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4A沸石合成釜结构,该结构包括反应釜主体以及搅拌机构,所述反应釜主体包括顶盖,所述顶盖连接有第一进料机构以及第二进料机构,所述第一进料机构用于以釜外单管束釜内多管束的方式向所述反应釜主体内加注铝酸钠溶液,所述第二进料机构用于以釜外单管束釜内多管束的方式向所述反应釜主体内加注硅酸钠溶液。本申请提供的4A沸石合成釜结构,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使用方便,采用釜外单管,釜内多管束进料的方式,使进料分布更广,混合更均匀。提供的热空气的加热方式,可以保证物料受热均匀,同时可以进一步是物料混合均匀,值得大面积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4A沸石合成釜结构
本技术涉及4A沸石合成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4A沸石合成釜结构。
技术介绍
4A沸石的化学式为Na12AL12Si12O48·27H2O,是由硅氧和铝氧四面体组成的三维骨架状结构化合物,属立方晶系,晶胞中心是一个直径为1.14A空穴,它由一个8元环和6个相类似的空穴连接而成,这种8元环结构形成的自由空穴直径为4.12A,故称为4A沸石。生产方式均采用水热合成法,反应釜采用铝酸钠溶液、硅酸钠溶液同时进料,强力搅拌的方式进行浆化。由于现有技术中采用釜外单管进料的方式向反应釜内添加铝酸钠溶液、硅酸钠溶液,使得浆化时常有混合不均匀的情况发生,导致合成的4A沸石质量低、粒度分布不好、晶形结构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4A沸石合成釜结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4A沸石合成釜结构,包括反应釜主体以及搅拌机构,所述反应釜主体包括顶盖,所述顶盖连接有第一进料机构以及第二进料机构,所述第一进料机构用于以釜外单管束釜内多管束的方式向所述反应釜主体内加注铝酸钠溶液,所述第二进料机构用于以釜外单管束釜内多管束的方式向所述反应釜主体内加注硅酸钠溶液。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料机构以及所述第二进料机构分别包括一根进料单管以及环形管,所述环形管位于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内部且连接有多根分配管;所述进料单管穿过所述顶盖延伸至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内部并与环形管相连。优选地:所述进料单管上配置有流量计。优选地:所述反应釜主体包括底盖,所述底盖上开设有物料出口;所述底盖位于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内侧形成有第一空腔结构,所述第一空腔结构位于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内侧形成有多个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空腔结构连接有第一压力热空气供应管路。优选地:所述第一压力热空气供应管路连接有单向阀。优选地:所述顶盖上形成有排气孔。优选地:位于所述反应釜主体的侧壁的内侧沿周向形成有第二空腔结构,所述第二空腔结构位于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内侧形成有多个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空腔结构连接有第二压力热空气供应管路。优选地:各个所述第二通气孔排气方向均指向所述反应釜主体的中心轴。优选地:还包括稀母液进料管,所述稀母液进料管穿过所述顶盖延伸至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内侧。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通过本技术,可以实现一种4A沸石合成釜结构,在一种实现方式下,该结构可以包括反应釜主体以及搅拌机构,所述反应釜主体包括顶盖,所述顶盖连接有第一进料机构以及第二进料机构,所述第一进料机构用于以釜外单管束釜内多管束的方式向所述反应釜主体内加注铝酸钠溶液,所述第二进料机构用于以釜外单管束釜内多管束的方式向所述反应釜主体内加注硅酸钠溶液。本申请提供的4A沸石合成釜结构,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使用方便,采用釜外单管,釜内多管束进料的方式,使进料分布更广,混合更均匀。提供的热空气的加热方式,可以保证物料受热均匀,同时可以进一步是物料混合均匀,值得大面积推广使用。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4A沸石合成釜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底盖的俯视图。图中:反应釜主体1、搅拌机构2、顶盖3、第一进料机构4、第二进料机构5、进料单管6、环形管7、分配管8、流量计9、底盖10、物料出口11、第一空腔结构12、第一通气孔13、第一压力热空气供应管路14、单向阀15、排气孔16、第二空腔结构17、第二压力热空气供应管路18、稀母液进料管1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参见图1、图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4A沸石合成釜结构,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反应釜主体1以及搅拌机构2,所述反应釜主体1包括顶盖3,所述顶盖3连接有第一进料机构4以及第二进料机构5,所述第一进料机构4用于以釜外单管束釜内多管束的方式向所述反应釜主体1内加注铝酸钠溶液,所述第二进料机构5用于以釜外单管束釜内多管束的方式向所述反应釜主体1内加注硅酸钠溶液。进一步的,还包括稀母液进料管19,所述稀母液进料管19穿过所述顶盖2延伸至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内侧。稀母液进料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是否进行安装。本申请提供的结构将原有单管束进料的方式改为釜外单管束釜内多管束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进料的分布率,使铝酸钠溶液以及硅酸钠溶液进入反应釜主体内时分布更加均匀,提高混合的均匀度。本申请提供的进料机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可以实现多管束进料的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供,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进料机构以及所述第二进料机构分别包括一根进料单管6以及环形管7,所述环形管7位于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内部且连接有多根分配管8;所述进料单管6穿过所述顶盖2延伸至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内部并与环形管7相连。采用环形管作为分管器使用,既能够达到良好的分布效果,同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相对较低。为了对通过进料机构添加的溶液的量进行统计,所述进料单管6上配置有流量计9。由于4A沸石在进行浆化以及晶化的过程中均需要进行加热,现有技术中的反应釜通常采用电伴热的方式进行加热,采用这种方式使得罐底流动不均匀的位置经常出现收入不均匀的问题。同时电伴热的方式使得靠近加热器的物料反应速度快,远离加热器的物料反应速度慢且不充分,造成结晶不完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供所述反应釜主体1包括底盖10,所述底盖10上开设有物料出口11;所述底盖10位于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内侧形成有第一空腔结构12,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2位于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内侧形成有多个第一通气孔13;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2连接有第一压力热空气供应管路14。防止物料反流至热空气供应系统内,所述第一压力热空气供应管14路连接有单向阀15。为了将反应釜内的多余气体释放,所述顶盖2上形成有排气孔16。采用热空气作为热源用于实现对反应釜内的物料进行加热,热空气以一定压力形式进入反应釜主体内,不但可以将热量传递的更远,同时还可以对物料提供一定的向上的动力使物料向上流动,配合搅拌机构保证使物料混合更加均匀。为了保证加热更加充分,位于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侧壁的内侧沿周向形成有第二空腔结构17,所述第二空腔结构17位于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4A沸石合成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主体以及搅拌机构,所述反应釜主体包括顶盖,所述顶盖连接有第一进料机构以及第二进料机构,所述第一进料机构用于以釜外单管束釜内多管束的方式向所述反应釜主体内加注铝酸钠溶液,所述第二进料机构用于以釜外单管束釜内多管束的方式向所述反应釜主体内加注硅酸钠溶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4A沸石合成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主体以及搅拌机构,所述反应釜主体包括顶盖,所述顶盖连接有第一进料机构以及第二进料机构,所述第一进料机构用于以釜外单管束釜内多管束的方式向所述反应釜主体内加注铝酸钠溶液,所述第二进料机构用于以釜外单管束釜内多管束的方式向所述反应釜主体内加注硅酸钠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4A沸石合成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料机构以及所述第二进料机构分别包括一根进料单管以及环形管,所述环形管位于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内部且连接有多根分配管;所述进料单管穿过所述顶盖延伸至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内部并与环形管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4A沸石合成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单管上配置有流量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4A沸石合成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主体包括底盖,所述底盖上开设有物料出口;所述底盖位于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内侧形成有第一空腔结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日盛可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