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侧链路组播的反馈资源的方法和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94504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51
从用于确定与侧链路通信相关联的侧链路反馈资源的第一装置的角度公开了一种方法和设备。在一个实施例中,方法包含第一装置从第一装置的上层接收标识符。方法还包含第一装置接收来自第二装置的侧链路传送。方法进一步包含第一装置至少基于标识符和与侧链路传送相关联的源标识来确定与侧链路传送相关联的侧链路反馈资源。另外,方法包含第一装置使用侧链路反馈资源来将响应于侧链路传送的反馈传送到第二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侧链路组播的反馈资源的方法和设备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9年6月10日申请的第62/859,308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权益,所述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本公开大体上涉及无线通信网络,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侧链路组播的反馈资源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对将大量数据传送到移动通信装置以及从移动通信装置传送大量数据的需求快速增长,传统的移动语音通信网络演变成与互联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IP)数据包通信的网络。此类IP数据包通信可以为移动通信装置的用户提供IP承载语音、多媒体、多播和点播通信服务。示例性网络结构是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Network,E-UTRAN)。E-UTRAN系统可以提供高数据吞吐量以便实现上述IP承载语音和多媒体服务。目前,3GPP标准组织正在讨论新下一代(例如,5G)无线电技术。因此,目前正在提交和考虑对3GPP标准的当前主体的改变以使3GPP标准演进和完成。
技术实现思路
从用于确定与侧链路通信相关联的侧链路反馈资源的第一装置的角度公开了一种方法和设备。在一个实施例中,方法包含第一装置从第一装置的上层接收标识符。方法还包含第一装置接收来自第二装置的侧链路传送。方法进一步包含第一装置至少基于标识符和与侧链路传送相关联的源标识(Identity,ID)来确定与侧链路传送相关联的侧链路反馈资源。另外,方法包含第一装置使用侧链路反馈资源来将响应于侧链路传送的反馈传送到第二装置。附图说明图1示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图。图2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传送器系统(也被称作接入网络)和接收器系统(也被称作用户设备或UE)的框图。图3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功能框图。图4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图3的程序代码的功能框图。图5是3GPPTS23.287V1.0.0的图4.2.1.1-1的再现。图6是3GPPTS23.287V1.0.0的图6.3.2-1的再现。图7是3GPPTR38.885V16.0.0的图5.1-1的再现。图8是3GPPTR38.885V16.0.0的图5.1-2的再现。图9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图10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图11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图12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图13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图14A和14B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图15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图16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图17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图18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图19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0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1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2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描述的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和装置采用支持广播业务的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经广泛部署以提供各种类型的通信,例如,语音、数据等等。这些系统可以是基于码分多址(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CDMA)、时分多址(timedivisionmultipleaccess,T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OFDMA)、3GPP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无线接入、3GPP长期演进高级(LongTermEvolutionAdvanced,LTE-A)、3GPP2超移动宽带(UltraMobileBroadband,UMB)、WiMax、3GPP新无线电(NewRadio,NR),或一些其它调制技术。具体地,下文描述的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装置可以被设计成支持一个或多个标准,例如由在本文中被称作3GPP的被命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的联合体提供的标准,包含:TS36.300V15.6.0,“E-UTRA和E-UTRAN总体描述(E-UTRAandE-UTRANOverallDescription);第2阶段(第15版)”;TR22.886V16.2.0,“关于增强3GPP对5GV2X服务的支持的研究(Studyonenhancementof3GPPSupportfor5GV2XServices)(第16版)”;TS23.287V1.0.0,“支持车辆外联(V2X)服务的5G系统(5GS)的体系结构增强(Architectureenhancementsfor5GSystem(5GS)tosupportVehicle-to-Everything(V2X)services)(第16版)”;TR38.885V16.0.0,“NR;关于NR车辆外联(V2X)的研究(NR;StudyonNRVehicle-to-Everything(V2X))(第16版)”;3GPPRAN1#95会议报告;3GPPRAN1#96bis会议报告;3GPPRAN1#97会议报告;3GPPRAN2#105会议报告;以及R2-1906427,“在HARQ反馈上支持组播(OnHARQfeedbacksupportforgroupcast)”,因特尔公司,3GPPRAN2#106会议。上文所列的标准和文献在此以全文引用的方式明确地并入。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多址无线通信系统。接入网络(accessnetwork,AN)100包含多个天线群组,其中一个天线群组包含104和106,另一天线群组包含108和110,并且又一天线群组包含112和114。在图1中,针对每个天线群组仅示出了两个天线,但是每个天线群组可以利用更多或更少个天线。接入终端(accessterminal,AT)116与天线112和114通信,其中天线112和114通过前向链路120向接入终端116传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118从接入终端116接收信息。接入终端(accessterminal,AT)122与天线106和108通信,其中天线106和108通过前向链路126向接入终端(accessterminal,AT)122传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124从接入终端(accessterminal,AT)122接收信息。在FDD系统中,通信链路118、120、124和126可以使用不同频率用于通信。例如,前向链路120可以使用与反向链路118所使用频率不同的频率。每个天线群组和/或它们设计成在其中通信的区域常常被称作接入网络的扇区。在实施例中,天线群组各自被设计成与接入网络100所覆盖的区域的扇区中的接入终端通信。在通过前向链路120和126的通信中,接入网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第一装置确定与侧链路通信相关联的侧链路反馈资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从所述第一装置的上层接收标识符;/n接收来自第二装置的侧链路传送;/n至少基于所述标识符和与所述侧链路传送相关联的源标识来确定与所述侧链路传送相关联的侧链路反馈资源;以及/n使用所述侧链路反馈资源来将响应于所述侧链路传送的反馈传送到所述第二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10 US 62/859,3081.一种用于第一装置确定与侧链路通信相关联的侧链路反馈资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所述第一装置的上层接收标识符;
接收来自第二装置的侧链路传送;
至少基于所述标识符和与所述侧链路传送相关联的源标识来确定与所述侧链路传送相关联的侧链路反馈资源;以及
使用所述侧链路反馈资源来将响应于所述侧链路传送的反馈传送到所述第二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置进一步基于所述标识符除以与所述侧链路传送相关联的侧链路反馈资源的总数目的余数来确定所述侧链路反馈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链路反馈资源与索引相关联,和/或与所述侧链路反馈资源相关联的所述索引等于所述标识符除以与所述侧链路传送相关联的侧链路反馈资源的总数目的余数和/或与之相关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是所述第一装置的车辆外联应用层或所述第一装置的车辆外联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符是与群组相关联的所述第一装置的成员标识,其中所述第一装置对于所述群组执行所述侧链路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群组中的每个装置与某一成员标识相关联,所述成员标识不同于与所述群组中的其它装置相关联的成员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标识是所述第二装置的层2源标识的一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链路传送是组播传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第一装置成功地解码了所述侧链路传送,则所述第一装置在所述侧链路反馈资源上传送作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的所述反馈,和/或
如果所述第一装置未成功解码所述侧链路传送,则所述第一装置在所述侧链路反馈资源上传送作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否定的所述反馈。


10.一种用于第二装置接收与侧链路通信相关联的侧链路反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群组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装置传送侧链路传送;以及
在侧链路反馈资源上从所述第一装置接收与所述侧链路传送相关联的反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逸轩曾立至潘立德黄俊伟李名哲
申请(专利权)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