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针距尼龙棉毛布及其起绒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8476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针距尼龙棉毛布及其起绒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纺丝纺织成一体,经过预定型处理,得到坯布;步骤二、通过半包覆穿布的方法将坯布穿设到拉毛机上进行拉毛处理,得到毛绒布,其中,拉毛机包括张力辊、压紧辊和导向辊,张力辊、压紧辊以及导向辊的辊轴相互平行,张力辊的辊轴环绕中心圆环面顺序布置,压紧辊和导向辊设置于张力辊外侧,半包覆穿布的方法是指平展的坯布穿过张力辊和压紧辊之间的间隙穿入中心圆环面内,绕设于压紧辊位于中心圆环面内侧以及导向辊背离圆环面内侧的圆周面后,穿出中心圆环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艺具有制得的绒毛短密,触感柔软细腻而且蓬松,具有耐磨、高弹和舒适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针距尼龙棉毛布及其起绒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工艺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针距尼龙棉毛布及其起绒工艺。
技术介绍
尼龙全衬氨纶棉毛布是由30D/34F/1Z捻半消光尼龙66和40D低温莱卡高针距全衬氨纶棉毛布纺织而成的面料。高针和低针针织面料最大的差别就是织物密度,所谓针数就是针织大圆机圆盘一英寸里面能排列多少针,排得越多针就越细,那织造出来的面料就越密,高针距面料的密度较小。拉毛是指用密集的钢针将织物表层的纤维剔起,形成绒毛的整理过程,又称拉绒。绒毛层可以提高织物的暖性,改善外观并使手感柔软。越来越多的人在工作之余,开始注重各种体育锻炼,而适合锻炼穿的各种舒适和功能性的产品在市场上也随处可见。其中尼龙逐渐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面料,但由于尼龙面料起绒难,弹性太好,起绒时张力控制不稳,因此,一般市场大都采用反复磨毛的方式来达到毛绒触感。对于上述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尼龙面料磨毛稀疏,触感粗硬,舒适度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针距尼龙棉毛布起绒工艺,具有制得的绒毛短密,触感柔软细腻而且蓬松,具有耐磨、高弹和舒适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针距尼龙棉毛布起绒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纺丝纺织成一体,经过预定型处理,得到坯布;步骤二、通过半包覆穿布的方法将坯布穿设到拉毛机上进行拉毛处理,得到毛绒布,其中,拉毛机包括张力辊、压紧辊和导向辊,张力辊、压紧辊以及导向辊的辊轴相互平行,张力辊的辊轴环绕中心圆环面顺序布置,压紧辊和导向辊设置于张力辊外侧,半包覆穿布的方法是指平展的坯布穿过张力辊和压紧辊之间的间隙穿入中心圆环面内,绕设于压紧辊位于中心圆环面内侧以及导向辊背离圆环面内侧的圆周面后,穿出中心圆环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经过预定型得到的坯布通过拉毛机进行拉毛,相比于磨毛,得到的毛羽更加短密、蓬松、柔软和细腻,具有耐磨、高弹和舒适的优点。半包覆穿布能够减小坯布在拉毛时受到的拉毛机张力的波动,从而减小坯布在拉毛过程中被撕裂的可能性,并且生产流畅,损耗小。进一步地,步骤一中,所述纺丝为包含尼龙丝和氨纶丝的捻丝。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尼龙与氨纶复配得到的坯布不仅机械强度高,具有韧性好、耐磨、具有弹性、耐酸碱性、耐汗、耐海水性、耐干洗性、使用温度范围宽以及优良的力学性能,而且使得面料更容易加工出毛绒感,从而获得良好的手感与外观。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通过拉毛机进行拉毛,拉毛机包括A机和B机,其中,A机的总速度为9.0-11.0YPM,进布速度为6.8-7.5YPM,出布速度为9.5-10.0YPM,张力辊的张力为1.8-2.2kgf,弯针转速为18-20RPM,直针转速为0RPM,滚筒转速为150-160RPM,弯针角度为10-30°;B机的总速度为8.0-11.0YPM,进布速度为9.0-10.0YPM,出布速度为9.0-9.5YPM,张力辊的张力为1.7-2.3kgf,弯针转速为20-28RPM,直针转速为0RPM,滚筒转速为150-160RPM,弯针角度为10-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A机和B机配合,循序渐进的轻拉进行拉毛,不仅能够适用于高针距、不易起绒的尼龙面料,并且调节进布速度与总速度的差值,还能进一步提高拉出的绒毛的短密度。进一步地,步骤一中,A机的总速度为10.0YPM,进布速度为7.2YPM,出布速度为9.6YPM,张力辊的张力为2.0kgf,弯针转速为20RPM,直针转速为0RPM,滚筒转速为155RPM,弯针角度为15°;B机的总速度为10.0YPM,进布速度为9.2YPM,出布速度为9.3YPM,张力辊的张力为2.0kgf,弯针转速为25RPM,直针转速为0RPM,滚筒转速为155RPM,弯针角度为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A机和B机的进布速率之间互相配合,弯针角度为15°时,拉出的绒毛短密度最佳。进一步地,所述尼龙规格为30D/34F/1Z半消光尼龙66,氨纶规格为40D。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尼龙66与氨纶协同,能够提高坯布的疲劳强度、耐热性和稳定性,经过半消光的后,坯布的光泽度降低,减小反光刺眼的可能性。进一步地,步骤二中,所述坯布包括针筒面和针盘面,拉毛在坯布的针盘面进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得到的坯布正反面结构和机械性能一样,但针筒面比针盘面更漂亮一些,针盘面的平整度比针筒面差,因此在针盘面拉毛,制得的毛绒布不仅舒适,而且美观。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三、通过助剂对毛绒布进行柔化触感处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拉毛后添加助剂处理,拉毛处理后通过助剂处理不仅能够柔化触感,提高绒毛的耐磨性、高弹性和柔软的触感,从而提高使用的舒适度;而且不会在拉毛过程中造成纱线间的滑移,避免改变坯布的特性使得坯布的弹性过大,从而减小在起绒时撕裂坯布的可能性。此外,在拉毛后经过助剂处理,还能避免同一车的坯布上面的张力松下面的张力紧的情况,不需要不停地调整张力使风格统一,操作更简便。进一步地,所述助剂为SR-100T整理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SR-100T整理剂能够软化尼龙棉毛布的绒毛,增加绒毛的柔软触感,从而提高舒适度。此外,SR-100T整理剂还能提高尼龙材料的吸汗性和去污性,并且不会影响织物的阻燃性。进一步地,所述SR-100T整理剂浓度为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尼龙材料的吸汗性和去污性提高效果最佳。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针距尼龙棉毛布,其具有柔软、耐磨和高弹的绒毛,使用更舒适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针距尼龙棉毛布,由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针距尼龙棉毛布起绒工艺制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得的高针距尼龙棉毛布具有柔软、耐磨和高弹的绒毛,使用更舒适的优点。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将经过预定型得到的坯布通过拉毛机进行拉毛,相比于磨毛,得到的毛羽更加短密、蓬松、柔软和细腻,具有耐磨、高弹和舒适的优点,半包覆穿布能够减小坯布在拉毛时受到的拉布机张力的波动,从而减小坯布在拉毛过程中被撕裂的可能性,并且生产流畅,损耗小;2.尼龙与氨纶复配得到的坯布不仅机械强度高,具有韧性好、耐磨、具有弹性、耐酸碱性、耐汗、耐海水性、耐干洗性、使用温度范围宽以及优良的力学性能,而且使得面料更容易加工出毛绒感,从而获得良好的手感与外观;3.SR-100T整理剂能够软化尼龙棉毛布的绒毛,进一步增加绒毛的柔软触感,从而提高舒适度,此外,SR-100T整理剂还能提高尼龙材料的吸汗性和去污性,并且不会影响织物的阻燃性。附图说明图1是为了展示半包覆穿布方法的示意图;图2是为了展示全包覆穿布方法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坯布;2、张力辊;3、压紧辊;4、导向辊。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针距尼龙棉毛布起绒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将纺丝纺织成一体,经过预定型处理,得到坯布;/n步骤二、通过半包覆穿布的方法将坯布穿设到拉毛机上进行拉毛处理,得到毛绒布,其中,拉毛机包括张力辊、压紧辊和导向辊,张力辊、压紧辊以及导向辊的辊轴相互平行,张力辊的辊轴环绕中心圆环面顺序布置,压紧辊和导向辊设置于张力辊外侧,半包覆穿布的方法是指平展的坯布穿过张力辊和压紧辊之间的间隙穿入中心圆环面内,绕设于压紧辊位于中心圆环面内侧以及导向辊背离圆环面内侧的圆周面后,穿出中心圆环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针距尼龙棉毛布起绒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纺丝纺织成一体,经过预定型处理,得到坯布;
步骤二、通过半包覆穿布的方法将坯布穿设到拉毛机上进行拉毛处理,得到毛绒布,其中,拉毛机包括张力辊、压紧辊和导向辊,张力辊、压紧辊以及导向辊的辊轴相互平行,张力辊的辊轴环绕中心圆环面顺序布置,压紧辊和导向辊设置于张力辊外侧,半包覆穿布的方法是指平展的坯布穿过张力辊和压紧辊之间的间隙穿入中心圆环面内,绕设于压紧辊位于中心圆环面内侧以及导向辊背离圆环面内侧的圆周面后,穿出中心圆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针距尼龙棉毛布起绒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纺丝为包含尼龙丝和氨纶丝的捻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针距尼龙棉毛布起绒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通过拉毛机进行拉毛,拉毛机包括A机和B机,其中,A机的总速度为9.0-11.0YPM,进布速度为6.8-7.5YPM,出布速度为9.5-10.0YPM,张力辊的张力为1.8-2.2kgf,弯针转速为18-20RPM,直针转速为0RPM,滚筒转速为150-160RPM,弯针角度为10-30°;B机的总速度为8.0-11.0YPM,进布速度为9.0-10.0YPM,出布速度为9.0-9.5YPM,张力辊的张力为1.7-2.3kgf,弯针转速为20-28RPM,直针转速为0RPM,滚筒转速为150-160RPM,弯针角度为10-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萍何国英孟丹蕊王俊丽张国兴吴雪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嘉麟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