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围栏用异形导电织带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8465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子围栏用异形导电织带,由导电单元和强力单元组成;所述导电单元包含经向金属丝(A1)和纬向金属丝(A2),所述强力单元由单根纬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B2)与多根经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B1)交叉编织而成,所述多根经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B1)中间分布有经向金属丝(A1),且经向金属丝(A1)的密度是热塑性聚乙烯单丝(B1)的1—3倍,所述纬向金属丝(A2)密度为纬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B2)的2—5倍。本发明专利技术金属丝导电织带导电性能好、强度利用率高、通过复合结构有效的发挥各种材料的特点,在降低重量、提高强度的同时,减小因部分导电材料腐蚀或断裂导致电阻增大或失效对使用寿命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围栏用异形导电织带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织带,特别涉及一种电子围栏用异性导电织带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高压脉冲电子围栏是一种通过电击的方式防止人或者动物跨越边界的屏障,当接触电子围栏时会受到瞬间高压电流的作用,能使人或动物产生轻微难受、痛苦,进而远离电子围栏。常规导电织带通常为平行金属丝结构,其主要组成部分--导电织带因长时间暴露在自然环境中使用,极意造成金属丝腐蚀,电阻增大,导电性能下降,电子围栏末端失去导电功能,被迫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叉并联结构金属丝导电织带,其导电性能好、强度利用率高、通过复合结构有效的发挥各种材料的特点,在降低重量、提高强度的同时,减小因部分导电材料腐蚀或断裂导致电阻增大或失效对使用寿命的影响。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围栏用异形导电织带,包括导电单元和强力单元,所述导电单元包含经向金属丝和纬向金属丝,所述强力单元由单根纬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与多根经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交叉编织而成,所述多根经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中间分布有经向金属丝,且所述经向金属丝的密度是所述多根径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的1—3倍,所述纬向金属丝密度为所述单根纬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的2—5倍。进一步地,所述经向金属丝和纬向金属丝的直径分别为0.15mm—0.4mm,其中金属丝为不锈钢丝或镀锡铜丝的一种或两种组合。进一步地,所述纬向金属丝折返织入时与所述经向金属丝形成复合交叉结构。<br>进一步地,热塑性聚乙烯单丝的直径为0.2mm—0.35mm。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为,提供上述一种电子围栏用异形导电织带的制作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一)将多根经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和经向金属丝平均分布穿过棕框;(二)将纬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穿过纬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伞轮后,再穿过纬向织针孔;将纬向金属丝穿过纬向金属丝伞轮;(三)棕框上下移动,经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与经向金属丝(A1)随着棕框的升降而上下分开,形成梭口,供纬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穿入;(四)使用纬向织针引入梭口的纬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依靠钢扣将其推向织口与经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和经向金属丝交织的同时,由经向织针将其勾住形成线圈;(五)每隔2—5纬,由纬向金属丝导纱针将纬向金属丝送入距针边1mm处时,纬向金属丝导纱针退出,纬向金属丝挡针介入,卡住织带边缘外侧、纬向金属丝内侧前沿处,直至下个循环点处,纬向金属丝挡针退出,纬向金属丝导纱针介入,完成一个编织循环,重复动作,形成完整织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专利技术的导电织带是特殊复合结构编织而成,能够有效的发挥各种材料的特点,比普通导电织带具有更好的导电性能,减小因部分导电材料腐蚀或断裂导致电阻增大或失效对使用寿命的影响,减少了更换与维修频率,降低了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子围栏用异形导电织带组成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导电织带的制作示意图。图中:A1:经向金属丝,A2:纬向金属丝,B1:多根经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B2:单根纬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C1:经向织针,C2:纬向金属丝伞轮,C3:纬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伞轮,C4:纬向金属丝导向轮,C5:纬向织针,C6:纬向金属丝导纱针,C7:纬向金属丝挡针,C8:针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其中,C8为针座,所有的纬针都固定在针座C8上;C4为纬向金属丝导向轮,为纬线金属丝进入织带提供导向作用。实施例1:一种电子围栏用导电织带,由导电单元和强力单元组成,结构参照图1所示,导电单元包含经向金属丝A1和纬向金属丝A2,强力单元由单根纬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B2与多根经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B1交叉编织而成,多根经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B1中间分布有经向金属丝A1,且经向金属丝A1的密度是热塑性聚乙烯单丝B1的1倍,纬向金属丝A2密度为纬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B2的2倍。参照图2所示,上述一种电子围栏用异形导电织带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材:多根经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B1选用0.3mm白色热塑性聚乙烯单丝;经向金属丝A1选用直径为0.15mm不锈钢丝与直径为0.25mm镀锡铜丝;纬向金属丝A2选用0.25mm镀锡铜丝;纬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B2选用0.2mm白色热塑性聚乙烯单丝;(2)将30根经向白色热塑性聚乙烯单丝B1和经向金属丝A1(2根经向不锈钢丝与1根经向镀锡铜丝)平均分布穿过棕框;(3)将1根纬向白色热塑性聚乙烯单丝B2穿过纬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伞轮C3后,再穿过纬向织针C5孔;将纬向金属丝A2(1根纬向镀锡铜丝)穿过纬向金属丝伞轮C2;(4)棕框上下移动,多根经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B1与经向不锈钢丝、镀锡铜丝随着棕框的升降而上下分开,形成梭口,供纬向白色热塑性聚乙烯单丝B2穿入;(5)使用纬向织针C5引入梭口的纬向白色热塑性聚乙烯单丝B2,依靠钢扣将其推向织口与经向白色热塑性聚乙烯单丝B1与不锈钢丝A1交织的同时,由经向织针C1将其勾住形成线圈;(6)每隔2—5纬,由纬向金属丝导纱针C6将纬向镀锡铜丝A2送入距针边1mm处时,纬向金属丝导纱针C6退出,纬向金属丝挡针C7介入,卡住织带边缘外侧、纬向镀锡铜丝A2内侧前沿处,直至下个循环点处,纬向金属丝挡针C7退出,纬向金属丝导纱针C6介入,完成一个循环,重复动作,形成电阻为0.22Ω/m的完整织带。实施例2:一种电子围栏用导电织带,由导电单元和强力单元组成,结构仍参照图1所示,导电单元包含经向金属丝A1和纬向金属丝A2,强力单元由单根纬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B2与多根经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B1交叉编织而成,多根经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B1中间分布有经向金属丝A1,且经向金属丝A1的密度是热塑性聚乙烯单丝B1的3倍,纬向金属丝A2密度为纬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B2的5倍。参照图2所示,上述一种电子围栏用异形导电织带(夜光型)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材:多根经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B1选用0.25mm夜光热塑性聚乙烯单丝;经向金属丝A1选用直径为0.2mm不锈钢丝与直径为0.25mm镀锡铜丝;纬向金属丝A2选用0.4mm镀锡铜丝;纬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B2选用0.35mm夜光热塑性聚乙烯单丝;(2)将20根经向夜光热塑性聚乙烯单丝B1和2根经向不锈钢丝与1根镀锡铜丝平均分布穿过棕框;(3)将1根纬向夜光热塑性聚乙烯单丝B2穿过纬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伞轮C3后,再穿过纬向织针C5孔;将1根纬向镀锡铜丝A2穿过纬向金属丝伞轮C2;(4)棕框上下移动,多根经向夜光热塑性聚乙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围栏用异形导电织带,包括导电单元和强力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单元包含经向金属丝(A1)和纬向金属丝(A2),所述强力单元由单根纬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B2)与多根经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B1)交叉编织而成,所述多根经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B1)中间分布有经向金属丝(A1),且所述经向金属丝(A1)的密度是所述多根径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B1)的1—3倍,所述纬向金属丝(A2)密度为所述单根纬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B2)的2—5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围栏用异形导电织带,包括导电单元和强力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单元包含经向金属丝(A1)和纬向金属丝(A2),所述强力单元由单根纬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B2)与多根经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B1)交叉编织而成,所述多根经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B1)中间分布有经向金属丝(A1),且所述经向金属丝(A1)的密度是所述多根径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B1)的1—3倍,所述纬向金属丝(A2)密度为所述单根纬向热塑性聚乙烯单丝(B2)的2—5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围栏用异形导电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经向金属丝(A1)和纬向金属丝(A2)的直径分别为0.15mm—0.4mm,其中金属丝为不锈钢丝或镀锡铜丝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围栏用异形导电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纬向金属丝(A2)折返织入时与所述经向金属丝(A1)形成复合交叉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围栏用异形导电织带,其特征在于:热塑性聚乙烯单丝的直径为0.2mm—0.35mm。


5.一种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巩亮宋炳涛邱延平姜润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鲁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