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有衔接器的药物治疗剂的开发和应用
本公开涉及一种双特异性抗体及其用途,特别是结合CD20和CD3的双特异性抗体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CD20是一种在B淋巴细胞表面表达的糖基化膜蛋白,除了前体B细胞和终末期的浆细胞,人B细胞在几乎整个分化周期均表达CD20抗原(Tedder等,J.Immunol.135(2):973-979,1985)。CD20也是一种B细胞肿瘤相关抗原,在95%以上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和其他B细胞恶性肿瘤中表达(Anderson等,Blood63(6):1424-1433,1984)。1997年,针对CD20的嵌合抗体Rituximab批准上市,接受Rituximab和其他药物联合治疗后,患者的5年存活率平均可达60-70%。第二代CD20抗体Ofatumumab(Teeling等,Blood104(6):1793-800,2004)和第三代CD20抗体obinutuzumab、Ocrelizumab等被开发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多发性硬化症的治疗。尽管CD20单抗对多数B-NHL患者有疗效,但仍有10%以上的患者属于原发难治性病例。另外,Rituximab治愈患者中,约30-40%患者会在2-3年内出现复发,并对现有治疗产生耐药,平均生存期仅6.3个月。因此,急需针对这部分患者的需求开发具有新机制的治疗药物。T细胞双特异抗体(或称T细胞衔接器),是一种人为构建的特殊抗体分子,可通过其一端识别靶细胞表面抗原(抗原臂),通过另一端结合T细胞CD3受体(CD3臂)。利用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其包含结合到靶细胞表面上的CD20的第一结合结构域和结合到T细胞表面上的CD3和的第二结合结构域,其中,所述第一结合结构域包含第一轻链和第一重链,所述第一轻链包含选自氨基酸序列SEQ ID NO:56、57、58、61、62、63或其任何变体的轻链CDR,和/或所述第一重链包含选自氨基酸序列SEQ ID NO:66、67、68、71、76、77、78、85或任何变体的重链CDR。/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其包含结合到靶细胞表面上的CD20的第一结合结构域和结合到T细胞表面上的CD3和的第二结合结构域,其中,所述第一结合结构域包含第一轻链和第一重链,所述第一轻链包含选自氨基酸序列SEQIDNO:56、57、58、61、62、63或其任何变体的轻链CDR,和/或所述第一重链包含选自氨基酸序列SEQIDNO:66、67、68、71、76、77、78、85或任何变体的重链CDR。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结合结构域的第一轻链包含选自氨基酸序列SEQIDNO:56、61或其任何变体的轻链CDR1,选自氨基酸序列SEQIDNO:57、62或其任何变体的轻链CDR2,选自氨基酸序列SEQIDNO:58、63或其任何变体的轻链CDR3;和/或所述第一结合结构域的第一重链包含选自氨基酸序列SEQIDNO:66、76或其任何变体的重链CDR1,选自氨基酸序列SEQIDNO:67、77或其任何变体的重链CDR2,选自氨基酸序列SEQIDNO:68、71、78、85或其任何变体的重链CDR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结合结构域包含选自下列的轻链和重链的CDR组合:
(1)分别包含SEQIDNO:56-58的第一轻链CDR1、CDR2及CDR3序列,和/或分别包含SEQIDNO:66-68的第一重链CDR1、CDR2及CDR3序列;
(2)分别包含SEQIDNO:56-58的第一轻链CDR1、CDR2及CDR3序列,和/或分别包含SEQIDNO:66、67、71的第一重链CDR1、CDR2及CDR3序列;
(3)分别包含SEQIDNO:61-63的第一轻链CDR1、CDR2及CDR3序列,和/或分别包含SEQIDNO:76-78的第一重链CDR1、CDR2及CDR3序列;
(4)分别包含SEQIDNO:61-63的第一轻链CDR1、CDR2及CDR3序列,和/或分别包含SEQIDNO:76、77、85的第一重链CDR1、CDR2及CDR3序列。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结合结构域包含选自氨基酸序列SEQIDNO:54、59或其任何变体的轻链可变区,和/或选自氨基酸序列SEQIDNO:64、69、72、74、79、81、83或其任何变体的重链可变区;
优选地,所述第一结合结构域包含氨基酸序列SEQIDNO:54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一轻链可变区,和氨基酸序列SEQIDNO:64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一重链可变区;
优选地,所述第一结合结构域包含氨基酸序列SEQIDNO:54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一轻链可变区,和氨基酸序列SEQIDNO:69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一重链可变区;
优选地,所述第一结合结构域包含氨基酸序列SEQIDNO:54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一轻链可变区,和氨基酸序列SEQIDNO:72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一重链可变区;
优选地,所述第一结合结构域包含氨基酸序列SEQIDNO:59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一轻链可变区,和氨基酸序列SEQIDNO:74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一重链可变区;
优选地,所述第一结合结构域包含氨基酸序列SEQIDNO:59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一轻链可变区,和氨基酸序列SEQIDNO:79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一重链可变区;
优选地,所述第一结合结构域包含氨基酸序列SEQIDNO:59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一轻链可变区,和氨基酸序列SEQIDNO:81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一重链可变区;
优选地,所述第一结合结构域包含氨基酸序列SEQIDNO:59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一轻链可变区,和氨基酸序列SEQIDNO:83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一重链可变区。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其中,所述第二结合结构域包含选自氨基酸序列SEQIDNO:7、14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二轻链CDR1,选自氨基酸序列SEQIDNO:8、15、20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二轻链CDR2,选自氨基酸序列SEQIDNO:9、21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二轻链CDR3;和/或选自氨基酸序列SEQIDNO:26、31、46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二重链CDR1,选自氨基酸序列SEQIDNO:27、47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二重链CDR2,选自氨基酸序列SEQIDNO:28、34、37、40、43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二重链CDR3;
优选地,所述第二结合结构域包含选自氨基酸序列SEQIDNO:5、10、12、16、18、22或其任何变体的轻链可变区,和/或选自氨基酸序列SEQIDNO:24、29、32、35、38、41、44、48、50、52或其任何变体的重链可变区;
更优选地,所述第二结合结构域包含氨基酸序列SEQIDNO:5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二轻链可变区,和氨基酸序列SEQIDNO:48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二重链可变区;
更优选地,所述第二结合结构域包含氨基酸序列SEQIDNO:5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二轻链可变区,和氨基酸序列SEQIDNO:50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二重链可变区;
更优选地,所述第二结合结构域包含氨基酸序列SEQIDNO:10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二轻链可变区,和氨基酸序列SEQIDNO:50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二重链可变区;
更优选地,所述第二结合结构域包含氨基酸序列SEQIDNO:12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二轻链可变区,和氨基酸序列SEQIDNO:50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二重链可变区;
更优选地,所述第二结合结构域包含氨基酸序列SEQIDNO:18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二轻链可变区,和氨基酸序列SEQIDNO:24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二重链可变区;
更优选地,所述第二结合结构域包含氨基酸序列SEQIDNO:18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二轻链可变区,和氨基酸序列SEQIDNO:48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二重链可变区;
更优选地,所述第二结合结构域包含氨基酸序列SEQIDNO:18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二轻链可变区,和氨基酸序列SEQIDNO:50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二重链可变区。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其中,所述第一轻链包含选自SEQIDNO:88、96、100、102、110、118或其任何变体的轻链,所述第一重链包含选自SEQIDNO:86、94、98、104、112、120或其任何变体的重链。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其中,所述第二轻链包含选自SEQIDNO:92、106、114或其任何变体的轻链,所述第二重链包含选自SEQIDNO:90、108、116或其任何变体的重链;
优选地,所述第一结合结构域包含氨基酸序列SEQIDNO:88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一轻链,和氨基酸序列SEQIDNO:86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一重链;
优选地,所述第一结合结构域包含氨基酸序列SEQIDNO:96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一轻链,和氨基酸序列SEQIDNO:94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一重链;
优选地,所述第一结合结构域包含氨基酸序列SEQIDNO:100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一轻链,和氨基酸序列SEQIDNO:98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一重链;
优选地,所述第一结合结构域包含氨基酸序列SEQIDNO:102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一轻链,和氨基酸序列SEQIDNO:104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一重链;
优选地,所述第一结合结构域包含氨基酸序列SEQIDNO:110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一轻链,和氨基酸序列SEQIDNO:112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一重链;
优选地,所述第一结合结构域包含氨基酸序列SEQIDNO:118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一轻链,和氨基酸序列SEQIDNO:120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一重链;
优选地,所述第二结合结构域包含氨基酸序列SEQIDNO:92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二轻链,和氨基酸序列SEQIDNO:90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二重链;
优选地,所述第二结合结构域包含氨基酸序列SEQIDNO:106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二轻链,和氨基酸序列SEQIDNO:108或其任何变体的第二重链;
优选地,所述第二结合结构域包含氨基酸序列SEQIDN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莹,徐刚,陈博,
申请(专利权)人:康诺亚生物医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