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絮凝剂预溶解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95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絮凝剂预溶解设备,包括锥罐、供水管线、顶盖、进料装置、PLC控制器和液位计,所述供水管线的出水口连接于锥罐的侧壁上,所述顶盖设置于锥罐的顶部,所述进料装置和PLC控制器均连接于顶盖上,所述液位计相邻PLC控制器穿设于顶盖上,且该液位计与PLC控制器电性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锥罐的锥形结构,使得进入锥罐内的温水产生切向力,其切向力会打散絮凝剂,使得絮凝剂与温水充分溶解,有效的缩短了溶解时间,并通过液位计、PLC控制器、电磁阀和截止阀的配合使用,能够控制和调节进入锥罐中的水量,使得絮凝剂预溶解实现了自动化操作,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絮凝剂预溶解设备
本技术涉及絮凝剂制备投加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絮凝剂预溶解设备。
技术介绍
絮凝剂是一种能使水中的溶质、胶体或悬浮物颗粒产生絮状物沉淀的物质,其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建材废水、医院污水、石化废水、造纸废液、制药废水等多个领域的水质处理当中,主要原理是依靠带有正电性或负电性的基团和水中带有异种电性并难于分离的一些粒子或者颗粒相互靠近,降低其电势,使其处于不稳定状态,并利用其聚合性质使得这些颗粒集中再,通过物理或者化学方法分离出来。但是,絮凝剂的使用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溶解过程中稍有不适就会影响到絮凝剂后期的使用效果,因此越来越多的絮凝剂溶解设备被开发出来。例如,申请日期为2018.04.10,公开号为CN208260566U,技术名称为“一种絮凝剂制备的溶解装置”的中国专利中,也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絮凝剂添加装置,但是,前述专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多组搅拌叶进行搅拌,搅拌叶在搅拌过程中会使得部分絮凝剂发生降解,降低其后期的使用效果,故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简单实用,通过锥罐的锥形结构和沿切线相向布设的进水方向,使得进入锥罐内的压力水形成涡流,依靠锥罐内水流产生的切向力打散进入锥罐内的粉末状絮凝剂,在不借助外部装置的条件下,靠水流自身的切向力使其溶解更充分,且对絮凝剂本身的性能影响较小,并通过锥罐上的液位计和PLC控制器的配合使用,控制设备内溶液的液位高度,实现絮凝剂预溶解自动化的新型絮凝剂预溶解设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絮凝剂预溶解设备,包括锥罐、供水管线、顶盖、进料装置、PLC控制器和液位计,所述供水管线的出水口连接于锥罐的侧壁上,所述顶盖设置于锥罐的顶部,所述进料装置和PLC控制器均连接于顶盖上,所述液位计相邻PLC控制器穿设于顶盖上,且该液位计与PLC控制器电性相连。进一步地,所述供水管线包括供水管道、截止阀和电磁阀,所述供水管道的出水口连接于锥罐的进水口,所述截止阀设置于供水管道上,所述电磁阀与截止阀相连接,且该电磁阀电性连接PLC控制器。进一步地,所述供水管线上连接一温度计。进一步地,所述供水管线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供水管线沿锥罐横截面的切线方向布设。进一步地,所述锥罐底部的输出端连接一开断阀门。进一步地,所述开断阀门的输出端连接一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连接一快接接头。进一步地,所述锥罐上设置多组支座。进一步地,所述锥罐的外壁上设置一保温层。进一步地,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通道、振动筛和料仓,所述进料通道的出料口连接于顶盖顶部,且该进料通道的进料口的截面尺寸小于出料口的截面尺寸,所述振动筛的底部连接于进料通道的顶部,且该振动筛与PLC控制器电性相连,所述料仓的出料口连接于振动筛的顶部。进一步地,所述料仓出料口的侧壁上滑动穿设一挡板。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上固定连接一限位块。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锥罐的锥形结构,使得进入锥罐内的压力水水流产生切向力,进过振动筛过滤的粉末状絮凝剂进入罐内后,内部水流的切向力会打散絮凝剂,使絮凝剂与供水管线提供的温水充分预溶解,使得絮凝剂溶解更快更充分,有效的缩短了溶解时间;(2)通过液位计、PLC控制器、电磁阀和截止阀的配合使用,能够控制和调节进入锥罐中的水量,并在溶解过程完成后及时停止加水,使得絮凝剂预溶解实现自动化操作,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供水管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料仓上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PLC控制器、液位计、电磁阀和振动筛之间的电性关系框图。图中:锥罐1,供水管线2,供水管道21,截止阀22,电磁阀23,顶盖3,进料装置4,进料通道41,振动筛42,料仓43,液位计5,PLC控制器6,开断阀门7,温度计8,快接接头9,挡板10,限位块101,支座1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图4所示,一种新型絮凝剂预溶解设备,包括锥罐1、供水管线2、顶盖3、进料装置4、PLC控制器6和液位计5,供水管线2的出水口连接于锥罐1的侧壁上,顶盖3设置于锥罐1的顶部,进料装置4和PLC控制器6均连接于顶盖3上,液位计5相邻PLC控制器6穿设于顶盖3上,且该液位计5与PLC控制器6电性相连,注入供水管线2的温水经外界加压后形成带有压力的压力水,压力水通过供水管线2进入锥罐1中,并在锥罐1内部形成涡流,利用涡流旋转时产生的切向力使得进入其内部的粉末状絮凝剂充分溶解,同时利用液位计5测量锥罐1内溶液的液位高度,当溶液升高到临界高度时,液位计5将此时的测量结果传输给PLC控制器6,通过PLC控制器6对供水管线2中电磁阀23和截止阀22进行自动调控,使得供水管线2关闭,确保絮凝剂充分溶解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动化控制,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具体地,液位计5和PLC控制器6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和工作结构均属于本
的现有技术,本申请未对其进行改进,故不再赘述。进一步地,供水管线2包括供水管道21、截止阀22和电磁阀23,供水管道21的出水口连接于锥罐1的进水口,截止阀22设置于供水管道21上,电磁阀23与截止阀22相连接,且该电磁阀23电性连接PLC控制器6,通过截止阀22和电磁阀23的配合使用,能够控制供水管线2中压力水的开启和关闭,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来调节压力水的进水流量。进一步地,供水管线2上连接一温度计8,供水管道21内的压力水为温水,适宜温度的温水能够提高絮凝剂的溶解速度,且温度计8用于监视进入锥罐1内压力水的温度。进一步地,供水管线2设置为两组,两组供水管线2沿锥罐1横截面的切线方向布设,使得锥罐1内部能形成较强的涡流,进而确保絮凝剂溶解的更加均匀,更加充分。进一步地,锥罐1底部的输出端连接一开断阀门7,在絮凝剂溶解过程中,关闭开断阀门7,保证溶解过程的密封性,当絮凝剂溶解完成后,打开开断阀门7,使得絮凝剂从锥罐1内底部的输出端流出。进一步地,开断阀门7的输出端连接一出水管,出水管上连接一快接接头9,利用快接接头9可以将设备的输出端连接至其他管线线路或储存设备上。进一步地,锥罐1上设置多组支座11,利用螺栓能够将装置稳定牢靠的固定。进一步地,锥罐1的外壁上设置一保温层,防止在絮凝溶解过程中锥罐1内热量的流失。进一步地,进料装置4包括进料通道41、振动筛42和料仓43,进料通道41的出料口连接于顶盖3顶部,且该进料通道41的进料口的截面尺寸小于出料口的截面尺寸,振动筛42的底部连接于进料通道41的顶部,且该振动筛42与PLC控制器6电性相连,料仓43的出料口连接于振动筛42的顶部,料仓43内的絮凝剂通过振动筛42的筛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絮凝剂预溶解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锥罐(1)、供水管线(2)、顶盖(3)、进料装置(4)、PLC控制器(6)和液位计(5),所述供水管线(2)的出水口连接于锥罐(1)的侧壁上,所述顶盖(3)设置于锥罐(1)的顶部,所述进料装置(4)和PLC控制器(6)均连接于顶盖(3)上,所述液位计(5)相邻PLC控制器(6)穿设于顶盖(3)上,且该液位计(5)与PLC控制器(6)电性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絮凝剂预溶解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锥罐(1)、供水管线(2)、顶盖(3)、进料装置(4)、PLC控制器(6)和液位计(5),所述供水管线(2)的出水口连接于锥罐(1)的侧壁上,所述顶盖(3)设置于锥罐(1)的顶部,所述进料装置(4)和PLC控制器(6)均连接于顶盖(3)上,所述液位计(5)相邻PLC控制器(6)穿设于顶盖(3)上,且该液位计(5)与PLC控制器(6)电性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絮凝剂预溶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线(2)包括供水管道(21)、截止阀(22)和电磁阀(23),所述供水管道(21)的出水口连接于锥罐(1)的进水口,所述截止阀(22)设置于供水管道(21)上,所述电磁阀(23)与截止阀(22)相连接,且该电磁阀(23)电性连接PLC控制器(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絮凝剂预溶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线(2)上连接一温度计(8)。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新型絮凝剂预溶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线(2)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供水管线(2)沿锥罐(1)横截面的切线方向布设。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友亮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森焱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