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剂自动添加河流水质改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827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菌剂自动添加河流水质改善系统,包括主架装置、水流穿越装置、涡轮转动装置、菌剂储存装置、菌剂排放装置、排放控制装置、蓄电装置、发电装置、水质监测装置;主架装置包括左右支架、左右底座及其固定装置,水流穿越装置包括水流穿越管道和中心管道,涡轮转动装置叶轮通过轴承连接于中心管道两侧,内置电线分别与蓄电装置、信号接收器相连,菌剂储存装置安装于水流穿越管道内部与流水空隙之间,菌剂排放装置排放管连通于外界,排放控制装置包括信号接收器和自动阀门,蓄电装置通过电线与涡轮装置、排放控制装置、水质监测装置相连。该系统通过水体流速水体净化菌剂精准自动化添加,实现了水体自动监测与定量降污一体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菌剂自动添加河流水质改善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城镇河流水体净化自控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城镇水流感应菌剂自添加水体净化系统,属于水环境污染防治领域。
技术介绍
城镇河流生产生活排水成份复杂,水质达标稳定性差,随机污染频繁出现,成为困扰城镇河流水体污染治理的难题。活性菌剂作为一种环保、安全的水体净化剂,在城镇河流微污染水体中广泛应用,但采用的人工或半人工添加方式,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菌剂浪费严重,添加量及添加时间准确性差,水体净化效果不明显。基于对城镇污染河流进行及时准确地菌剂添加,提出一种城镇河流水体净化自动感应控制系统,自动感应污染河流的水质及水流状况,经信息处理、科学计算发出河流断面水体菌剂需求量信号,由自动添加系统实现污染河流菌剂添加量及添加时间的自动控制。该系统克服菌剂添加的定量性差、使用率低、效果不明显的缺点,具有感应及时、添加科学、联动性强、节省人力、审美性强、无二次污染的优点,为城镇河流水质长期稳定达标及环境美化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本发时针对城镇河流污染成分复杂,水质达标稳定性差,污染反复出现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城镇河流水体净化自动感应控制系统。该系统具有设计合理、添加科学、节省人力、审美性强、无二次污染的特点,不仅能够自动感应河流水质水量,而且实现污染河流菌剂的及时定量添加,为城镇河流监测、水质稳定、生态良性运行提供技术保障。为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菌剂自动添加河流水质改善系统包括主架装置、水流穿越装置、涡轮转动装置、菌剂储存装置、菌剂排放装置、排放控制装置、蓄电装置、发电装置、水质监测装置。进一步,为使河流能够均匀通过该系统,以便更加精准的计算河流流速,该系统的安装位置选取在河流两侧较为平整光滑的位置上。进一步,所述的主架装置包括左右支架、左右底座及其固定装置。左右支架侧面上分别设置孔洞、螺孔,孔洞与岸体砌合并采用混凝土填塞、捣实抹平,螺孔通过螺栓使左右支架固定在两岸河壁上。底座内部打入钢筋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桩贯穿整个底座打入河底,使底座的安装更加紧固。进一步,所述的水流穿越装置包括水流穿越管道和中心管道。整个装置淹没于水中。水流穿越管道为一根半实型管道,内部开有多个流水空隙。中心管道贯穿整个水流穿越管道内部,通过不锈钢的支架与水流穿越管道相连接,中心管道内部安装一根大型轴承与两侧的支架相连接。进一步,所述的涡轮转动装置包括左右两个叶轮,每个叶轮上安有四个叶片,淹没于水中,两个叶轮通过轴承连接于中心管道的两侧,内置电线分别与蓄电装置、信号接收器相连。进一步,所述的菌剂储存装置包括多个药筒,安装于水流穿越管道内部、流水空隙之间,药筒外壳采用防水外壳。进一步,所述的菌剂排放装置包括多个菌剂排放管,每个排放管均接通于药筒,排放管另一端连通于外界,排放管采用防水外壳。进一步,所述的排放控制装置包括信号接收器和自动阀门。信号接收器位于水流穿越管道的左下方,通过电线分别连接与水质监测仪与自动阀门。自动阀门安装在排放管与外界的接口出,可控制所有排放管的闭合。进一步,所述的蓄电装置位于水流穿越管道的上方,整个装置通过电线与涡轮装置、排放控制装置、水质监测装置相连。整个蓄电装置外壳采用防水外壳。进一步,所述的发电装置包括水面发电装置和水下发电装置。水面发电装置包括一根空心水流穿越管道和固定装置;空心水流穿越管道上开有密集的网状流水空隙,管道内贯穿一根小型轴承,连接于左右两侧支架,轴承上安装有多个三叶叶轮,整个管道通过固定装置安装在左、右支架上,一半没于水中,一半露于水面上;管道通过支架内的电线连接于蓄电装置。水下发电装置位于水流穿越管道的外壳内壁,通过电线连接于蓄电装置。进一步,所述的水质监测装置包括水质监测仪,安装在涡轮转动装置的上方,通过电线连接于信号接收器。附图说明图1是实现本专利技术一种菌剂自动添加河流水质改善系统的结构主观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中水流穿越管道外壳的示意图。图4是图1中水面发电装置中用于发电的三叶叶轮示意图。图中:1为支架;2为水面发电装置;3为小型流水空隙;4为蓄电装置;5为涡轮转动装置;6为信号接收器;7为阀门;8为水流穿越管道外壳;9为药筒;10为水流穿越管道;11中心管道;12大型流水空隙;13排放管;14排放口;15孔洞;16螺孔;17中心管道外壳;18水质监测仪;19四叶叶轮;20大型轴承;21底座;22钢筋混凝土桩;23水下发电装置;24三叶叶轮;25小型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菌剂自动添加河流水质改善系统。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方法如下:(1)为确保河流能够均匀的通过整个系统,以便整个系统能够更加精确的计算出河流流速,应选择水流湍急、两边岸壁光滑的位置进行安装。(2)主架装置由左、右支架1、孔洞15、螺孔16、底座21、钢筋混凝土桩22组成,孔洞15与螺孔16均开孔在支架1上,孔洞15内采用混凝土填塞,捣实抹平,螺孔16内上紧螺栓固定在河流两侧的岸壁上;钢筋混凝土桩22打通整个底座21打入河底岩层,使底座21牢牢固定在河底上。(3)水流穿越装置由水流穿越管道10、中心管道11组成,水流穿越管道10为一根半实型管道,内部打通有多个大型流水空隙12供河流通过;中心管道11贯穿整个水流穿越管道10,中心管道11与水流穿越管道10之间通过钢筋焊接,中心管道11两端端口为空心连接于左、右支架1,端口连接处为可活动性连接,可进行自由转动;中心管道11内装有一根大型轴承20,大型轴承20的转动带动中心管道11和水流穿越管道10的转动,由此带动整个水流穿越装置的转动。整个水流穿越装置全部没于水中。(4)涡轮转动装置5安装在中心管道11的两端端口内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其固定,整个装置没于水中。涡轮转动装置5主要由左、右两片四叶叶轮19组成,两片四叶叶轮19分别安装在大型轴承20两端,当涡轮转动装置启动时,带动大型轴承20的转动。(5)菌剂储存装置主要由药筒9组成,药筒9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水流穿越管道10的内壁上,当水流穿越管道10转动时,药筒9也会跟着转动。(6)菌剂排放装置主要由排放管13和排放口14组成,排放管13一端连通药筒9,一端连通外界并向外延伸出一小段距离,形成排放口14。排放管的设计全部采用防水材料。(7)排放控制装置安装在水流穿越管道10的下方,整个装置外部焊接一层密闭不透水的不锈钢外壳,排放控制装置主要由信号接收器6和阀门7组成,信号接收器6焊接在不锈钢外壳上位于水流穿越管道10的左下方,信号接收器6用于接收涡轮转动装置5和水质监测仪18的信号,以此来控制阀门7的开放与闭合;阀门7焊接在不锈钢外壳的底部、排放管13与外界的接口处,所有排放管13的开放与闭合均同时受阀门7的控制。(8)蓄电装置4安装在水流穿越管道10的上方,整个装置外部同样焊接一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菌剂自动添加河流水质改善系统,包括主架装置、水流穿越装置、涡轮转动装置、菌剂储存装置、菌剂排放装置、排放控制装置、蓄电装置、发电装置、水质监测装置;为使河流能够均匀通过该系统,以便更加精准的计算河流流速,该系统的安装位置选取在河流两侧较为平整光滑的位置上,蓄电装置位于水流穿越管道的上方,整个装置通过电线与涡轮装置、排放控制装置、水质监测装置相连,整个蓄电装置外壳采用防水外壳,水质监测装置(水质监测仪)安装在涡轮转动装置的上方,通过电线连接于信号接收器;其中:/n(1)主架装置包括左右支架、左右底座及其固定装置,左右支架侧面上分别设置孔洞、螺孔,孔洞与岸体砌合并采用混凝土填塞、捣实抹平,螺孔通过螺栓使左右支架固定在两岸河壁上;底座内部打入钢筋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桩贯穿整个底座打入河底,使底座的安装更加紧固;/n(2)水流穿越装置包括水流穿越管道和中心管道,整个装置淹没于水中,水流穿越管道为一根半实型管道,内部开有多个流水空隙,中心管道贯穿整个水流穿越管道内部,通过不锈钢的支架与水流穿越管道相连接,中心管道内部安装一根大型轴承与两侧的支架相连接;/n(3)涡轮转动装置包括左右两个叶轮,每个叶轮上安有四个叶片,淹没于水中,两个叶轮通过轴承连接于中心管道的两侧,内置电线分别与蓄电装置、信号接收器相连;/n(4)菌剂储存装置包括多个药筒,安装于水流穿越管道内部、流水空隙之间,药筒外壳采用防水外壳;/n(5)菌剂排放装置包括多个菌剂排放管,每个排放管均接通于药筒,排放管另一端连通于外界,排放管采用防水外壳;/n(6)排放控制装置包括信号接收器和自动阀门,信号接收器位于水流穿越管道的左下方,通过电线分别连接与水质监测仪与自动阀门,自动阀门安装在排放管与外界的接口出,可控制所有排放管的闭合;/n(7)发电装置包括水面发电装置和水下发电装置;水面发电装置包括一根空心水流穿越管道和固定装置;空心水流穿越管道上开有密集的网状流水空隙,管道内贯穿一根小型轴承,连接于左右两侧支架,轴承上安装有多个三叶叶轮,整个管道通过固定装置安装在左、右支架上,一半没于水中,一半露于水面上;管道通过支架内的电线连接于蓄电装置,水下发电装置位于水流穿越管道的外壳内壁,通过电线连接于蓄电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菌剂自动添加河流水质改善系统,包括主架装置、水流穿越装置、涡轮转动装置、菌剂储存装置、菌剂排放装置、排放控制装置、蓄电装置、发电装置、水质监测装置;为使河流能够均匀通过该系统,以便更加精准的计算河流流速,该系统的安装位置选取在河流两侧较为平整光滑的位置上,蓄电装置位于水流穿越管道的上方,整个装置通过电线与涡轮装置、排放控制装置、水质监测装置相连,整个蓄电装置外壳采用防水外壳,水质监测装置(水质监测仪)安装在涡轮转动装置的上方,通过电线连接于信号接收器;其中:
(1)主架装置包括左右支架、左右底座及其固定装置,左右支架侧面上分别设置孔洞、螺孔,孔洞与岸体砌合并采用混凝土填塞、捣实抹平,螺孔通过螺栓使左右支架固定在两岸河壁上;底座内部打入钢筋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桩贯穿整个底座打入河底,使底座的安装更加紧固;
(2)水流穿越装置包括水流穿越管道和中心管道,整个装置淹没于水中,水流穿越管道为一根半实型管道,内部开有多个流水空隙,中心管道贯穿整个水流穿越管道内部,通过不锈钢的支架与水流穿越管道相连接,中心管道内部安装一根大型轴承与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姬红英韩涤清辛亚军李焕邱桂华余甲龙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