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蹲坐可调式多功能坐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768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蹲坐可调式多功能坐便器,它包括底座、支撑柱、转轴、坐便板和提示装置,所述支撑柱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转轴与所述支撑柱连接,所述坐便板一端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坐便板能够绕所述转轴转动且所述坐便板上设有孔;所述提示装置包括转动臂、容器和横杆,所述转动臂一端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动臂能够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转动臂另一端与所述容器连接,所述横杆与所述容器连接且所述横杆与所述转轴平行。该坐便器不仅能够配合蹲便器使用,实现蹲坐便两用,而且能间接地提醒人拿随身物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蹲坐可调式多功能坐便器
本技术涉及卫生设备,具体涉及坐便器。
技术介绍
生活中,人们排便的方式有蹲便和坐便。但是由于蹲便而造成的脚麻、头晕等问题,以及人们对舒适度的追求,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坐便。特别是对于小孩、老人和残疾人士,坐便的需求越来越大。便于坐便的装置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马桶,另一类是坐便器。马桶的成本高、占空间等原因,使得马桶在公共场所领域得不到广泛的推广。虽然坐便器成本低,但是它的摆放不方便,占空间,切换蹲、坐便麻烦,不卫生,功能不完善等原因,使得它没有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伤残患者及老年人无法或不方便使用公共厕所蹲便器,及坐便器造价贵、占用空间大、用户使用不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蹲坐可调式多功能坐便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蹲坐可调式多功能坐便器,包括底座、支撑柱、转轴、坐便板和提示装置,所述支撑柱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转轴与所述支撑柱连接,所述坐便板一端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坐便板能够绕所述转轴转动且所述坐便板上设有孔;所述提示装置包括转动臂、容器和横杆,所述转动臂一端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动臂能够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转动臂另一端与所述容器连接,所述横杆与所述容器连接且所述横杆与所述转轴平行。在使用时,所述底座设置在蹲便器(蹲坑)旁边,当需要进行坐便时,将所述坐便板旋转至水平位置,人即可坐在所述坐便板上方便,人的排泄物能够从所述坐便板上的孔中落入蹲便器内。在人坐在所述坐便板上后,旋转所述提示装置,使所述横杆挡在人的前侧方;所述容器能够用于放置随身物品,当人方便后需要离开时,由于所述横杆挡在前侧方,因此能够提示人不要忘记放置在所述容器内的随身物品。人在拿走所述容器内的随身物品后,可以旋转所述提示装置,使所述横杆不再挡住人,从而离开。进一步地,还包括扭簧安装架和扭簧,所述扭簧安装架与所述支撑柱连接,所述扭簧设置在所述扭簧安装架上,且所述扭簧一端与所述支撑柱连接、所述扭簧另一端与所述坐便板连接。如此,当坐便板旋转至水平位置时,所述扭簧能够给所述坐便板一个回转力,当人起身离开时所述坐便板就能够在所述扭簧的作用下旋转至竖直位置。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臂与所述坐便板连接,使所述转动臂能够与所述坐便板共同运动。进一步地,还包括自动换膜装置,所述自动换膜装置与所述支撑柱连接。所述自动换膜装置是现有技术中的马桶上常见的,能够将卫生膜铺在所述坐便板(现有技术中是马桶座圈)上,这样就能够避免人直接接触所述坐便板,从而保证个人卫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坐便器功能更加完善,不仅能够配合蹲便器使用,实现蹲坐便两用,而且能间接地提醒人拿随身物品。该坐便器可以建造在蹲便器的基础之上,也可以独立建造,能够有效解决公共厕所卫生间蹲便器对残障及老年人士的不友好性及坐便器占用居住空间大、笨重、价格贵等问题。当人起身后,坐便板会自动弹起,便于人随时切换坐便或者蹲便;且还有不占空间和便于清洁的效果。该坐便器配备自动换膜装置,解决了公共环境中,坐便器和马桶不卫生的问题。该坐便器制作成本相对较低,便于在公共场合及小型家庭使用,可以让人们节约成本(金钱、空间等),在上厕所时有多一项的选择。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蹲坐可调式多功能坐便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蹲坐可调式多功能坐便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蹲坐可调式多功能坐便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蹲坐可调式多功能坐便器的扭簧安装架部分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蹲坐可调式多功能坐便器的自动换膜装置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解释:1.底座,2.支撑柱,3.转轴,4.安装板,5.转动臂,6.坐便板,7.容器,8.孔,9.轴套,10.横杆,11.扭簧安装架,12.扭簧第一自由端,13.扭簧第二自由端,14.切割口,15.计数器,16.收卷筒,17.壳体,18.开关,19.送卷筒。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蹲坐可调式多功能坐便器,包括底座1、支撑柱2、转轴3、坐便板6和提示装置,其中,提示装置包括转动臂5、容器7和横杆10。底座1呈圆形,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蹲便器一端的地面上。支撑柱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与两个底座1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柱2上分别设置一块安装板4,转轴3穿过两块安装板4并由两块安装板4支撑。坐便板6一端连接一个轴套9,轴套9套在转轴3上,使得坐便板6能够绕转轴3转动。坐便板6上开设有圆形的孔8,人的排泄物可以从孔8穿过。坐便板6的位置相较于普通的坐便器较低,使腿部可以呈60°弯曲,以达到利于排便的作用。转动臂5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转轴3的两端,并且与轴套9连接,使得转动臂5与坐便板6能够同步转动。容器7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与一个转动臂5连接。横杆10只有一个,与其中一个容器7连接(图2和3显示与左边的容器7连接),且与转轴3平行。横杆10的长度不应过长,优选10~20cm,这样既能够起到提示人取走放置在容器7内的物品的作用,又不影响人坐上坐便板3或离开。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两个支撑柱2上分别连接有一个扭簧安装架11,两个扭簧安装架11上均安装有一个扭簧,如图4所示。扭簧的一个自由端与支撑柱2连接,另一个自由端与坐便板6连接。两个扭簧安装架11相互对称,两个扭簧也相互对称。例如,左边扭簧的第一自由端13与左边支撑柱2连接,左边扭簧的第二自由端12与坐便板6左侧连接;右边扭簧的第一自由端13与右边支撑柱2连接,右边扭簧的第二自由端12与坐便板6右侧连接。在坐便板6不使用时,两个扭簧使得坐便板6竖直;在坐便板6旋转时,两个扭簧能够给坐便板6一个回转力,以达到自动弹回的作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两个支撑柱2之间设置有自动换膜装置,如图5所示。自动换膜装置的收卷筒16、送卷筒19分别对着坐便板6的两边,使得新膜从送卷筒19抽出,铺设在坐便板6上,并由收卷筒16回收。按下开关18即可自动换膜,新膜换完后由切割口14切割,整个过程由壳体17内的微电脑控制器控制;计数器15记录新膜的长度,以便更换。自动换膜装置为现有技术中的马桶上常用的,在此不再赘述。坐便板6能够旋转,其初始位置为竖直位置。在需要坐便时,将坐便板6旋转至水平位置(提示装置跟着旋转),人坐在坐便板6上;在需要蹲便时,坐便板6旋转至竖直位置(自动弹回),以达到空间最大利用率。这样便能够实现蹲坐便两用。人在坐上坐便板6时,提示装置的横杆10人的前侧方,提示装置的容器7内可放入如厕时不便拿在手中的物品。在坐便之后,提示装置也会被动提醒人,以免忘带物品。对于卫生问题,该坐便器配有自动换膜装置,通过内置的微电脑控制器自动更换卫生薄膜(卫生薄膜准确旋转一周),使用过的卫生薄膜在卷走前划破并进入收卷筒16,膜使用的一次性确保了卫生薄膜不会被重复使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蹲坐可调式多功能坐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撑柱、转轴、坐便板和提示装置,所述支撑柱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转轴与所述支撑柱连接,所述坐便板一端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坐便板能够绕所述转轴转动且所述坐便板上设有孔;所述提示装置包括转动臂、容器和横杆,所述转动臂一端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动臂能够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转动臂另一端与所述容器连接,所述横杆与所述容器连接且所述横杆与所述转轴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蹲坐可调式多功能坐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撑柱、转轴、坐便板和提示装置,所述支撑柱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转轴与所述支撑柱连接,所述坐便板一端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坐便板能够绕所述转轴转动且所述坐便板上设有孔;所述提示装置包括转动臂、容器和横杆,所述转动臂一端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动臂能够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转动臂另一端与所述容器连接,所述横杆与所述容器连接且所述横杆与所述转轴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蹲坐可调式多功能坐便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美薛凯喜王昊天吴苗苗胡新龙郭昌海应昕符艳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