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渣分选用水循环自沉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895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炉渣分选用水循环自沉淀结构,沉淀池,其沿上下方向分割成多个沉淀分腔;所述的沉淀分腔,在靠近其底部位置设置钢板层,钢板层与沉淀分腔的底面形成泥浆分腔,钢板层上开有多个钢板槽孔;所述的泥浆分腔通过对应的支管与进水管相连,每个沉淀分腔均设置有相连通的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沉淀效率高、上清液与沉淀物能良好地分离开、便于抽离沉淀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炉渣分选用水循环自沉淀结构
本技术涉及炉渣筛选
,特别是炉渣分选用水循环自沉淀结构。
技术介绍
垃圾在焚烧以后,形成的炉渣中,含有大量的金属,将重新回收利用,则可转化为再生资源。在进行回收过程中,焚烧后,将大块炉渣进行破碎,破碎式常用到锤式破碎机,在经摇床筛选。筛选后的骨料中通常还有水,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脱水。现有的脱水设备是利用振动电机进行脱水的,且料在具有网孔的倾斜底板上进行脱水,利用倾斜底板让料自动滚动,利于循环脱水。脱水后的水中,需要重新进行处理才能排放,与一般的水不同,脱水后的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浆,而这些泥浆中的细颗粒可以形成超细砂外售。而本公司中对脱水后的污水进行起来时间周期长,仅依靠普通的大池静置沉淀很难满足工厂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沉淀效率高、上清液与沉淀物能良好地分离开、便于抽离沉淀物的炉渣分选用水循环自沉淀结构。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炉渣分选用水循环自沉淀结构,包括沉淀池,其沿上下方向分割成多个沉淀分腔;所述的沉淀分腔,在靠近其底部位置设置钢板层,钢板层与沉淀分腔的底面形成泥浆分腔,钢板层上开有多个钢板槽孔;所述的泥浆分腔通过对应的支管与进水管相连,每个沉淀分腔均设置有相连通的出水管;水经进水管进入泥浆分腔,清液经钢板槽孔进入沉淀分腔的上层且最终从出水管排出,沉淀物停留在泥浆分腔中最终被抽离。进一步,所述的沉淀分腔的底部倾斜,且左低右高;所述出水管设置在沉淀池的右端。还包括泥浆池,其设置在沉淀分腔的左端;沉淀分腔的左端壁上开有与沉淀分腔相对应的出泥槽孔B;泥浆池的底部呈锥状,且通过管道与抽离泵相连。优选地,所述的泥浆池,其侧壁处设置有能上下动作的门板,门板上开有与出泥槽孔B相对的出泥槽孔A;所述门板向上移动时且出泥槽孔A与出泥槽孔B相对时,泥浆分腔中的沉淀物才会经出泥槽孔B、出泥槽孔A进入泥浆池中。优选地,所述的门板与油缸的输出端相连,油缸通过龙门架固定在地面上。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将沉淀池分成多个上下多个沉淀分腔,每个的沉淀分腔相比于大池,沉淀效果更好,而且占地面积不发生变化;(2)钢板层的设置,是沉淀分腔分成下部的泥浆分腔以及上部的供上清液流动的腔,从而将沉淀物和上清液分离开,上清液流动时不会对沉淀分腔中的沉淀物造成过度影响;(3)沉淀分腔底部呈倾斜状的设置,以及门板、油缸的设置,便于抽离沉淀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沉淀池,101-沉淀分腔,2-泥浆池,3-钢板层,301-钢板,30101-钢板槽孔,4-凸台,5-进水管,501-支管,6-水泵,7-出水管,701-开关阀,8-门板,801-出泥槽孔A,9-油缸,10-龙门架,11-抽离泵,12-出泥槽孔B,13-卡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图3所示,炉渣分选用水循环自沉淀结构,包括沉淀池1和泥浆池2,泥浆池2位于沉淀池1的左端。本方案中,沉淀池1,沿上下方向分割成多个沉淀分腔101,靠近沉淀分腔101的底部位置设置钢板层3,钢板层3与沉淀分腔101的底面形成泥浆分腔。在钢板层3上开有多个钢板槽孔30101。进水管5通过支管501将不同的待处理的水送入不同沉淀分腔101的泥浆分腔中,待处理的水在泥浆分腔中沉淀,形成的上层清液经钢板槽孔30101进入沉淀分腔101的上层,且该上层清液最后通过出水管7排出。本方案中,进水管5通过水泵6进行进水驱动。待处理的水在泥浆分腔中沉淀后形成的沉淀物,需要背抽离,为此将沉淀分腔101的底部设计成倾斜状且左低右高,沉淀分腔101通过在左端壁上开出泥槽孔B12与泥浆池2相连通。泥浆分腔中的沉淀物经出泥槽孔B12自动流入泥浆池2中。泥浆池2通过管道与抽离泵11相连,从而将泥浆池2中的沉淀物抽离。为了实现沉淀物的聚集,泥浆池2的底部设计成锥形状。虽然泥浆分腔中的沉淀物会自动流入泥浆池2中,但是仍有可能有部分不会流入,为了保证其流入效果,抽离泵11具有抽真空的作用,在沉淀池2中形成负压,便于泥浆分腔中的沉淀物流动。在泥浆分腔中,其沉淀物通常表现为泥浆状,因此流动性好。为了沉淀分腔101能良好地沉淀,出泥槽孔B12和出水管7必须堵塞,因此出水管7上设置有开关阀,在出泥槽孔B12处设置有门板8。本实施例中,在泥浆池2侧壁处设置有能上下动作的门板8,门板8上开有与出泥槽孔B12相对的出泥槽孔A801;当门板8向上移动时且出泥槽孔A801与出泥槽孔B12相对时,泥浆分腔中的沉淀物才会经出泥槽孔B12、出泥槽孔A801进入泥浆池2中。为了实现门板8的上下动作,门板8穿过泥浆池2的盖板且与油缸9的输出端相连,油缸9通过龙门架10固定在地面上;并且门板8通过卡箍13卡好使其仅能沿上下动作。由于门板8具有一定重量,一个油缸9可能不能满足要求,可以选择性地在龙门架10的横梁上设置有多与门板8相连的油缸。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钢板层3是由多个单块的钢板301拼接而成的,钢板301沿上下方向开有多个钢板槽孔30101;为了便于钢板301铺设,在沉淀分腔101的壁上设置有凸台4,钢板301放置在凸台4上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炉渣分选用水循环自沉淀结构,其特征在于:/n包括沉淀池(1),其沿上下方向分割成多个沉淀分腔(101);/n所述的沉淀分腔(101),在靠近其底部位置设置钢板层(3),钢板层(3)与沉淀分腔(101)的底面形成泥浆分腔,钢板层(3)上开有多个钢板槽孔(30101);/n所述的泥浆分腔通过对应的支管(501)与进水管(5)相连,每个沉淀分腔(101)均设置有相连通的出水管(7);/n水经进水管(5)进入泥浆分腔,清液经钢板槽孔(30101)进入沉淀分腔(101)的上层且最终从出水管(7)排出,沉淀物停留在泥浆分腔中最终被抽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炉渣分选用水循环自沉淀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沉淀池(1),其沿上下方向分割成多个沉淀分腔(101);
所述的沉淀分腔(101),在靠近其底部位置设置钢板层(3),钢板层(3)与沉淀分腔(101)的底面形成泥浆分腔,钢板层(3)上开有多个钢板槽孔(30101);
所述的泥浆分腔通过对应的支管(501)与进水管(5)相连,每个沉淀分腔(101)均设置有相连通的出水管(7);
水经进水管(5)进入泥浆分腔,清液经钢板槽孔(30101)进入沉淀分腔(101)的上层且最终从出水管(7)排出,沉淀物停留在泥浆分腔中最终被抽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渣分选用水循环自沉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分腔(101)的底部倾斜,且左低右高;
所述出水管(7)设置在沉淀池(1)的右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渣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弦衡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运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