0.15mm。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技术金属片包胶产品去飞边工装通过摇动手柄,使手轮通过轴带动滚轮转动,滚轮两侧的三角槽可将金属件封胶时产生的飞边快速去除,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修边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金属片包胶产品去飞边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图4是一种金属片包胶产品去飞边工装的滚轮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B-B剖视图。图6是金属片包胶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左视图。图8是金属片包胶产品去飞边作业安装示意图。图9是图8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结合图1-图5所示,一种金属片包胶产品去飞边工装,包括底座板1、左立板2、右立板15、盖板12、手柄6、手轮3、轴10、滚轮13、衬套一4、衬套二11、垫圈一7、定位件8;左立板2、右立板15安装在底座板1两侧,通过圆柱头内六角螺钉B1固定,且与底座板1垂直,左立板2、右立板15相互平行;盖板12安装在左立板2、右立板15上方,通过4个沉头螺钉B3分别与左立板2、右立板15连接,构成支撑架;左立板2、右立板15顶部中心位置设有轴孔,左立板2轴孔内设衬套一4,右立板15轴孔内设衬套二11,轴10一端与衬套一4连接,另一端与衬套二11连接;手轮3安装在左立板2外侧伸出的轴10上,通过圆柱头内六角螺钉B2和垫圈二5固定,手轮3边缘设一内螺纹通孔,手柄6通过此螺纹孔与手轮3连接;滚轮13、垫圈一7依次交替安装在轴10上,通过轴端垫圈9和六角螺母B4固定,滚轮13共设12个,垫圈一7共设11个;滚轮13、垫圈一7上设有定位孔17或定位槽,定位件8横穿定位孔17或定位槽,用于保证在摇动手轮3打磨的过程中滚轮13和垫圈一7同步转动;滚轮13两侧均匀设置12条三角槽16,槽深0.15mm;滚轮13两侧与垫圈一7非接触区域C均匀密布同心圆,所述同心圆的深度为0.15mm。结合图6-图9所示,打磨时,先将金属片包胶产品14放在盖板12上,需要打磨的孔套在滚轮13上面,再将产品压紧,此时金属片包胶产品14上的金属片14.1和橡胶14.2侧边与滚轮13贴合;摇动手柄6使手轮3通过轴10带动滚轮13转动,滚轮13两侧的三角槽16可将金属件封胶时产生的飞边快速打磨掉;飞边打磨掉完成后,将产品14取下,进行下一个产品的打磨。本申请的一种金属片包胶产品去飞边工装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本申请的技术工装上安装了多个滚轮,滚轮采用定位件锁定,产品放置在工装上后产品侧边与滚轮贴合,摇动手柄转动手轮时,手轮通过轴带动滚轮快速转动,滚轮两侧设置的三角槽可将飞边快速打磨掉,由于多个滚轮同步转动,可一次性完成产品打磨,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修边效率。以上所述的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构思的前提下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其他改进和变化,均应认为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片包胶产品去飞边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及安装于机架上的轴(10);所述轴(10)上安装多个滚轮(13),相邻两个滚轮(13)间有套在轴(10)上的垫圈一(7);在所述滚轮(13)与垫圈一(7)上设置能够与定位件(8)配合定位的定位孔或定位槽(17),在所述轴(10)上同样设置与定位件(8)配合定位的定位孔或定位槽(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片包胶产品去飞边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及安装于机架上的轴(10);所述轴(10)上安装多个滚轮(13),相邻两个滚轮(13)间有套在轴(10)上的垫圈一(7);在所述滚轮(13)与垫圈一(7)上设置能够与定位件(8)配合定位的定位孔或定位槽(17),在所述轴(10)上同样设置与定位件(8)配合定位的定位孔或定位槽(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片包胶产品去飞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底座板(1)、左立板(2)、右立板(15)及盖板(12);所述左立板(2)及右立板(15)利用连接件与所述底座板(1)连接;所述盖板(12)分别连接在所述左立板(2)与右立板(15)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片包胶产品去飞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立板(2)及右立板(15)的上部中心位置设有轴孔,所述左立板(2)的轴孔内设置衬套一(4),所述右立板(15)轴孔内设置衬套二(11);所述轴(10)的一端位于衬套一(4)内,另一端位于衬套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沛旻汪超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绿缘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