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塞灌溉水利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608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利设施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塞灌溉水利管道,包括灌溉管,所述灌溉管内壁的底部与过滤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多组贯穿过滤板的过滤孔,所述过滤板的前侧设置有引导管,所述引导管的顶端与灌溉管外表面的底部连通,所述引导管的底端与锥形座的顶部连通。该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塞灌溉水利管道,通过引导管、锥形座、外接管和防漏座的配合,使得较大的杂质较易于掉落在外接管内暂存,避免了较大杂质对灌溉管产生堵塞,通过过滤板与灌溉管的配合,使得较小的杂质较易于被收集,提高了用于水利工程的灌溉水利管道内水路流通的顺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塞灌溉水利管道
本技术涉及水利设施
,具体为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塞灌溉水利管道。
技术介绍
部分地区出现了用于引水的管道,在灌溉田地时引水方便,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但是现有技术的引水管道存在不足,虽然设置有过滤装置,但是引水管道容易被大块异物堵塞,影响水流的流动。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8152149U提出了一种水利防堵塞管道,包括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下表面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固定管的内环面左右两侧均固定插接有限位环,两个所述限位环的内环面均开设有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槽的内侧均转动插接有转动环,两个所述转动环的内环面固定插接有转动管,所述转动管的外环面左侧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所述转动管的表面开设有排水孔,所述转动管的内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叶,所述转动管的内环面右侧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杆,两个所述支杆的内侧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固定套接有螺旋刀片,所述固定管的内环面顶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表面套接有内齿皮带,且主动齿轮通过内齿皮带与从动齿轮啮合,通过给转动管加装支杆、固定杆和螺旋刀片,实现了转动管可以将大块异物搅碎的效果,但是该种水利防堵塞管道中的螺旋刀片较易于被水中的较大石块破坏或堵转,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塞灌溉水利管道,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引水管道存在不足,虽然设置有过滤装置,但是引水管道容易被大块异物堵塞,影响水流的流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塞灌溉水利管道,包括灌溉管,所述灌溉管内壁的底部与过滤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多组贯穿过滤板的过滤孔,所述过滤板的前侧设置有引导管,所述引导管的顶端与灌溉管外表面的底部连通,所述引导管的底端与锥形座的顶部连通,所述锥形座的底部开设有杂质孔,所述锥形座的外侧设置有外接管,所述外接管的顶端与引导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外接管的底部与防漏座的底部内壁相接触,所述防漏座底部内壁的中部与密封塞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塞的外表面与外接管内壁的底部卡接,所述防漏座外表面的后侧与摆动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摆动杆的后端与连接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与安装孔的内壁卡接,所述安装孔开设于固定杆的中部,所述固定杆的顶端与灌溉管外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底端与支撑座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顶部的前侧与线性马达的底部螺接,所述线性马达的输出端与防漏座的底部铰接。优选的,所述密封塞为圆柱形弹性橡胶块,且密封塞的直径大于外接管的内径。优选的,所述过滤板的外表面和灌溉管的内壁均设置有耐磨防锈涂层,且过滤板朝向灌溉管前端的一侧与灌溉管内壁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且过滤板位于引导管内腔顶部的后侧。优选的,所述锥形座为壁厚均匀的圆锥形壳体,且锥形座的顶端直径大于其底端直径,杂质孔的直径与锥形座的底端直径相适配,锥形座的顶端直径与外接管的内径相适配。优选的,所述线性马达的外侧设置有保护罩,保护罩的底部与支撑座顶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线性马达的输出端穿过保护罩的顶部。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前侧开设有过线孔,且支撑座的中部开设有固定孔,支撑座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塞灌溉水利管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塞灌溉水利管道,通过引导管、锥形座、外接管和防漏座的配合,使得较大的杂质较易于掉落在外接管内暂存,避免了较大杂质对灌溉管产生堵塞,通过过滤板与灌溉管的配合,使得较小的杂质较易于被收集,提高了用于水利工程的灌溉水利管道内水路流通的顺畅性。2、该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塞灌溉水利管道,通过密封塞为圆柱形弹性橡胶块,且密封塞的直径大于外接管的内径,使得密封塞对外接管的封堵较为紧密,避免了水流的泄漏,通过线性马达的外侧设置有保护罩,提高了对线性马达的保护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部分示意图。图中:1、灌溉管;2、过滤板;3、引导管;4、锥形座;5、杂质孔;6、外接管;7、防漏座;8、摆动杆;9、连接轴;10、固定杆;11、支撑座;12、线性马达;13、安装孔;14、密封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塞灌溉水利管道,包括灌溉管1,灌溉管1内壁的底部与过滤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过滤板2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多组贯穿过滤板2的过滤孔,过滤板2的前侧设置有引导管3,引导管3的顶端与灌溉管1外表面的底部连通,引导管3的底端与锥形座4的顶部连通,锥形座4的底部开设有杂质孔5,锥形座4的外侧设置有外接管6,外接管6的顶端与引导管3的底部固定连接,外接管6的底部与防漏座7的底部内壁相接触,通过引导管3、锥形座4、外接管6和防漏座7的配合,使得较大的杂质较易于掉落在外接管6内暂存,避免了较大杂质对灌溉管1产生堵塞,防漏座7底部内壁的中部与密封塞14的底部固定连接,密封塞14的外表面与外接管6内壁的底部卡接,防漏座7外表面的后侧与摆动杆8的前端固定连接,摆动杆8的后端与连接轴9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接轴9的另一端与安装孔13的内壁卡接,安装孔13开设于固定杆10的中部,固定杆10的顶端与灌溉管1外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杆10的底端与支撑座11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支撑座11顶部的前侧与线性马达12的底部螺接,线性马达12的输出端与防漏座7的底部铰接。具体的,为了避免水流的泄漏,密封塞14为圆柱形弹性橡胶块,且密封塞14的直径大于外接管6的内径,使得密封塞14对外接管6的封堵较为紧密。具体的,为了使得较小的杂质较易于被收集,提高用于水利工程的灌溉水利管道内水路流通的顺畅性,过滤板2的外表面和灌溉管1的内壁均设置有耐磨防锈涂层,且过滤板2朝向灌溉管1前端的一侧与灌溉管1内壁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且过滤板2位于引导管3内腔顶部的后侧,水流穿过过滤板2表面的过滤孔,此时杂质被阻隔在过滤板2前侧,当暂停输送水流时,倾斜的过滤板2表面的杂质受重力影响掉落在引导管3内,进而穿过锥形座4底部的杂质孔5进入到外接管6内暂存。具体的,为了方便引导较大杂质的掉落,锥形座4为壁厚均匀的圆锥形壳体,且锥形座4的顶端直径大于其底端直径,杂质孔5的直径与锥形座4的底端直径相适配,锥形座4的顶端直径与外接管6的内径相适配。具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塞灌溉水利管道,包括灌溉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管(1)内壁的底部与过滤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2)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多组贯穿过滤板(2)的过滤孔,所述过滤板(2)的前侧设置有引导管(3),所述引导管(3)的顶端与灌溉管(1)外表面的底部连通,所述引导管(3)的底端与锥形座(4)的顶部连通,所述锥形座(4)的底部开设有杂质孔(5),所述锥形座(4)的外侧设置有外接管(6),所述外接管(6)的顶端与引导管(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外接管(6)的底部与防漏座(7)的底部内壁相接触,所述防漏座(7)底部内壁的中部与密封塞(1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塞(14)的外表面与外接管(6)内壁的底部卡接,所述防漏座(7)外表面的后侧与摆动杆(8)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摆动杆(8)的后端与连接轴(9)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9)的另一端与安装孔(13)的内壁卡接,所述安装孔(13)开设于固定杆(10)的中部,所述固定杆(10)的顶端与灌溉管(1)外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10)的底端与支撑座(11)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11)顶部的前侧与线性马达(12)的底部螺接,所述线性马达(12)的输出端与防漏座(7)的底部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堵塞灌溉水利管道,包括灌溉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管(1)内壁的底部与过滤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2)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多组贯穿过滤板(2)的过滤孔,所述过滤板(2)的前侧设置有引导管(3),所述引导管(3)的顶端与灌溉管(1)外表面的底部连通,所述引导管(3)的底端与锥形座(4)的顶部连通,所述锥形座(4)的底部开设有杂质孔(5),所述锥形座(4)的外侧设置有外接管(6),所述外接管(6)的顶端与引导管(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外接管(6)的底部与防漏座(7)的底部内壁相接触,所述防漏座(7)底部内壁的中部与密封塞(1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塞(14)的外表面与外接管(6)内壁的底部卡接,所述防漏座(7)外表面的后侧与摆动杆(8)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摆动杆(8)的后端与连接轴(9)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9)的另一端与安装孔(13)的内壁卡接,所述安装孔(13)开设于固定杆(10)的中部,所述固定杆(10)的顶端与灌溉管(1)外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10)的底端与支撑座(11)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11)顶部的前侧与线性马达(12)的底部螺接,所述线性马达(12)的输出端与防漏座(7)的底部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征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