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弯鞘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85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一种可调弯鞘管,包括:鞘管主体;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设于所述鞘管主体内的远端,所述固定环包括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由所述固定环的近端端面向内凹陷形成,且所述固定槽贯通所述固定环的内外侧表面;牵引丝,所述牵引丝包括丝主体和设于丝主体远端的接头,所述牵引丝通过所述接头固定连接到所述固定环,所述接头固定地收容在所述固定槽中;所述接头的形状与所述固定槽相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的可调弯鞘管,在不增大鞘管直径的前提下让接头具有最大的厚度,可以具有更好的耐疲劳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弯鞘管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弯鞘管的牵引丝远端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介入治疗中,鞘管为最常用的治疗耗材,由于人体结构复杂,鞘管在进入人体后需要满足一定的弯曲角度才能更好的治疗疾病。目前的技术手段是通过拉动牵引丝来控制鞘管远端部分的弯曲,其主要原理是:牵引丝的远端通过焊接等方式直接固定在固定环上,牵引丝的近端和控制系统连接,通过控制系统拉动牵引丝,将力和位移传递到牵引丝上,牵引丝在鞘管轴向上相对运动,通过焊点将力传递给设置在鞘管上的固定环,从而带动鞘管远端部分的弹性段弯曲,实现鞘管的弯曲。当鞘管的远端部分采用可调弯设计时,固定环和牵引丝固定连接可靠与否至关重要。由于鞘管前端需要反复弯曲,也就是说牵引丝和固定环的连接处随着鞘管的反复弯曲,不断改变受力点的受力状况,这就需要牵引丝与固定环的连接处具有足够耐疲劳的性能。现有设计中,牵引丝和固定环的连接方式主要为套接、胶接等。套接方式的牵引丝在套接的接触部位存在较大的应力,易受剪切力作用发生断裂,且套接的牵引丝有部分位于固定环的外侧,会增大鞘管的直径;胶接方式随时间推移,易发生胶水失效,连接强度不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技术限制,针对现有
的产品中存在的连接点焊接应力集中、套接处应力大易断裂、可调弯鞘管远端直径增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调弯鞘管的牵引丝远端固定装置。作为实现本专利技术基本构思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可调弯鞘管,包括:鞘管主体,所述鞘管主体为中空的管状结构;以及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设于所述鞘管主体内腔的远端,所述固定环包括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由所述固定环的近端端面向内凹陷形成,且所述固定槽贯通所述固定环的内外侧表面;以及牵引丝,所述牵引丝包括丝主体和设于丝主体远端的接头,所述牵引丝通过所述接头固定连接到所述固定环,所述接头固定地收容在所述固定槽内。其中一个实施例为,所述接头与所述固定槽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接头嵌入所述固定槽,所述接头内侧表面与所述固定环内侧表面位于同一圆环面上,所述接头外侧表面与所述固定环外侧表面位于同一圆环面上。其中一个实施例为,所述固定槽包括轴向设置的第一凹槽。其中一个实施例为,所述固定槽包括周向设置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其中一个实施例为,所述接头嵌入所述固定槽后,所述接头与所述固定环部分连接处设为焊点,在所述焊点位置采用点焊方式固定。其中一个实施例为,所述焊点均匀分布在所述接头的顶点和边的等分点。其中一个实施例为,所述接头嵌入所述固定槽后,所述丝主体的内侧表面与所述固定环的内侧表面位于同一圆环面上,所述接头外侧表面与所述固定环外侧表面位于同一圆环面上。其中一个实施例为,所述牵引丝一体成型制成。其中一个实施例为,所述鞘管主体内腔中设有多个弹簧圈,多个所述弹簧圈平行设于鞘管主体内。其中一个实施例为,所述弹簧圈和所述牵引丝被包覆在所述鞘管主体的管壁中。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固定槽采用了贯通固定环内外侧表面的设计,相应的牵引丝的远端设有与固定槽相同的形状、大小的接头;接头嵌入固定槽后,接头的内外侧表面面与固定环表面位于同一个圆环面上。这样的技术方案,连接牵引丝后,固定环也不会增大体积。在不增大鞘管直径的前提下让接头具有最大的厚度,具有更好的耐疲劳性能。由于接头是嵌入后点焊连接,接头嵌在固定槽内,固定槽会承担一部分固定接头的力,焊点不会承受过大应力,不易发生疲劳断裂。附图说明图1为第一实施例的可调弯鞘管的牵引丝远端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实施例的可调弯鞘管的牵引丝远端固定装置的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一实施例的可调弯鞘管的牵引丝远端固定装置的牵引丝的结构示意图;图4a为第一实施例的可调弯鞘管的牵引丝远端固定装置的牵引丝与固定环点焊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b为如图4a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第二实施例的可调弯鞘管的牵引丝远端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第二实施例的可调弯鞘管的牵引丝远端固定装置的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第三实施例的可调弯鞘管的牵引丝远端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第四实施例的可调弯鞘管的牵引丝远端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技术中,“近端”为操作者持有的一端,“远端”为远离操作者的一端。请参阅图1,第一实施例中的一种可调弯鞘管的牵引丝远端固定装置100,包括鞘管主体110、设于鞘管主体110内的固定环120和牵引丝130,固定环120位于鞘管主体的110的远端,牵引丝130的远端固定连接于固定环120,牵引丝130在鞘管主体110内沿轴向向近端延伸。请参阅图2,固定环120包括固定槽122。固定环120整体为圆环柱形,固定槽122由固定环120的近端端面向内凹陷形成。固定槽122在径向上贯通固定环120的内外侧表面。固定槽122形状大体为工字型,固定槽122包括沿平行于固定环120的轴向方向设置的第一凹槽1224和两个沿固定环120的周向设置的第二凹槽1222。两个第二凹槽1222的长度相等,在固定环120上相对设置,其中一个第二凹槽1222连通固定环120的近端端面。第一凹槽1224连通两个第二凹槽1222的中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224连通两个第二凹槽1222的中点,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凹槽1224也可以连通两个第二凹槽1222的其他位置。请参阅图3,牵引丝130包括丝主体132和设于丝主体远端的接头134。接头134与固定槽122的形状、大小和厚度相同,接头134具有与固定环120相同的弧度。在本实施例中,丝主体132在径向上厚度均匀,具有与接头134相等的厚度和弧度,接头134嵌入固定槽122后,丝主体132在径向上的内侧表面与固定环120的内侧表面位于同一圆环面上,丝主体132在径向上的外侧表面与固定环120的外侧表面位于同一圆环面上。接头134与丝主体132一体成型制成。接头134可以采用对丝主体132的远端热熔、压铸等方法制成。可以理解的是,丝主体132还可以采用截面为圆形、椭圆形等形状的均匀丝制成。请继续参阅图4a和图4b,接头134嵌入固定槽122,接头134周向和轴向上的端面与固定槽122的内壁紧密贴合,接头134内外侧面与固定环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弯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弯鞘管包括:/n鞘管主体,所述鞘管主体为中空的管状结构;以及/n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设于所述鞘管主体内的远端,所述固定环包括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由所述固定环的近端端面向内凹陷形成,且所述固定槽贯通所述固定环的内外侧表面;以及/n牵引丝,所述牵引丝包括丝主体和设于丝主体远端的接头,所述牵引丝通过所述接头固定连接到所述固定环,所述接头固定地收容在所述固定槽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弯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弯鞘管包括:
鞘管主体,所述鞘管主体为中空的管状结构;以及
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设于所述鞘管主体内的远端,所述固定环包括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由所述固定环的近端端面向内凹陷形成,且所述固定槽贯通所述固定环的内外侧表面;以及
牵引丝,所述牵引丝包括丝主体和设于丝主体远端的接头,所述牵引丝通过所述接头固定连接到所述固定环,所述接头固定地收容在所述固定槽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弯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的形状与所述固定槽相匹配;所述接头嵌入所述固定槽,所述接头内侧表面与所述固定环内侧表面位于同一圆环面上,所述接头外侧表面与所述固定环外侧表面位于同一圆环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弯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包括沿平行于所述固定环的轴向方向设置的第一凹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弯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包括沿所述固定环的周向方向设置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奎张军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先健畅通医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