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茭白锈菌瘿蚊的田间释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9635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茭白锈菌瘿蚊的田间释放装置,包括长方体的容纳盒、与容纳盒的一边铰接设置的盖体,容纳盒相对两侧面的内壁上对应设置有卡槽,卡槽内用于安装载有锈菌瘿蚊蛹的透明瓦楞形塑料PP板,透明瓦楞形塑料PP板的上下两端与容纳盒的下底和顶端开口之间留有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设计合理,透明瓦楞形塑料pp板整体悬空,透气性和通风效果好,既能保持透明瓦楞形塑料pp板微环境所需的湿度,也能观察茭白锈菌瘿蚊的发育情况,又能保证茭白锈菌瘿蚊顺利自如地爬出“宽敞”的容纳盒,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机械伤害和死亡,提高茭白锈菌瘿蚊的存活率;田间释放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茭白锈菌瘿蚊的田间释放装置
本技术属于昆虫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茭白锈菌瘿蚊的田间释放装置。
技术介绍
茭白,别名茭笋、茭瓜、菰首,属禾本科多年生浅水草本,是我国特有、重要的水生蔬菜之一。茭白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备受消费者和农民的青睐。这种蔬菜以浙江和太湖流域种植最多。近年来,由于茭白的大面积种植(尤其是大棚茭白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茭白病害问题突出,尤以茭白锈病的发生最为普遍、且为害日益严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目前,防治茭白锈病主要应用化学杀菌剂,但化学杀菌剂的长期滥用导致茭白锈病的防治效果显著降低,茭白结茭率显著下降,甚至不结茭,严重影响茭白产业健康稳定发展。茭白锈菌瘿蚊(Mycodiplosissp.)属双翅目瘿蚊科完全变态类昆虫。幼虫取食茭白叶片锈菌夏孢子堆。老熟幼虫主要在叶片背面结白色薄茧状的蛹。羽化的成虫将卵产于夏孢子堆附近。鉴于茭白锈菌瘿蚊是茭白锈病的天敌,通过人工繁殖锈菌瘿蚊并释放到田间来控制锈病,是改变当前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的治理模式的重要措施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因此,通过“以虫治病”的生物防治,田间人工释放茭白锈菌瘿蚊防治茭白锈病成为茭白重大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的重要措施之一。虽然茭白锈菌瘿蚊在茭白锈病的生物控制方面具有很高的潜在利用价值,茭白锈菌瘿蚊的饲养、批量繁殖及释放,是自然生物防治的基础。然而,锈菌瘿蚊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离不开其形态学、生物学及生理生化等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一致的幼虫发育进度(包括虫态、龄期、个体大小、健康状况、敏感性等)。同时,生态学试验(化蛹率、羽化率等)、生化实验、田间示范应用均需要大量的瘿蚊蛹。要达到这样的要求,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必须进行大规模的人工饲养。为了充分挖掘茭白锈菌瘿蚊的生防效能,保证生物防治的有效性、时效性和针对性,必须完善高效且简便的茭白锈菌瘿蚊释放技术,以便茭白锈菌瘿蚊在合适时机羽化,达到有效防治茭白锈病的目的。自然条件下,因茭白锈菌瘿蚊的大量天敌,例如蜘蛛、寄生蜂、蝽、病原真菌等的严重影响锈菌瘿蚊数量;同时,茭白叶片的干枯程度直接影响蛹的保湿效果。上述因素导致茭白锈菌瘿蚊成虫羽化率较低,严重影响该种瘿蚊对茭白锈病的防治效果。自然条件下,外界因子(如复杂的气候条件包括台风、暴雨、阳光暴晒等)是造成茭白锈菌瘿蚊化蛹、羽化过程中死亡的瓶颈,造成茭白锈菌瘿蚊出蚊前大量死亡,生防效果显著下降。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新型的田间人工释放茭白锈菌瘿蚊的装置,减少茭白锈菌瘿蚊化蛹、羽化过程中大量死亡的窘境。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设计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茭白锈菌瘿蚊的田间释放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所述的一种茭白锈菌瘿蚊的田间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的容纳盒、与容纳盒的一边铰接设置的盖体,所述容纳盒相对两侧面的内壁上对应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用于安装载有锈菌瘿蚊蛹的透明瓦楞形塑料PP板,所述透明瓦楞形塑料PP板的上下两端与容纳盒的下底和顶端开口之间留有距离。所述的一种茭白锈菌瘿蚊的田间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盒盒壁上的均布设置有透气孔。所述的一种茭白锈菌瘿蚊的田间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内覆有生物膜。所述的一种茭白锈菌瘿蚊的田间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盒顶部开口端覆有涤纶隔离网纱,容纳盒底部盒底上铺设有保湿纱布。所述的一种茭白锈菌瘿蚊的田间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盒外壁上还设置有悬挂片,所述悬挂片上设置有圆形挂钩孔,该圆形挂钩孔通过S型挂钩挂在茭白叶鞘上。所述的一种茭白锈菌瘿蚊的田间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片固定设置在距离容纳盒上端开口1/3的位置处。所述的一种茭白锈菌瘿蚊的田间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隔离网纱的孔径为10目。本技术结构新颖、设计合理,透明瓦楞形塑料pp板整体悬空,透气性和通风效果好,既能保持透明瓦楞形塑料pp板微环境所需的湿度,也能观察茭白锈菌瘿蚊的发育情况,又能保证茭白锈菌瘿蚊顺利自如地爬出“宽敞”的容纳盒,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机械伤害和死亡,提高茭白锈菌瘿蚊的存活率;田间释放方便、快捷;透明瓦楞形塑料PP板和容纳盒轻便、防水,且可以反复利用,不仅能节省材料,降低成本,而且大大提高了释放瘿蚊的效率;隔离网纱可有效防治有害生物,例如蜘蛛等进入容纳盒,取食里面的瘿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透明瓦楞形塑料PP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隔离网纱安装到容纳盒内的结构图;图中,1-容纳盒,2-盖体,3-透明瓦楞形塑料PP板,4-透气孔,5-涤纶隔离网纱,6-保湿纱布,7-悬挂片,8-圆形挂钩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并给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一种茭白锈菌瘿蚊的田间释放装置,包括长方体的容纳盒、与容纳盒的一边铰接设置的盖体,容纳盒相对两侧面的内壁上对应设置有卡槽,卡槽内用于安装载有锈菌瘿蚊蛹的透明瓦楞形塑料PP板,透明瓦楞形塑料PP板的上下两端与容纳盒的下底和顶端开口之间留有距离。为实现透气性,在容纳盒的盒壁上的均布设置有透气孔,盖透气内覆有生物膜,以实现在运输过程中增加容纳盒内的透气性和提高保湿性。如图3所示,容纳盒顶部开口端覆有10目的涤纶隔离网纱,涤纶隔离网纱不容易被褶皱,较为挺括,尺寸的稳定性比较好,能很好的保形;容纳盒底部盒底上铺设有保湿纱布,优选铺设四层保湿纱布,以增强透明瓦楞形塑料PP板容纳盒内的保湿效果,提供茭白锈菌瘿蚊成虫的羽化率。为方便悬挂,在容纳盒外壁上距离容纳盒上端开口1/3的位置处还设置有悬挂片,悬挂片上设置有圆形挂钩孔,该圆形挂钩孔通过S型挂钩挂在茭白叶鞘上。本技术装置分两部分,长方体容纳盒及盖体,两则一侧铰接设置,田间释放时,将盖子底部与容纳盒盒身成40度打开设置,既能避免雨水进入又能使瘿蚊成虫顺利飞向茭叶产卵;盖子和容纳盒均用透明、可降解塑料片制成,该40度角打开控制有很多种方法,如在盖子与容纳盒之间设置伸缩弹簧,或者支撑杆等,该实现结构为常规技术,不再详细描述。容纳盒体的顶端用10目网眼的涤纶隔离网纱覆盖,有效携瘿蚊部位长度为15.0cm、宽度为7.0cm,可有效避免在强风中的瘿蚊虫源散落现象。整个容纳盒体通过挂钩悬挂于茭白叶鞘中上部处。铺于容纳盒底部的保湿纱布既能起到很好的保湿效果,又能使盒体整体重心下移、稳定。田间释放时,茭白田间使用时将携带瘿蚊蛹的容纳盒打开呈40度角并用固定杆固定好,将容纳盒悬挂于茭白叶鞘中上部处。每块田释放茭白锈菌瘿蚊容器的数量取决于田块的面积,根据茭白锈病发生程度确定释放数量。释放时期:在茭白锈病发生初期开始悬挂茭白锈菌瘿蚊容纳盒,每隔5天释放一次,进行多次释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茭白锈菌瘿蚊的田间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的容纳盒(1)、与容纳盒(1)的一边铰接设置的盖体(2),所述容纳盒(1)相对两侧面的内壁上对应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用于安装载有锈菌瘿蚊蛹的透明瓦楞形塑料PP板(3),所述透明瓦楞形塑料PP板(3)的上下两端与容纳盒(1)的下底和顶端开口之间留有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茭白锈菌瘿蚊的田间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的容纳盒(1)、与容纳盒(1)的一边铰接设置的盖体(2),所述容纳盒(1)相对两侧面的内壁上对应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用于安装载有锈菌瘿蚊蛹的透明瓦楞形塑料PP板(3),所述透明瓦楞形塑料PP板(3)的上下两端与容纳盒(1)的下底和顶端开口之间留有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茭白锈菌瘿蚊的田间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盒(1)盒壁上的均布设置有透气孔(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茭白锈菌瘿蚊的田间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4)内覆有生物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茭白锈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海英陈建明张珏锋李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