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车辆进出管控智能门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9142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车辆进出管控智能门禁系统,包括道闸箱、转动单元、开关门、手动控制器、摄像头和道闸机构,所述的道闸箱设置在混凝土台上,道闸箱上通过铰链安装有开关门,道闸箱的侧壁上设置有中控机构,开关门上锁定有手动控制器,摄像头安装在道闸箱的顶部上,道闸箱的中部安装有转动单元,道闸机构安装在道闸箱相背于开关门的侧面上,道闸机构穿过道闸箱,且道闸机构与转动单元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车辆进出门禁系统在使用时存在的:车辆管理系统的对车辆的识别速度较慢,且车辆存在识别不到的情况,影响车辆通行的效率,车辆通过道闸时会存在道闸下降的隐患,从而导致车辆与道闸受损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车辆进出管控智能门禁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门禁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车辆进出管控智能门禁系统。
技术介绍
车辆进出管控智能门禁系统是用于道路上限制机动车行驶的通道出入口管理设备,现广泛应用于公路收费站、停车场系统管理车辆通道,用于管理车辆的出入。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及汽车数量的日益剧增,对道闸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对车辆进出门禁系统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车辆进出门禁系统在使用时存在的问题如下:1.车辆管理系统的对车辆的识别速度较慢,且车辆存在识别不到的情况,影响车辆通行的效率,车辆通过道闸时会存在道闸下降的隐患,从而导致车辆与道闸受损;2.车辆因刹车不及时与道闸杆接触时因道闸杆无缓冲,从而车辆容易造成道闸整体损坏,道闸进行下降时因道闸的下端无缓冲,从而影响道闸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车辆进出管控智能门禁系统,包括道闸箱、转动单元、开关门、手动控制器、摄像头和道闸机构,所述的道闸箱设置在混凝土台上,道闸箱上通过铰链安装有开关门,道闸箱的侧壁上设置有中控机构,开关门上锁定有手动控制器,摄像头安装在道闸箱的顶部上,道闸箱的中部安装有转动单元,道闸机构安装在道闸箱相背于开关门的侧面上,道闸机构穿过道闸箱,且道闸机构与转动单元相连接,转动单元、手动控制器、摄像头与中控机构之间均为电连接,本专利技术能够对车道进行阻挡,并对符合要求的车辆进行放行,车辆识别精度高,并在车辆驶出本专利技术时移动到初始位置,转动单元能够带动道闸机构进行抬升和下降,摄像头能够对车辆的车牌进行拍摄,并通过中控机构对车牌信息进行分析,判断车辆是否为可放行车辆,手动控制器能够手动控制道闸机构进行抬升和下降。所述的道闸机构包括穿过道闸箱且与转动单元相连接的转动轴,转动轴位于道闸箱外侧的一端连接有主横杆,主横杆的下方平行分布有随动横杆,随动横杆靠近道闸箱的一端通过铰链与转动连杆的一端相连接,转动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安装在道闸箱的侧壁上;主横杆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竖立杆,竖立杆通过销轴安装在主横杆上远离道闸箱的侧面上,竖立杆垂直于主横杆,竖立杆的上端延伸至主横杆的上方,竖立杆的下端延伸至随动横杆的下方,且竖立杆与随动横杆之间通过销轴相连接,具体工作时,道闸机构能够在转动单元的带动下进行抬升或者下降,当转动单元通过转动轴带动主横杆进行转动时,主横杆、随动横杆与竖立杆能够组成平行四边形,以便主横杆、随动横杆与竖立杆组成的结构能够稳定的上升,当车辆驶出本专利技术后,转动单元能够带动道闸机构转动到初始位置。每个所述的竖立杆的底部上均设置有一个缓冲机构;所述的缓冲机构包括通过摩擦配合套设在竖立杆下端的缓冲套,缓冲套的底部开设有方形沉孔,方形沉孔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缓冲支板,缓冲支板的顶部通过缓冲弹簧安装在方形沉孔的上侧内壁上,缓冲支板的底部上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穿过方形沉孔,且支撑杆的下端向外倾斜布置,支撑杆的底部上设置有橡胶垫,具体工作时,缓冲机构能够在道闸机构进行下降时对竖立杆进行缓冲,防止主横杆回复到初始位置后带动主横杆、随动横杆与竖立杆组成的结构进行抖动,造成主横杆与转动轴的连接位置发生脱离的现象,缓冲套的上端能够套设在竖立杆的底部上,缓冲支板底部的支撑杆能够撑在地面上,且主横杆进行下降时,缓冲支板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能够对竖立杆进行缓冲,且通过支撑杆支撑在地面上,使得缓冲套能够对竖立杆进行支撑,增加主横杆、随动横杆与竖立杆组成结构的稳定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摄像头通过其下端设置的摄像底座安装在道闸箱的顶部上,摄像底座的顶部与摄像头之间通过铰链相连接,摄像头能够在摄像底座上进行摄像角度的调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道闸箱靠近竖立杆的侧面上设置有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与中控机构之间为电连接,红外传感器能够感应到摄像头拍摄到的车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缓冲套的上端沿其宽度方向的内壁上垂直均匀设置有橡胶齿,橡胶齿的内端为弧形结构,且橡胶齿的内端向下倾斜布置,橡胶齿内端向下倾斜布置能够便于竖立杆穿插在缓冲套内,且缓冲套不易发生脱离。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竖立杆位于主横杆与随动横杆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缺口槽,缺口槽的上下侧壁上均通过铰链安装有一个对位板,对位板的相对端远离主横杆的侧面上设置有方槽,归位弹簧安装在两个对位板设置的方槽的内壁之间,对位板能够进行自动转动,以便车辆行驶到竖立杆的位置时因刹车的惯性与竖立杆接触时,对位板能够自动进行转动,防止车辆损坏竖立杆,车辆与对位板分离时,对位板在归位弹簧的作用下能够回复到初始位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竖立杆靠近主横杆的侧面上安装有U型支架,且U型支架位于缺口槽的外侧,U型支架的中部对应对位板的位置设置有归位转销,归位转销上对称安装有两个归位抵板,归位抵板的末端抵在对位板的中部上,归位抵板的中部通过定位弹簧安装在U型支架上,归位抵板能够抵在对位板的侧面上,以便增加对位板的缓冲力度,且车辆与对位板分离时归位抵板还能够对对位板产生一定推力,便于对位板快速回复到初始位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的对位板远离主横杆的侧面上设置有接触架,接触架位于方槽的外侧,接触架的外侧面设置有橡胶垫,车辆行驶到对位板的位置时,接触架能够与车辆的车头位置进行柔性接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中控机构包括安装在道闸箱上的主控制模块,主控制模块上通过电连接有转动控制模块,转动控制模块与转动单元之间为电连接,主控制模块上通过电连接有按键控制模块,按键控制模块与手动控制器之间为电连接,主控制模块上通过电连接有影像采集分析模块,影像采集分析模块与摄像头之间为电连接,主控制模块上通过电连接有传感器模块,传感器模块与红外传感器之间为电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本专利技术能够对车辆的车牌信息进行自动识别分析,以便车辆能够自动通行,本专利技术对车辆识别精度高,道闸机构的处理反应快,车辆行驶过程中不会发生道闸机构下降的隐患,增加本专利技术的安全性能,本专利技术还能够手动控制车辆进行通行,操作便捷;二、本专利技术红外传感器能够感应到摄像头拍摄到的车辆,并在车辆驶出本专利技术且红外传感器感应不到车辆时,道闸机构才能够进行下降,从而车辆行驶过程中不会发生道闸机构下降的情况,增加本专利技术的安全性;三、本专利技术对位板能够在车辆因行驶的惯性与之接触时自动进行转动,防止车辆损坏竖立杆,车辆与对位板分离时,对位板在归位弹簧的作用下能够回复到初始位置;四、本专利技术缓冲机构能够在道闸机构进行下降时对竖立杆进行缓冲,防止主横杆回复到初始位置后带动主横杆、随动横杆与竖立杆组成的结构进行抖动,造成主横杆与转动轴的连接位置发生脱离的现象。附图说明下面接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主横杆、随动横杆与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车辆进出管控智能门禁系统,包括道闸箱(1)、转动单元(2)、开关门(3)、手动控制器(4)、摄像头(5)和道闸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道闸箱(1)设置在混凝土台上,道闸箱(1)上通过铰链安装有开关门(3),道闸箱(1)的侧壁上设置有中控机构,开关门(3)上锁定有手动控制器(4),摄像头(5)安装在道闸箱(1)的顶部上,道闸箱(1)的中部安装有转动单元(2),道闸机构(6)安装在道闸箱(1)相背于开关门(3)的侧面上,道闸机构(6)穿过道闸箱(1),且道闸机构(6)与转动单元(2)相连接,转动单元(2)、手动控制器(4)、摄像头(5)与中控机构之间均为电连接;其中:/n所述的道闸机构(6)包括穿过道闸箱(1)且与转动单元(2)相连接的转动轴(61),转动轴(61)位于道闸箱(1)外侧的一端连接有主横杆(62),主横杆(62)的下方平行分布有随动横杆(63),随动横杆(63)靠近道闸箱(1)的一端通过铰链与转动连杆(64)的一端相连接,转动连杆(64)的另一端通过转轴安装在道闸箱(1)的侧壁上;/n主横杆(62)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竖立杆(65),竖立杆(65)通过销轴安装在主横杆(62)上远离道闸箱(1)的侧面上,竖立杆(65)垂直于主横杆(62),竖立杆(65)的上端延伸至主横杆(62)的上方,竖立杆(65)的下端延伸至随动横杆(63)的下方,且竖立杆(65)与随动横杆(63)之间通过销轴相连接;/n每个所述的竖立杆(65)的底部上均设置有一个缓冲机构(7);所述的缓冲机构(7)包括通过摩擦配合套设在竖立杆(65)下端的缓冲套(71),缓冲套(71)的底部开设有方形沉孔(72),方形沉孔(72)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缓冲支板(73),缓冲支板(73)的顶部通过缓冲弹簧(74)安装在方形沉孔(72)的上侧内壁上,缓冲支板(73)的底部上设置有支撑杆(75),支撑杆(75)穿过方形沉孔(72),且支撑杆(75)的下端向外倾斜布置,支撑杆(75)的底部上设置有橡胶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车辆进出管控智能门禁系统,包括道闸箱(1)、转动单元(2)、开关门(3)、手动控制器(4)、摄像头(5)和道闸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道闸箱(1)设置在混凝土台上,道闸箱(1)上通过铰链安装有开关门(3),道闸箱(1)的侧壁上设置有中控机构,开关门(3)上锁定有手动控制器(4),摄像头(5)安装在道闸箱(1)的顶部上,道闸箱(1)的中部安装有转动单元(2),道闸机构(6)安装在道闸箱(1)相背于开关门(3)的侧面上,道闸机构(6)穿过道闸箱(1),且道闸机构(6)与转动单元(2)相连接,转动单元(2)、手动控制器(4)、摄像头(5)与中控机构之间均为电连接;其中:
所述的道闸机构(6)包括穿过道闸箱(1)且与转动单元(2)相连接的转动轴(61),转动轴(61)位于道闸箱(1)外侧的一端连接有主横杆(62),主横杆(62)的下方平行分布有随动横杆(63),随动横杆(63)靠近道闸箱(1)的一端通过铰链与转动连杆(64)的一端相连接,转动连杆(64)的另一端通过转轴安装在道闸箱(1)的侧壁上;
主横杆(62)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竖立杆(65),竖立杆(65)通过销轴安装在主横杆(62)上远离道闸箱(1)的侧面上,竖立杆(65)垂直于主横杆(62),竖立杆(65)的上端延伸至主横杆(62)的上方,竖立杆(65)的下端延伸至随动横杆(63)的下方,且竖立杆(65)与随动横杆(63)之间通过销轴相连接;
每个所述的竖立杆(65)的底部上均设置有一个缓冲机构(7);所述的缓冲机构(7)包括通过摩擦配合套设在竖立杆(65)下端的缓冲套(71),缓冲套(71)的底部开设有方形沉孔(72),方形沉孔(72)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缓冲支板(73),缓冲支板(73)的顶部通过缓冲弹簧(74)安装在方形沉孔(72)的上侧内壁上,缓冲支板(73)的底部上设置有支撑杆(75),支撑杆(75)穿过方形沉孔(72),且支撑杆(75)的下端向外倾斜布置,支撑杆(75)的底部上设置有橡胶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车辆进出管控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摄像头(5)通过其下端设置的摄像底座(51)安装在道闸箱(1)的顶部上,摄像底座(51)的顶部与摄像头(5)之间通过铰链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车辆进出管控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道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嘉苏宇航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集知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