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以霞专利>正文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介入穿刺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979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介入穿刺引流装置,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介入穿刺引流装置,包括手持把手,所述手持把手侧壁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上固定连接有穿刺针,所述手持把手内设有引流孔,所述引流孔与穿刺针相通,所述手持把手远离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引流孔对应的第一空心块,所述第一空心块上连接有引流软管,所述引流软管远离第一空心块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空心块,所述第二空心块远离引流软管的一端连接有空心圆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使用的稳定性,避免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将负压球设在引流袋的上方,可以有效防止引流袋被吸扁而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介入穿刺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介入穿刺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临床上经常采用介入的方式治疗心脏缺损、积水等疾病,目前在对心血管病人的积水部位进行引流操作时,往往进行积水排除手术,或者需要服用相关治疗和抑制的药物,这种对心血管病人的积水部位的解决方式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其一,通过服用相关药物的处理方式来对积水位置进行舒缓控制,容易伤害心血管病人的胃脏,对身体造成不利的影响,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其二,进行积水排除手术,容易对患者造成心理压力,不利于患者的康复,长此以往,大大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因此,需要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介入穿刺引流装置。经检索,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0421662.5,授权公告号为CN207604994U,专利名称为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介入穿刺引流装置,公开了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介入穿刺引流装置,该装置满足穿刺的同时还能对穿刺部位的积液进行引流抽取,创面小,使用方便,给医务人员的工作带来了方便,负压球产生的负压使引流速度得到提升,减少病患的痛苦,在引流结束后通过注射器进行患处给药,不需要重新穿刺,给药更加方便;但是此技术在使用时,医生在对患者注射药物时,需要单手握着手持端,另一只手去推动药注射器,稳定性不高,容易抖动,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还有负压球在工作时,容易将引流袋吸扁,造成堵塞,导致以至于引流管内无气压差,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稳定性不高容易造成二次伤害且产生负压时引流袋容易造成堵塞,而提出的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介入穿刺引流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介入穿刺引流装置,包括手持把手,所述手持把手侧壁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上固定连接有穿刺针,所述手持把手内设有引流孔,所述引流孔与穿刺针相通,所述手持把手远离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引流孔对应的第一空心块,所述第一空心块上连接有引流软管,所述引流软管远离第一空心块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空心块,所述第二空心块远离引流软管的一端连接有空心圆环,所述空心圆环远离第二空心块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三空心块,所述第三空心块远离空心圆环的一端连接有引流袋,所述空心圆环的侧壁连接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远离空心圆环的一端连接有负压球,所述手持把手上设有注射凹槽,所述注射凹槽的侧壁设有注射孔,所述注射孔远离注射凹槽的一端与引流孔相通。优选的,所述手持把手内滑动连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外壁连接有第一推动板,所述第一推动板滑动连接在注射凹槽内,所述推动杆远离第一推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动板。优选的,所述注射凹槽侧壁设有密封垫片,所述穿刺针侧壁套有保护套。优选的,所述引流孔内设有手动开关,所述手动开关上连接有手动把手。优选的,所述注射孔内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三空心块内设有第二单向阀。优选的,所述引流袋上设有排放口,所述负压球上设有单向排气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介入穿刺引流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心血管内科用介入穿刺引流装置,使用时,医生握住手持把手,将保护套取下,穿刺针插进患者体内,通过手动把手,打开手动开关,按压负压球,负压球产生负压,负压经引流软管和引流孔传递到穿刺针处,利用负压差,将患者体内的积液引流到引流孔中,积液经过第一空心块流到引流软管中,然后经过第二空心块和空心圆环进入引流袋中,当需要注射药物时,关闭手动开关,将注射器放在注射凹槽内,注射器输出孔对准注射孔,推动第二推动板,第二推动板通过推动杆带动第一推动板在注射凹槽内滑动,挤压注射器,将药物注射到注射孔,经注射孔进入引流孔中,最后经过穿刺针进入患者体内。2、该心血管内科用介入穿刺引流装置,挡板可以防止插入过过而伤害患者,负压球设在引流袋的上方,负压球在工作时,可以有效防止引流袋被吸扁而无法正常工作。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提高了使用的稳定性,避免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将负压球设在引流袋的上方,可以有效防止引流袋被吸扁而无法正常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介入穿刺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介入穿刺引流装置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介入穿刺引流装置手动开关的俯视图。图中:1、手持把手;101、注射凹槽;2、挡板;3、穿刺针;301、保护套;4、引流孔;401、手动开关;402、手动把手;5、注射孔;501、第一单向阀;6、推动杆;601、第一推动板;602、第二推动板;7、第一空心块;8、引流软管;801、第二空心块;9、空心圆环;901、空心管;902、第三空心块;903、第二单向阀;10、引流袋;1001、排放口;11、负压球;1101、单向排气阀;12、密封垫片。具体实施方便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3,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介入穿刺引流装置,包括手持把手1,手持把手1侧壁固定连接有挡板2,挡板2上固定连接有穿刺针3,手持把手1内设有引流孔4,引流孔4与穿刺针3相通,手持把手1远离挡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引流孔4对应的第一空心块7,第一空心块7上连接有引流软管8,引流软管8远离第一空心块7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空心块801,第二空心块801远离引流软管8的一端连接有空心圆环9,空心圆环9远离第二空心块80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三空心块902,第三空心块902远离空心圆环9的一端连接有引流袋10,空心圆环9的侧壁连接有空心管901,空心管901远离空心圆环9的一端连接有负压球11,手持把手1上设有注射凹槽101,注射凹槽101的侧壁设有注射孔5,注射孔5远离注射凹槽101的一端与引流孔4相通。手持把手1内滑动连接有推动杆6,推动杆6的外壁连接有第一推动板601,第一推动板601滑动连接在注射凹槽101内,推动杆6远离第一推动板6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动板602。注射凹槽101侧壁设有密封垫片12,穿刺针3侧壁套有保护套301。引流孔4内设有手动开关401,手动开关401上连接有手动把手402。注射孔5内设有第一单向阀501,第三空心块902内设有第二单向阀903。引流袋10上设有排放口1001,负压球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介入穿刺引流装置,包括手持把手(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把手(1)侧壁固定连接有挡板(2),所述挡板(2)上固定连接有穿刺针(3),所述手持把手(1)内设有引流孔(4),所述引流孔(4)与穿刺针(3)相通,所述手持把手(1)远离挡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引流孔(4)对应的第一空心块(7),所述第一空心块(7)上连接有引流软管(8),所述引流软管(8)远离第一空心块(7)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空心块(801),所述第二空心块(801)远离引流软管(8)的一端连接有空心圆环(9),所述空心圆环(9)远离第二空心块(80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三空心块(902),所述第三空心块(902)远离空心圆环(9)的一端连接有引流袋(10),所述空心圆环(9)的侧壁连接有空心管(901),所述空心管(901)远离空心圆环(9)的一端连接有负压球(11),所述手持把手(1)上设有注射凹槽(101),所述注射凹槽(101)的侧壁设有注射孔(5),所述注射孔(5)远离注射凹槽(101)的一端与引流孔(4)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介入穿刺引流装置,包括手持把手(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把手(1)侧壁固定连接有挡板(2),所述挡板(2)上固定连接有穿刺针(3),所述手持把手(1)内设有引流孔(4),所述引流孔(4)与穿刺针(3)相通,所述手持把手(1)远离挡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引流孔(4)对应的第一空心块(7),所述第一空心块(7)上连接有引流软管(8),所述引流软管(8)远离第一空心块(7)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空心块(801),所述第二空心块(801)远离引流软管(8)的一端连接有空心圆环(9),所述空心圆环(9)远离第二空心块(80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三空心块(902),所述第三空心块(902)远离空心圆环(9)的一端连接有引流袋(10),所述空心圆环(9)的侧壁连接有空心管(901),所述空心管(901)远离空心圆环(9)的一端连接有负压球(11),所述手持把手(1)上设有注射凹槽(101),所述注射凹槽(101)的侧壁设有注射孔(5),所述注射孔(5)远离注射凹槽(101)的一端与引流孔(4)相通。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介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以霞张晖
申请(专利权)人:杜以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