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箱梁的内模板支撑及抗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427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箱梁的内模板支撑及抗浮结构,包括支撑柱、拉杆和紧固结构,支撑柱的长度大于等于箱梁底板的厚度,支撑柱的两端设置有封端钢板,拉杆包括上拉杆和下拉杆,上拉杆的下端穿过位于支撑柱上端的封端钢板并与其螺纹连接,下拉杆的上端穿过位于支撑柱下端的封端钢板并与其螺纹连接,紧固结构包括上紧固结构和下紧固结构,上紧固结构设置于上拉杆的上端使上拉杆固定于底架横梁或底架纵梁上,下紧固结构设置于下拉杆的下端使下拉杆固定于底模背楞上;该大型箱梁的内模板支撑及抗浮结构为箱梁内模提供稳固的支撑和抗浮力,结构简单可靠,并且该结构可工业化生产成工业化产品,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箱梁的内模板支撑及抗浮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用模板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大型箱梁的内模板支撑及抗浮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桥梁中箱梁采用预制法生产或支架法现浇混凝土箱梁,为了提高质量一般采用全断面法一次完成箱梁混凝土的浇筑,需要安装箱梁底模、外模、箱梁空腔的内模及箱梁端模后浇筑箱梁混凝土,由于箱梁空腔的横截面均采用上大下小的截面形状,故腹板的内侧模倾斜设置,在箱梁底板和箱梁腹板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会对内模产生向上的浮力,且会使用内模产生不均匀的侧压力导致内模移位。目前箱梁内模的底部一般支承在钢筋上,会造成钢筋的变形,支撑点不能提拱较大的竖向支承力、不能有效地约束内模水平移动,另外,目前常采用内模顶面压重或设压杆的方法防止内模浮动,以上方法操作困难,特别是大型箱梁的箱梁顶板宽度大,以上方法变得不适用。因此,特别需要一种大型箱梁的内模板支撑及抗浮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大型箱梁的内模板支撑及抗浮结构,为箱梁内模提供稳固的支撑和抗浮力,结构简单可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型箱梁的内模板支撑及抗浮结构,包括支撑柱、拉杆和紧固结构;所述支撑柱的长度大于等于箱梁底板的厚度,所述支撑柱的两端设置有封端钢板;所述拉杆包括上拉杆和下拉杆,所述上拉杆的下端穿过位于支撑柱上端的封端钢板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下拉杆的上端穿过位于支撑柱下端的封端钢板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紧固结构包括上紧固结构和下紧固结构,所述上紧固结构设置于上拉杆的上端使上拉杆固定于底架横梁或底架纵梁上,所述下紧固结构设置于下拉杆的下端使下拉杆固定于底模背楞上。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还包括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内径大于支撑柱的外径,所述外套管套设于支撑柱的外侧,所述外套管的长度与支撑柱的长度相等。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所述外套管采用PVC塑料管。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所述外套管的内径比支撑柱的外径大5mm。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所述支撑柱采用钢管,其外径为50-100mm,壁厚为5-10mm。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所述支撑柱的长度比箱梁底板的厚度大5-20cm。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所述封端钢板的厚度为50-100mm。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所述上拉杆和下拉杆均为表面轧有丝牙的圆钢或精轧螺丝钢棒。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所述封端钢板的中间开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开孔,所述开孔的孔径大于拉杆的直径,所述封端钢板的内侧面设置有封端钢板螺母,所述封端钢板螺母的轴线与开孔的轴线相重合,所述上拉杆的下端穿过位于支撑柱上端的封端钢板的开孔并与其上的封端钢板螺母螺纹连接,所述下拉杆的上端穿过位于支撑柱下端的封端钢板的开孔并与其上的封端钢板螺母螺纹连接。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所述上紧固结构和下紧固结构均包括锚固垫块和位于锚固垫块外侧并压紧锚固垫块的紧固螺母。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箱梁的内模板支撑及抗浮结构,为箱梁内模提供稳固的支撑和抗浮力,当箱梁进行箱梁底板和箱梁腹板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压在箱梁底板上,通过支撑及抗浮拉杆结构把混凝土重力及箱梁底板重力传到箱梁内模上,抵消新浇混凝土对箱梁内模板产生的浮力,同时结构简单可靠,装拆方便,可重复周转使用,绿色环保;并且该结构可工业化生产成工业化产品,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安装于箱梁内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柱;11、封端钢板;12、开孔;13、封端钢板螺母;2、外套管;31、上拉杆;32、下拉杆;41、上紧固结构;42、下紧固结构;43、压紧锚固垫块;44、紧固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大型箱梁的内模板支撑及抗浮结构包括支撑柱1、外套管2、拉杆和紧固结构,其中:支撑柱1采用钢管,其外径为50-100mm为宜,壁厚为5-10mm为宜,其长度比箱梁底板的厚度大5-20cm;支撑柱1的两端设置有封端钢板11,封端钢板11为圆形钢板,其尺寸不超出支撑柱1的横断面,封端钢板11与支撑柱1通过焊接固定,封端钢板11的厚度为50-100mm,封端钢板11的中间开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开孔12,开孔12的孔径略大于拉杆的直径,封端钢板11的内侧面设置有封端钢板螺母13,封端钢板螺母13的轴线与开孔12的轴线相重合;需要说明的是,封端钢板11的内侧面为两块封端钢板11相对的一面。外套管2的内径略大于支撑柱1的外径,具体地,外套管2的内径比支撑柱1的外径大2-5mm,外套管2套设于支撑柱1的外侧,外套管2的长度于支撑柱1的长度相等,外套管2采用塑料管,具体地,可采用PVC塑料管,通过设置有外套管2,箱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外套管2停留在箱梁内,方便支撑柱1的拆除以重复使用。拉杆包括上拉杆31和下拉杆32,上拉杆31的下端穿过位于支撑柱1上端的封端钢板11并与其螺纹连接,下拉杆32的上端穿过位于支撑柱1下端的封端钢板11并与其螺纹连接,具体的,上拉杆31和下拉杆32均为表面轧有丝牙的圆钢或精轧螺丝钢棒,上拉杆31的下端穿过位于支撑柱1上端的封端钢板11的开孔12并与其上的封端钢板螺母13螺纹连接,下拉杆32的上端穿过位于支撑柱1下端的封端钢板11的开孔12并与其上的封端钢板螺母13螺纹连接。紧固结构包括上紧固结构41和下紧固结构42,上紧固结构41设置于上拉杆31的上端使上拉杆31固定于底架横梁或底架纵梁上,下紧固结构42设置于下拉杆32的下端使下拉杆32固定于底模背楞上;上紧固结构41和下紧固结构42均包括锚固垫块43和位于锚固垫块43外侧并压紧锚固垫块43的紧固螺母44。需要说明的是,箱梁底架包括底架横梁、底架纵梁等结构,底架横梁、底架纵梁分别横纵交错设置,底架纵梁固定于底架横梁的底部。内模板支撑及抗浮结构的使用过程如下:1、箱梁底模在制造时在底模面板上需要安装内模支撑及抗浮拉杆的位置开孔,在箱梁底模安装完成、箱梁底板钢筋、箱梁腹板钢筋及预埋件安装完成后,在底模板上安装底支撑柱和下拉杆,下拉杆穿过底模面板并通过下紧固结构锚固在底模背楞上,并使支撑柱底面与底模面板密贴,防止箱梁混凝土浇筑时浆体从底模面板开孔中漏出。2、安装外套筒,将外套筒从上往下套在支撑柱外侧。3、安装箱梁内模板,使底架纵梁支承在支撑柱上,底架纵梁底面与支撑柱及外套筒顶面接触;外套筒底面在内模压力作用下与底模面板密贴,防止箱梁混凝土浇筑时浆体进入外套筒内影响支撑柱拆除。由于支撑柱长度比箱梁底板的厚度大5-20cm,使支撑柱顶面高出箱梁底板混凝土面,内模底架底面高出箱梁底板混凝土面,便于混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箱梁的内模板支撑及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拉杆和紧固结构;/n所述支撑柱的长度大于等于箱梁底板的厚度,所述支撑柱的两端设置有封端钢板;/n所述拉杆包括上拉杆和下拉杆,所述上拉杆的下端穿过位于支撑柱上端的封端钢板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下拉杆的上端穿过位于支撑柱下端的封端钢板并与其螺纹连接;/n所述紧固结构包括上紧固结构和下紧固结构,所述上紧固结构设置于上拉杆的上端使上拉杆固定于底架横梁或底架纵梁上,所述下紧固结构设置于下拉杆的下端使下拉杆固定于底模背楞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箱梁的内模板支撑及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拉杆和紧固结构;
所述支撑柱的长度大于等于箱梁底板的厚度,所述支撑柱的两端设置有封端钢板;
所述拉杆包括上拉杆和下拉杆,所述上拉杆的下端穿过位于支撑柱上端的封端钢板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下拉杆的上端穿过位于支撑柱下端的封端钢板并与其螺纹连接;
所述紧固结构包括上紧固结构和下紧固结构,所述上紧固结构设置于上拉杆的上端使上拉杆固定于底架横梁或底架纵梁上,所述下紧固结构设置于下拉杆的下端使下拉杆固定于底模背楞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箱梁的内模板支撑及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内径大于支撑柱的外径,所述外套管套设于支撑柱的外侧,所述外套管的长度与支撑柱的长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箱梁的内模板支撑及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采用PVC塑料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箱梁的内模板支撑及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的内径比支撑柱的外径大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箱梁的内模板支撑及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采用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明李洪斌王伟智张克浩李汉渤石良茂彭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