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机组动力电缆绕线、下线装置及绕线、下线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8236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动力电缆绕线、下线装置及绕线、下线方法,其中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动力电缆绕线、下线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动力机构,在支撑架上还转动连接有用于绕制筒状电缆线的转筒,所述转筒沿垂向设置在支撑架上,动力机构与转筒配合传动连接,在转筒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对筒状电缆线进行限位支撑和下料的限位下料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从下往上将动力电缆盘成筒状,满足快速敷设的要求且降低动力电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工作效率,减少因下线出错造成的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力发电机组动力电缆绕线、下线装置及绕线、下线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缆绕线、下线装置及绕线、下线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动力电缆绕线、下线装置及绕线、下线方法,属于风力发电机组动力电缆绕制

技术介绍
风力发电机组动力电缆一般分为机舱扭缆电缆和塔筒固定敷设电缆两个部分,机舱扭缆电缆是连接发电机和塔筒固定敷设电缆。由于风机装配完成后,机舱内空间狭小,不方便进行动力电缆布线,因此机舱扭缆电缆都会进行预布线:一段敷设在机架里面,另一段盘好在机架上。单台动力电缆数量在20-30根不等,多根电缆需要堆叠放置。这就要求动力电缆线卷的盘线方式为逐层从下往上盘,盘成筒状,以便盘好的动力电缆吊上风机机架后能够将上面的一段电缆快速敷设到机架里面。但是,目前风力发电机组动力电缆制作过程中均靠手工进行从内往外卷绕成圆盘状,而不是从下往上盘成筒状,因此,卷绕出来的圆盘状电缆并不能满足快速敷设的要求。另外,动力电缆制作过程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卷绕直径大小不一,绕出的电缆盘外观参差不齐、不便堆叠,且动力电缆需按固定长度裁剪,无专业测量设备,仅靠下线人员目测电缆上印制的长度标识进行下线,精确度低,操作容易出错,一旦出错,只能报废处理,损失较大。经过检索,暂时未发现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相同或相似的专利文献,只找到以下几篇相关的专利文献:一、授权公告号为CN205187514U,授权公告日为2016年4月27日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人机的收放线装置,其包括相配合的导线机构和绕线机构,连接无人机的电缆线经导线机构传输后绕设于绕线机构上;所述导线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和导线轮组件,所述电缆线与导线轮组件接触,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导线轮组件转动以带动电缆线传输;所述绕线机构包括绕线筒和绕线杆组件,所述绕线杆组件的导线端绕绕线筒外圆周旋转,经导线机构传输来的电缆线与绕线杆组件的导线端接触并在导线端的旋转导向下绕设于绕线筒的外侧壁上。二、公开号为CN108083109A,公开日为2018年5月29日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缆线绕卷系统,其包括盛缆框,该盛缆框内设有缆线绕卷机构,所述盛缆框的框口上设有缆线导向装置;所述缆线绕卷机构包括圆锥形的绕线柱,所述绕线柱的锥顶朝上,所述盛缆框框底的下表面设有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向上伸入所述盛缆框后与所述绕线柱花键连接;所述缆线导向装置包括环形的滑轨,该滑轨固定安装在所述盛缆框的框口上,所述滑轨上设有电动小车,所述电动小车上沿所述盛缆框框口的径向设有缆线导向杆,所述缆线导向杆上设有缆线导向环。上述专利文献中的技术方案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均不同,也不相似。综上,如何设计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动力电缆绕线、下线装置及绕线、下线方法,使其能从下往上将动力电缆盘成筒状,满足快速敷设的要求且降低动力电缆作业人员劳动强度,提升工作效率,减少因下线出错造成的损失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动力电缆绕线、下线装置及绕线、下线方法,其能从下往上将动力电缆盘成筒状,满足快速敷设的要求且降低动力电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工作效率,减少因下线出错造成的损失。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动力电缆绕线、下线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动力机构,在支撑架上还转动连接有用于绕制筒状电缆线的转筒,所述转筒沿垂向设置在支撑架上,动力机构与转筒配合传动连接,在转筒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对筒状电缆线进行限位支撑和下料的限位下料机构。优选的,所述转筒为圆锥台状,其大头端朝上,小头端朝下;在支撑架上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位于圆锥台状转筒的大头端处。优选的,在支撑架上还设置有带有编码器组件的传动轮;绕制前,动力电缆线的一端穿过传动轮后放置在限位下料机构上。优选的,所述限位下料机构包括多个卡爪,在转筒的底部上设置有多个卡爪铰接座,每个卡爪铰接座对应铰接一个卡爪,在所述卡爪铰接座上开有槽口,卡爪铰接在卡爪铰接座的槽口内,铰接后卡爪的一端位于卡爪铰接座的槽口中,卡爪的另外一端外露于转筒的底部;在转筒的底部还设置有一个底盘架延伸部,每个卡爪的一端和底盘架延伸部之间均通过一根拉簧连接;在转筒底部且位于多个卡爪铰接座处还转动连接有一个用于对多个卡爪进行限位或解除限位的限位控制机构;通过所述限位控制机构能使得多个卡爪处于于水平张开状态以支撑筒状电缆线或使得多个卡爪呈倾斜收拢状态以对筒状电缆线进行下料。优选的,所述限位控制机构包括限位转盘,限位转盘位于靠近卡爪的一端处,在限位转盘上沿周向开有多个开槽,这样使得相邻的开槽之间形成限位凸块;当对筒状电缆线进行限位支撑时,多个卡爪处于水平张开状态,转动限位转盘,使得限位转盘上的每个限位凸块遮挡在一个卡爪的一端的上方位置,利用限位转盘上的限位凸块与卡爪的一端相接触对卡爪的一端进行限位,使得卡爪始终处于水平张开状态;当对筒状电缆线进行下料时,转动限位转盘,使得限位转盘上的每个开槽位于一个卡爪的一端的上方位置,此时在卡爪的另外一端受到筒状电缆线的重力作用下,卡爪就会绕铰接点转动,从而使得卡爪呈倾斜收拢状态,筒状电缆线开始脱落下料,此时,拉簧处于拉伸状态,当绕制好的筒状电缆线全部脱落下料后,在拉簧的回复力作用下,卡爪又会处于水平张开状态。优选的,在限位转盘的下方位置还固接有一个同步转盘,在限位转盘的相对两侧上分别开有限位凹槽一和限位凹槽二,在转筒的底面上还设置有定位杆一和定位杆二,定位杆一和定位杆二分别位于限位凹槽一和限位凹槽二内的位置;利用限位凹槽一和定位杆一相互配合以及利用限位凹槽二和定位杆二相互配合,从而对多个卡爪进行限位或解除限位。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动力电缆绕线、下线装置的绕线、下线方法,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动力电缆绕线、下线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动力机构,在支撑架上还转动连接有用于绕制筒状电缆线的转筒,所述转筒沿垂向设置在支撑架上,动力机构与转筒配合传动连接,在转筒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对筒状电缆线进行限位支撑和下料的限位下料机构;所述绕线、下线方法是先控制限位下料机构处于限位状态,将动力电缆线的一端放置在限位下料机构上,然后开启动力机构带动转筒转动,动力电缆线就会随着转筒的转动开始从下往上缠绕在转筒的外周面上形成筒状电缆线;绕制完成后,将动力电缆线的另外一端处剪断,再控制限位下料机构解除对筒状电缆线的限位,使得绕制好的筒状电缆线从转筒上脱落下去以进行下料。优选的,所述转筒为圆锥台状,其大头端朝上,小头端朝下;在支撑架上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位于圆锥台状转筒的大头端处;绕制时,先将动力电缆线的一端放置在圆锥台状转筒的小头端处的限位下料机构上,然后控制圆锥台状转筒转动,动力电缆线会从下往上缠绕在圆锥台状转筒的外周面上,当动力电缆线缠绕至与限位杆接触时,受到限位杆的阻力,缠绕在圆锥台状转筒的外周面上的多层动力电缆线会向下挤压接触,从而使得多层动力电缆线之间挨紧接触在一起。优选的,所述限位下料机构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动力电缆绕线、下线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架上还转动连接有用于绕制筒状电缆线的转筒,所述转筒沿垂向设置在支撑架上,动力机构与转筒配合传动连接,在转筒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对筒状电缆线进行限位支撑和下料的限位下料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动力电缆绕线、下线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架上还转动连接有用于绕制筒状电缆线的转筒,所述转筒沿垂向设置在支撑架上,动力机构与转筒配合传动连接,在转筒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对筒状电缆线进行限位支撑和下料的限位下料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动力电缆绕线、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为圆锥台状,其大头端朝上,小头端朝下;在支撑架上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位于圆锥台状转筒的大头端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动力电缆绕线、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架上还设置有带有编码器组件的传动轮;绕制前,动力电缆线的一端穿过传动轮后放置在限位下料机构上。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动力电缆绕线、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下料机构包括多个卡爪,在转筒的底部上设置有多个卡爪铰接座,每个卡爪铰接座对应铰接一个卡爪,在所述卡爪铰接座上开有槽口,卡爪铰接在卡爪铰接座的槽口内,铰接后卡爪的一端位于卡爪铰接座的槽口中,卡爪的另外一端外露于转筒的底部;在转筒的底部还设置有一个底盘架延伸部,每个卡爪的一端和底盘架延伸部之间均通过一根拉簧连接;
在转筒底部且位于多个卡爪铰接座处还转动连接有一个用于对多个卡爪进行限位或解除限位的限位控制机构;通过所述限位控制机构能使得多个卡爪处于于水平张开状态以支撑筒状电缆线或使得多个卡爪呈倾斜收拢状态以对筒状电缆线进行下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动力电缆绕线、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控制机构包括限位转盘,限位转盘位于靠近卡爪的一端处,在限位转盘上沿周向开有多个开槽,这样使得相邻的开槽之间形成限位凸块;当对筒状电缆线进行限位支撑时,多个卡爪处于水平张开状态,转动限位转盘,使得限位转盘上的每个限位凸块遮挡在一个卡爪的一端的上方位置,利用限位转盘上的限位凸块与卡爪的一端相接触对卡爪的一端进行限位,使得卡爪始终处于水平张开状态;当对筒状电缆线进行下料时,转动限位转盘,使得限位转盘上的每个开槽位于一个卡爪的一端的上方位置,此时在卡爪的另外一端受到筒状电缆线的重力作用下,卡爪就会绕铰接点转动,从而使得卡爪呈倾斜收拢状态,筒状电缆线开始脱落下料,此时,拉簧处于拉伸状态,当绕制好的筒状电缆线全部脱落下料后,在拉簧的回复力作用下,卡爪又会处于水平张开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动力电缆绕线、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限位转盘的下方位置还固接有一个同步转盘,在限位转盘的相对两侧上分别开有限位凹槽一和限位凹槽二,在转筒的底面上还设置有定位杆一和定位杆二,定位杆一和定位杆二分别位于限位凹槽一和限位凹槽二内的位置;利用限位凹槽一和定位杆一相互配合以及利用限位凹槽二和定位杆二相互配合,从而对多个卡爪进行限位或解除限位。


7.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动力电缆绕线、下线装置的绕线、下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动力电缆绕线、下线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动力机构,在支撑架上还转动连接有用于绕制筒状电缆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科周明杨兆忠周意普陈秉坚谭凯胡茵叶盛黄廷颜美琼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