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型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285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紧凑型的电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包括绝缘外壳体以及设于内屏蔽壳体内的插孔部件,所述插孔部件具有至少两个插孔,插孔具有用于容纳插孔接触件的第一腔室,以及用于容纳线缆端部的第二腔室,所述绝缘外壳体的尾端设置有穿线孔供线缆穿入;所述插孔的第二腔室轴线和第一腔室的轴线偏心设置;或者所述插孔的轴线与所述穿线孔的轴线偏心设置。所述插头的偏心设置方案同样可以应用于插座端。通过轴线的偏心设置使得插孔或插座或容纳电缆的腔室的轴线无需跟随直径较大的线缆的轴线布置,从而减少端子在连接器中的占用空间,可使连接器在较小的占用空间容纳较大规格线缆或者在使用相同规格的线缆时占用更小的空间,整体结构更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凑型电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高电磁屏蔽性能及高抗振动性能的紧凑型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当前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为大势所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更是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基地和消费市场,其相关行业如充电设备、三电设备、高压连接器及其线束总成等领域在中国也迎来了快速的增长。然而在目前的情况下,在新能源汽车电连接器的
,我国与欧美技术强国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电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上缺乏针对性行业标准,较多厂家缺乏设计及认证依据,特别是忽略了电磁屏蔽、抗振动等安全性能的相关结构设计。CN105098482B公布了一种电动汽车连接器插头分步锁定装置,该装置采用分步锁定装置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安全,但其缺点是结构较为复杂,使用难度大,维护成本较高。CN102916303公布了一种带屏蔽和高压互锁结构的塑胶壳连接器,该方案采用单悬臂的锁紧装置,该悬臂突出于连接器圆周较多,空间布局并不紧凑同时仅依赖塑胶悬臂实现锁定,较强的振动环境下容易出现失效。该方案采用的屏蔽网方式实现电磁干扰的屏蔽,然而诸如此类屏蔽网的整体屏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的全方位屏蔽防护,在未来智能化汽车中仍无法实现很好的屏蔽效果,对智能汽车的重要控制部件产生的电磁干扰存在潜在重大风险。另一类的屏蔽方式则采用金属外壳加周圈屏蔽弹簧的结构,虽然能实现整体屏蔽,但是产品重量过大且多采用周圈屏蔽弹簧进行壳体连接,该弹簧容易造成插拔力大,存在弹簧永久变形等失效风险,且屏蔽电阻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方向防电磁干扰并具有高抗振动性能的紧凑型高压电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紧凑型电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包括绝缘外壳体以及设于内屏蔽壳体内的插孔部件,所述插孔部件具有至少两个插孔,插孔具有用于容纳插孔接触件的第一腔室,以及用于容纳线缆端部的第二腔室,所述绝缘外壳体的尾端设置有穿线孔供线缆穿入;所述插孔的第二腔室轴线和第一腔室的轴线偏心设置,使第二腔室的轴线之间的距离s2大于第一腔室的轴线之间的距离s1,即s1<s2;或者所述插孔的轴线与所述穿线孔的轴线偏心设置,使穿线孔内线缆的轴线之间的距离s3大于所述插孔的第一和第二腔室的轴线之间的距离s1、s2,其中,所述插孔的第一腔室的轴线和第二腔室的轴线可以同轴线或偏心布置,即s1=s2<s3或s1<s2<s3。所述插头的偏心设置方案同样可以应用于插座端。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改进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惯常思维的同轴线设置,通过轴线的偏心设置使得插孔或插座或容纳电缆的腔室的轴线无需跟随直径较大的线缆的轴线布置,从而减少端子在连接器中的占用空间,可使连接器在较小的占用空间容纳较大规格线缆或者在使用相同规格的线缆时占用更小的空间,整体结构更紧凑。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插头或插座的绝缘外壳体采用塑料注塑成型,所述屏蔽内壳体采用铸造成型,并且所述绝缘外壳体和内屏蔽壳体通过过盈卡接、预埋注塑或超声波焊接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复合壳体。所述复合壳体很好地平衡并兼具了全塑料壳体和全金属壳体的优点,其绝缘外壳提供了绝缘保护、一体化卡接、耐腐蚀、重量轻等塑料件功能;其一体铸造的屏蔽内壳体提供了全方位的屏蔽功能,并大幅度加强了关键受力点的强度。当插头和插座插接时,插头的外绝缘壳体和插座的外绝缘壳体可实现塑料连接器的高效锁定功能,同时屏蔽内壳体和屏蔽内壳体对接重叠并在震动环境下较塑料壳体优先受力,大幅增加了产品的结构强度。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插头或插座的屏蔽内壳体上设有凹槽,用于放置导电密封圈。导电密封圈可有效的避免屏蔽弹簧失效问题,且大幅减少了连接器插拔操作中的插拔阻力,并可根据屏蔽电阻要求通过选择导电密封圈实现屏蔽电阻水平的调整。优选,设置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凹槽,使至少两个导电密封圈形成并联结构。通过至少两个导电密封圈的并联降低了整体的电阻。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插头在插拔方向上设置有卡爪,所述插座在插拔方向上设置有卡槽以及凸台;插入过程中,所述卡爪通过凸台时被抬起并在插合位置时落入卡槽实现插头和插座的一级锁定;分离所述插头和插座时,通过按压卡爪使其从卡槽中脱出并沿凸台滑出实现解锁;所述插头还套设有可绕其中心轴线转动的锁定环,所述锁定环卡接在所述插头的绝缘外壳体上;所述锁定环设有锁定悬臂,通过旋转所述锁定环,使所述锁定悬臂与所述插头的卡爪位置重叠,从而限制所述卡爪从所述卡槽脱出,实现二次锁定功能。所述二级锁定的结构较现有的锁定技术而言,由于设有同轴转动的方式再不需要额外轴向操作空间从而使得连接器可以实现更加紧凑的结构,节省了产品在系统中的安装布置和操作空间,并且操作更加简便省力;该二次锁定直接作用于一次锁定位置的限位面积远大于现有技术,二次锁定功能更加可靠;并且该二次锁定具有更加简单的结构易于生产和品质控制。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插座胶芯和所述插头胶芯,所述插孔和所述插针,所述信号端子和所述信号插孔,两两配对、逐级导向对插。随着插头和插座的插合,所述插座胶芯和插头胶芯首先插合并有效导正以缩小端子之间的轴间偏差;随后插孔和插针插合,并将信号端子的轴间偏差进一步缩小,使得信号端子得以在精密的轴向配合尺寸中对插,而避免信号端子因安装公差造成机械损坏并通过该接触顺序保证电源端子插接到位后方可进行主回路供电的电气安全。本专利技术的紧凑型电连接器具有高电磁屏蔽性能及高抗振动性能,为新能源汽车的应用提供了更安全的保证。附图说明图1为电连接器的主视图及纵向剖面示意图;图2为电连接器横向剖面示意图;图3为电连接器的锁定结构示意图;图4为电连接器逐级导向结构示意图;图5为电连接器另一种偏心结构示意图;图6为电连接器的锁定结构的立体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叙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实施例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可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高电磁屏蔽性能及高抗振动性能的紧凑型电连接器,主要由插头和插座组成。参见图1-2,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包括插头1和插座2,所述插头1和所述插座2分别用于连接所在侧的线缆或母线端,并通过所述插头1与所述插座2相插接以实现两侧的电路连接。插头1主要包括绝缘外壳体3以及内屏蔽壳体4内的插孔部件,所述插孔部件具有两个插孔5,插孔5具有用于容纳插孔接触件的第一腔室5.1,以及用于容纳线缆端部的第二腔室5.2,线缆的导体部分压接在插孔5的第二腔室5.2内。插孔部件的插孔5通过插头胶芯6套设于屏蔽内壳体4内,内屏蔽壳体4内设有屏蔽环8,屏蔽环8压接在已经剥除外绝缘层的线缆上,线缆穿过绝缘外壳体3的尾端设置的穿线过孔9与其他设备连接。插座2主要包括绝缘外壳体16以及设于屏蔽内壳体15内的插针14。插针14安装在插座胶芯18上,然后将插座胶芯18安装到插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紧凑型电连接器,包括插头(1)和插座(2),所述插头(1)包括绝缘外壳体(3)以及设于内屏蔽壳体(4)内的插孔部件,所述插孔部件具有至少两个插孔(5),所述插孔(5)具有用于容纳插针接触件的第一腔室(5.1),以及用于容纳线缆端部的第二腔室(5.2),所述绝缘外壳体(3)的尾端设置有穿线孔(9)供线缆穿入;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5)的第二腔室(5.2)轴线和第一腔室(5.1)的轴线偏心设置,使第二腔室(5.2)的轴线之间的距离s2大于第一腔室(5.1)的轴线之间的距离s1,即s1<s2;或者所述插孔(5)的轴线与所述穿线孔(9)的线缆的轴线偏心设置,使穿线孔内线缆的轴线之间的距离s3大于所述插孔(5)的第一和第二腔室的轴线之间的距离s1、s2,其中,所述插孔(5)的第一腔室(5.1)的轴线和第二腔室(5.2)的轴线可以同轴线或偏心布置,即s1=s2<s3或s1<s2<s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凑型电连接器,包括插头(1)和插座(2),所述插头(1)包括绝缘外壳体(3)以及设于内屏蔽壳体(4)内的插孔部件,所述插孔部件具有至少两个插孔(5),所述插孔(5)具有用于容纳插针接触件的第一腔室(5.1),以及用于容纳线缆端部的第二腔室(5.2),所述绝缘外壳体(3)的尾端设置有穿线孔(9)供线缆穿入;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5)的第二腔室(5.2)轴线和第一腔室(5.1)的轴线偏心设置,使第二腔室(5.2)的轴线之间的距离s2大于第一腔室(5.1)的轴线之间的距离s1,即s1<s2;或者所述插孔(5)的轴线与所述穿线孔(9)的线缆的轴线偏心设置,使穿线孔内线缆的轴线之间的距离s3大于所述插孔(5)的第一和第二腔室的轴线之间的距离s1、s2,其中,所述插孔(5)的第一腔室(5.1)的轴线和第二腔室(5.2)的轴线可以同轴线或偏心布置,即s1=s2<s3或s1<s2<s3。


2.一种紧凑型电连接器,包括插头(1)和插座(2),所述插座(2)包括绝缘外壳体(16)以及设于屏蔽内壳体(15)内的至少两个插针(14);所述插针(14)具有插针头(14.1)和用于容纳电接触件的第二腔室(14.2),所述绝缘外壳体(16)的尾端设置有供电接触件穿入的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14.2)轴线和插针头(14.1)的轴线偏心设置,使第二腔室(14.2)的轴线之间的距离s5大于插针头(14.1)的轴线之间的距离s4,即s4<s5;或者所述插针(14)的轴线与穿入孔内的电接触件的轴线偏心设置,使电接触件的轴线之间的距离s6大于所述插针(14)的插针头(14.1)的轴线之间的距离s4,其中,所述插针(14)的插针头(14.1)的轴线和第二腔室(14.2)的轴线可以同轴线或偏心布置,即s4=s5<s6,或s4<s5<s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1)和插座(2)的绝缘外壳体(3、16)采用塑料注塑成型,所述屏蔽内壳体(4、15)采用铸造成型,并且所述绝缘外壳体(3、16)和内屏蔽壳体(4、15)通过过盈卡接、预埋注塑或超声波焊接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复合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1)和插座(2)的所述屏蔽内壳体(4、14)上设有凹槽(11),用于放置导电密封圈(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至少设置两个相邻的所述凹槽,使至少两个导电密封圈形成并联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1)在插拔方向上设置有卡爪(3.1),所述插座(2)在插拔方向上设置有卡槽(16.1)以及凸台(16.2);插入过程中,所述卡爪(3.1)通过凸台(16.2)时被抬起并在插合位置时落入卡槽(16.1)实现插头(1)和插座(2)的一级锁定;分离所述插头(1)和插座(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伟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挚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